任飞,段云飞,张道培,张怀亮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眩晕病诊疗中心/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眩晕病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1],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2]。耳石复位是BPPV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经过耳石复位治疗后残余头晕、不稳定感和漂浮感,致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观察熄风止晕合剂对BPPV残余头晕的影响,采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分析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眩晕门诊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BPPV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104例。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23例,女29例;年龄29~83岁,平均56岁。对照组男25例,女27例;年龄21~80岁,平均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病例纳入标准(1)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与疗效评估,诊断为BPPV,予耳石复位治疗,眼震消失72 h;(2)符合中医“风痰上扰、三焦郁阻型”眩晕的证候标准者。
1.2.2 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脑梗死、脑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引起的眩晕;(2)经前庭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如前庭性偏头痛、前庭阵发症、中耳炎、梅尼埃病等疾病及外伤引起的继发性BPPV患者;(3)服用抗眩晕药、抗组胺药、抗焦虑等干扰治疗的药物者;(4)精神、身体残疾不能完成相关测试问卷,不愿配合或不能完成随访的患者。
1.3 方法
1.3.1 测试方法所有受试者进行耳石诱发试验,包括Dix-Hallpike、Roll-test试验以及耳石复位治疗。全部仪器均按国家标准校准后使用。采用SRM-IV型BPPV诊疗系统,测试Dix-Hallpike、Roll-test试验,依据检查结果选择耳石复位治疗方案。
1.3.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熄风止晕合剂,该中药合剂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怀亮教授经验方所制的院内剂型(豫药制备字Z20200040000)。方药组成:醋北柴胡12 g,黄芩10 g,法半夏12 g,陈皮10 g,麸炒枳实10 g,茯苓12 g,姜竹茹12 g,天麻10 g,麸炒苍术10 g,钩藤15 g,丹参30 g,煅石决明30 g,葛根30 g。每次30 mL,每日3次,口服,治疗 7 d 后进行随访,了解BPPV复位后残余头晕的主观改善情况,完成DHI量表;对照组不给予相关药物,7 d后完成DHI量表。
1.3.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采用DHI量表评价头晕症状。量表包括25个项目,共计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头晕障碍程度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胀、腹泻。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头晕、步态不稳等症状消失。好转:头晕、步态不稳等症状减轻。无效:头晕、步态不稳症状等无改变。
有效率=(治愈+好转)/n×100%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DHI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DHI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HI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46.1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BPPV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好发于60岁以上女性,且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4倍[3]。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该病终生患病率、1年患病率及年发病率分别为2.4%、1.6%及0.6%[4],复发率为15%~20%[5]。其病因不明,可能与头外伤、长期卧床以及内耳疾病有关,其他风险因素包括老龄化、工作压力、骨质疏松、睡眠障碍、维生素D缺乏等[6]。其病理学机制是椭圆囊上的耳石膜有许多碳酸钙结晶,在囊斑周围的移形细胞和暗细胞表面可见脱落的耳石碎片,正常状态下由暗细胞吸收。由于相关风险因素或病变导致耳石脱落增加及吸收障碍,导致耳石碎片进入半规管长臂或黏附于嵴顶上。耳石器退化导致耳石碎片易发生脱落[7],同时致暗细胞的缺失,从而影响其对耳石碎片的溶解吸收[8]。目前,临床治疗BPPV以耳石复位、康复及药物治疗为主。章燕幸等[9]研究表明,54%的BPPV患者在复位成功后有残余头晕。Seok等[10]研究显示,残余头晕发生率为61%,表现为非旋转性头晕、头沉、行走漂浮感等,在复位后持续数天至数周[11]。
BPPV残余头晕病因、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耳石器功能紊乱有关[12]。可能的原因有:耳石复位不彻底、感受空间定向的耳石器发生病变、其他前庭疾病及在耳石复位后中枢未完全代偿等。若残余症状持续存在,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产生消极影响,继而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加重残余头晕[13]。现代医学对BPPV残余头晕尚缺乏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残余头晕的治疗,临床一般给予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如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14],可增加内淋巴的吸收使眩晕发作减少[1]。本研究表明,熄风止晕合剂可减轻BPPV残余头晕症状。与其他临床药物试验不良反应结果相近[15],证实熄风止晕合剂安全性良好。
本病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眩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有目瞑、目眩、眩冒、眩仆、眩转、掉眩等不同称谓[16],至明清时期,医家对其认识渐趋成熟而普遍采用“眩晕”之名。眩晕是头晕与目眩的总称。“眩”为形声字,从目,玄声。《伤寒明理论·头眩》曰“眩为眼黑”,即言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之意。晕即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及外界景物旋转。风、火、痰、瘀、虚是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肝肾亏虚及气血不足属虚证,痰瘀互结多属实证,部分患者属虚实夹杂证。眩晕发于头窍,但多与肝、脾、肾脏的功能失调相关。张仲景认为,眩晕病因之基础在于痰饮。朱丹溪亦认为“无痰不作眩”。张怀亮教授首创“三焦致眩”理论,并提出了少阳三焦不畅,枢机失运,气血水火不循其道,风、痰、瘀、热等病理产物上犯清窍而发眩晕的理论依据,自拟熄风止晕合剂以发挥少阳三焦的疏导调节作用,以宣畅少阳,疏利三焦水火气血[17]。方中柴胡、黄芩使少阳气郁得散、火郁得发,共为君药;法半夏、茯苓、陈皮、麸炒枳实、姜竹茹、麸炒苍术为臣药,可化痰降气、燥湿健脾;天麻、钩藤、煅石决明、丹参、葛根为佐药,可平肝熄风、清热活血。全方疏解少阳、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故熄风定眩。本研究表明,熄风止晕合剂治疗耳石复位后残余头晕临床有效率为96.15%,说明熄风止晕合剂可改善BPPV复位后残余头晕,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熄风止晕合剂对风痰上扰、三焦郁阻型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