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新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选择困境与优化路径探析

2023-10-09 09:42陈审声张之奕
教育评论 2023年8期
关键词:农科共同富裕人才

陈审声 张之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共同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为聚焦急需紧缺农林人才,加强对未来农业人才的培育,教育部印发了《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确定了12个新农科专业。与传统农科专业相比,新农科专业设置与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更注重多学科复合型、拔尖创新型、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新农科专业大学生作为具备农业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型农科人才,是有望破解“三农”问题继而接续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人群。其职业选择不仅关乎个体的发展,而且关联着社会稳定、国富民强以及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优化新农科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不仅能够达成学以实用、人尽其才的发展目标,也是助推共同富裕实现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时代之需:破解共同富裕背景下新农科专业大学生择业问题的价值意蕴

(一)人才之需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在共同富裕背景之下,“三农”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大批兼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高素质人才。[2]新农科专业大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具备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拥有锐意进取和不懈拼搏的精神,与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相契合,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人才资源。与此同时,新农科专业大学生在个人职业选择时树立远大抱负,面向农村、扎根农村,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是当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之中的生动体现。自觉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自讨苦吃”,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是当代青年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

优化新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选择,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能力提升与职业素养的完善对农业领域就业创业的重要意义,以促其艰苦奋斗、立志成为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同时,能使学生明确自身须承担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在职业选择时将职业志趣与社会需求相统一,运用自身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生产力与其他要素的优化配置。

(二)高校之需

高等教育必须为一定的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涉农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有力支持,积极参与到助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来。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才匮乏的现实困境在客观上要求高校更好地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服务,构建高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动力系统,优化高校服务保障机制,从而有效地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

高校的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离开人才培养,就没有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因此,为农村地区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既是高校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也是高校自身的一项基本使命。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只有经过系统、专门的培训和教育,参与一定量的专业实践,才能胜任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为乡村振兴服务是农业高校的责任与使命,而人才振兴是对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进行考验的一个关键环节,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社会之需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科技应用逐渐广泛,农业领域的就业前景变得广阔,这也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新农科专业大学生依托自身技能,借助互联网、新兴自媒体推动“农业+旅游业”“农业+服务业”“农业+加工业”“农业+电商”的跨界融合,打造多元化、新兴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多机遇。[3]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政府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为新农科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也提供了更多机会与选择,使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了更好的缓解。同时,充分调动新农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活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农村,改善农村人才知识结构,消除城乡差别,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4]因此,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不仅能较大程度地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人才缺乏、后劲不足等问题,也可以为大学生在乡村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与平台。

二、现实之困:透视共同富裕背景下新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现实困境

面向涉农高校新农科专业大学生群体开展问卷调查,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1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7%。样本选择遵循随机性原则与统计学原理,样本选择符合普遍性与科学性原则。对共同富裕背景下新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选择开展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影响新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各种因素,审视职业选择现状以及探究职业选择面临的现实困境,以期提出优化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解题之策。

(一)新农科专业大学生择业农村意愿不强,择业能力不到位

新农科专业大学生因其专业属性与所受教育的特殊性,理应具备更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饱含对“三农”的热爱之情,将自己所学的一技之长投入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去。然而,“您对在农村生活、在乡村工作向往吗”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9.28%的学生表示非常向往,51.52%的学生表示一般向往,而39.21%的学生表示不向往。这组数据表明,新农科专业大学生虽然对农业农村具有一定的情感,但择业农村的情感远不够充沛。

此外,受到传统就业思想的影响,新农科专业大学生愿意到偏远地区、基层农村等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的学生仅占少数,绝大多数学生仍选择去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与沿海地区工作。“您选择职业时最重要的依据是什么”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仅有15.12%的学生把“奉献国家社会”当作职业选择的首要依据,而剩余的学生都将个人利益作为优先考量的因素。职业选择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偏重自我而轻视社会的现象。

表1 职业选择的最重要依据

新农科大学生作为高素质农科人才,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关注社会与技术的进步,为新时代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是助力新农村发展与助推共同富裕的必然需要。但是,调查结果显示,48.18%的新农科专业大学生认为自身不具备求得理想职业的能力,特别是在专业技能与应用能力方面仍需下功夫。这组数据说明了新农科专业大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与当前的行业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高校对学生择业农村引导不足,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高校是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自觉肩负起培养更多有担当的新型农林人才。因此,高校对新农科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至关重要。然而,“您是否为涉农方向择业做过准备”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3.75%的学生做过充分的准备,55.67%的学生表示做过准备但不多,30.58%的学生甚至没有做过职业规划。这揭示出当前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意识淡薄,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少,因此学生对涉农领域择业缺乏了解,尚未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形成清晰的自我定位。高校对农村择业相关知识的教学与引导力度不足,对“三农”政策的宣传阐释不够深入,导致学生择业农村的认识程度不足、择业积极性不高。

新农科专业大学生作为乡村振兴的实用技能与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对实践能力的掌握是不可或缺的。“您是否参与过农业类实践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6.15%的学生“经常参加”,47.77%的学生只是“偶尔参加”,36.08%的学生表示“从不参加”。数据表明,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频率低,缺乏实操训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科研能力,而轻视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养成,导致学生专业性、技术性与实践性的严重不足。

此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面存在问题。校企合作形式单一,深入度不够,缺乏成熟、规范和系统的合作模式。[5]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下,大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行业实际需求不匹配,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学生虽然顶岗实习,但岗位技术含量偏低,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少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缺乏主人翁意识。

(三)社会对农村环境歧视较大,政府相关政策不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部门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得到有效完善,农村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但是,面对“您认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居住环境怎么样”的问题时,认为“非常好”的学生只占12.37%,认为“比较好”和“一般好”的学生有23.68%和20.24%,而25.12%和18.59%的学生分别表示“比较不好”和“非常不好”。结果表明,大部分新农科专业学生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对农村带有刻板印象,认为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落后。老一辈根深蒂固的思想以及社会舆论的渲染,导致大学生对农业农村环境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不会优先考虑择业农村。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三农”问题取得阶段性进展,各项政策逐步健全,但仍存在工作岗位少、工作方式单一的问题。农村就业形态单一,无法使高校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无法吸引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由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许多高校毕业生认为农村就业前景不明朗,无法得到良好的发展,这也成为他们择业难的重要原因。

此外,当问及“您对农村基层就业扶持政策的认识”时,有36.15%和20.31%的学生表示“基本不了解”与“非常不了解”。数据表明,新农科专业大学生对相关政策知之甚少,择业认知存在极大的片面性与局限性。政府与相关部门对择业农村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地方政府就农村就业的保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细化与完善。不健全的公共保障体系、缺少优惠政策、待遇不能及时落实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农科专业大学生择业。

三、实践之路:优化共同富裕背景下新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实现路径

(一)学生自为:以理想信念为依托,提升新农科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乡土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缺乏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的“三农”情怀是边境线上的驻村第一书记伍章余、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王军扬、脱贫攻坚时代楷模黄文秀扎根农村、挥洒青春的强大精神支撑,为新时代青年人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意志,在乡村振兴伟业中施展抱负提供不竭动力与有力保障。

其次,树立扎根于农业事业的择业观,并以此指导择业行为。新农科专业大学生应摆脱传统思想困扰,建立贴合实际的择业预期。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新要求,激发自身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成为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农林人才,使自身与时代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融合,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

最后,加强实践锻炼,提升专业素质,练就自身过硬本领。由于新农科专业是具有较强专业性、实践性与技术性的学科,涉农工作岗位对求职者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学生应在扎实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兼顾实践锻炼,积极参与校园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就业实习见习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农业人才,以主体“青春梦”融入“乡村梦”,助力实现“中国梦”。[6]

(二)高校改革: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完善新农科专业大学生择业教育指导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高校致力培养农科创新型复合人才,新农科专业大学生择业也在此环境中获得了新的机遇。高校应坚持问题导向,以就业能力提升为本位,提高教学水平与创新力,完善新农科专业大学生择业能力培养模式。

首先,加强农林课程体系建设,优化课程设置。一方面,结合市场实际需要开设特色农科专业课程,积极储备专业核心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增设选修课,加强通识教育,鼓励学生多选课以促增强综合知识掌握的广博度,学科交叉融合以适应社会对多元知识的需求。

其次,拓展教学模式,增强社会实践环节。高校创新教学方式,开展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7]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习见习,以此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此外,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会调研、科技支农、文化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深入基层,展现新农科专业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

最后,开设职业选择指导课程,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思路与实现路径。该课程内容应具有较强实践指导意义,职业生涯教学中增加农村择业相关内容,按照最新政策动态与行业信息讲授新颖的、前沿的课程,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校企合作:以就业质量为重点,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的核心意义在于企业能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训平台与社会资源,而高校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根据行业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与实际应用价值的人才。校企合作强调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以就业能力为抓手,全面提高就业者职业素养。

首先,高校深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上,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认识到在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对人才的具体需求等方面的新变化,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为中心,构建就业与招生、培养的联动机制,利用实习机会、渠道和资源来促进就业。

其次,企业发放奖助学金,冠名赞助校园实践活动。企业捐赠奖助学金助力高校学生学业、赞助校园学生活动是校企合作最直接的方式,能直观地展示该企业的先进文化理念与企业实力。此外,校企合作承办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中,在锻炼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对企业起到宣传作用,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实践中达成双赢。

最后,共建实训基地,设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提供场地支持,借助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能力,借此平台企业能展现出技术进步和先进文化,吸引更多应用型高级人才。此外,高校聘请企业管理人才担任学生职业导师,将自身从业经验与职业技能用实践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与高校深化协同育人成效。

(四)政府助推:以择业环境为关键,担起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

当前,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此环境中,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新农科专业大学生择业问题的思考,制定相关政策扶持,确保农村择业的激励、保障政策落到实处。

首先,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打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施展才干的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通过互联网等新型科技手段对农业农村的发展变化进行宣传,让学生充分了解择业农村的政策支持。通过宣传就业先进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先进的正面效应,引导学生改变好高骛远、贪图安逸的消极思想,用实干展示才能。

其次,拓宽新农科专业大学生择业途径,加大政策激励。政府应出台系列引导和鼓励新农科专业大学生择业农村的政策举措,拓宽其就业渠道,提高相关福利待遇,缩小城乡择业差距。目前,大学生基层择业渠道在中央有关部门实施的“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计划”等政策下逐渐丰富。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大学生在基层服务期满后可自主择业的优惠政策,扩大就业容量,促进更多优秀毕业生面向农业农村就业。

最后,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农村择业保障体系。政府确保各项政策稳步推进与落实,还要加强农村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档案管理服务水平,为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人事代理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提供配套服务。政府为大学生择业农村提供的有效保障,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择业农村的优势所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他们择业农村的意愿。

(五)系统整合:实现新农科专业大学生优化职业选择与共同富裕目标的互融互通

新农科专业大学生作为具备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农业专业人才,其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选择、立志担当“强农兴农”使命的价值实现,是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从系统角度看,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学生、高校、企业、政府以及社会多方相互影响形成的动态整体。大学生主体完善择业能力,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择业就业,企业提供创业培训与实操平台,政府优化相关政策,强化责任意识。在此系统中,学生成为人才,高校培养人才,社会需要人才,以此形成人才传输闭环。

从政策目标看,共同富裕相关政策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耦合是优化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保障。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实现新农科毕业生职业选择的优化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达成,这就要把促进就业的政策与共同富裕政策打通融合,对目标不一致的政策及时调整与取舍,避免形成政策孤岛。

从实现路径看,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出路在于共同奋斗,这需要各方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共同富裕的战略背景下,在充分遵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达成新农科专业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最优化,才能实现充分高质量就业,助推全面乡村振兴,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农科共同富裕人才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人才云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