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推进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的路径研究
——以阜新玛瑙产业为例

2023-10-09 02:22海秋丹
辽宁高职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阜新玛瑙联合体

海秋丹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阜新 123000

《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1]深化产教融合是党和国家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3]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职业教育法》、《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中,专门对此作出了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方案引导。《意见》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要“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并提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战略任务”。 《意见》指出:“省级政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3]

一、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战略部署

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有如下特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政府统筹、行业主导、校企研共为主体,相互配合,多方资源整合优化共享”[4];产业园区为基础,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发展”[3]等功能;“产业”与“教育”动态深度融合,“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联合体重点任务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3]。

二、阜新市玛瑙产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

(一)阜新市玛瑙产业现状

“阜新是全国首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目前正处于创建‘全国两个示范’的关键阶段。玛瑙产业是阜新转型振兴的重要接替产业之一。”[5]阜新是著名的“世界玛瑙之都”,阜新玛瑙雕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阜新玛瑙资源丰富,储量占全国50%,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6]目前阜新市“有各类玛瑙加工企业5 900 余家,从业人员达6 万余人,带动就业10 余万人,年销售额30多亿元”[7]。阜新玛瑙产业从原料采集、半成品、成品、销售,到文化旅游,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一区两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确立了全球玛瑙生产加工中心、销售集散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的战略地位”[6]。

(二)阜新玛瑙产业人才需求情况

扩大“世界玛瑙之都”影响力离不开人才,为此,我们对阜新市玛瑙从业者情况进行了系列调查,结果见表1。表1的数据表明:阜新市内玛瑙从业者以年轻人为主,有些年龄较大的大师逐渐隐退,出现年龄断层,非遗传承可能面临困难;从业者知识文化层次较高,但从业时间短,经验、技艺不够成熟;专门从事核心加工雕刻的人才数量不足,有近一半的人员不够专业,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表1 阜新市区玛瑙从业者情况 单位/%

阜新市十家子玛瑙小镇80%以上的从业者是本地农民,从业时间长,年龄偏大,玛瑙设计加工和营销能力弱。阜新市玛瑙生产加工企业中,大型企业占2.57%,中型企业占5.73%,小型企业占94.01%,多以家族式经营为主,未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综合产业现状和实地调查情况是,目前阜新玛瑙产业存在高技能专业人才后备储量不足、人才专业化程度不够、数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等现象,急需玛瑙玉雕领军人才、加工技术人才、电商直播运营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对文旅酒店、会展、物流外贸、宣传推广、科研等人才也有很大需求。

三、高职院校在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中的地位、职能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联合体中的地位

高职院校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是产教融合联合体中的重要主体,应主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联合体中的职能

1.人才培养职能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的光荣使命,具有“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3]。阜新玛瑙雕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阜新玛瑙产业是大有可为的文化产业,我校(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应努力培养“留得下、用得上、立得住”德技双修的玛瑙产业专业人才。

2.经济职能

高职院校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我校应助力阜新玛瑙产业高质量发展,使阜新玛瑙产业实现规模化、国际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特、做优世界玛瑙品牌,推动相关链接产业发展,促进阜新、辽宁、东北的全面振兴。

3.政治和社会职能

阜新市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阜新玛瑙产业链条长、产业分布分散、管理层级多,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和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及企业,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观、价值观和宗教观在这里交融碰撞,市域产业联合体面临的情况复杂。我校应发挥其政治和社会职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力和影响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1],主动承担起加强中外交流合作、各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的重任。

4.生态职能

玛瑙产业链条长,要经过开采、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我校应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艺升级,以保护产业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文化职能

阜新玛瑙产业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宝库,其将历史与现代、中国与世界联通到一起,凝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红色文化和精湛创新的产业文化。我校应利用好这些文化元素,讲好阜新故事、中国故事、世界故事,将校园文化、产业文化、红色文化融入产教融合的理念和实践中。

(三)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联合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匹配不足

目前阜新地区有两所玛瑙专门学校,两所职业院校设置了玛瑙加工、鉴定专业,累计培养了千余名毕业生,但培养的人才层次偏低,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留学多层级培养体系尚未形成,“订单班”、职业培训班、国际交流班多元化办学模式尚未建立,无法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相匹配。

2.产教合作不深入,机制不完善

产教合作不深入,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产教合而不融,缺乏深度的项目合作和资源共享;校企合作松散,缺乏长期合作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责、权、利不清;政、校、企、研缺乏统一协调,职教集团发挥的作用有限,各主体间协调性不够,产教融合联合体尚未形成;缺乏持续跟踪和评估机制,很难对合作情况进行全面准确评估,容易使产教融合流于形式。

3.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与岗位要求脱节

专业设置范围窄,未能形成产业群;课程设置注重短平快,忽视高精尖,文化底蕴、国际化视野类课程不足;对产业支撑、拓展类课程重视不够,缺少先进的专门化教材;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性不足,中国特色学徒制未很好实行。

4.“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健全

教师队伍年龄、专业层次结构不合理:校内教师理论强、实践经验不足;企业兼职教师则实践强,理论不足,课时量少。校企共建“双师型”队伍未形成长期机制,教师参加产业培训、岗位实践、国外交流机会有限,校企教师取得“双师”资格证书人数不足。

5.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尚不完善

国际交流尚未引进校园,域外交流仅限于国内玉雕大师不定期参加的展博会、小范围的访问接待,且未形成长期合作机制。

四、高职院校推进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的路径

(一)主动融入,积极推进玛瑙产业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的构建

我校应以阜新市建设高水平“世界玛瑙之都”为目标,主动参与产教联合体的政策制定、各方协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主动与地方政府、玛瑙行业协会、玛瑙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各类院校形成合力,资源互通、成果共享,“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8]。同时,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主动承担《意见》提出的“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战略任务,促进教育与玛瑙产业在更大范围的互融共长。

(二)加强各方实质性合作,推进市域产教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应与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玛瑙产业规划、行业标准制定、专业群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开发、教学实施、三教改革、实习实训、招生就业、学生考核评价、教学资源库建设、科技研发转化、职业培训、技术服务”[3]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三)建立玛瑙文化产业学院,进行专业群建设,做好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的对接

第一,设立由“政府、高职院校、产业园区、省市行业协会、玛瑙企业、雕刻大师、非遗传人等相关人员组成的产教融合联合体建设委员会”[9],共同研究专业的发展建设。

第二,建立玛瑙文化产业学院,将文化、产业、艺术、科技相融合,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

第三,按照“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做好“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专业对接产业需求人才链、课程对接职业岗位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对接产业企业专家能手、实践实训对接企业产学研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对接校企共育”等各项工作[10]。

第四,建立“核心专业+支撑专业+拓展专业”的组合专业群。核心专业为玛瑙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玛瑙玉器与首饰设计、玛瑙宝玉石营销;支撑专业为直播电商、物流、旅游、艺术设计;拓展专业为会展文博、餐饮酒店、传媒、企业管理等。

第五,参照珠宝玉石领域的国际行业标准编写专业指导纲要。

第六,进行多元化人才培养,这些人才包括:高端领军人物、产业规划专家,中端产业管理人才、雕刻技师,低端一线从业人员等。

(四)探索多元化办学体系

第一,推行国际化开放的办学理念,探索与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内外珠宝玉石产业发达城市、大型珠宝企业进行多元化合作。如与亚、欧、美等高度认同玛瑙玉雕艺术的国家和地区,“北、上、广、深”、河南、江苏、云南等省市,以及周大福、老凤祥等企业合作。

第二,与国内外院校建立合作办学机制,如与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等院校合作。

第三,与市域内其他产业合作,如与文旅、建筑园林、医药康养、服装皮革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产业进行合作。

(五)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是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施名师名匠培养计划。二是组织教师到先进院校、企业、产业园区进行文化参观交流,进行岗位实践。三是聘请非遗传承人、玉雕大师做兼职教授,建立大师工作坊。四是引进国内外玉雕、珠宝、时尚行业的设计师、产业规划经营管理人才、工艺技师能手等。五是聘请国内外先进院校兼职教师。六是采取固定、流动、特聘岗方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研究。

(六)建立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岗位为出发点,以课程为中心,以赛证为辅助方式,将岗位标准、大赛要求、证书考试内容融入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岗,即宝玉石鉴定检测、玛瑙玉石雕刻加工、艺术品销售运营等核心岗位。技术岗位包括珠宝玉石雕刻和首饰设计、玉石鉴定检测等;服务岗位包括文化产品营销、电商、外贸、物流等;管理岗位包括文化企业管理等;科研岗位包括文化产业研究、技术研发等。

课,即设置专业基础课、核心课、拓展课、选修课。核心专业设置的基础课为玛瑙玉雕工艺史、世界工艺美术史;核心课程包括珠宝玉石鉴定、玛瑙玉器雕刻、珠宝玉石设计鉴赏、珠宝玉石首饰镶嵌、珠宝玉器首饰营销;拓展课为艺术品直播电商、计算机辅助设计、企业管理等;选修课为中国玉文化简史、阜新地域文化等。支撑专业和拓展专业可适当选择。

赛,即在玛瑙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校、市级玛瑙玉雕大赛,积极参加各级珠宝检测、玉器首饰加工、创新创业等大赛,形成校、市、省、国赛等技能竞赛体系。

证,即实行珠宝玉石类的1+X 证书制度。

(七)进行教材改革

组织教师、行业专家、玉雕大师共同编写教材;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阜新悠久历史、玛瑙文化、玉雕新技术、新工艺和优秀作品等作为教材内容;“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3];建设数字化教材资源库,采取多种展现形式,满足不同场景的教学需求。

(八)建立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基地。

建立玛瑙产教实践基地,使之具备课程实践、生产加工、展览展示、社会培训、技术研发等功能。校内实训基地应包括珠宝玉石检测中心、艺术设计中心、玛瑙玉雕工作坊、珠宝首饰工作坊、玉雕作品展厅和虚拟仿真实训室等。校外基地设在玛瑙产业园区,如玛瑙宝石城、玛瑙企业、玛瑙博物馆等。

(九)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第一,招生范围扩大至全国,增加中职教育、继续教育、“单招”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多样化人才。第二,建立委托班、订单班、乡镇班、进修班等多种形式,进行统一管理。第三,建立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深造上升通道。第四,提高就业质量,积极向阜新市、辽宁省、全国各地推荐学生,及时追踪,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

(十)做好社会服务

开展青少年文化体验活动,为阜新玛瑙产业培养本土预备人才。与企业共建技术研究与服务平台、职业人才培训基地、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基地;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如学历提升班、非遗传承班、营销电商指导班、创新创业实践班等;实行弹性教学管理制度,线上线下相结合,建立学分银行;开展市场调研、品牌宣传、产品销售、技术研发、产品升级、项目研究、产业规划咨询等服务项目。

(十一)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合作

建立玛瑙宝玉石国际交流中心,与国外城市、大学合作,设立国际交流班,实行互派留学生、互聘教师制度,开设国际化课程,进行差别化教学。鼓励师生参加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国际展博会,扩大阜新玛瑙产业影响力。

猜你喜欢
阜新玛瑙联合体
浅谈辽宁省高速公路(阜新段)不动产确权登记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对于联合体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得与失
大自然的神奇馈赠——玛瑙天珠
奢华万乘国 齐地玛瑙红——齐国玛瑙器艺术欣赏
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再获殊荣
创新思维——打造智库联合体
阜新刘家区煤层气井调剖堵水研究与实践
玛瑙十二生肖
玛瑙手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