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健脾汤治疗脾气亏虚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2023-10-09 03:18:06张锦彬
北方药学 2023年7期
关键词:益气健降糖药胰岛

张锦彬

(南普陀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高血糖,与胰岛素分泌失调、生物作用下降有关,若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可能造成心、脑、肾等多脏器损害,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1]。目前,西医治疗T2DM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饮食调控、运动疗法、补充外源性胰岛素等,虽然能够降低血糖水平,但控制效果不够稳定,且对胰岛功能的改善作用不佳,整体疗效不理想。部分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物时,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在中医学中,T2DM可纳入“消渴”范畴,在《内经》中早有相关记载,而历代医家也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有诸多研究,认为其基本病机即阴虚燥热,脾气虚损,在中医辨证中也有较多分型,但脾气亏虚型最为常见,因此,益气补阴、清热健脾是基本原则[2]。益气健脾汤为《寿世保元》中传统方剂,对脾气虚弱病症有显著效果。因此,本文将在T2DM治疗中应用益气健脾汤,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4例T2DM患者。纳入标准:(1)参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8年版)》,明确诊断为T2DM;(2)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为消渴证,脾气亏虚型;(3)可正常沟通、交流,无精神障碍;(4)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胃肠道功能紊乱患者;(2)药物不耐受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4)主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5)已发生严重或急性并发症患者;(6)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治疗患者等。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47~85岁,平均(72.93±6.07)岁;病程2~13年,平均(8.09±1.42)年。对照组(42例):男17例,女25例;年龄48~86岁,平均(72.64±5.76)岁;病程2~12年,平均(7.78±1.55)年。两组上述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使用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23370,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口服给药,初始剂量:0.5 g/次,2 次/d,治疗7d;随后可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55g/d。疗程为3个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益气健脾汤,药方组成:黄芪、山药各30g,半夏、白术、陈皮、茯苓、焦三仙、人参各15g,炙甘草 10g。每日1剂,水煎服,取药汁400 mL,早晚服用,200mL/次。疗程为3个月。

1.3 评价标准

(1)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检测两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 血糖(2 hPBG),使用G-427B血糖仪,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正常参考范围:FPG为3.9~6.1mmol/L,2 hPBG<7.8 mmol/L,HbA1c 为4%~6%。(2)中医证候比较:评估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包括大便溏烂、体倦乏力、食少腹胀、口渴引饮等,各项均按无、轻、中、重度症状分别记0分、2分、4分、6分。(3)胰岛功能比较:检测并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集空腹肘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后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仪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bA1c、FPG、2 hPBG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HbA1c、FPG、2 hPBG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HbA1c、FPG、2 h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2.2 中医证候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食少腹胀、大便溏烂、口渴引饮、精神不振、体倦乏力等项的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比较分)

2.3 胰岛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HOMA-IR、HOMA-β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HOMA-IR、HOMA-β均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OMA-IR更低,HOMA-β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胰岛功能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也明显升高,我国已经成为T2DM的发病大国,截至2021年,20~79岁T2DM患病人数已经达到1.41亿[3]。作为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胰腺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胰腺会分泌消化酶,进入十二指肠,从而消化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在运动较少、饮食无度、肥胖等因素影响下,则导致胰岛素抵抗或胰岛功能下降,引起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状态[4]。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等方式,而二甲双胍则是代表性的降糖药,可促进葡萄糖吸收,抑制糖原分解,达到降糖效果。但该药的降糖效果不稳定,不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且对胰岛功能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也有研究指出,长期使用降糖药物可能引起腹泻、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可见迫切需要探索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中医学在T2DM病机、治疗方面有独特的认知,《素问·经脉别论篇》中早有相关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5]。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入道,下输膀胱。”指出脾胃是饮食、精微转化的重要部位。胰岛素分泌正常,则能够促使脂肪、蛋白质、糖等正常代谢,促使葡萄糖摄取、利用,合成糖原,经小肠吸收,并经脾运送至五脏六腑,充分体现了“脾主运化”的理念。相反,当“脾失健运”时,则会降低其散精功能,从而引起临床诸证。因此,脾虚也被认为是T2DM的主要病机[6]。在治疗时,调节脾脏运化功能是关键,应以益气健脾为基本原则。因此研究选取益气健脾汤辅助治疗,从药方组成上看,黄芪可固表升阳、健脾益气;白术可健脾气、利水湿;山药具有益气养阴功效;陈皮、半夏善燥湿化痰,同时可和中理气;焦三仙、茯苓可健脾消食、益脾和胃,且茯苓还具有利水渗湿效果;人参可养阴生津、补脾益肺。可见诸药配伍,能够发挥补气健脾、补阴生津的作用,且配伍严谨,能够消补结合,从而达到“补虚不滞,消不伤正”的效果。

在T2DM治疗中,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是改善患者长期预后的关键。而常规降糖药物在该方面作用并不显著。中医认为[7],胰岛素抵抗机制均与脾虚密切相关,而健脾益气类中药在保护胰岛功能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指出[8],健脾益气类中药刺激肝细胞膜,促使胰岛素介体释放,同时可抑制炎症因子,减轻胰岛β细胞的炎症损伤,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人参皂苷、人参多糖等成分能够提高葡萄糖利用率;陈皮中活性成分例如橘皮苷、柠檬酸、铜元素、维生素等,可刺激胃肠道,且作用温和,能够促使消化液分泌;茯苓、白术等活性物质均具有降糖作用;黄芪中皂苷、多糖等成分,具有强心、增强免疫、调节胰岛素释放等作用,可降低胰岛功能的应激损伤。大鼠模型试验也显示,益气健脾汤能够有效改善大鼠的中医表征,同时可引起免疫改变。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在胰岛β细胞破坏过程中也有重要参与。与健康人群相比,T2DM人群T细胞分化、细胞因子分泌均有显著异常,表现为CD8+升高,CD4+/CD8+降低,提示存在胰岛素相对缺乏状态。

而大鼠试验显示,益气健脾汤能够调节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推测其为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的重要机制[9]。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HbA1c、FPG、2 h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HOMA-IR更低,HOMA-β更高(P<0.05),也证实了使用益气健脾汤辅助能够改善患者血糖、中医症候以及胰岛功能。

综上所述,对T2DM患者应用益气健脾汤辅助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中医症候,同时对胰岛功能也具有保护作用。

猜你喜欢
益气健降糖药胰岛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08
服降糖药要选对“时辰”
益气健脾法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①
益气健脾补血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医师在线(2019年4期)2019-07-22 06:07:56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加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疗效及对抑郁情绪的影响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益气健脾法联合针刺治疗气虚血瘀型顽固性面瘫44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2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