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阳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24)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课程思政强调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推进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1]。“中国教育史”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因此,授课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教育史”课程的基本知识,更应发挥该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史”课程思政的育人功效,对于培养具有崇高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学科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终身学习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是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史”课程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代表性,“以史为鉴”的课程目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契合度更高,现实意义也更为突出。
一方面,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史”课程的应有之义。“中国教育史”课程中讲授的教育制度和理论是一代代教育先行者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数千年来自有一套传递文化、化育民众的有效作法,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3]。中国教育发展史与中华民族敢于攻坚克难的精神紧密相连。一代代教育先行者通过言传身教、躬身示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形成了超越个体的忧国爱民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因此,“中国教育史”课程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和智慧,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另一方面,传播革命文化是“中国教育史”课程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革命斗争,在革命实践中创造性地孕育了革命文化[4]。在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根据地、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实施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保障了工农大众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干部教育和民众教育方面取得了成绩和经验,并且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通过教育继续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可以激励学生将个人事业融入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完成时代变革和社会变革的栋梁之才[5]。因此,通过“中国教育史”课程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助推革命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着力培育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6];《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提出,“要引导广大师范生、教师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7]。“中国教育史”课程体系中教师职业与师道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因此,通过结合相关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国教育史”课程中系统讲授中国自古以来的师生关系与教师地位、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为师资格与要求等内容能够成为思政元素的融入途径。例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描述了孔子醉心于学的精神世界;“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总结了中华民族尊师的思想渊源;“一物不知,深以为耻”讲述了古代中国教师对博学的孜孜追求。总之,在中国传统师道观中,高度尊重教师、礼敬教师,与这种尊崇相适应,全社会普遍对教师有着极高的期待,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希望和要求是教师德行美好、学识丰富、尽心敬业、善教有方[8]。因此,“中国教育史”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帮学生深刻理解教师的作用,让尊师思想深深根植于学生的头脑和精神中,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在传统“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中,主要以历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为主线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讲解,从历史学的角度审视中国教育发展问题。伴随时代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价值观念发生转变,教育史学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而传统的“中国教育史”课程内容则相对固化,尽管近年来很多版本教材先后出版,但是体系、内容基本一致,很多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新时代的需求。课程思政建设为“中国教育史”教学内容的完善与优化提供了契机,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对相关章节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一方面,在中国制度史、思想史的基础上,增加教育活动史内容。探寻教育变迁的源头,以教育史中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思政元素,挖掘和再现教育制度史和思想史背后的教育活动场景,从而增进和深化学生对中国教育传统的认识和理解,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的办学经验和教训,为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另一方面,扩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史相关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教学重点为古代教育史和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近代教育史,忽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推动全党不断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不断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因此,“中国教育史”课程的教学需要与“四史”的学习和宣传密切结合,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理论和实践取得的成就、基本经验和重大意义为主题,弘扬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引领学生坚定不移向着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奋力前行。
“中国教育史”课程根据学科内容,可以构建出“四大板块”课程思政体系,进而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探求未来教育发展方向,树牢教育自信之根。
这一主题板块内容主要讲授原始时期和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本部分教学重点为中国教育的起源、西周的官学制度,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和诸子百家思想。围绕相关知识展开课程思政设计,帮助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在讲解中国教育的起源和夏、商、西周的教育时,借助考古文物的发现和文献记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感受古代中国教育创造的灿烂文化,让学生感知因为教育才使得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由此厚植爱国、爱家、爱文化的情怀。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部分时,结合私学的发展和诸子百家教育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例如,讲授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以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孟子“持之养器、存心养性、反求诸己”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墨子“兴天下之利,出天下之害”的教育作用,等等。这些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教育智慧。授课教师可结合今天社会中出现的“师德师风”等问题,围绕新时代教师观、教师角色等主题组织讨论,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先秦诸子百家教育思想的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够坚定学生的职业信仰,忠诚和热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第二板块内容主要讲授秦汉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教学重点为中国封建社会历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演变。本部分课程思政设计主要结合以下方面内容。
当倒退到N-2阶段时,利用在阶段N-1中获得的最优控制和最优成本,以评估在每个状态的最优的成本JN-2.比如,对于特殊状态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其一,在讲授各时期的教育发展史时,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从中感受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例如,梳理古代中国教育建立的先进的教育制度,从历史脉络中分析我国教育制度的演变,在比较中分析我国教育制度的优劣,在分析过往、总结得失的过程中,培育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其二,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精神面貌,为传播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9]。这些教育家、思想家的事迹提供了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其三,讲授各时期人才选拔制度时,结合当今高考改革的实践,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与“公正”的内涵,结合科举防作弊制度和明清时期科场大案,让学生深入领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等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其四,结合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开蒙要训》,弘扬儒家文化中的道德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三板块主要讲授鸦片战争后至民国政府时期的教育。本部分思政元素融入主要结合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断探索教育救国的事迹,激发学生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激励学生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帝国主义在中国瓜分势力范围、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压榨农民,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中华民族蒙受巨大耻辱。而在这个封建制度瓦解,新制度尚未形成的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资产阶级保皇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并在各自时期进行了以教育为核心的改革。授课教师在相关知识讲解中可以融入思政元素。例如,讲解洋务运动福建船政学堂时,结合其培养学生参加甲午海战英勇牺牲的事迹,对比今天中国“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列阵护卫祖国海域的壮举;讲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时,讲授青年学生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树立时代担当意识。
第四板块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发展,包括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革命文化延续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造和凝聚升华。本部分思政元素的融入紧密围绕革命文化来展开,一方面,讲授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为新中国成立积蓄了力量;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从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例如,讲解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时,结合农村革命根据地教育方针政策等内容,从教育发展的角度诠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内涵;讲解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建设时,充分结合《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等一系列文章中有关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问题,讲述教育应为人民服务,遵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在讲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时,对比建国之初和今天各级各类教育规模的数据,呈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田间地头开展扫盲运动的故事和照片,呈现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让学生体会中国共产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与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激励学生为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单纯依靠平铺直叙的理论讲解会导致学生学习枯燥无味、效率低下。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结合适当的历史教学案例,让学生提升理论学习的深度。一个个生动的历史人物故事,以及基于全面讨论后对其意义的解读,会使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这些教育历史故事往往能够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讲授先秦教育思想时,教师通过讲述孔子一生的故事,阐释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并用孔子的故事激励学生以夫子为榜样,努力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讲授唐代教育,结合阿倍仲麻吕赴唐留学经历,以及和王维、李白、储光羲等文人交往的故事,讲解唐代留学教育制度和唐代教育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让学生感受有容乃大的盛唐气象和中华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讲授清末洋务教育改革,讲述中国近代第一批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的故事,用詹天佑、黄季良等的事迹,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将自己的韶华青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讲授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讲述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在国难当头以高度积极的爱国情怀和国家社会责任感,努力进取、孜孜不倦,让学生感悟“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的真谛,以此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史为鉴,是“中国教育史”课程的重要育人价值,通过研究“过去”与“现在”,即立足当下,从历史中寻找解决现在教育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育史中的很多经验与教训对今天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启示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历史与现实元素的碰撞,推动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
例如,讲解古代选士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可以充分结合今天高考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让学生感知从古至今人们对考试公平的追求,从而引发学生从考试公平的角度思考社会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讲解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可结合今天的素质教育开展讲解和讨论。例如,孔子“有教无类”、墨子的“兼爱”、《学记》中“教学相长”“豫时孙摩”等教学原则,书院注重明义理、躬行实践的教学特点等,对今天素质教育的实行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再如,讲解历代蒙学教育的发展和蒙学教师、教材、类型等内容,相关知识可与今天的“教育惩戒”“双减”政策等现实教育热点密切结合,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古代教育的特点、优点和缺陷。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教育文物是教育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教育发展记忆的实证,是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讲授“中国教育史”课程时,要充分发挥教育文物的育人价值。
其一,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充分结合。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需要联通校内与校外,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活动相结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全国各省份都拥有丰富的教育文物场所。“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因此,授课教师应结合课程章节内容,把课堂搬进博物馆,把文庙旧址、书院旧址、科举贡院旧址、学校旧址,以及博物馆存放的重要教育文献、教育书画、教育工艺品等教育文物作为传播知识、激发情感和探究欲望的媒介,带领学生在“博物”中博“悟”教育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其不断成长。
其二,信息技术与教育史资源相结合。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下参观教育文物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的便利,通过VR 虚拟技术,或“云游”等方式参观或呈现教育文物的照片、视频。在理论课程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媒介,也能够发挥教育文物的教育价值及育人价值。总之,让文物“活”起来,探源中华教育发展史,在探究中不断有新收获、新认知,帮助学生不断提出更多的新问题。
课程思政不仅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也要充分发挥课外教育教学活动的配合促进作用,依托课程相关内容围绕课程思政组织第二课堂系列活动,并依托第二课堂布置过程化考核作业,从而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中国教育史”课程授课教师可依托上述“四大板块”课程思政体系,组织课外活动并布置小组实践作业。例如,可组织学生参观所在地的教育家故居,并通过访谈、阅读相关人物传记和文献等方式,结合今天的实践,谈谈如何做“四有好老师”;组织学生改编、排演《戊戌变法》《觉醒年代》等教育情景剧,更加深刻领悟中国近代教育变革的里程碑意义;组织学生结合校史馆陈列文物,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搜索并整理学校名人与学校发展的相关事迹,实现校史文化、革命文化与教育史知识的有效融合。通过课堂内外的结合,不仅提高了课程教学的系统性,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获得感。
“中国教育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凸显以史为鉴的重要作用,通过“四大板块”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四个相结合”的实践路径,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和正确的政治导向,寓德于课,寓教于德,用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育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育史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