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苗寨非遗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探究

2023-10-08 01:19陈艳丽杨孝军杨桂花
村委主任 2023年8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乡村振兴

陈艳丽 杨孝军 杨桂花

摘要: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是世界最大的苗族村寨,长久以来居住在此处的西江人民创造了类型齐全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散发璀璨光芒。文章对西江苗寨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及其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探究其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形成的“非遗+旅游”的文旅融合模式、“非遗+政府+市场+村民”的运营机制、作为文化“智库”的民间研究机构的介入等有效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非遗产业化优化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西江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乡村振兴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8-006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G127       文章标识码:A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01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黔府办发〔2019〕22号),通知指出“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要法宝,着力打造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县、乡、村,健康有序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2],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持续发力。

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非遗文化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底蕴与博大精深,贵州是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大省,贵州省雷山县西江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10余年来,在旅游产业的推动下,发展非遗产业并形成特色产业,在地方的乡村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提供了宝贵的西江经验。文章研究分析西江苗寨的非遗产业化现状,探究其在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形成的经验,并为西江非遗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1   西江苗寨非遗资源及产业化发展现状

西江苗寨创造和保留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但直到2008年贵州省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苗寨举办后,其文化才迎来机遇,得以高速发展并持续至今。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西江苗寨非遗产业发展与日俱进,经过旅游开发,带动地方村寨村民发家致富,提升地方经济效益。

1.1   西江苗寨概况

西江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西江镇西江村,世居民族为苗族,约有1 400户,共6 000余人,故称“西江千户苗寨”,是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全寨主要由羊排、东引、也东、也通、南贵、平寨、养薅、欧嘎八个自然村寨组成。西江苗寨先后被评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景点(1982年)、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贵州省全省首期村镇保护和建设项目5个重点民族村镇之一(2004年),2005年“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在西江苗寨挂牌。

1.2   西江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看西江尽知天下苗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落,西江苗寨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贵州省雷山县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5项,省级非遗名录13项,州级非遗名录19项,县级非遗名录184项[3],涉及吊脚楼营造技艺、苗绣、苗年、苗医药、鼓藏节等。除非遗名录记录在册的项目外,在西江苗寨还有苗族古歌、酒歌、板凳舞等歌舞;游方、生育习俗等习俗礼节;水稻种植、稻田鱼养殖等农耕文化;以及方老、理老、寨老、议榔制度等制度规约;地方的人物传说、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都是西江苗寨极富地方民族特色的非遗资源。相关研究表明,截至2017年,雷山县共有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传承人200多人,其中来自西江镇的就占了很大一部分,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例,西江镇有9人[4]。

1.3   西江苗寨非遗产业化发展现状

西江苗寨非遗资源优势明显,自2008年贵州省第三届旅游发展产业大会召开以来,西江苗寨抓住旅游開发的重大机遇,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开发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对西江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开发,实现了旅游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双赢,西江苗寨丰富的非遗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涌现出一批从事非遗文化产业的公司企业,为西江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带动了雷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产生积极作用,对西江地区的乡村振兴有着极大促进作用。

1.3.1   形成“非遗+旅游”的文旅融合模式

西江苗寨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形成了“非遗+旅游”的文旅融合开发模式,贾康在《贾康谈中国经济力量之三:创新力》中指出,“可以对文旅融合的概念形成这样一个认识:它指的是随着旅游的发展,把各个民族、各个地域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可发生的活动中相联系的种种文化相互渗透的综合形态”[5]。

旅游开发前西江建筑景观与世隔绝,而旅游开发后吊脚楼成为西江景区的主要旅游资源之一;银饰、蜡染、酿酒、刺绣等体验坊更是苗族银饰煅制技艺、蜡染技艺、酿酒等技艺活化与传承的重要场所;西江苗族博物馆和众多由村民自建的家庭博物馆是展示苗族传统非物质文化的村寨空间;西江成功打造“美丽西江”大型歌舞晚会等非遗衍生品,皆显示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共生的身影。截至2017年6月,累计在西江苗寨景区注册的旅游生产经营主体达1 300多户[6]。“非遗+旅游”的文旅融合模式极大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在保证文化活态传承的同时,又带动地方及区域的经济发展。

1.3.2   “非遗+政府+市场+村民”的运营机制

有效的运营机制是保证西江苗寨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文旅融合是西江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路径。自西江苗寨发展文化旅游以来,游客量逐年增长,西江苗寨发展形成较大的文化消费市场,西江苗寨的各个主体依托和深挖当地非遗文化资源并运用于旅游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非遗+政府+市场+村民”的多主体共生共荣的西江苗寨非遗产业化运营机制。

西江苗寨采取政府扶持、社会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2009年成立国有企业——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多个经营主体的共同努力之下,依托丰富的非遗文化助力旅游发展,实现了西江苗寨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景区收入的同步增长,相关研究显示,西江景区的综合收入连年增长,从2007年的1.02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9.91亿元[7],增长近49倍。

1.3.3   作为文化“智库”的民间研究机构的介入

作为西江景区公司的“文化智库”,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始终致力于让西江苗寨非遗资源的产业化发展紧跟时代步伐,保障文化发展活力。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于2016年成立,该院致力于对西江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与研究、民族文化传承、传播与保护、民族文化产学研一体化开发与研究、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民族文化培训等,该研究机构的入驻,使西江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得到了重要保障。首先,研究院作为文化研究的相关机构,聚集各高校知名学者和研究人员,可以敏锐把握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趋势,对苗寨的非遗产业在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给出反映和对策;其次,景区公司通过与研究院合作,建立非遗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实现非遗保护和发展研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例如贵州民族大学、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等省内高校已经在西江苗寨建立起了教学实践基地。

2   西江苗寨非物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困境

2.1   文创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与同类景区相比,西江苗寨对非遗资源的开发使用是成功的,其开发出的“十二道拦门酒”“高山流水”“五壶四海”等酒礼酒俗、编排的大型歌舞节目“美丽西江”、打造的非遗小巷“嘎歌古巷”,以及众多非遗工坊的开办,都是对地方非遗资源的创新性开发和创造性转化,是西江苗寨景区成功吸引游客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些文化产品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属于带不走的文创产品,游客只能在西江苗寨景区内感受和观赏,无法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2.2   非遗文化市场受到商业化的冲击

经过实地调查和游客反馈发现,西江非遗文化市场存在商业化过重的问题。以近年发展较火的旅拍为例,旅拍店是游客体验苗族服饰文化的场所,然而走访当地多家旅拍店和观察旅拍的游客发现,旅拍店所使用的服装大多数是改良后的苗族、侗族、傣族和其它民族服饰,这些服饰非手工制作偏多,做工粗糙、材料较差,没有将苗族的刺绣、蜡染以及银饰的煅制技艺等非遗文化元素展现出来。再如西江景区中存在的“异文化”现象,显然与苗寨的文化格格不入。正是这些逐利的商业化现象,对西江苗寨的非遗文化市场造成了极大冲击。

2.3   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有待加强

对于非遗资源的开发,西江苗寨一直以来以保护式开发为主,例如上千栋吊脚楼,其承载的是苗族几千年的吊脚楼营造技艺,但从景区整体的开发情况看,吊脚楼群的开发存在因地理区位差异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中也东、也通、平寨、南贵、欧嘎、也薅六个寨子位于景区交通干道附件,沿着平原河流分布,地势平缓,六个寨子吊脚楼建筑开发较好,是苗寨主要的商业开发区,而羊排和东引两个寨子处在西江的两个山头,是核心保护区,交通不便,开发力度较小,两个山头的吊脚楼保护程度和利用率不高,例如羊排寨子,山上很多年久失修且闲置的吊脚楼房屋多,与山下截然不同,未得到抢救性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西江苗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还有待加强。

3   西江苗寨非遗产业化赓续发展刍议

3.1   加大对非遗资源的文化元素挖掘力度

西江苗寨应挖掘本地文化特色,在推出创意产品上做文章,立足本地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创产品,推进西江苗寨非遗产业化持续发展。非遗文创产品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原因之一是对于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元素挖掘力度不够或者开发不够全面。西江苗寨拥有多项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的非遗资源奠定了西江的文化基础,在现阶段的基础上,西江苗寨景区积极创建国家5A级景区,市场需求只会越来越大,景区公司需要通过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文化创新扶持资金的投入来研发具有自身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非遗文创品牌。

3.2   规范文化市场的准入规则,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对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西江苗寨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然而文化市场之所以会被越来越严重的商业化所冲击,原因是景区的文化市场对相关企业、行业的准入规则不够完善,加上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到位,市场的不规范就会滋生各种市场乱象,不利于西江苗寨的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的发展,从而影响西江苗寨非遗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西江苗寨的文旅融合转型升级进程中,相关部门需要严格规范文化市场的准入规则,加大对西江文旅市场的监管力度。

3.3   加强多主体共存的文化生态建设

丰富的民族文化是西江苗寨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西江苗寨景观景点的打造、文化旅游产品的供给、营销策略和旅游品牌塑造的手段上,都应紧紧以苗族文化为引领,全面融入西江苗寨的旅游开发。文化生态的运行和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通过内部各要素的相互组合、相互作用而构成了一个文化物种具有多样性的整体[8]。西江苗寨是一个多主体共存的利益和文化共同体,政府、村民、各经营主体共享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红利,因此各个主体之间应达成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力,促进西江地区平衡发展,共同建设好西江的文化生态,实现西江苗寨长期稳定发展,保障西江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非遗资源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

4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几千年以来历史文化发展的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寄托着民族的情感,用产业化的策略来发展和保护好非物質文化遗产资源,使其实现活态传承,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站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起点,西江苗寨实践得来的“西江模式”为民族地区通过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提供了经验,要继续在苗族文化上多下工夫、创新文创产品形式、规范市场准入规则,从而实现西江文化旅游未来发展的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陈艳丽(1997-),女,布依族,贵州开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旅游。

杨孝军(1998-),男,穿青人,贵州大方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建设。

杨桂花(1997-),女,苗族,贵州黄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贵州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黔府办发〔2019〕22号)[EB/OL].(2019-10-30)[2019-10-30].http://www.guizhou.gov.cn/zwgk/zcfg/szfwj/qfbf/201910/t20191030_70473680.html?isMobile=true.

[3]雷山县人民政府.贵州省2021年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在雷山启动[EB/OL].(2022-01-06)[2022-

01-06].http://www.leishan.gov.cn/zfbm/wtgdlyj/gzdt_5704659/202201/t20220114_72319359.html.

[4]李天翼,麻勇斌,苍铭. 西江模式: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十年发展报告(2008-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5]贾康.贾康谈中国经济力量之三:创新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6]李天翼.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西江千户苗寨的实践观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

[7]索玮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机制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20.

[8]李玉洁.关于中原地区文化生态建设现状的思考[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12):30-31.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乡村振兴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系统产业化之路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