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数字治理的行动逻辑与推进路径

2023-10-08 01:19周茹月
村委主任 2023年8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创新的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现在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在实践过程中,数字化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基层治理、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但在乡村数字化进程中也存在着数字形式主义、脱离治理主体、数字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因此,推动乡村数字治理,应当厘清数字治理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通过完善乡村治理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培育乡村数字人才等方式,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解决乡村治理困境,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数字治理;行动逻辑;路径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8-004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49;D422.6         文章标识码:A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乡村数字治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加快构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数字经济体系,构建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数字治理体系,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進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1]。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乡村数字治理通过借助新型科技工具,可以搭建智能化政务治理体系,制定相应规范,对乡村治理方式进行创新,实现数字化乡村生活,提升乡村善治水平,进而推进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数字化发展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仍然需要克服一系列问题,只有直面现实问题,了解乡村治理系统的运行规律,才能突破数字治理困境,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1   乡村数字治理的行动逻辑

1.1   数字基础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在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中,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被赋予重要使命,成为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支撑,同时,也是促进城乡协同联动的重要纽带。2022年,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着重强调要推进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根据《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5G网络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均已覆盖5G网络,并延伸至96%的乡镇区域[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质的提升,有效地支持了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一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乡村地区通信网络的高速化、区域化和一体化。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消除城乡间设施普及率的差距,还能有力地支撑农村数字化生产生活的全面转型。通过加速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不断提升农村网络质量,促进农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二是得益于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支持,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数字乡村的基础建设让农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民生方面得到逐步提高,有力地缩小了城乡差距。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互相联动,从而大幅度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等化。此外,在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的带动下,远程医疗数字服务逐步向更广区域的乡村地区拓展,数字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不断激发着数字基础设施的内生动力,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备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更打开了农村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乡村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1.2   数字信息共享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逐步打破了各层级在治理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壁垒,信息的有效传递能够提升政府的治理效率,各部门也能够及时获得更新后的信息,实现政策实施的准确性。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的《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中提到,稳步推进涉农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构建全国农业农村大数据“一张图”以及依托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信息系统,统筹推动基层治理数据资源归集融合和开放共享[1]。大数据的应用在农村的基层治理中,提升了信息的透明度,促进了政府同民之间的沟通。政府拥有的海量数据,通过整合实现信息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乡村振兴工作内容丰富,涉及到农村生活的多种方向,信息共享使得各部门协同合作,打造一体化的政务平台,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打造信息治理平台,破除各组织之间的信息“孤岛效应”,进而提升信息的利用效率。信息的共享平台也让农民享受到大数据发展带来的红利,促进城乡信息化协同发展,强化乡村治理能力。

1.3   数字治理助推乡村产业升级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农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机遇,脱贫攻坚与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解决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的关键部分。产业振兴要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桎梏,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应掌握现代化工具,借助大数据平台,弥补传统产业模式的缺点。例如,部分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地域的限制,无法进行推广,然而随着电子商务平台逐步走向农村,使得因环境闭塞所产生的产业问题变得不再棘手。同时,数字产业模式也将大数据当作一种新的生产力要素,在乡村经济原有基础上开发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农业生产、管理销售进行重新赋能塑造。作为生产端的农业从事者,可以借助抖音、淘宝、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作为销售平台;也可以根据信息进行策略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打造品牌,掌握市场的行情,减少销售的盲目性,做到集生产管理技术于一体形成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总的来说,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还会对农村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实现高效率生产,避免因为信息鸿沟所造成的发展停滞。此外,为乡村产业经济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也是强化农村民生保障的必然选择。

2   乡村数字治理的现实困境

2.1   数字形式主义与执行效果的差距

在数字治理中存在着零星但是分布广泛的问题,“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数字治理的执行效果与期望偏离[3]。数字治理运用到基层部门的最初目的是通过搭建平台进行有效的信息处理,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传递,通过各部门高效协同处理,打破治理空间时间的限制,实现治理系统的高效运转。但是在基层治理中上级过分依赖数字化痕迹管理下级,在监督考核中以数字作为考核标准,并未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在绩效考核中会关注访问量,政务信息等量化目标根据调研信息来决定,每一位基层乡镇干部需要填写40个网络平台的信息,包括党员管理、社区云、垃圾分类、安全排查等,在面对检查时可能还会出现“补材料”等现象来应对考核,数字治理的执行效果与期望偏离。

2.2   数字技术发展与生活的脱节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工具出现在乡村发展进程中,需要适应本土社会,得到本土文化接纳才能更好地融入发展,持续发挥实际作用。尽管数字技术在下乡的过程中对农民生活方式、乡村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技术治理也需要适应乡村社会的发展规律。数字乡村分类实践所面临的双重張力凸显了一个问题:单一的治理技术是否能够适应复杂多样的乡村社会事务。如何在构建多样乡村形态与现代技术之间找到适当的关系,这些问题构成了数字乡村分类实践的核心难题,也是防范乡村社会陷入数字悬浮、数字形式主义以及数字负担等不良影响,进而避免陷入信息时代现代性困境的关键所在[4]。由此可见,乡村数字工程建设,与城市的智慧治理的特点不同,不同的乡村有着不同的社会基础。这其中包含着家庭血缘、地缘、人情文化等复杂情感,所以数字治理不能脱离乡土社会文化独自发展。关注农民真正诉求,摆脱过度追求治理绩效的问题,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特点,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数字治理的作用。

2.3   人才匮乏影响发展力量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力量的支持,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需要引导人才、资本、技术等流入乡村。根据《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所知,2020年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将近1 100万[5]。数字技术人才成为乡村数字治理环节中的一块短板。在很多乡村的基层组织中都会发现一种现象:乡村干部老龄化,受传统观念、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无法接受新技术、新事物,不能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办公工具,严重影响了村干部的队伍建设。随着乡村的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失,农村的人口结构逐渐失衡,为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带来阻碍。

3   解决乡村数字治理困境的现实路径

3.1   完善数字治理制度,提供乡村振兴的有效保障

为了解决乡村基层治理中的“数字负担”,改进数字治理“形式主义”带来的压力,一是应当构建合理的制度体系。在基层的监督考核中,应在合理范围内进行适度调整,拒绝“一刀切”方式的解决方案。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制度,以实际结果作为考核的标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考核监督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数字指标,更要关注事实结果,避免为了应付检查而进行数据造假。二是鼓励创新乡村治理考核制度,对其它地方先进的经验制度进行总结归纳,研究先进的管理案例,针对先进的治理考核经验组织基层干部进行学习。我国的乡村社会拥有着巨大的创新潜能,对于有效的治理制度的创新与改善需要顶层政府进行推广,结合当地的发展实际发挥创新能力。数字技术的推广,为打造良好的基层互动氛围提供了基础,减少数字形式主义的出现。

3.2   加强顶层设计,满足农民主体需求

在乡村数字治理的发展进程中,缺乏合理的顶层设计,由此导致制度缺少系统思维,无法对基层的数字治理需求进行回应。农民群体不能反馈实际诉求,成为影响乡村数字治理高速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乡村数字治理的顶层设计当中,应当坚持关注农民的主体需求,鼓励农民的广泛参与,而不是作为政策被动的接受者。同时,在参与式治理理论当中,治理是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治理,治理过程中参与度越大,信息就越充分,就会有更好的输出。应在顶层设计中为农民开通更多的反馈渠道。对于农村问题,农民有着更直观的视角,在设计制度时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多方位地收集农村的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借助微信、应用软件等平台鼓励农民表达心声,积极参与到治理中。以党建为引领,建立多元参与机制,探索乡村基层自治的模式。此外,乡村数字治理要真正做到造福于民,在顶层设计时更应该贴近农民生活,让农民作为主体积极地参与决策与治理当中,更能满足农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共享数字成果。

3.3   培育农村数字人才,助推乡村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力量的推动,人才作为乡村发展的储备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持续动能,是乡村数字治理迅速提升的引擎。在发展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同时,更要注重乡村数字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双管齐下,发挥出最大效能。同时,加强农民关于数字领域的知识技能培训。例如,广东茂名针对荔枝种植业探索出“电商加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对从事产品种植的人员组织电商专题培训,帮助农户掌握电商的知识技能,协助农户开通网店,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路,开拓市场。此外,对于村干部,应提升其基层的数字发展意识,带动村民学习数字技能,同村里的创业优秀人才共同学习,形成人才的聚集效应。对于数字人才的引进,借助高校的人才优势,建立人才输送链接。建立乡村的数字实训基地,通过高校培育复合型的农业数字人才,为乡村的人才振兴进行储备。建立多种渠道支持返乡创业的毕业生,鼓励更多的青年回到乡村创业,支持农村基层数字事业发展。重视本土数字农业人才的培育,打造数字人才孵化器,丰富乡村数字人才队伍,以此增加种植、管理、运营人才。

4   结束语

数字治理现已成为我国乡村现代化持续推进的主要抓手,在各地的乡村振兴战略实踐中,逐步意识到数字技术的广阔前景,并积极地进行乡村数字化建设。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效应并不是单一的、短期的,而是涉及到乡村生活多种维度,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公共服务、基层治理效能、产业振兴以及人才培育等方面影响深远,并且持续性地为农村发展提供动能。数字经济的出现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巨大帮助。文章通过对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实践逻辑进行分析,讨论数字乡村治理对于乡村振兴的深远影响,尽管数字治理成效显著,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数字治理发展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关于数字治理实际效果、在基层的适应性以及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困境可以得知:实现乡村现代化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在实际中汲取经验,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才能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突破数字治理困境,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周茹月(1997-),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治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EB/OL].(2022-04-20)[2022-04-20].http://www.cac.gov.cn/2022-04/20/c_1652064650228287.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EB/OL].(2022-01-26)[2022-01-26].http://www.

cac.gov.cn/2022-01/25/c_1644713315749608.htm.

[3]赵玉林,任莹,周悦.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压力型体制下的基层数字治理——基于30个案例的经验分析[J]. 电子政务,2020(03):100-109.

[4]徐琴.数字乡村建设的分类实践:理由证成、经验探索与可能困境[J]. 电子政务,2023(05):16-28.

[5]光明网.《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发布 数字平台灵活就业潜力巨大[EB/OL].(2021-09-30)[2021-09-30].https://m.gmw.cn/

baijia/2021-09/30/35204035.html.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