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 邪,男,贵州思南人,贵州日报报刊社主任记者、铜仁记者站副站长(负责人),主要从事新闻采编,新闻、影视传播研究。
数字化阅读渐成主流,触屏触网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活部分,人们日常时间和精力的分散,导致停留在单个阅读物上的时间大幅缩短,然而,高品质内容成为应然追求。在阅读需求量、供给量“水涨船高”的当下,读者对“品质阅读”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追求:在追求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的同时,内容要“品质兼优”又要“时间少投入,信息收获多”。处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已经消解了“你传我受”的单向硬性传播,对于本身就具有“硬内核”的传播内容,如果长时间、大剂量地灌输,必然造成受众逆反,而用平民视角来讲述普通人的故事、用感情来轻柔打动受众的做法更受欢迎。[1]在快节奏浅阅读的今天,深度、厚度、清新、活泼、共情的内容供给越显重要。如何打造符合阅读新习惯,适应用户新要求的有价值传播产品?必须进行兼具“颜值”“言值”和“研值”的内容供给侧改革。
融媒微视频作品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上调“音准”,下接地气,践行时代赋予使命任务,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①
要使微视频传播与口碑“双丰收”,须不断提高“颜值”、“言值”和“研值”,使作品升值,让产品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让“颜值”“言值”“研值”兼融并飞,回报读者期许,以带有泥土芳香与思想光芒的好作品讲好中国故事。
一、融媒体微视频的视觉机制
5G时代的到来,移动网速空前增快,在移动端观看高清视频越来越流畅,体验感越来越好,但有些内容,用户还是会一扫而过。如何让用户“驻手”,须用真善美的画面吸引眼球,牵动神经,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微视频《中国24小时》上下集(即锦绣河山篇、天道酬勤篇)。此后,延续“中国24小时”的传播势能,相继推出《中国军人24小时》等主题篇与“中国二十四小时·地方篇”。系列微视频均以1天为维度、1小时为刻度、以24小时里的时间演进为逻辑主线,以系列化的形态架构起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整体风貌,呈现了中国各地在各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描绘了祖国的山河魅力,展现出中国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该系列微视频获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在画面方面,追求视角多元、细节丰满,既有俯拍远景画面用于勾勒祖国波澜壮阔的气质,又通过大量细节特写镜头引发受众在细微处寻得共鸣。在剪辑过程中,更加注重画面的逻辑性,保证动作的连贯性与情节的完整性。在2021年励志大片《中国再出发》中,以细节强化共鸣体现得淋漓尽致。片中的1分14秒处配音:“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火箭发射现场:“5、4、3、2、1点火。”随即,画面镜头由远及近地呈现出一位科研人员流下了欣慰的滾烫热泪。此时,读者、大国重器与每一位科研人员构建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情感之泉喷涌而出。接着旁白:“我看见每一场奔赴,都在这片土地收获奇迹。你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出发!”既完美地升华了主题又让每个读者的心脏再次澎湃。视频剪辑工作人员在朋友圈说了一段话:“1分18秒处的火箭发射是我心中最爱的一段,希望不管过了多久,走了多远,还能不忘做视频时为剪到一个好镜头而激动的初心和热忱。”在策划和制作中保持对作品的热爱和用心特别重要,在谋篇布局时,不但要有宏阔的大场景,还要有散发人性光芒的精彩瞬间。
从画面中获得体验感是拉近作品与读者距离的法宝。在“中国24小时·地方篇”之《贵州24小时》中,映入眼帘的千山万壑,如诗似画;民俗万象,色彩斑斓;雄关漫道,勇闯新路;黔贵大地,生生不息……一幅幅黔贵高原多彩画卷徐徐展开,对于与之有过关联的读者,就会勾连起片片碎片记忆,从而让精神深处的记忆再现与视觉重构。可赏山川旖旎,民俗万象;可观高桥飞架,数据纵横;感黔人精神,坚韧不拔;看黔贵大地,阔步向前。2分30秒的时长把贵州的壮阔辉煌囊括其中,既显得精致匠心,又具视觉张力,在体验城、乡、山、村的生活美学的同时,给人以无尽的享受和由衷的自豪。
二、融媒体微视频的内容建设
紧扣重大时间节点,明晰回顾过去的辉煌成就,憧憬未来的光明愿景是爱国主题视频文体的叙述路径。在文案方面,《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通过对字词的锤炼,追求语句表达的准确达意、凝练简洁与丰富优美,使网友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字的美感与韵味。系列微视频在文字叙述上极尽文丰辞美之能事,宏大的主题、微观的具象、人文的彰显、诗意的流淌、精神的感召,成为该系列视频成功的基本文本元素。
(一)语言的精微化
系列视频以高站位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宏大叙事与精微表达的关系。以家国视野观照社会与个人的感受,以家国命运映照个体担当,对过去有所思,对将来有所期,始终把小写的“人、事”与大写的“世情国情”紧紧相连,用激流勇进、破浪前行的力量同频共振出时代价值、改革价值、奋进价值。
《中国24小时》文本很少出现冗长的叙述、大段落,多追求句子简洁明快、字眼跳脱醒豁,整体结构清新自然,行云流水。听起来像美文,不少“靓句”走心,起到“疗心”功效,使文本极具时代感和鲜活性。
当下,是多维关注、多元思考、多彩表达的时代。唯新、唯实、唯活的丰富话语表达,才能抵达人心、作用人心、感化人心。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视频的第一要素很多时候也是语言,因为,好的修辞才能传递出好的思想,优美而雅正、温柔而敦厚的文字最能打动人心。无论时代如何进步、话风如何新变,人们最想读、最耐读的都是思想之美与语词之美“美美与共”的审美力作。
(二)音效的多元化
视频配音主要指影视作品中专门为对白、独白、内心独白、旁白、解说以及群杂语言的后期配音。高质量的配音工作室配音演员综合运用自身语音条件、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与录音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音效包括画内音效,画外音效等等。它们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旁白是画外音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随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旁白已超越了所谓“画外音的一种形式”成为独具魅力的表现手段。语言可以说是影视剧作中的第一要素,而语言又包括:对白、独白、旁白、解说词等等。影视剧中的人物语言声音作为重要的创作素材之一,它与影视中画面、音乐、音响等元素互相协调并形成一个完整而有机的整体,语言则可以说是影视剧创作中的第一要素。
系列短视频关注宏大叙事,也关注具体细微;关注大江大河,也关注个体脉搏。主旨的展现不但需要在文案内容中有所体现,也需要通过视听元素予以呈现。《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在背景音乐方面,在讲究音乐的风格、节奏的同时,通过嵌入一些耳熟能详的旋律,运用年轻人“青春之声”的律动,给人一种轻松、向上、积极、乐观、朝气蓬勃的感觉,在寓情于景中,搭建起听者与产品之间的桥梁。
在碎片化传播时代,记者配音是融媒短视频寻求突围发展的又一途径,制作团队要充分认识声音对当今社会话语构建的特殊意义,记者应切实提高本领,让声音更好地推动媒体产品纵深发展。
(三)剪辑的全局观
剪辑师是视频作品的“总工程师”。短视频时代,剪辑已不仅仅是工具,剪辑师对于成片的贡献,也远远大于人们传统意义上的认知。在“全民剪辑”的浪潮中,易于操作的剪辑软件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剪辑门槛较低,但实际难度并不低,因为剪辑不再只是技巧,更是逻辑、美学、专业学科等的构建,还是产品视听的审美与创作力的体现。
融媒时代,剪辑师被赋予了更大的权限与创造空间,他们通常从另一角度重组文案结构,通过视听语言重新组合排列素材,并进行艺术化创作。由此可见,剪辑并不是短视频创作中的流水线一环,剪辑师要从整体思路上进行谋划布局,从创作者的角度参与深度再创作。《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的基本架构分为:24小时叙事部分、文案转场部分、情绪升华部分。剪辑过程中便要格外注意:首先,叙事部分要通过镜头和节奏的变化营造出情绪的区别;其次,升华部分要充分阐释主旨,画面情绪上能“压得住”叙事部分,营造高潮段落。
因此,剪辑师需要决定如何组合画面逻辑顺序,判断什么时候剪辑提速、什么时候延长时间、什么时候打破背景音乐节奏、什么时候穿插音效素材、用什么样的镜头连接成组、成组的镜头又应该怎么组合排列顺序等等。剪辑的一切都是为了通过视听的选材组合,创造出让观众不易察觉的节奏感、韵律感,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
集集都是精品,分分钟都舍不得错过,这就是精品的魅力。具有节奏感、韵律感的作品,自然会形成一个或曲折或平直的线条。有线条就有起伏,有起伏就有结构和句法,有了结构与句法就必然含有内在的走向与倾向性。受众内心的“旋律感”就体现在是否能够捕捉并感受到这个走向与倾向性。
三、“兼融”与共情助推现象级传播与口碑塑造
《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在镜头层次、剪辑节奏、音乐风格、画面质量、文字美感等各个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兼融“颜值”“言值”与“研值”,力求为网友带来极致的感官感受。主创团队对系列微视频的每一帧都近乎苛刻,尤其注重画面、文字与背景音乐的质感,精雕细琢各个视频元素之间的衔接与配合。
系列微视频在保持统一风格的同时,还根据各自的主题进行创新式的呈现。例如《中国军人24小时》进行了竖屏微视频的探索,并将电影海报式的艺术风格融入,将一天中的整点时刻定格成一张张精美的热血海报,更加突出中国军人的血性豪情与中国军队真打实练的崭新风貌。精妙运用“旁白+精品画面+精品同期声+具有极强触动力的典型细节”来打动受众。
系列作品延续专业内容团隊“众筹”的创作模式,联动全国各地协同生产。主题篇和地方篇相互搭配,相辅相成,共同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案字斟句酌,镜头景中饱含感情。与此同时,多地通过户外广告屏进行轮播,实现线上线下广泛覆盖、立体传播。同时,打造“超级参与感”——化旁观为参与,增加产品的社交含量,成为内容的供给者和分享者。
5G时代,用户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用户不再仅仅是被动、单向的信息接受者,更是信息传播的反馈者与参与者。他们一方面通过自主行为判断信息接收与否,另一方面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社交媒体行为输出观点。媒介不能仅仅局限于内容的生产者与发布者,更要立足于增强媒介与用户的双向互动。《中国24小时·天道酬勤》视频里有能引起广大读者随处可见的场景,如清晨环卫工人5:00清扫街道的身影、扶贫干部在暮色中走村访户等;也有令人热血激荡信仰绽放的画面,如驻岛官兵在烈日下训练挥汗如雨,边防军人在祖国边陲毅然挺立等。《中国24小时·地方篇》里每个省份主题的微视频都基本涵盖该省份所有地级市(州),系列微视频以一天为维度、一小时为刻度,立体化、全景式地呈现各地的山河魅力,突出地域特色与风土人情,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的发展成就。
努力让每位观看者都能寻找到自己所熟悉的家乡的味道是系列微视频的灵魂。创作团队把用户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以观者的同理心来审视视频的内容,在打动自己的同时,追问打动用户。《中国24小时》采用微观视角与宏观表述相结合的方式,在增加个体人物细节、赋予视频更多人文主义关怀色彩的同时,也让观者切实地感受到中国蓬勃发展的历程,感受到个体努力凝聚的伟大意义,引导用户认识到中国人的24小时虽然平凡,但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辛勤劳作才铸就了中国发展的奇迹。
《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立体传播模式。在各大门户网站、新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在首页首屏等重要位置转载;许多地方在省级党报党刊、本省新闻联播等平台专门介绍报道和播放;山东、河南、黑龙江、四川、广西、贵州等多地通过户外大屏与机场、火车、地铁、公交车等屏幕集中轮播。系列微视频也获得业内好评,其中《中国军人24小时》被业内专家评价为“竖版视频的样本教材”。国际传播也取得良好效果,视频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版本在海外进行传播。
创作团队全力让内容“有意思”变得“有意义”,使“有意义”变得“有意思”,通过众多“有意思”的闪光点抓住受众眼球,在内容、布局、知识点上,以轻松“有意思”的方式留住受众,让受众影响大众。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仅在《人民日报》新媒体渠道的浏览量就超12亿,总点赞数超过1900万,网友评论超46万条;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逾6.9亿,参与讨论达83.2万,成为《人民日报》新媒体标志性爆款产品和品牌产品。
结语
融媒微视频的采制和传播,在画面方面,“按摩”眼睛;在文字方面,浸润心灵;在声音方面,触碰灵魂;在剪辑方面,要有整体布局与精雕细琢;在情感共鸣方面,强调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在价值引导方面,立足凝聚共识、传递正能量;在用户互动方面,加强话题的可参与性;在发布传播方面,追求品牌效能最大化等。只有在拥有这些前提下,“兼融”与共情才能助推传播与口碑双丰收。打造有知名度、影响力的融媒体产品,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创意、制作、互动、传播等各个环节发力。而实现传播与口碑齐飞的背后是兼融“颜值”“言值”与“研值”的深入探索。只有融思想理论之深闳,扬叙事修辞之优美,产生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力作,才能在浅阅读时代更好地浸润心灵、滋养价值、引导舆论,厚培起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曾嘉,李艺轩.“硬内核”的“软传播”——美国影片《护送钱斯》给我军文化对外传播的启示[ J ].军事记者,2016(0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