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供图|海阳市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山东省海阳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利用3年投入11亿元,完成19条约386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至2024年底,海阳市农村公路将全部改造完成。改造后,海阳市路网结构将更加完善,服务通达水平显著提升,不仅让农村居民彻底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也让公路和产业相互“围绕”,实现“因路而兴”“因路而富”。
2021年,为促进“交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海阳市向全域大旅游格局发展,海阳市交通运输局精心设计建设方案,紧扣旅游元素和环线辐射作用进行规划,创新采用与海阳市昊海城市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模式,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对盘石至朱吴民俗旅游路(以下简称“民俗旅游路”)实施了路基整修、路面沥青罩面工程,增设特色生命安全防护设施,以及观景平台、停车场、人行步道等景观小品,提升核心区域绿化水平和景观档次,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实现路景融合。目前,该路线已成为全国各地摄影、骑行、采摘、自驾游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今年6月中旬,首届海阳招虎山国际越野赛也在此举办。
民俗旅游路所在地是1962年版电影《地雷战》的拍摄地。公路开通前,附近的村落几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这条公路彻底改变了附近村民祖祖辈辈的生存状态,使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仙人盆、金银崮、大庄、柴岚崮等村在公路开通前出山基本全靠步行,拉货则靠驴驮,封闭的交通条件使年长村民基本不出山,年轻人出山后也都不愿意再回来,村落里一半以上都是闲置的房屋。
缪家村处于民俗旅游路的中段,海拔近300米,是民俗旅游路海拔最高的村庄,该村过去与外界是由一条机耕路连接,村的西南面是高山,翻过高山是一条十几米深,仅容一辆拖拉机通过的窄小通道,被当地村民称为“一线天”。
因一山之隔,当地居民每去一次烟台,都要绕行70余里的山路,当公路修到家门口的时候,附近村民会自发燃放鞭炮庆祝。至此,步行出山的故事成了当地村民的回忆。
山东海阳民俗旅游路
驱车沿着民俗旅游路行驶,道路两侧郁郁葱葱,群山连绵起伏,如云似海的樱桃花漫山遍野,苍翠秀美的林木间掩映着土墙黛瓦的古朴村落。大庄村位于盘石店镇驻地以西约6.5公里处,距海阳城区20公里,民俗旅游路贯穿其中,周边有地雷战景区、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云顶竹林等旅游景点。该村汲自然山水之灵性,村落传统风貌特色突出、保存完好,犹如世外桃源,村内有明朝栽植的400余年的银杏树、百余年的香椿树,还有竹编文化的“守艺人”、胶东大秧歌的传承人等传统文化的坚守者。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原来“脏乱差”的落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并于2022年8月成功入选第三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以前交通不方便,村子没法发展。村子‘空心化’现象严重,许多民房年久失修,随着民俗路的修通,我们村迎来发展机遇。”大庄村支部书记薛汉宾说。借助旅游路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大庄村提档升级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的改革发展路径,以党建促发展,带领村民利用村里的闲置民居先后发展卧石山居、竹隐别院、福林小院、听溪苑等特色民宿,如今大庄村民宿院落已有10余套,30多个房间,与周边的缪家、仙人盆等村发展形成特色民宿集聚群。“淡季入住的话一般需要提前3天至7天预订,节假日期间则是一床难求。”半山云溪老板于海表示。
民宿的火爆让周边农家乐也分得“一杯羹”,中午,在缪家村的“华源山庄”农家乐里,挤满了前来用餐的食客。“来我们这里能让大家吃到最天然的食材,不仅有手工大饽饽、槐树花包子、地瓜面面条,还有跑山鸡、闯河鸭蛋、淡水鱼等菜品,各类自种蔬菜小炒和野菜也是每桌必点。”看着自家农家乐的菜品如此受欢迎,经营者孙先生颇为得意。民俗旅游路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还多次成为摄影大赛、健步走等活动的举办地,既建好公路也用活了公路,让道路与村庄实现融合发展。
海阳气候温和,空气清新,年均气温13.4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有着浓郁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北纬37度的水果“黄金生产带”,培育出樱桃、绿茶、白玉黄瓜、网纹甜瓜等农特产品,丰富的民俗和美食滋养着海阳人民,也给游客留下难忘的体验。民俗旅游路傍山而建、逐水而徙、蜿蜒却平坦,盘石店镇的民宿“穿插”其中,由下至上分别是大庄、井家沟、缪家、仙人盆四村,“盘石店镇山峰连绵、景观奇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民宿具有浓郁的原生态风貌,让人实现回归自然的梦想。我们积极引导民宿发展与景区景点相融,不仅方便游客住宿,也丰富了文旅业态。”盘石店镇党委书记杨华洲表示,当地政府会紧紧抓住旅游公路建设的契机,引导民宿向精品化、品牌化、集群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打造培育地方民宿品牌,促进民宿产业与旅游、文创等产业融合发展。
民俗旅游路全长25公里,共有167道弯,素有“海阳天路”的美誉。
地雷战景区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海阳人民自制地雷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以及红色经典影片《地雷战》等众多历史背景所创建,地雷战景区经理齐鑫星介绍说:“地雷战旅游景区作为民俗旅游路自西向东的起点,是‘烟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设大型实景演出、高空英雄玻璃桥、影视展览馆、蜡像馆、黄村监狱等配套设施,每年都会迎来大量游客,年游客量约3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2千万元左右。”同时,作为党性教育基地,景区每年都会迎来大量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社会团体前来进行党性教育,形成公益文化惠民、节庆日传统文化体验、红色文化进校园宣讲、青少年研学实践、党员“三同”教育五大类主题明确、形式丰富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助推了“胶东红潮”文化品牌建设。民俗旅游路开通后与山海路连接,完成了山区到海洋文化的延伸,打造了视域景观优美、配套体系完善、沿线体验丰富、旅游业态创新的线形旅游空间。沿线发展的自驾旅游、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园、火箭发射观礼、航天科普、航天育种产业化等新产品新业态,促进了“交通+旅游”的双向融合。
朱吴镇是海阳市樱桃主产区,也是全国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樱桃种植面积约1.5万亩(约合7.33平方公里),年产量可达3000万斤以上,销售额约2.2亿元。每年5月,随着朱吴镇的露天樱桃陆续成熟,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村民杨德光正忙着将刚采摘下来的樱桃装入包装盒中,这些樱桃即将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我种的樱桃全部通过电商销售,民俗旅游路开通后,大型运输车辆能直接进村拉货,大幅提高了发货时效。”杨德光说。
近年来,利用交通基础设施升级的机遇,沿途各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逐渐让农村公路由“通上车”向“富一方”转变。交通便捷了,海阳市交通运输局又配套完善物流服务,根据特色农产品的成熟季节,组织物流、快递企业深入到村,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产品种植销售大户交流合作,并利用农村客货运站、邮政网点,以及农业、商务、供销等既有农村物流资源,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把快递收货点延伸到田间地头。
路修到哪里,产业就能发展到哪里。九岭夼村党支部书记李先锋表示,随着村内道路拓宽,通行条件大幅提升,无论是外出招商谈合作,还是企业来村考察,既方便又快速。九岭夼村近年来探索实施“订单式农业”,由企业向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下订单,根据市场价取高不取低的原则上门收购,每年能实现村民增收136余万元。海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在洲说:“我们在农村公路规划建设中,坚持与当地区域发展、特色景观打造、特色文化展示结合,把农村公路的发展与沿线的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等的建设一体推进,实现路畅通与经济活、文化兴、旅游旺的统一。”
目前,海阳市公路里程达到2486公里,其中农村公路占比为86%,建制村通村率达100%,基本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农民出行更加“畅通、安全、舒适、美丽、便捷”,正如海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姜丹代言时所说:“海阳的路,是文旅互促、产业交融的路,是海纳百川、通达四海的路。‘路’过海阳,遇见美好,北纬37度的海阳,期待八方宾朋到青山绿水间旅游观光,在碧海金滩上休闲度假,在低碳园区里投资兴业,开拓绿色低碳新道路,共享绿色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