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茹 杜福建 聂海
武陟:“甜蜜经济”富了村民强了集体
初秋时节,走进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小董乡北归善村帮扶基地葡萄采摘园,只见一行行粗壮的葡萄藤枝繁叶茂,藤上挂满了一串串套着纸袋的葡萄,取下纸袋,晶莹剔透的葡萄像青绿色的宝石,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村民正忙着采摘装箱,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这10亩地的阳光玫瑰葡萄是我们村的帮扶产业,今年是第3年挂果,现在正是采摘期,一天能采摘3000斤左右。”葡萄采摘园负责人陈治国介绍说。
北归善村是脱贫村,也是焦作市山阳区人武部结对帮扶村。“我们村土地肥沃,富含硒、铁等微量元素,非常适合发展葡萄等特色农业。”原村党支部书记陈小平介绍说,在经过比较和多方论证后,山阳区人武部决定捐赠40万元专项资金,把村里流转的部分土地用于建设葡萄采摘园帮扶基地,并联合村“两委”共同推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先后修建了10座温室大棚发展葡萄种植,以帮扶基地培育村集体产业,让北归善村稳定脱贫有保障。
有了山阳区人武部的资金扶持和村“两委”的帮助,2019年,在外打拼的陈治国在村里的动员下选择回乡创业,正式承包了帮扶基地葡萄采摘园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走上了种植葡萄的甜蜜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他选择与河南省农科院进行合作,引进阳光玫瑰新品种,并经过绿色无公害培育和科学管理,确保葡萄的口感和品质。
“葡萄种植品种是一方面,关键还在管理,啥时候浇水、啥时候剪枝都很重要。”陈治国笑着说,“在遇到技术难题时,就到省农科院找技术专家指导,并邀请市农科院的技术专家来地里,亲身示范疏花疏果、剪枝套袋技术,正是他们手把手的教授,葡萄丰收才有了保障。”
“今年整体产量还不错,按照收入的8%返还村集体,除去承包租金和其他投入成本,盈利20余万元不成问题。”看着眼前的硕果累累,陈治国喜上眉梢。
帮扶基地葡萄采摘园里的“致富果”不仅富了陈治国、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还吸纳附近村里上了年纪的脱贫户、低保户和残疾人等20多人在园内务工就业。
为了延长葡萄的销售时间,去年山阳区人武部追加投资10万元,在葡萄采摘园旁新建了一座300吨的保鲜冷库,初步形成“育、产、管、销”于一体的运行模式,将小葡萄变成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这边的葡萄香甜可口,那边红润水嫩的桃子挂满枝头,果香扑鼻。
走进位于北归善村的润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桃园,泛着诱人光泽的蟠桃、黄桃掩映在绿叶间,桃香四溢,令人垂涎,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据了解,该桃园占地180余亩,这里的桃子色美味甜,每到成熟上市期就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现在正是蟠桃、黄桃采摘期,每天都有游客来采摘,预计今年桃园产量在40万公斤以上,又是一个丰收年!”桃树种植带来的“钱景”,让桃园负责人陈振喜上眉梢。
三三两两的游客往来穿梭,随手摘个桃子咬上一口,满嘴香甜。“这里的桃子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一家人出来游玩采摘,心情非常好。”来自焦作市的游客梁女士开心地说。
桃子长得好,关键在管理。今年,该桃园加强种植技术培训,专门聘请了技术专员,尤其是在桃树开花坐果期严格管理,结出的桃子不仅色泽鲜美,口感也更香甜。
“平时桃园里有村民除草、修剪、施肥,所有桃子在黄豆粒大小时就套上了专用的水果袋,等到成熟再取下,中间不会有农药残留,我们主打的就是天然无公害。”陈振介绍。
据了解,该桃园按照早、中、晚熟品种合理选择果树种类,种植了蟠桃、油桃、黄桃等多个品种,每年桃子采摘期可从5月中旬一直持续到9月底结束。
“下一步,村‘两委’将继续以产业富农、促农增收为目标,把林果种植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北归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小芳说。
桐柏:“綠色工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这么大的化工园区,进来几乎闻不到什么异味。”日前,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一行,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考察化工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通过持续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中源化学构建了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闭路循环和全部利用。同时,严格遵循国家对淮河源头环保的要求,推动新能源电力替代系统项目建设,实施节能技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绿色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调研团在参观位于桐柏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天然碱生产基地时,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二明介绍说。
工业活则经济活,工业强则经济强。中源化学公司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是桐柏县以技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改造”为抓手,推动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
近年来,桐柏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工业立县、兴工强县”的战略目标,突出项目龙头带动,培育特色产业,壮大企业群体,深推“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和技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改造”,壮大园区经济,奋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上半年,桐柏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达7.5%,工业增值税累计完成2.89亿元,工业用电量达6.8亿千瓦时,工业经济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桐柏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精力向项目集中、资源向项目汇集、政策向项目倾斜,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突出抓好投资额大、关联度高、有较大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大项目,以项目突破带动工业发展,做到了项目不断档、投入不停步。今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48个,完成投资157.34亿元。
中源化学天然碱矿伴生盐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进展顺利,中天碱业项目开工建设,中桐精细化工产业园、谯仕彦院士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开足马力,亿森源、同兴化工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强。在2023中国(郑州)产业转移活动上,桐柏县成功签约4个5亿元以上的项目,其中与博源集团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天然碱矿伴生盐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投资额达118亿元。
产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桐柏县坚持“特色就是优势”的发展理念,立足桐柏产业基础和实际,围绕桐柏承担的两条市定重点产业链条,按照“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模式,成立了碱化工、生物医药两条产业链工作专班,专班成员由分管县处级领导、相关单位和产业所在园区主要负责人组成。制定了产业链提升实施方案,明确了招商产业图谱,建立了重点企业库、重点项目库,实行动态化更新,并纳入积分管理和绩效考核。
已基本形成碱化工、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集群,产业链不断延伸发展。碱化工产业已建成中源化学、博源化工等68个企业,小苏打产量占据全国同行业第一位,纯碱产量全国同行业排名第5位。目前已形成年产纯碱130万吨、小苏打28万吨的生产能力。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已建成企业7家,在建企业8家,生产产品覆盖生物制品制造、化学药品和原料药制造、精细化工中间体生产、医药中间体生产等产业领域,年总产值10亿元,初步形成了“医药/农药中间体-废硫酸/盐酸-新型化工产品”产业链条。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生力军。桐柏县以“千企升级”行动为载体,建立了“小升规”企业培育库,扎实开展企业培育工作,全力扶持企业发展壮大。今年上半年该县新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已达到113家。鼓励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向更新领域进军,加大对成长型特别是中小企业帮扶力度,促其快速发展提升。全县目前共有星级工业企业11家,创新型企业16家。
今年5月,河南元亨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河南省众昇智能门窗有限公司成为2023年度第一批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目前,桐柏县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家。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有望跻身省级头雁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是企业的内生需求和发展动力。桐柏县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引导企业信息技术创新。注重发挥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树立各个层面的典型和样板,辐射带动全县信息化与工业融合发展。上半年,完成两化融合贯标国家认证企业1家,完成对标企业15家,完成企业上云50家。
“三大改造”(技术化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是激活企业发展动能的金钥匙。桐柏县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项目,鼓励企业研发工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目前已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9个。
坚持以产业数字化助力传统产业智能化,利用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升级改造,积极开展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认定评审工作。目前已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9个。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以创建绿色工厂为抓手,坚定不移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的绿色化改造工作。2023年上半年,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成功申报省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南阳金牛电气有限公司成功申报省级绿色工厂。同时,储备了双鑫机电、泓鑫新材料等绿色化改造企业5家。
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桐柏县作为南阳市拥有“一区两园”的县,率先实行了“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和“二号公章”等方式实现放权赋权。成立了桐柏县鼎坤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开发区运营公司,负责开发区建设及运营、土地收储整理、闲置资产资源利用、投融资、招商引资、开展与第三方合作等职能,提升开发区的承载能力。
营商环境是工业经济腾飞的重要保障。桐柏县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加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硬措施优化软环境,率先设立企业家学院和企业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扩大包联干部覆盖面,全县4267名干部包联7403家中小微企业,通过“企业服务日”、企业家畅聊茶话会及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培训座谈会,主动靠前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紧紧抓好国家、省、市、县出台的九大类44项155个小项稳经济促发展一揽子惠企政策,组织11个县直部门梳理符合桐柏县实际的45项助企纾困解难政策,由包联干部入企宣传政策并实现“应享尽享”。实施“企业安静日”制度,切实减轻企业生产经营负担。制订完善常态化企业问题收集制度,明确问题解决闭环管理办法,高效处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扶沟:蔬菜成熟季 劳模来帮忙
眼下,全国蔬菜之乡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52万亩蔬菜进入成熟采摘期,河南省扶沟县各级劳动模范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抢收保秋,确保丰收。
近日,在扶沟县汴岗镇于营村辣椒大田地里,成片的辣椒随风摇曳,红红的果实挂满枝头。周口市劳动模范、于营村党支部书记于海军正带领群众进行分级采收深加工,力争在辣椒品质较好的今年让群众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凭着“扶沟辣椒”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优势,主产区于营村成为河南省首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于海军在带领于营村民种植辣椒基础上,辐射带动汴岗镇年产鲜辣椒4.6万吨、产值2.8亿元,红色老区汴岗镇红红的辣椒遍地红。
“我种了十几年的辣椒,凭借着成熟技术和经验,带动了于营村600多户村民种植辣椒1.2万亩,目前丰收在望。我更要带领大家及时抢收,及时加工,让种植户取得更高经济效益。”于海军说。
为发挥劳模群体带动优势,扶沟县总工会组织各乡镇工会主席、劳模和种植户观摩,大家交流学习。在河南农业大学扶沟蔬菜研究院,周口市劳动模范、扶沟县豫星农业有限公司经理马强带领来打工的农户抓紧育苗,确保高效益。马强2023年带领大家选育展示辣椒、番茄、南瓜、花菜、西甜瓜等品种1067个,被全国全省全市农民选用216个,菜农使用后增收20%以上,惠及农民130万多人。
“作为一名劳动模范,我用自己的知识,带动低收入家庭脱贫致富奔小康,我感到无比光荣。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培育出优良品种,让百万菜农增收,我感到无比幸福。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建设花园式工厂,展现现代农业的魅力,我感到无比快乐。”马强說。
全国“一村一品”蔬菜专业村柴岗乡梅桥村靠种植蔬菜年人均收入1.8万元,全国劳动模范、党支部书记梅根清抓住目前休棚的时机给大家搞好技术讲座,确保棚内杀菌彻底,为设施蔬菜生产做足准备。
梅根清说:“下一步,我将发挥劳模带头作用,把我村打造成集观光、采摘、旅游为一体的蔬菜采摘园,把梅桥建设得更加美好。”
大家边走边看,边观摩边交流,纷纷表示,要以劳模为榜样,充分发挥本地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指导种粮大户、合作社及个体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控、田间管理等活动,让劳模旗帜在秋收主战场高高飘扬。
“乡村振兴,劳模出彩。秋收大忙,劳模先行。扶沟县总工会未雨绸缪,提前组织,让各级劳模在秋季丰收的主战场发挥应有作用。”扶沟县总工会副主席陈永新说。
镇平:“玉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路
“老铁们,最后60秒,全网最低秒杀价,买来送给心爱的她(他)……”近日,抖音直播间里,85后的田征像往常一样和大家激情互动着。
智能手机、补光灯、美颜灯一应俱全,在灯光的照射下,琳琅满目的玉石显得格外璀璨夺目。当下,网络直播已成为商家卖货的主渠道,对于在河南省镇平县石佛寺镇长大的“农村娃”田征来说,直播卖玉成了他的“新农活”。
有“中国玉雕第一镇”美誉的石佛寺镇,是全亚洲最大的玉器加工销售集散地,这里的人们大多都从事跟玉有关的行业。从2004年开始,田征从摆地摊儿开始,到开玉器店再到办玉石工厂,从购买玉石原料到加工、网络销售整个链条的全程参与,让田征对这个行业有更多的理解和深层次的思考。
小屏幕连着大市场,玉文化产业与电商的“联姻”,让更多从业者过上了好日子。同时,玉雕、旅游、电商、文创多种业态叠加融合发展,也使玉文化产业成为富民和强县的新途径、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如何把这样一个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打造得更有活力?近年来,鎮平县把“弘扬玉文化做大玉产业”作为打造品牌、发展产业、助推地方经济的重要内容,通过整合资源、举办节会、培育品牌等措施,全面提高镇平玉文化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人才最“多”。镇平县共有20所初级培训班和南阳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大专)1所,并常年和天津美院、西安美院等知名专业院校开办玉雕高级研修班,培养高端玉雕人才。目前,镇平县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大师”2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国家级玉石雕刻大师30人(占全国大师总数的八分之一),省级工艺美术大师88人,省级玉石雕刻大师723人,各类技工、高级技师5000余人。“镇平玉雕师”2022年荣获国家人社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授予的“全国最具特色劳务品牌”荣誉称号。
要素最“齐”。镇平县规划建设了玉石智谷、玉之友、国际玉城、天下玉源、玉雕大师创意园、玉文化博物馆、玉雕职教学院、玉雕湾商贸城、玉文化产业园区、中原石雕产业园、中华玉都、华夏玉都等重点玉文化产业项目,从原料采购到设计创意、生产加工、文化研究,从人才培养到品牌创建、质量检测、宣传推广,从市场营销到电商服务、现代金融、包装物流,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玉文化产业链也被列入南阳市20个产业链之一。
电商最“活”。镇平县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努力构建电子商务进农村“五大体系”、增强“五大动力”、强化“五个保障”,建载体、引平台,育人才、建队伍,优服务、培产业,先后建成了淘宝、快手、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基地,持续催生直播营销新经济,打造消费增长新动力,依托网络直播“带货”裂变效应,激发商贸新活力,催生消费“内循环”,助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培育出远近闻名的玉器电商镇、小商品电商镇、锦鲤电商村、汽车附件电商村等。目前,全县电商总数3万多家,跨境电商1000余家,跨境电商年交易额达30亿元,带动就业人数10万余人。
卢氏县徐家湾乡:小花椒大产业
眼下,正是花椒采摘收获季节,在徐家湾乡丰太村无刺花椒种植基地,一簇簇红色花椒挂满枝头,群众在浓浓的椒香中,挎着篮子、拿着篓子,采摘花椒、搬运上车……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采收花椒本是一件“苦差事”,但近年来,徐家湾乡积极引进张博无刺花椒品种,成熟后的花椒不仅颗粒硕大集中,而且产量高无刺(少刺)易采摘,极大提高了群众采摘效率,保障群众收益,随着花椒林里的交谈声、笑声,苦差事现已变成甜蜜产业。据了解,该花椒基地是丰太村2018年对接返乡创业青年张博投资建设,基地共流转村内土地180余亩,栽植无刺花椒1万余棵。发展期间,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管理,由村合作社牵头负责日常管理,群众通过土地租金、劳务增收等方式致富增收。自7月18日起,今年花椒基地正式开始采摘,村内合作社立即发布招募公告,带动20余名本村本乡群众在花椒基地忙碌工作,可实现日收入200元以上。
“预计此次花椒采摘,我们将持续20余天,可采摘干花椒2万余斤,销售额估计可达120余万元。同时,我们公司将在镇区增设花椒烘烤车间,面向全乡收购花椒进行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群众收入。”基地负责人张博向乡村负责人详细介绍着说。
下一步,徐家湾乡将持续扛牢责任,明确任务,在产业发展上,立足乡域发展实际,做好企业服务,当好“店小二”,并树立“突围意识”,在产业结构优化上,不断“加把劲,跑起来”,拓宽群众增收新路径,奏响乡村振兴发展致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