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湖南长沙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对坐在前面的学生破口大骂,污言秽语不堪入耳。乘客与老人讲道理,也同样被老人怒斥。目击者还表示,该老人除了对男学生恶语相向外,还动手打了男生。(2月26日四川观察)
点评:
敬老爱幼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也被人们认为是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照顾。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弱势群体”将道德变成了绑架他人的锁链,以一种“你就应该为我服务”的态度去要求甚至威胁别人。一旦对方拒绝了自己的要求,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甚至辱骂殴打对方。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日常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人们心中衡量自身行为是否正确的绳墨,而不是去指正他人、企图更改他人行为的戒尺。当双向的关爱理解变成了单向的索取,当心中的自省变成了对他人的鞭笞,当人人对他人大谈道德却不审视自己,道德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原本应该充斥在社会中的温暖与阳光也可能变味。
道德无罪,却被混杂在污秽的言语里;满口仁义道德者,自身却涂满污泥。希望道德的玫瑰能开在每个人的心田,让我们懂美、行善、严于律己;而不是长在某些人的嘴里,吐出尖刺去伤害、胁迫他人。律己的道德不是绑架他人的锁链,相互关爱、尊重理解,才会让道德的芬芳会遍布在灿烂的蓝天下。
2月20日至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不打招呼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突击检查,发现多家企业普遍存在超标排放、弄虚作假等问题。有的企业此前曾多次被督察点名,此次又被抓现行。(2月23日 《中国青年报》)
点评: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害怕家丑外扬,在上级调研安排中总是尽量选择条件好,能够表现成绩、掩盖问题的点位,甚至弄虚作假。这样一来,原本是为了看到实情、发现问题的检查,变成了只看到“繁荣景象”,很难看到“破败之相”的走过场,根本了解不到基层的真实情况,发现不了存在的问题。
以不打招呼的方式检查,一方面,可以不被基层牵着鼻子走,能看到原生态的基层;没了层层陪同,直接面对群众,更容易听到真话;减少基层的迎来送往,减轻了公务接待,也不至于影响和干扰基层政府的正常工作。
另一方面,还能间接促使基层提高工作标准,抓好工作落实。因为弄虚作假易被识破,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到领导来与不来、在与不在一个样,才能真正把基层工作落到实处。
不打招呼下基层检查,好处很多,操作起来也不难,有些领导干部却难以做到,需要从思想深处找根源。下基层检查走马观花,“坐着轿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根本不能发现基层的问题。这种不良调研作风,深层次的问题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作祟,必须坚决摒弃和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