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沙俊洁(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村级动物防疫员作为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线从业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哨兵,对畜牧业的良性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转型升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这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此外,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也面临着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以及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笔者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为调查对象,对当前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以供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参考。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由低山、丘陵逐渐过渡到洲圩平原区,国土呈“七山二水一分田”格局。区内交通便捷,沿江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九华山机场、池州高铁站、池州港口均位于贵池区境内。全区总面积251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67.18万人,辖9个镇、10个街道,是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
贵池区畜牧业以家禽和生猪为主导产业 。2022年,全区饲养家禽1907万只,饲养生猪45.1万头,肉类总产5.08万吨,蛋类总产3.09万吨。贵池区现有畜禽养殖大户897户,其中:养禽大户588户、养猪大户185户、养牛大户19户、养羊大户30户、养蜂大户75户。全区创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个、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个。近年来,贵池区围绕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和资源化利用,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实现畜牧业更高要求、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贵池区现有村级动物防疫员168名,服务全区9个镇、8个涉农街道,172个行政村(社区)。
1.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结构。
全区168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60岁以上37人占比22.02%,50~60岁96人占比57.14%,40~50岁28人占比16.67%,30~39岁7人占比4.17%。
2.村级动物防疫员学历情况。
全区168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大专学历以上2人占比1.19%,高中学历59人占比35.12%,初中学历104人占比61.9%,小学学历3人占比1.79%。
3.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待遇。
全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劳动报酬每人每月300元,其中中央、市级、区级财政各承担100元,所在镇街为在岗村级动物防疫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人均保费100元,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收入和政策待遇。
4.村级动物防疫员职责任务。
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政策和日常防疫灭病知识;承担服务区内国家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任务,按规定加挂免疫标识,填发免疫证明,建立免疫档案;负责服务区内的动物疫情报告和畜牧生产情况统计调查;协助动物检疫员开展服务区内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参与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和扑灭等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当地政府和动物防疫机构安排的其他动物防疫工作任务。
1.年龄结构老化,面临“后继无人”。目前村级动物防疫员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以贵池区为例,40岁以下仅占4.17%,没有30岁以下的村级动物防疫员,近80%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超过50岁,由于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普遍较低,年轻人不愿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缺少新鲜血液,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不足的现象;此外,动物防疫本身属于冷门工作,从事人员数量较少;同时,农村动物防疫工作条件艰苦,工作量大,年轻人更倾向于进城务工,不愿回乡从事动物防疫。
2.文化水平较低,专业能力欠缺。当前动物防疫工作涉及疫苗注射、档案填写、疫情排查、突发情况处理等多项工作,要求业务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沟通能力,但目前防疫队伍文化水平整体较低,接受领悟新知识能力受限,大多数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半路出家、子承父业、自学成才,缺乏科学的诊断技术、手段,凭经验办事,尤其对新出现的病毒或新治疗手段掌握有限。近年来,虽然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培训,但仍不够系统、科学,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加之培训时间、师资、实验动物有限,培训效果欠佳,与动物防疫具体工作的指导性、操作性仍有较大差距。
3.工作任务繁重,报酬待遇较低。近年来,贵池区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禽饲养数量逐年增多,且防疫病种不断增加,为基层防疫员带来巨大挑战,在动物防疫工作量增大的同时,大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还要承担参与动物疫情监测、疫情报告、畜牧统计工作。就强制免疫工作来说,每年分别于3月、9月开展春秋集中免疫工作,任务量较大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每天工作近10个小时,完整开展一次强制免疫工作少则需要10天,多则20天,部分情况特殊的养殖户需要“三番五次”上门才能完成强免任务。但与工作量不对称的是,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动报酬相对较低,工资仅为3600元/年,远远低于普通的农村务工人员待遇,严重打击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积极性。
1.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整体素质。根据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年龄、文化程度、实际工作业绩等因素,核定村级动物防疫员人数,依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员数量,在提高工作待遇的前提下尽量选聘年轻力壮、学历较高的人员,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建议为每个镇街动物防疫队伍引聘1~2名专业技术人员,统筹解决基层防疫技术层面的问题;特别对养殖量较大的山区镇街适当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数量,织密动物防疫网络,健全动物防疫队伍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整体素质。
2.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建议定期举办技术培训,重点对动物防疫技术规范、疫苗管理与使用、常见疾病诊治、相关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进行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平台,更新充实知识储备;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职业院(校)等的合作,利用其信息资源、项目优势,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利用线上平台及印发防疫知识手册途径,让村级动物防疫员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加油”,着力提升业务技能。
3.提高薪资待遇,健全保障体系。建议加强基层动物防疫相关资金投入,适当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务报酬;针对其工作的特殊性,建议完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其他社会保障机制;考虑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纳入村委会委员管理,把德才兼备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提拔为兼职村干部;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将考评结果同劳务报酬挂钩,激发干事热情;针对服务区域大、工作任务重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应当给予额外补助,包括车补、餐补、通讯补助等;加大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关怀力度,帮助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使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辛苦工作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