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苑纯
摘要贵州六盘水农村因青壮年外出打工,大量孩子被迫留守家中由祖辈照顾,隔代教育问题严重。然而,祖辈教育观念落后、价值引导缺乏、情感疏离、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意愿、心理健康及社交能力,加剧了贫困的代际传递。文章以贵州省六盘水市J村为例,以调研访谈方式对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从个体、家庭、社区及学校四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3.21.045
Exploring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the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Problem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BAN Yuanchun
(Guizhou Minz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AbstractRural Liupanshui in Guizhou has serious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problems due to young adults leaving for work, leaving children to be cared for by grandparents. Left-behind children face issues such as outdated philosophies, lack of values guidance, emotional detachment, and improper education methods, impacting learning, mental health, social skills, and intergenerational poverty. This article proposes solutions through field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in J Village, Liupanshui, from social work perspectives on individual, family, community, and school levels.
Keywords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social work
貴州属于劳动力输出大省,大量孩子被迫留守在农村家中由祖辈照顾,隔代教育问题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和社交等问题突出,这既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1]。社会学视角下,研究庞大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从社会工作角度提出方案意义重大。社会工作研究如何介入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有助于祖辈监护人更好地教育留守儿童,为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社会工作可采用三种传统方式,即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和小组工作,介入隔代教育问题,利用社会力量减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帮助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本文通过调研与访谈,对贵州省六盘水J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进行探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
1 J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调研情况分析
1.1 J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基础现状
J村位于中国贵州省六盘水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的村庄。村民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种地维持生计。J村每家每户都有田地需要打理,因此祖辈监护人都承担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监督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在进行多次的访谈后发现,早年间该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在周边煤矿工作,然而,由于之前的过度开采和政府环保安全限制,煤炭资源相对枯竭,一些煤矿公司大量裁员甚至倒闭,导致J村青壮年劳动力无法挣到足够的收入以谋生,故而父母为了家庭开支只能外出打工。目前,J村小学一至六年级只有57名学生,其中隔代监护的学生共有29人。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调查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存在因为兄弟姐妹共同受到照顾而造成的重复统计。因此,该村共有16户人家存在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亟须得到关注和解决。
1.2 祖辈教育观念落后
J村留守儿童的祖辈监护人普遍持传统教育观念,不太愿意接触甚至排斥新教育理念及知识。当孙辈的行为和做法不同于他们预期的传统方式时,他们会低估新观念和行为的价值,常常以否定的态度回应他们。在J村,祖辈监护人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不当的教育观念:一是不允许孙辈喧闹和调皮捣蛋;二是认为长辈代表着绝对的权威不容反抗;三是缺乏性教育;四是存在体罚情况;五是缺乏性格与压力管理。隔代家庭中祖辈面对留守儿童学习困难时基本无法提供帮助,调研发现祖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在谈及孩子的学习时,C 同学爷爷说道:“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每天还要去农田干活,哪有时间去管孩子的学习呀,而且在我们这辈人里有几个读过书的,都是一群文盲,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去辅导孩子的学习。学习有老师就足够了,我们只要看好孩子不受伤,不犯法,能给孩子父母交差就可以了。”
1.3 祖辈缺乏价值观引导与情感疏离
根据对J村的调查,祖辈监护人的突出态度表现为对孙辈过分宠溺和迁就,或者采取严厉的训斥和打骂方式,经常唠叨和责备孙辈,导致孙辈产生反感。祖辈监护人忽视孙辈的内心感受,缺乏对孙辈远大人生目标和理想的引导。J村祖辈监护人大多从事农活,每天都非常忙碌,当孙辈不遵从指示或情绪失控时,祖辈监护人没有精力理性地讲解,只能通过简单的打骂方式迅速解决问题。寄宿学校导致家教缺失与情感疏离。J村地处偏远,由于入学儿童减少,学校扩大了基础教育划片范围,但是却增加了学生上学的距离。为了减轻家长的接送压力学校实行寄宿制度。据调查,J村小学能够接受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住校,有生活老师管理,从社会学研究视角出发,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心智还未发育完善,对学生的社会规训过早可能弊大于利。留守儿童常常会出现情感疏离、抑郁等问题。
1.4 存在单亲家庭父辈陪伴缺位
因访谈过程涉及个人家庭隐私,调研只能部分了解情况。J村小学学生家庭存在隔代教育与单亲家庭合并情况。长期以来,贵州等经济落后地区女性结婚年龄较早,学历较低,因生育加剧养育成本,青壮劳动力被迫外出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大量年轻女性感受到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后不愿返村,存在离婚将儿童交给父亲抚养后再婚的现象。而父亲一人无法承担养育成本,继而继续外出务工,造成单亲家庭叠加隔代教育问题,加剧了社会贫困代际传递,造成恶性循环。
2 J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原因
2.1 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与异地就业
以案主小美(化名)父亲从贵州六盘水到福建福州外出务工为例,统计局2021年发布公告六盘水市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98元[3],而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421元[4]。小美父亲远离家乡在福建城镇将获得约四倍收入。巨大的经济收入差距,迫使小美父亲远离妻女在外打工,这样的情况在J村还较为常见。许多父母都有类似情况,为了生计选择外出打工,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长时间的骨肉分离,导致许多农村孩子只能留在家乡生活而无法去城市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
2.2 父母教育主体性缺失
各项研究不应极力谴责父母教育主体缺失的问题,而应探究其生成原因及应对策略。父母因工作、分居等无法陪伴孩子成长,导致留守儿童常常缺乏家庭的爱和教育引导。在许多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往往是祖辈或其他亲戚监护人,但他们往往受教育水平和教育观念的限制,无法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无法接收到全方面、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巨大的经济收入差距迫使父母外出,让父母想尽责而不能,在生存面前选择妥协,而无法很好地养育子女。只能顾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当中的生理部分“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无法给到足够的爱与尊重。
2.3 缺乏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一般儿童相比更加突出,长时间的空巢和分离,孤独而无助,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加上家长无法参与孩子的教育,很多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专业的治疗,导致问题越发严重,包括情感疏离、焦虑、孤独和沮丧等严重的心理问题。以案主小花(化名)为例,她上学较晚,11岁读四年级,父母离异后将其交给外公外婆抚养,她时常分享王者荣耀等手机游戏当中的段位排名,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存在感和获得感,祖辈经常劝阻她少用手机,她常因此与家人邻里吵架,出现厌学情绪。
3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3.1 以案主为中心提供专业服务
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育问题,应以留守儿童为中心,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利用个案与小组工作方法为其提供针对性服务。针对心理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当采取个案辅导的方法,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找出案主所面临问题,使得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其次,经过初步评估后,社会工作者应及时疏导、帮助留守儿童了解当前情况并提供有效建议[5];最后,借助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改善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不利环境因素,使得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成长。尽可能考虑到案主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贯穿心理疏导和解决方案,同时保護案主的隐私。通过相关视频播放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社交意识,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社交观,加强小组活动,也可以强化留守儿童之间的交往、增进友谊。可以开展学习小组,与社区合作设立学习互助站,帮助留守儿童完成每天的作业,引导其学会制订学习计划。
3.2 以家庭为本提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
针对留守儿童与父母关系疏离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利用春节等重要节假日,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亲子互动活动,举办亲子游戏大赛,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游戏,改善亲子关系。还可开展三代家庭亲子互动活动,改善祖辈监护人、父母与留守儿童三代人之间的关系。
针对祖辈监护人采用打骂方式教育儿童,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个案辅导的方法,帮助祖辈监护人改善教育方式。这需要与祖辈监护人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祖辈监护人打骂留守儿童的原因,让祖辈监护人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进。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提供有关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培训,教导祖辈监护人科学、正确的教育方式,带领祖辈监护人学习,促进祖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良性互动。
3.3 以社区为依托搭建留守儿童平台
针对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社工可以社区为依托,搭建留守儿童服务平台[6]。社区作为留守儿童生活的重要场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以下的社工服务,尽可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其一,提供学习教室,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后辅导与帮助。社区可以邀请当地退休教师或学历较高的人员,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方面的辅导。寒暑假也可邀请假期回乡的大学生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其二,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隔代教育知识讲座,向祖辈监护人讲述一些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与其讨论交流经验方法,举办文化活动,改变祖辈监护人的一些错误思想以及传统的教育方式;其三,定期开展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书法大赛,通过这些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社会工作者通过政府、民政局以及组织一些社会资源,招聘人员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团队,对社区中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农村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实现农村社区服务人员以专业身份对隔代教育家庭成员提供相应的服务。
3.4 以学校社工为中介提升教育引导作用
社会工作者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和支持者,还是资源之间的链接者。社工能够协助学校实现教育功能,促进学校、家庭、社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教育合力。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协助学生解决情感问题,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成长指导;社会工作者还能为学校提供社会资源,加强学校和社区的互动,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好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此外,社会工作者还能协调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各方面的沟通、合作机制,推进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发展。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在学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部分,负责协助学校和社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促进教育的全面开展,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共同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有着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是除去家庭之外与留守儿童接触最多的社会组织,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学校社工可提供如下专业性服务:一是通过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开展服务;二是在学校设立“烦恼倾诉桶”,让留守儿童将自己不开心的情绪通过写信的方式投放到“烦恼垃圾桶”中;三是提前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协调好时间,利用学校的微机房,让孩子与父母就某一主题进行视频通话交流,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为了缓解留守儿童的情感困境,可以加强寄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力度,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必要的情感关怀和疏导。此外,应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鼓励父母、祖辈监护人与孩子之间建立更为开放、温馨、亲密的关系,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全面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猛.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Y社区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的实务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22.
[2]罗印师.农村隔代教育留守青少年自我认同提升的个案介入[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22.
[3]六盘水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2-04-24).www.gzlps.gov.cn/zfsj/tjgb_5666244/202204/t20220424_73551779.html.
[4]2021年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2-03-31).https://tjj.fuzhou.gov.cn/zz/zwgk/tjzl/ndbg/202203/t20220331_4336407.htm.
[5]王莎莎,严云鹤.社会工作介入农村青少年隔代教育家庭的路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7):315-317.
[6]张海东.结构式家庭疗法介入农村隔代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