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陶渐染,潜移默化

2023-10-03 01:13吴云唐海峰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8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思政教育小学语文

吴云 唐海峰

[摘要] 当前,我们要加强思政教育与各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挖掘语文课程中所蕴涵的思政教育内容,课堂上运用思想引领、言传身教、深挖教材、创新课堂、课后拓展、活动引领等策略,让语文与思政有机融合,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为学生发展打牢根基。

[关键词] 思政教育;小学语文;融合教学

思政教育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与手段,小学思政教育是培根铸魂的奠基工程,关系并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启蒙水平与成长质量。小学思政教育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在每一门学科中都可以渗透,语文学科更是如此。小学语文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更具人文性、思想性、工具性、应用性、开放性、包容性,在思政融合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各学校有必要探索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思想引领,提高政治觉悟

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进一步增进对新时期学生需求与教育纲领文件的深刻认识,并进行教学顶层设计,使得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既能彰显学科特性,又具备科学化、政治思想性和真理性,从而避免对思政教育元素的机械加注和牵强附会。把思政教育纳入小学语文教学,教师情感要深、上手要浅,要做到爱学生、爱职务、爱教学,透过“小事迹”说清“大事理”,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该如何做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

二、言传身教,做好学生榜样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传道授业解惑,自觉做学生的表率。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有仁爱的情怀,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一面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道德操守,时刻关注好自身的行为举动,提升自身正能量,提振自身精气神,给学生树立好榜样。

三、深挖教材,彰显德育元素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出的,在这里有赞美英雄的文章,有传扬美德的美篇,有抒情动人的童话,也有爱国戍边的诗歌。语文教师要吃透教材,努力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并进行巧妙渗透,从而将语文教学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例如,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教师在讲授时应着重培养、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因年代久远,学生对作品发生的历史背景缺乏深刻认识,单靠教师口头讲述往往达不到教育效果,此时可以结合图片及音视频资料,引领学生浸入体验,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及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同时紧扣文本,反复诵读课文相关片段,引导学生从诵读中体悟到周总理起起伏伏的情感变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师生、生生交流,在互动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自己为何而读书”,从而明悟“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会强大”这一道理,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埋下“国家兴亡,人人有责”的爱国种子。通过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標,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涵育道德素养。

四、创新课堂,融入生活情境

课前,教师要对学习材料、学习背景、思政教学目标等加以研究,确立好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的主要目标,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策略及方法,设计好教学活动。教师要尽可能地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融入生活情境,渗透革命思政元素,以提高语文课堂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整体效果。在讲授五年级下册《清贫》时,联系泰兴黄桥一位曾到学校演讲的老兵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会方志敏同志的崇高品质,领悟中国革命者的精神与信仰,感悟人格魅力;在讲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的时候,先让学生观察身边喜迎国庆的场面,观看阅兵仪式录像,感受课文字里行间传达的喜庆、热闹、庄严的气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这样生动的案例,将日常生活中的情境纳入教学活动,并将知识点与育人元素有机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走进情境,在情境中感,在情境中悟。用这种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见人、见事、见物”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觉悟,从而体验人生真善美,实现“思政育人”的效果。

五、课后拓展,弘扬红色教育

思政教育也要从课堂向课后拓展。电影《长津湖》通过镜头,让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学生去接近、体验那段历史:志愿军战士在严寒气候条件下,面对美军最精锐的“常胜之师”,他们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视死如归、奋勇杀敌,为人民而战。教师如果善用类似的社会热点,就能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引发学生共鸣,从而激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电影《长津湖》带给学生的不只是好看的画面,更是一堂富有内涵的思政课,促进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国家认同,激励奋进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电影中的英雄总是闪闪发光,那我们身边的英雄同样如此。在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事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默默奉献,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平凡英雄的本色。校园生活中的红色文化也处处可见,教师可以将“学党史、立志向”“点亮英雄之光”“童心向党”“雷锋精神永流传”等主题活动融入语文思政课堂。对于学生生活中的红色教育元素,教师要善于捕捉,善于挖掘,善于利用。好的语文教学应该体现活、新、真的时代特色,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精神营养和人生启发。

六、活动引领,激发情感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讲授六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一课时,教师通过“视频追忆”“经典阅读”等活动,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学习优秀品质,深化长征精神,从而达到文化知识与思想教育的双向渗透。讲授六年级上册《我的战友邱少云》时,结合“英雄的故事我来说”主题活动和英雄中队的创建,让学生了解英雄的事迹,激发爱国情感共鸣。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德育试验基地参观,为革命先烈默哀沉思、敬献花圈、聆听他们的故事,通过仔细研读革命史料等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拓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以国庆节为例,开展“永远跟党走”画展和“老兵宣讲进校园,红色基因代代传”活动;以重阳节为例,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寒假为例,开展“书香里的年味”等一系列语文思政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新时期核心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有思政,课程思政适语文;语文教学融思政,课程思政润语文。在实施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全面挖掘语文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内容,强化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思政知识学习,让思政与语文两者有机融合,为学生未来人生发展奠基。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思政教育小学语文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