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丽童年:传统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

2023-10-03 01:13:02姜玮琪周炜婷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

姜玮琪 周炜婷

[摘要]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之良方。无锡市新吴区丽景实验学校在实践中将“中国传统扇文化”作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抓手,积极开发了“扇丽童年”校本德育课程。通过课程目标的确立、物型空间的打造、评价体系的搭建,形成“扎根沃土定目标、拔节向上巧设计、落地生花重评价”完整的课程思路建构,让学生在围绕扇文化展开的教育活动中,提高道德修养,规范行为习惯,激发创新意识,进而提升文化自信。

[关键词] 扇丽童年;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当今社会发展快、变化大,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学生容易受到各种负面信息、不良思想的侵蚀。因此,怎样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结合学校地缘优势,无锡市新吴区丽景实验学校以极具中国特色的扇文化为抓手,以项目化学习为实施载体,开发了“扇丽童年”校本德育课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与“扇”相关的活动中抽穗拔节,向上向善,提升文化自信。

一、扎根沃土定目标

小学时期,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期,也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期,所以更加需要得到正确的价值引领。我国传统扇文化因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可以帮助学生分辨善、恶、美、丑,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

“扇”与“善”同音,有善良之意,是良好的教育资源;扇面艺术形式多样,扇面诗词、书画、雕刻等作品蔚为大观,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制扇技艺是我国传统技艺,其中多项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扇师傅身上抱朴守正的匠人精神,是激发学生文化自信的良好载体。“扇”音同“善”、形载“善”、意传“扇”,学生在了解扇、亲近扇、制作扇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审美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开发学科思维,同时还能够了解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

拉尔夫·泰勒提出,对于课程而言,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最核心的就是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明确课程目标、实现课程目标和评价目标是否实现的过程。于是,我们将课程目标定为“以扇启善”。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程中的“善”并非指善良这单一的情感,它指向广义的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创新能力等。

二、拔节向上巧设计

在设计本课程时,主要抓住场域、活动、评价三方面。其一,构建全方位“扇”场域。从合理布局空间、厚植文化底蕴两个方面,结合“扇文化”主题,构建物型空间、文化阵地。其二,打造全维度“扇”活动。围绕扇文化打造“扇+”活动体系,从学生在校活动的各个维度进行课程设计,分为启“扇”、习“扇”、行“扇”三个阶段,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拥有“扇”言、“扇”行、“扇”心。其三,搭建全层次“扇”评价。从更多的维度,寻求兼具鼓励性和科学性的评价方式,努力突破评价的时空性,根据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形成可量化的评价体系。

(一)构建全方位扇场域

以校园文化设计为契机,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在校园中巧妙添加“扇”元素:建设主题场馆、营造校园氛围、打造虚拟空间。将“扇”文化的种子播撒于校园之中,为涵育学生品格提供实践空间。

1.建设主题场馆

在主题场馆建设前,我们通过问卷、座谈会等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扇文化了解较少,文化认同感较低。如果能够在校园内建设扇文化主题场馆,就能有效改善此类状况。于是,经过全校师生的投票,学校最终决定建设兼具教育价值和实用性的“一场、一馆、一亭”。

启“扇”广场。在校门口建一座开阔的扇文化广场,高大的扇形牌屹立在广场的中央,从而彰显学校以“扇”寓“善”的育人理念。新生入学第一天的校本教育日、新生入学仪式、入队仪式等主题活动都在该广场举行。启“扇”广场成为学生入学后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扇文化的教育基地,促进学生涵养尚“扇”向善的优秀品格。

品“扇”馆。品扇馆是一个集中呈现扇文化的主题场馆,设有“明扇史”“识扇类”“知扇事”“学扇行”四大主题。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扇文化,體悟扇文化。小小讲解员选拔、设计参观路线等活动,也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小小扇子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历史价值。

积“扇”亭。在教学楼后侧建一座小亭,在设计时大量融入扇元素,与学校建筑的院落设计相映成趣。积“扇”,化用自“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让学生在休闲纳凉的同时自然地浸润在扇文化中,让传统文化教育自然发生。

2.营造校园氛围

积极挖掘“扇”文化中的育人价值,结合学生的普遍爱好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利用走廊、板报和电子班牌等进行滚动宣传;通过国旗下讲话和班队课两个文化主阵地,打造敦“扇”品、砺“扇”行的校园氛围;通过设立“今日扇事”红领巾广播台,让学生听“扇”事,习善行;通过“景行好少年”事迹展,树立“扇”行小标兵;邀请家长志愿者、校外辅导员进入校园,讲述切身经历,促进学生亲近扇文化,了解扇文化;通过“大师课”等形式,邀请制扇手艺人走入校园,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扇言扇行”,汲取成长的养分。

3.打造虚拟场域

为拓宽知识传播渠道,学校精心搭建了线上虚拟场域。通过生成载有扇文化信息的二维码,结合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融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扇的知识,推广扇的文化,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扇、亲近扇。

二维码识扇。在校园各处的扇形器物上均附有二维码,用手机扫描后,会出现与扇相关的各种知识,包括扇的历史演变过程、扇子的种类、制扇工艺、能工巧匠等,让学生了解扇的过程变得既有趣,又便捷。

线上平台传扇。在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线上平台融入扇的特色,开设“扇丽童年”专栏,定期推送扇的知识,让扇文化传播走出校园,辐射家庭和社会。

(二)打造全维度扇活动

1.“扇+”节日:聚焦节日主题,涵育文化素养

聚焦校本节日的主题教育。我们将德育活动与“阅读节”“艺术节”两大校本节日相结合。利用“阅读节”开展与“扇”相关的阅读活动:在文字中追溯扇子的历史,了解扇子的起源、种类、功能及发展史;在诵读扇子诗、讲扇子故事等活動中感受中华礼仪、文人雅趣,汲取扇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品格;加强家校融合,社校融合,开设家长学堂、专家讲坛等栏目,在对扇文化的研究活动中厚植文化底蕴,促进品格提升。每年12月,学校会依托“校园文化艺术节”设立校园“扇子节”,举办“扇+”文化展,总结展示一年的扇文化活动成果,开展赏扇、扇面设计、扇子动手做等活动,让学生在扇面书画中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在艺术欣赏、创作中陶冶情操,提升艺术审美。此外,学校还组织了锡剧表演、扇诗词诵读、扇子舞表演等活动,积极传承扇文化,让学生从做中学、在学中乐。

聚焦重大节庆的主题教育。学校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扇(善)美”扇面创作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我手画我心,记录、讲述成长路上的善美故事;在清明节开展“缅怀先烈 祭奠英魂——我心中的英雄”扇面书画创作活动,缅怀先烈、寄托哀思;在国庆节开展“百扇颂党恩”主题扇子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扇文化主题活动中,努力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

2.“扇+”社团:依托社团活动,赓续文化根脉

“丽景扇工坊”。学校积极地将德育活动与社团活动、行走课堂相结合。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成立“丽景扇工坊”,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知扇、赏扇、制扇、画扇等实践体验活动中,进一步了解扇子的起源、制作过程,以及扇子承载的历史文化,感受制扇手艺人的工匠精神。

“书画扇社”。通过欣赏名人书画扇,了解古人玩扇的雅趣和托物言志的志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涵养精神品格。同时,结合时代主题和学校重大主题活动,开展扇面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时代精神。

3.“扇+”实践:深化行走课堂,开阔文化视野

打造扇文化行走课堂。我们努力扩充校外资源,与苏州凌云扇子工坊等单位合作共建,开辟校外扇文化教育基地。定期开展“行走课堂”活动,让孩子们走进制扇工厂,汲取工匠精神,砥砺品格。

开展“扇文化”修学游。有效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走进苏扇、杭扇、徽扇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参观体验中感受扇文化的魅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增强文化自信。

三、落地生花重评价

评价体系对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课程推进过程中,学校从“过程、结果、发展”三个维度,评价学生的“扇”言、“扇”行、“扇”品,努力构建与之匹配的评价机制,旨在突破评价的时空性,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突出评价的鼓励性。

(一)七彩扇线下评价体系

七彩扇线下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参与扇文化主题活动的积极性、参与度等。学校以发放奖章、评选优胜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参与扇文化活动的热情。

学校为每位一年级新生发放一本“七彩扇护照”,跟踪、记录、评价学生参加围绕扇文化展开的各项主题活动的表现。评定先由学生自评,伙伴互评,最后由班主任进行综合评价并颁发“七彩扇奖章”。

根据“七彩扇护照”上学生的集章数,结合该生获得的各项扇文化主题活动评价,开展“景行向扇少年”集章升级行动。对于学生中表现特别突出的,经由学校综合评定,颁发综合荣誉“景行向扇少年”银章和“景行向扇少年”金章。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授予“景行向扇少年”“景行向扇班级”“景行向扇家庭”的称号。

(二)“互联网+”线上展评体系

线上评价体系形式活泼有趣,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可以更快、更科学地反馈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同时还能将课程辐射至家庭,让学生家长也能了解传统文化,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之中。

在智慧校园系统的构架中,构建具有影响力和可操作性的“互联网+”评价模式。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校园电视直播等方式介绍“景行向扇少年”的优秀事迹,弘扬学生的优秀品格。采用“班级优化大师”德育建设平台,将活动中的关键事件、主题学习、研学活动等发布到学校网站。采用教师评、家长评、学生互评的多元评价,鼓励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扇文化主题活动的线上评价、点赞和互动,从而达到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协同育人的效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还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向上向善品格养成进行跟踪分析和实时反馈。

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的坚持,把“扇”丽童年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扇”的品格内化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丽景实验学校将会不懈探索。

[参考文献]

[1]曹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初探[J].中小学班主任,2022(22).

[2]邢进.中国传统扇文化进校园的意义与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2.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08:52:55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32期)2016-12-20 19:50:24
地方旅游资源课堂运用策略浅析
浅谈农村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45:51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5:11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50
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和谐校园建设
考试周刊(2016年28期)2016-05-27 17: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