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新宇 王俊阁 王 曼 赵竞一 韩金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 100010
阴阳是中医学理论最基本的概念,中医学研究对象是人的生命机体,人生活在天地间的自然环境中,因而中医学对“人”的认识有个特征:人与天地相参[1]。在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是混合在一起的没有真正的独立时期,在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古代先贤总习惯性地把所有的认知看作一个非常直观的整体体系,综合考虑各个现象之间的统一性和一般性[2]。在不断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古代先贤从天文日月之运行明确“阴阳”变化规律,发现人身内在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之中的阴阳变化有相同的规律性,并协调一致[3-5]。“阴阳”这套理论就是“人与天地相合、人与天地相参”这种认识的产物,阴阳具有明确的物质基础[6],“人与天地相参”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界、认识人和自然界关系从感性到理性的成熟[7]。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都可分为质量表现态、能量表现态和“质能转换”相对平衡态,也就是阴、阳和平衡调和态,这是物质能量与质量相互转化转移过程中的3 种状态。因此,明确阴阳之物质基础及其“质能转换”的内涵,对于中医理论研究及理论指导临床运用可以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8]。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人类了解自然界、认识事物的方法论[9]。阴阳观念来自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在每日、每年运行规律而得出的[10]。观察者面南而视可见太阳从东方升起,经过南方,在西方落下,这是太阳光能随太阳运动轨迹的改变被人所感知,进而改变人类的活动轨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农耕时代特征,人们将每日分为十二时辰,日出在卯、日入在酉、日中在午、夜半在子(春分秋分时),从日出到日落是昼时是阳,从日落到日出是夜是阴,以昼、夜、明、暗把太阳每天的运动划分为阴和阳两个部分,这种子午线和卯酉线的分法,见于《灵枢·卫气行》“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阳为昼,阴为夜”。所以,阴阳与日月运行有关,《说文解字》“日月为易,象阴阳也”,《系辞传》“阴阳之意配日月”,《汉书·魏相传》“天地变化必由阴阳,阴阳之分以日为纪”,《素问·六节藏象论》“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是人类对光的能量表现态认知的结果[11]。之后,阴阳被不断地衍变应用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人类活动规律也是基于大自然阴阳变化规律,故天人相应[12]。《灵枢·岁露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因此,阴阳是能量转换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能量是物理学中描写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量,能量离不开变化,离不开过程,变化过程也一定伴随着作用,一个“本质”可以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要严格区分能量的种类,也就是说同种能量作用下,可以有不同外在表现形式,比如声、光、电,都属于电磁作用,其能量的表现形式都是电磁波,就像热能是系统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其仍然是电磁作用的宏观结果。所以,阴阳正是古人对自然界“质能转换”的高度概况和运用[13]。
中国传统文化以“太极”意为化生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包括人)存在、成长与变化的总根源。“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人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一种内在生命力,一颗种子只要给予其适当的条件,其就能发芽、生根,并成长为植株,并开花结果。这种生命力造就了万物各具形态、成长繁育、生长化收,使树木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使人类的幼儿长大成人,能够使人体内部、社会乃至宇宙天体维持自然的平衡与更新;在自然界中这种生命力能够使天地按照昼夜、四季的规律不停运转,能够产生冰霜雨雪、雷电风云、暑寒燥湿的作用,是这种力量带给自然界多姿多彩的勃勃生机[14]。这种“能力”缈无形象却又无处不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却又遍布所有有形无形的事物与生命体,这种能力在《易经》中叫作“生生”,其就是“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15]”。在人体这种生命运动的大能,古人称之为“气”,这个“气”就是生命之本,生命是人物质体和功能体的综合体现,中医理论之阴阳就是对这种变化态的高度概况和认识论[16]。自汉代以来,阴阳理论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得到了不同的演变及运用,与之相比较,中医在“阴阳”的运用上体现最多,并使之发扬光大。充分体现了“阴阳”哲学范畴中的所用精华,随着中医这门学科的发展,中医里的阴阳运用体现在了人体生理及病理的方方面面,使医理中的阴阳特色作用日益显著和突出,使中医学表现出了学科特色[17-18]。所以,中医理论之“阴阳”是指人体生命“质能转换”存在的状态和代谢运动的规律,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体医学之阴阳;二是药物学之阴阳[19-20]。
人体医学阴阳根据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同的功能、解剖定位、疾病进程等而分类不同。不同的分类有其不同的适用条件,中医学是抽象学和感知学高度结合的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等等[21]。
2.1.1 人体生理学阴阳 古人根据生理功能不同分为脏腑。《内经》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脏之“阴”指五脏“藏精气而不泻”,脏为腑之“里”,诸阴经脉皆属脏等归属状况。腑之“阳”指六腑“传化物而不藏”,腑为脏之“表”,诸阳经脉皆属腑等归属状况[22]。《内经》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则指周身之“阴”,包括五脏之阴的“阴在内,阳之守”及“阴者,藏精而起亟也”等生理状态下阴之物质的质量表现态和能量表现态。“阳”指周身之“阳”,包括五脏之阳的“阳在外,阴之使”“阳者卫外而为固”等在生理状态下阳之物的质量表现态和能量表现态。
2.1.2 人体病理学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及“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23]此阴阳理论的内涵并不是指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关系被打破、致阴的部分相对于阳的部分胜出了,或阳的部分相对于阴的部分胜出了而得病,而是指阴和阳两者的协调关系被打破,即阴阳的质量表现态和能量表现态的平衡调和态被破坏而导致的病理状态,阴胜是指阴的部分胜过了协调状态时的阴,其与自身比较,而不是与对方相比较,阳也是这样。“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之间在协调状态下,是不凉也不热的。当阳的部分胜过了协调状态时的阳的部分,则见热;阴的部分胜过了协调状态时阴的部分,就会出现寒凉。并不是阳胜阴则热,阴胜阳则寒。如白昼属阳,人体阳是胜阴的,但不病热;夜晚属阴,人体阴是胜阳的,但不病寒[24]。因此,人体病理学阴阳是病理产物在发生病理过程不同的质量表现态、能量表现态、“质能转换”相对平衡态。
2.1.3 人体诊断学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此“阴”“阳”指医生四诊所诊察到的患者之面色、脉象等。色泽鲜明靓丽都属阳,色泽晦暗阴沉者属阴;切诊中,以数滑脉为阳脉,沉迟涩等脉象为阴脉。辨证中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表、热、实为阳证,里、寒、虚为阴证[23]。《景岳全书·传忠录》言“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25]。因此要想得出正确的疾病诊断,第一步需要做到的就是分清楚阴和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化繁为简,从根本上认清疾病的本源,这个本源就是因病而致传送于体外被医者所感知的质量表现态和能量表现态。
2.1.4 人体解剖学阴阳《内经》上说“背为阳,腹为阴”。背之“阳”指太阳经行于背,背居身半以上,身之外侧等归属状况。腹之“阴”指太阴经走于腹,腹居身半以下,身之内侧等归属状况[26]。所以,人体解剖学阴阳同样是建立在物质“质量表现态和能量表现态”基础上分类的。
《内经》上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此处之“阴”“阳”指药物之气味、功用。“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就是用药物本身的阴阳之药势,即药物“四气五味”的质量表现态和能量表现态对应人体疾病导致的病势,即机体的阴阳不平衡调和态。
《伤寒论》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文化经典传承之瑰宝,是临床治病宝典,其认知理论与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一脉相承。《伤寒论》三阴三阳的“六病辨证体系”是中医学发展的伟大创举,在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学术位置。津液是《伤寒论》六病辨证体系独具之概念。《伤寒论·平脉法》:“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明确“津液”是人体生命运动的物质和大能,既包含有阳的层面——阳气卫阳卫气,也包含有阴的层面——阴液营阴营血,津液本为一体,可以互根互用、相互转换,只是在不同部位,功用也不一样,有着不同的称谓而已,在表言“营卫”,在里言“气血”[27]。“津液”之阴阳代表着人生命能量发挥不同的功能表现而已,是津液所派生的两种属性,津液在正常人体就如同一杯36.8℃的温水,若无阴水之形体,则阳热无所出无所附;若无阳热之存在,则为冷水冷血之死人,即失去了辨治之意义,故温水之温的“阳热”能量表现态,与水之“阴液”质量表现态合为一体,彼此依附,密不可分而功能不同。当津液发挥温煦作用的时候叫阳,发挥防御作用的时候叫卫,发挥推动作用的时候叫气,发挥濡润荣养作用的时候,叫津液或营血[28]。所以,津液一元,根源一致而互根互用,“阴阳自和”就是津液在阴和阳两个属性上的和合[29]。
3.2.1 津液的质量表现态 人体生命机能如同一台汽车,出厂时即被植入蓄电池,发动机启动是由蓄电池供电启动,同时发动机的转动可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之后,汽车点火系统、照明系统、音响设备、指示系统、冷暖系统启动进入工作状态,各系统也都在用电,因此,汽车每时每刻的用电量不是均衡不变的。人的生命始于父母之精,谓之先天,是人生命的原动力。出生后,需后天之精的充养,而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水谷,又称“水谷之精”,而《黄帝内经》将水谷转化成能够濡养人体四肢百骸的精微之物的能量谓之“胃气”,《灵枢·口问》云:“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黄帝内经》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水谷之精”的物质载体即存在的形式谓之津液,如同汽油本身就蕴含着热能一样,这是《伤寒论》谓之“津液”的生理基础。因此,结合人体生命活动和繁衍生息的生命规律,津液被分为三个阶段:①津液生成阶段;②津液敷布阶段;③津液功用阶段。三个阶段密不可分,同时存在又相互关联,任何一个阶段功能障碍必然影响其他阶段,所以,津液敷布周流,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生活工作[30]。
3.2.2 津液的能量表现态 六病辨证体系的津液能量表现态是以《伤寒论》“表里三分法”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津液在表、里、半表半里的功用是各不相同的。《伤寒论》津液的能量表现态是以“表里三分法”为基础的。《伤寒论》148 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条文论述症状十分复杂,表里寒热阴阳错杂[31]。按照阴阳二分法,微恶寒手足冷为阴之表证;头汗出为阳之表证;心下满,口不欲食,脉细为阴之里证;大便硬,脉沉紧为阳之表。这就形成了表上有阴阳错杂,里也有阴阳错杂,就出现了“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的这种矛盾,阴阳二分法下是无法圆满解释的。根据临床症候及病机,张仲景先师引入“半”证的概念,“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病位在“半”;“必有表,复有里也”病势是半表半里;有半表半里、半虚半实、半寒半热,“半”证的提出,非常好地解释了临床一些寒热表里错杂的病症,《伤寒论》将阴阳表里二分法升华为“三阴三阳”三分法[32]。
因此,《伤寒论》阴阳表里三分法之意义在于其定位了三个不同的津液“质能转换”的过程:①津液转化生成过程,六病辨证体系定位在里;②津液敷布过程,津液通过三焦敷布到四肢百骸,六病辨证体系定位在半表半里;③津液对自然界发挥功用过程,六病辨证体系定位在表[33]。所谓“津液功用”是指生命延续需要不断地生产做功而获得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条件,于人类而言,就是人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靠四肢百骸配合脑窍功能来完成和实现的,在六病辨证体系,上焦和皮之大表都属表。
综上所述,古代的天文学、哲学与医学虽分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其在阴阳理论的起源、衍化的过程中,三个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结合,三个学科都是在整体观,在辨证思想的指导下逐渐发展、衍化起来的。中医之“阴阳”作为中医学的本源理论体系,也是在此基础之上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衍化出来的认识论,与哲学中的阴阳已有了本质的区别。其是以人的物质体为基础,以津液的质量表现态、能量表现态及“质能转换”论探究生命体生老病死的生理病理规律,以此建立了“六病辨证体系”方法论,明晰了六病的病机、病传规律、治则治法和理法方药。因此,中医理论的“阴阳”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阴阳”范畴总体中,闪烁着深刻而久远的理性光辉[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