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羊
从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了班级第一的那一刻起,我就想着大学一定要考去北京。我爱北京的红墙砖瓦、胡同小巷,虽然知道生活在这座城市压力不小,但是在北京读书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年少的时候是爱做梦的,我无数次幻想过那个金秋九月会是怎么样的“歌舞入京城”。伏在书桌上跟厚厚的习题册做战斗的时候,我莫名坚信,我一定会去北京。后来证实,有些事情真的是有感觉的。
我记得,高考的最后一天是一个晴好的日子。我在认真做完英语卷子,仔细检查上两遍后,心想:“这是我高中时代的最后二十分钟,回看这一路,感慨无限。”时间过去良久,我写下这些文字,谨以此纪念我的“峥嵘岁月”,也激励看到这些文字的每一个你,年少时该去做梦,做大胆的梦,该去圆梦,不遗余力地奔向目的地。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会成为耀眼的存在,但我始终希望自己过的是光热人生,是回想起来感到澎湃的人生。在县城上学时,我渴望走出这座无法承载我所有梦想的地方。没有人告诉我必须要做什么,但我给自己施加了无数压力,多到让我无法喘气。
高一时,第一次大型考试的彻底失败让我失去了进入“重点班”的机会,我很不甘心。分班后的那段时间,我拼命努力。我看过早晨六点教学楼零星灯火的模样,无数次第一个打开教室的灯,做过无数的习题,有压力时就在下自习后到操场跑步,听风呼啸而过的声音,好像这样就离我想要的更近了。回想起那段时光,我努力得很笨,笨拙地做市面上的热门习题,认真纠错,认真背下每一个知识点……对于一个没有足够天赋的人来说,这是一种稳定踏实的努力方式,不过这种方式极其需要自我约束。
接下来,在分班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中,我考了班级第一,在“重点班”学生占据前十名的文科榜上,我看见了自己的名字。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晚风是热热的,恰如我滚烫的心。我满心欢喜,如旧拿起课本在走廊的窗子旁背书时,轻轻跟自己说:“谢谢你让我了解努力后苦尽甘来的意义,再努力一些,你一定可以!”至今回想,我仍觉得热泪盈眶。在后来每一次遇到难题时,我都在心里轻轻地鼓励自己: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我还记得,也是在高一,学校在光荣榜上贴出了当年参加高考的学姐学长的录取结果,我看见有一位和我一样身处只追求一本率的文科“普通班”的学姐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我当时内心激动不已,我对自己说:“你看啊!这里有一个人已经走出这样的路了,你是不是也可以?”我记得那个夜晚,我在日记本上再一次写下“北师大”三个字,同时写下那个学姐的名字。现在那位学姐已经大四了,不知道她有没有去到了更好的地方,但我希望她能知道,就因为那一眼,有一个女孩默默地把她和她的大学放在心里三年,为此努力了很久。我很感谢她的存在,她让我有梦可做,有了可以学习的榜样。已经作别高中时代三年了,但我仍记得十七八岁的自己一点点靠近目标的幸福,记得那种焦虑、无奈和懊恼的状态。
自第一次成为班级第一后,我一直保持着这个名次,每次都稳稳出现在年级大榜上。然而,在无数个凌晨,我看着书册中红色、黑色、蓝色线条交错,真的几乎想要放弃,我想接受平凡,也许我本来就拥有不了光热人生,也许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不断接受平凡的过程。但有幸遇见站在我背后支持我的班主任,他相信我会在这场角逐中胜出,进入梦寐以求的高校,成为他教育生涯中的骄傲。
然而,很遗憾,高考的时候我并没有发挥好,只考出了一个看起来可以支撑我选择北京的高校的成绩,并不足以够到我藏在心里的那个学校。也许是在文综选择题上我多犹豫了一下,也许是在语文科目考试中我太紧张了,但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让我来到现在的大学校园,让我遇见一些人,让我成长,让我收获。而这,是后话了。
其实回想起来,高中生活是很快就度过的三年,我认为重要的是享受每一天,并且每一天都拥有热情。我在付出的每一刻,都在用心奔赴,我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到达多远的地方,而是一直告诉自己要好好把握当下。高中时,大家大多好像是介于幼稚与成熟之间的,不是那种不谙世事的,不会有人不知道考一个优秀的大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当然,可能也有觉得自己念完职业技术学院后自主创业一定能成为亿万富翁,顺带还能以自己的励志故事激励别人的同学,但这绝对不是不好好读书的借口。实现这样的梦想好像比念书要艰难,而且付出的辛苦绝对不比考大学少。虽然大家都有梦想,都有想在顶峰相见的期待,但在行动上的付出却是不同的,大多数时候,往往是那些付诸行动并一直为之坚持的人取得了好的成绩。我在理科科目上是没有任何优势的,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文科的原因。但是后来我发现,热爱是很重要的事情,于是我开始钟爱文科科目的每一个课堂,因为我钟爱它,所以我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像用心浇灌我的玫瑰花。
高中时期有太多的故事了,重要的,零碎的,轰轰烈烈的,这些织就了三年的好光景。我记得段考成绩公布后的难过与自责,我记得成绩单上令我失望的文综成绩,我记得老师质问我“你为什么不行”,我还记得自己一遍遍背课本又一遍遍忘记,我不知道该用哪些词语才能准确地描绘出那段时光,但那一帧帧电影般的画面现在让我很是怀念。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以前看到这句话,我没有太浓烈的感觉,觉得遐想的空间也仅仅如此。但现在再看这句话,我好像开始真正理解曾经不懂的《長恨歌》里的那个“恨”字的含义,只剩心酸无奈。高中三年,恍然如梦。幸好我在这一场“梦”里,不留遗憾地努力拼搏过,你也一定会的,对吗?
北京的秋天来得很早,偶尔阴冷,偶尔天晴,喜怒不定,我想最近我高中母校所在的那片土地一定还是阳光明媚的,又有一群人打开了那扇门,开始了属于他们的故事。不知道会不会有哪位老师在教室里提及我们的故事呢?然后我们都成了曾经的某某某。
风吹过野,遍野是我难以忘怀的情。希望看到这里的你为自己的青春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希望可能一样怀揣着“歌舞入京城”梦想的你奋力一搏,这样好的年纪,试试吧,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