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高校财会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建设

2023-10-02 20:53
山西青年 2023年9期
关键词:三教改革财会课程体系

刘 敏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207

“三教改革”是我国系列教育改革政策的延续和深化,具有十分丰厚的意味,通过教师、教材、教法三维改革,架构起了更加完善的育人机制体系,有力解决了谁来教、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核心问题,是驱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向,相关类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一、“三教改革”概述

(一)内涵

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人才,而教学作为育人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教师、教材、教法等三重影响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要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对此,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强调将“三教改革”作为强化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三教改革”作为一个庞杂的系统构成,涉及教与学的各个环节,集中解决了谁来教、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核心问题,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相当强的针对性,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先导,树立教师科学的教学观,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依托系统的知识输出、创新的组织方法,力求达到最佳的育人状态[1]。

(二)价值

“三教改革”对驱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简单来讲,从政策维度上看,“三教改革”是对系列教改工作的延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聚焦职业教育类型建设、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以及职业资历框架建设,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决策相呼应,进一步增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从经济维度上看,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交互关系,“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对人才的标准要求更高,以教师、教材、教法为切入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驱动教育领域的市场化,有利于提升教育对现实的适应性;从教育的维度上看,21 世纪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主线是由数量扩张转向提升内涵,“三教改革”立足于育人根本,牢牢把握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二、高校财会专业课程发展现状分析

(一)教师

在整个现代意义的教育系统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毋庸置疑,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保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但现实中,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步伐,高质量师资力量短缺的现象愈加严重,扩招造成了财会专业教师的任务负担加重,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搞教研、科研,参与能动性偏低,尤其是实践经验缺位,对新技术、新算法等的了解甚少,技能结构落后于产业发展速度。同时,亦有些高校财会专业教师思想意识滞后,尚未完全从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跳脱出来,限制着教材、教法创新的进程,是影响育人实效的关键因子。

(二)教材

教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课堂教学之本。客观维度上讲,目前很多院校都启动了校本教材建设工程,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但是产出成果偏少,彼此间的共享力度不足,导致周期较长,且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同时,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一些高校教材编撰者的思想观念滞后,对行业领域内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规范、新要求了解甚少,内容设置仍旧偏重理论,知识的呈现样态较为单一,与实际生产项目、奠定工作任务等关联度不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淬炼,一定程度上还造成了素质教育改革障碍。

(三)教法

教法是影响育人实效的重要因素,甚至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综合来讲,教法应当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核心内容,并辩证地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渲染,多数高校财会专业教学改革尚未彻底,组织方法手段单一,理论灌输的模态仍旧存在,难以激发学生的能动兴趣。同时,高校教程设置不合理,重视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构本无可厚非,但是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违背了当前经济市场对人才的定位需求,弱化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科学的教法创新与选择,应立足于财会课程本身,高度契合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与企业需求相适应[2]。

三、“三教改革”背景下高校财会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建设策略探究

(一)升级主体水平

1.完善管理机制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协调者、引领者以及参与者,是驱动高校财会专业课程体系有效建设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素养水平表现直接影响了该项工程实效。简单来讲,要充分释放教师在“三教改革”中的驱动力,既要强化他们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又需夯实其专业基础水平,进一步引领教材、教法改革[3]。因此,新时代,高校要牢牢把握住“三教改革”的核心,树立高度的师资人才战略意识,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系统,明确对师资的岗位要求,健全遴选聘用制度、薪酬分配制度、职称评审制度等,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能动性,持续驱动财会专业有效课程体系建设深化。同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善于发现优异个体或行为,不断积累经验,并客观审视、总结财会专业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分解到个人,为更高层次的师资发展提供导引,以保证足够的智力输出支持。

2.加强专业培训

基于上述绩效考核反馈,组织展开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促进教思、教改。在此过程中,全面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以能力为本位,邀请专家讲师团进行公开课活动,深刻解读“三教改革”的内涵,及时更新教师的思想理念,关注技术前沿,不断充实他们的知识涵养结构,鼓励创新创造,共享有效课程建设经验,形成特色教学体系,提高育人服务能力。同时,推动“以赛促练”的常态化建设,依托职业技能竞赛工坊,搭建初级技能实践、中级技能训练、高级技能淬炼三位一体的成长平台,并定期组织“教学质量月”活动,促进工作成果转化,有机地将比赛经验融入到财会专业课程教学中去。另外,为了弥足财会专业教师的短板,高校还需优化师资队伍组成,积极吸引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促进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互助成长,打造一支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双师型”队伍。

(二)夯实载体支持

1.创新呈现样态

作为“三教改革”的主体,教材建设集中解决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教什么”的问题,是师生教与学活动正常展开的重要依据。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高校财会专业校本教材开发不足,呈现样态较为单一,多以文字说明为主,忽视了学生认知规律,导致其参与能动性不足。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为高校财会专业教材样态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重方式呈现知识,较之单纯的文字说明,更具感染力,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并固化他们脑中的印象。对此,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政策号召,加速信息化改革的步伐,结合财会专业课程建设需求,丰富知识呈现样态,将数字化资源与财会专业教材相结合,把线上、线下和在线混合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全程输出,满足当代大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潜移默化中帮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凸显行业特色

区别于其他专业,财会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行业指向性,不同的行业业务需要差异化的财会处理方式。事实上,近年来学术界对模块化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在实践中印证了其良好的应用效果。所谓模块化教学,即是指根据企业岗位的不同需求设置模块的一种先进教学手段。以此为思路,高校财会专业校本教材建设,要善于突破传统的理论架构,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法构建不同课程模块,有的放矢地进行知识灌输和引导,促进学生建构过程,使之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为更深层次的学习铺垫基础。在此过程中,高校需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筹划,深入校企合作内涵建设,展开充分的企业需求调研,选择财会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广泛的行业建立课程模块,同步发挥该类课程的就业指导意义。与此同时,高校还需紧密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善于抽离其中的创新元素,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植入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去,以保证教学先进性[4]。

(三)丰富行进路径

1.尊重学生主体

宏观素质教育改革模态下,师生身份角色定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强调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释放,竭力建构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提升学生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以兴趣为驱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有效的财会专业课程建设,要结合上述系列工作成果,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宏观目标指引下,确定细化的微观目标,指导学生成长方向,使之在正确的道路上竭尽全力。与此同时,高校财会专业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尊重并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透过日常点滴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并作为教学的关键切入,以问题为导向,使之自主探究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展开多样化的小组探究活动,以每组4 ~5人为宜,帮助其做好角色分配,有效发挥他们的个性优势,相互影响、互助成长。

2.依托现代科技

时至今日,“互联网+”已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级,引导着新时代各个行业领域的深刻变革。在教育教学领域,互联网开辟了全新的知识传播渠道,组织方法愈加多样。基于校本教材开发,教师根据财会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素质现状,总结梳理知识重难点,通过微课,将之形象表达出来,增强对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以深化他们的印象。在此过程中,教师亦可重置教学流程,基于互联网将校本微课共享给学生,指导他们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温习旧知识、了解新知识,并依托智能化分析系统来帮助学生实现对学习中所遇到问题、难题的筛选与分析工作,以此来作为后续教学重点,提高他们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改善课堂效率[5]。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VR 等先进技术,创设真实虚拟的教学场景,有机将企业生产实例导入到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去,锻炼学生的应用意识,潜移默化中培养其良好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6]。

3.组织实践活动

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以及企业的高标准、高要求,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建设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朝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三教改革”的题中之义。对此,高校要重视第二课堂阵地开发,与教学课堂形成“一体两翼”的育人机制,促进理实一体化改革,夯实学生知识基础的同时,淬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具体而言,对于大一、大二学生,重点培养他们的岗位认知能力和职业道德精神,邀请合作企业业务骨干走入教室,亲身讲述不同行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成长规划;对于大三学生,着力淬炼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组织他们深入企业工作一线,亲身体会财会专业工作流程,检验自己所学之余,找准存在的弱点或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实现整体品质的升华[6]。

综上所述,“三教改革”有着十分深远的价值意义,其在高校中的落地势在必行,驱动着新时代更高水平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此过程中,高校要牢牢把握“三教改革”的深刻内涵,以新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审视现阶段财会专业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推进有效课程体系建设,依托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支持,立足校本教材支持,创新教学组织方法、流程。

猜你喜欢
三教改革财会课程体系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财务管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借扩招契机促办学改革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