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学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3-10-02 20:53田志远
山西青年 2023年9期
关键词:运行机制教学管理民办高校

赵 佳 赵 倩 田志远

保定理工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教学运行机制是基于民办高校管理规章制度创建中总结自身特色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方式,革新教学运行机制主要目的是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民办高校制度建设与运行机制创新实践水平决定着学校声誉。为此,民办高校若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积极改革教学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立足“教育市场”。

一、教学运行机制概述

(一)教学运行机制含义

所谓教学运行机制,即指学校为实现教育基础职能,在校园内部展开管理与运作的方式。其内涵主要体现于两方面:一教学,二运行机制。教学是指与教学思想、教学评价和专业设置有关的教学活动,而运行机制则指培养人才所应用的管理方式及手段。从本质角度来讲,运行机制属于动态化系统,能够维持、调控并反馈教学活动,在推动民办高校内部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二)教学运行机制内容

一是人才培养机制。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人才培养机制是学校教学运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谓人才培养机制,就是民办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按照特定标准与运行方式培养学生时所形成的人才培养方式。该机制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课程,其中课程管理与学科建设属于人才培养机制的核心。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民办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情况与方向,设置课程建设来落实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继而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建设必须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多元发展需求,课程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基准,综合考量学校师资力量与教学管理等多方因素。

二是资源配置机制。即指为保障学校教学活动顺利推进而展开的师资团队、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图书馆与经费配置等。因教师是教育活动开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师资团队建设在资源配置机制中占有核心位置,其建设好坏既决定着学校教育品牌形成,又是影响学校长足发展的关键。针对民办高校而言,师资团队建设囊括教师配置、教师水平和教师教学态度等。

三是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是民办高校为推动教学活动有序开展而执行的管理工作。与中小学相比,民办高校教学管理更为复杂多变,特别是对综合性院校而言,专业与学科复杂,教学管理工作开展困难。从民办高校角度剖析,管理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方面学校、院校管理;另一方面院系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教学管理机制中的教学管理包含学校教务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和日常教学。众所周知,大学强调民主与开放,其管理工作也应如此。所以,在管理教师时,民办高校要注重创造性与艺术性;在管理学生时,要强调科学性与灵活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师生提供更大想象空间,使师生能够自由发挥,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

四是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教学质量不仅是学校生存的基础,更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所以民办高校要结合自身现实情况创建完备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1]。从宏观层面来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即指学校对院系教学水平的监控,是学校组织相关专家结合本校情况设计评价体系与指标体系,评估下属院系教学水平;从微观层面来讲,即指院系对自身教学质量展开监控,往往是由院系负责人与领导监察院系教师和班级,依托监察情况提出管理规定,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最大化。

二、民办高校教学运行现状

(一)教学计划陈旧

制定完备的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目标是民办高校教学运行的核心工作,但通过分析我国各大民办院校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可知,未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修改工作推行缓慢,更新不及时,仅仅是在原有模板上进行少许修改,未能根据学校现实需求与发展规律展开充分论证,此种情况在民办高校新设专业上尤为明显。

(二)工作机械繁琐

教学资源配置是民办高校教学运行的日常工作,调停课和教室借用等事务,往往需要通过向学校教学管理组织提交手写申请与电子表格。针对申请者来讲,简单的工作却需要涉及诸多流程,十分不便,经常使申请者形成厌烦情绪。而且,只要填报发生错误,便会造成教学资源使用矛盾,影响正常教学秩序。针对教学运行工作人员来讲,其属于重复性工作,工作水平和效率极低,极易造成资源分配失衡或信息遗漏等问题。这样不仅无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还会使教学管理者浪费诸多时间与精力,难以展开教学管理研究,致使教学管理质量原地踏步,无法实现创新发展。

(三)教学运行多变

教学运行涉及多方面,会遇到各类突发事件,为保证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在解决不同事件时要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处理原则。而且,教学运行属于动态化过程,无法利用标准进行衡量,间接为部分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例如,教学运行工作人员经常要解决申请调停课以及换教室教学的事务,本质上来讲属于正常教学调整,但事后通过调查得知,多数教师办理申请均不是应对学校或是教学突发情况,主要是受到教师个人事情影响,并且学生毫不知情,课停了,教学场所换了,学生一无所知,对正常教学活动产生严重影响。

三、民办高校教学运行机制的创新实践路径

(一)突出主体,改革教师培训机制

务实管用、完善有效的教师培养机制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亦是盘活教育资源的关键“助推器”。在此背景下,民办高校要想创新并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必须以改革教师培训机制为入手点,提高教学责任主体整体素养。针对培训与试教成绩未达到标准的教师,不可安排教学工作并限时整改,如果确定无法胜任教学工作便要及时调离相关岗位。实践路径如下:首先,改革教学机构建设。一方面,需要改革教学机构干部及教师选用途径,保证教师团队是学校同级别团队中最顶尖的人才。另一方面,统一教学安排与环境设置,全面满足以提升教学技能作为主导的教学工作开展需求。其次,改革培训对象。在挑选培训对象时,要注重将党政精英作为主体,将教学业务干部作为辅助。但是,任何培训机构均不可以普通干部为标准,要以着力打造能力高超、业务精湛、素质高尚的教学与教研团队为重点。

(二)以岗定责,建设教学领导机制

分级负责和推行工作的教学领导机制,是提升民办高校教学实效性的基础条件,更是育人工作出现化学反应不可缺少的“催化剂”。为此,民办高校要想推行教学运行机制实现创新发展,必须将“按级施教”延伸成“按级抓教”,明确区分决策、管理、执行与保障教学职责。第一,确定党委和校领导在教学方面要行使的“决策”职能,将其细化成办学目标、办学思想、院校建设和教学改革等若干职责[2];第二,确定机关组织“管理职责”,统筹规划各学科建设与教改,督促各单位准备好实践教学,并区分评估教学质量的具体指标;第三,确定教研室“执行”职能,立足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等层面展开职责分解;第四,确定教育部门“保障”职责,规范教学实践保障环境与资源支持。总之,建设教学领导机制,要求党政领导有力,组织机关合力,部门落实尽力,如此才能保证民办高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三)依法定责,创建按级治教机制

分工明确、具体的按级治教体系是提升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运行保障,也是教学顺利落实的“发动机”。唯有以法律为依托,固定各层级、机构人员教学职能,才可创建按级分工、各负其责的教学新“格局”,继而推动学校各级人员将精力和时间聚集于“教学”领域。具体操作如下:首先,加强顶层设计。研究教学方案、学科专业建设,规范教学目标、内容、组织与考评;在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添教学方法所占比例,突出实践教学,根据“讲理论,做示范,纠错误”的教学标准,推行能力培训,让学生毕业后可以快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与企业用人需求。其次,筹划准备。定期筹划教学安排,制定年度教学工作内容和要点,按照学期设置课程进度,使教学能够按照“计划”正常运行;落实岗前培训,要求新教师参与专题集训及岗位资格认定,只有获得岗位资格方可承担教学任务;优化备课试教,整合教学组、教育者和教务处,争取将问题解决在教育者正式走上讲台前。最后,考核评估。严格落实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评估学生学习水平与综合素养,优化评价、评学制度。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方向性组织领导和班级、教师和学生展开满意度测评,全面呈现评价责任机制落实效果。

(四)刚柔并济,优化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评价机制建设的重点,其作用在于收集教学活动生成的各项信息,评价并反馈教学效果,确保教育活动正常推进,切实实现人才培育目标。可从两个方面剖析,即面向教师的教学实施评价,面向学生的教学产出评价。当前,上述两种评价过于重视普适性与科学化,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由此反映出评价模式的单一性。针对教师而言,传统教学评价是以校领导听课和学生评课为主要方式,忽略了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实现。同时,将教学能力和效果指标量化为可测量指标,同教师个人利益相挂钩,这对推动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内容有害无益。

基于此,民办高校应创建兼顾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师个人发展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学校、学生和教师等多元评价主体。例如,在学校层面,建立由多位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委会,落实“全员督导”制度,定期对任课教师进行普遍性听课,主要目的是为加强督导委员和学校任课教师的交流,帮助任课教师总结教学得失,提升教学水平。而教学产出则是民办高校教学运行的结果,体现为人才培育质量以课程考核为主。事实上,多数民办院校课程考核依旧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强调闭卷笔试。为彻底改变此种情况,民办高校要针对公共基础课、艺术课和专业理论课制定改革方案,创建既包含统一要求,又能呈现学科差异的考核方式,创新评价模式,提高过程评价所占比例。例如,上课发言、读书报告、期中考试、自我评价与单机讨论等,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学习效果,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与习惯,强调过程评价。

(五)把握重点,做好教学调研规划

第一,民办高校在创新教学运行机制时,必须明确工作思路,了解工作重难点。而教学运行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严格要求自我,防止开展重复工作,还要针对新问题与新情况,如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与教学计划设计等展开系统总结,并向上级领导反映实际情况,寻求最佳解决办法。针对日常教学运营来讲,不同学校教学运行规律与特点不同,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正确认识本校教学安排规律。在此基础上,要想建设完备的教学运行机制、提高教学运行工作开展质量,必须做好前期调研和规划,预判可能发生的问题,掌握细节,论证方法的实用性与可行性,保证教学活动正常推进[3]。

第二,尊重原则。教学运行属于动态化过程,其工作有序开展有赖于相应教学及管理原则。为尽可能防止教学组织工作出现随意性,民办高校在遵行原则的同时也要强调适度弹性,切忌盲目坚持原则忽略现实情况。然而,在考虑弹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在原则可控范围内。唯有处理好原则与弹性关系,才可及时解决教学运行突发问题,促进教学运行机制发挥应有效能。

第三,做好沟通与反馈。民办高校教学运行工作有序推进无法脱离教学管理工作者的支持,所以教学运行管理人员要和学校决策者、院系领导展开信息沟通,尤其是学院教学管理工作者。作为民办院校教学要求的责任人,教学运行工作人员必须随时和学院教学管理人员展开沟通,对教学信息进行及时反馈,缩短部门距离,提升部门工作效率,建立完备教学格局。

第四,提升教学运行管理水平。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其教学运行机制创建与运行水平提升均由教学运行管理程度所决定。为此,在教学运行工作开展中,应尽可能减少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资源配置等程序工作,以提升教学运行水平为基准,革新教学运行管理形式,完善教学运行管理平台,规划教学运行工作流程,这样不仅能为教学运行机制持续发展提供扎实保障,还能推动教学运行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最大化,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为提升民办高校教学水平,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必须积极推行教学运行机制革新,应用可行性措施,优化学校教学工作制度和管理模式。这不仅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多元需求,还能为学校高质量教学保驾护航,是民办高校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必须大力推行的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教学管理民办高校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