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怀宁 (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在学校、家庭及社会三方教育合作中,以学校为组织及协调方的“家委会”倍受社会重视。由于“家委会”参与学校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不仅家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也为家校合作质量提升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但是,相较而言,社会教育由于缺少“社委会”的牵头,在教育系统性上略显薄弱,给家校社三方教育合作的有效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对教育而言,社会是教育实施中最具原生态、种类最丰富、结构较为完整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受到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每所学校的发展都与社会教育系统息息相关。但是,由于“社委会”的缺位,社会教育协调性及系统性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教育意义重大的场馆,是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很多学校在授课及教育实施过程中,需要到这些教育场馆进行现场教学。但是,由于缺少“社委会”的组织及协调,很多现场教学都是学校阶段性工作计划中的一项独立活动,相关教育场馆未能从与学校课程对接的角度为学校现场教学提供支持。有的教育场馆有专门的讲解员实施现场教学,但却缺少课程体系。
以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为例,这是很多学校每年进行的一项常态化教育活动,但由于缺少“社委会”的协调,各烈士陵园只是为前来祭扫的学生提供一个场所,学生在祭扫过程中主要活动就是默哀、献花及学生代表发言,至于该陵园埋葬了哪些先烈?他们有哪些英雄壮举?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在缅怀先烈祭扫活动中真正需要达成的目的,如果学校方面的功课没有做足,在缺少“社委会”协调的情况下,陵园方基本上不会以课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系统的教育支持。
社会教育很重要,这是全社会的共识。可是,究竟什么是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抓手是什么?如何让社会教育为学生成长提供支持?为了实现这些社会教育的本源目的,需要“社委会”组织促进目的的达成。如果缺少了“社委会”的教育协调,很多社会教育资源难以发挥最大化的教育功能,学生难以从社会教育场域中汲取有助于完善认知体系及精神成长的价值元素,就会让社会教育显得空洞。当学生不能明显感受到社会教育的力量,或者部分社会组织没有将社会教育的职能充分释放,都是对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中,要重视对当地历史资源的挖掘,例如:革命老区、名人故里等红色资源的开发,文化古城(镇)教育资源的挖掘;还非常重视现代教育场馆的建设,县级以上(包括县级)行政区域都会根据当地历史及经济发展现状,建有图书馆、展览馆、文化馆、科技馆等教育场馆,很多乡镇都有少年活动中心、民俗文化展览室等教育场馆。这些教育场馆无条件地向学校开放,充分满足学校的活动需求,但由于“社委会”的缺失,同一地域的教育场馆之间基本没有针对学生的系统的教育合作,更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
以青少年在少年宫参加科技活动为例,该活动能够提供哪些课程?需要哪些教学设备?由哪些人员提供教学服务?这些问题基本都是由少年宫单方面决定及实施,缺少将科技馆、科研院及高校的高科技人员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有些少年宫即使有资源整合的意愿,但因没有“社委会”的协调,意愿也较难达成。
完整的教育体系是由学校、家庭及社会来共同架构;优质的教育离不开优质的学校教育、优质的家庭教育及优质的社会教育,其中任何一方教育达不到优秀的程度,都会影响教育效果。当“社委会”缺失,社会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协调时,会对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造成影响。
在校园里,大多数学生的行为表现符合老师的道德教化。但若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步甚至存在差距,学生在社会上感受到的人、事、物与学校里受到的教育不一样,不仅会模糊学生的道德认知,也会对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实施造成影响。例如:老师告诉学生不要沉迷网络,上网时要开启青少年模式。此时如果社会教育不能同步跟上,部分网站及游戏开发商只顾流量不顾其他,不仅在设置青少年模式时故意留下容易破解的漏洞,而且还以各种形式诱惑青少年打赏及买游戏装备,势必会让学生在文明上网方面产生道德认知的错乱。
家庭教育的重点并非父母对孩子实施了哪些言语上的教育,而是父母的行为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行为规范既来自自身的道德修养,也深受社会的影响。确切地说,每个人都是社会教育的产物。例如:家长都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但若家长自身在诚实守信上存在短板,喜欢投机取巧,这种短板极易在不经意间暴露在孩子面前。此时,孩子不仅会对父母的道德水准产生怀疑,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也会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家庭教育的进一步实施。
任何社会组织及机构的运转对学生成长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社委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后,社会组织及机构在履行教育职责的同时,其社会使命感及责任意识都会得到相应地提升,都会以良好的姿态出现的公共视野,对教育能力的提升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委会”在教育合作及实施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让社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利用;二是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社委会”的有效介入,能让学校的课程体系更加充实,课程结构更加合理;三是在家校社三方教育合作中,“社委会”能够根据学校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及周期性规律,以及家庭教育中的即时性问题,协调相关教育资源并及时对社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四是能够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及强化文化底蕴。
与“家委会”一样,选拔什么样的人加入“社委会”对其职能的发挥意义重大。“家委会”成员都来自本校学生家长,成员选拔的范围较小;而“社委会”成员选拔面向的是全社会,由于范围较大使选拔难度远大于“家委会”。在“社委会”成员选拔中,不仅要考虑拟定人员的资历、能力、精力、加入社委会的积极性,还应重点考虑成员的职业及工作单位,力争让“社委会”成员的职业角色多元化。切忌单纯以职务及知名度为选拔依据,选一些有心从事“社委会”工作,但又没有时间和精力的人员。
“社委会”在履行教育职责时,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最大化地挖掘社会教育资源
社会教育无小事,处处皆教育。社会教育资源不仅是各教育场馆及机构,还包括社会的方方面面、大事小情。因而,“社委会”要最大化地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是对现有教育场馆进行不断地资源挖掘。以文化馆教育资源挖掘为例,一般而言,文化馆中的展品更迭周期都较长,有些展品几十年都不会撤展,针对该特点,教育资源的不断挖掘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对展品进行教育资源的不断挖掘呢?首先,社委会成员要对展品进行深度研究,不仅要了解展品的历史,还要对展品的寓意进行时代化的拓展;其次,与文化馆工作人员一起针对展品研发与时俱进的课程;最后,从社会教育视角,对文化馆的发展提出建议。
另一方面是在现实生活中挖掘社会教育资源。 “社委会”要加大在生活中挖掘社会教育资源的力度。社会教育资源更多蕴含在衣食住行中,以“衣”为例,服饰是流动的文化符号,“社委会”若能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当地居民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挖掘服装选择及搭配上的文化元素,用富含文化要素的服饰规范自己的言行,能有效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品位,促进当地社会教育能力的提高。再以“食”为例,“社委会”若能加大与餐饮店的教育合作,引导就餐者减少食物浪费、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餐桌上的文明、吃出餐食背后的感恩之心,会为社会教育增添力量。
2.做好社会教育资源的协调工作
仅靠“社委会”一己之力,对社会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要加大与相关部门的有效协调。可协调当地宣传、文明办等部门,用文明公约进一步提升区域居民的文明程度;协调文化部门,加大区域文化建设的力度,提高全体居民的文化修养;协调环保、城管等部门,加大对生活环境的人文化保护,提高生活环境的文化质量;协调工商部门,加大对商户文明经商的引导,为青少年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协调网信办等部门,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协调妇联、工会等部门,加大对家教能力的培养,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当“社委会”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工作,区域人文资源得到较好的挖掘,可为社会教育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
3.建设有助于教育实施的社会教育课程体系
以爱国教育为例,仅从理论上告诉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空洞的爱国教育。如何让爱国教育有抓手、好落实?需明确爱国的逻辑起点是热爱家乡,如何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呢?“社委会”责任重大。“社委会”在牵头实施爱国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成熟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一是以地方志及地方发展中长期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以全面了解家乡的历史及现实为目的的教学内容;二是以地方先贤、劳模、重大工程设计者、优秀家长、名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三是以全面了解家乡,并形成热爱家乡意识为教学目标的课程。
4.促进社会教育的有效实施
无论多么强有力的“社委会”组织,多么成熟的课程体系,若不能促进社会教育的有效实施,“社委会”就形同虚设。“社委会”促进社会教育的有效实施,需做好下工作:一是与当地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少年宫等教育场馆长期保持密切的教学业务合作,并根据教学需要,做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等详细的计划,并在区域范围内做好师资统筹工作;二是主动与学校及家委会进行教学对接,促进教育合作,并根据学校及家委会教育实施情况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对社会教育进行必要的改革;三是定期对“社委会”的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及总结,不断提高“社委会”的教育协调能力。
成立“社委会”的目的是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合作。在家校社三方教育合作中,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根据国家教育意志及学校教育目标,社委会与家委会共同为学校教育顺利开展提供辅助。在教育合作过程中,应重点理顺以下三方面的关系,一是“社委会”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越位,社委会存在的价值是在家校社合作过程中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教育,而不是自成体系独立运行;二是学校方面应主动对接社委会和家委会,并对其应承担的教育职责提出建议,社委会与家委会应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及相关要求,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尽最大努力辅助学校教育的开展;三是建立教育合作协商机制,有合作就有分歧,当分歧出现时,用三方认可的协商机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理顺了关系,才能让教育合作有序开展。
很多人都在研究“家委会”、家校合作及社会教育,相关成果也很多,但对社会教育的协调与组织者“社委会”的研究却相对缺失,所以,要加大对“社委会”的研究工作。在研究渠道上,各级各类课题管理者应在课题选题上增加与“社委会”建设相关的研究内容;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应侧重社会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合作、师资培养、课程开发等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应以实践研究为主,鼓励有兴趣的研究人员研究出对社会教育有用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成果使用上,应把有价值的研究报告递交相关部门,为相关部门制定社会教育管理规定提供参考。
代表社会协调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家校社沟通的“社委会”,社会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要由这样的组织进行教育协调。所以,成立“社委会”,让其承担教育资源挖掘与整合的重任,不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