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路径探析

2023-10-02 16:37:48巴依尔太
山西青年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献图书馆历史

李 梦 巴依尔太 郭 闪

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关于口述历史,一般认为是以访谈的形式由访谈者引导受访者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所参与的重要事件或亲身经历的历史时刻,以及对非物质文化和学科知识的口头传授等。这些通过文字及现代摄影、录音设备等手段进行记录保存,并整理成访谈文稿、著作与音视频资料等可供使用的文献样式。口述历史在发掘和记录历史的同时,能够补充某些领域文字史料记载的不足,还能拯救和留存时代的记忆,还原过往历史真相。

现代口述历史是由西方口述史学演变而来,口述史学诞生于20 世纪40 年代的美国,以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成立为标志[1],之后便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发展,且被广泛应用于文化研究等领域。20 世纪80 年代进入中国,由最初介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到逐步形成实践,现今在国内已发展成为热门研究领域。图书馆界也纷纷参与口述历史研究工作,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图书馆作为文献的保存者,是承载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口述史学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图书馆密切相关。可以说,图书馆一直是口述历史项目的推动者、参与者、支持者。”[2]近些年来,我国图书馆界积极参与口述历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对珍贵文献资料的抢救中做出了极大努力,同时也将历史的书写者拓展为除专家和名人以外的普通大众,由影音资料来记录的技术手段也改变了历史的书写方式。高校图书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所开展的口述历史研究工作,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口述历史文献资源。笔者将从高校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研究工作的现状、意义与路径三个部分进行论述,旨在探寻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的实践与方法,致力于促进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逐年增多,呈现出跨学科多元发展的趋势,在发掘和拯救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开拓了更广泛的研究领域。例如: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所开展的“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口述史项目,湖南图书馆开展的“寻访抗日老兵”研究项目,以及探索口述历史与真人图书馆服务的研究等,为口述历史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然而,高校图书馆参与口述历史工作的相关研究较少,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相对滞后,亟待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高校图书馆对口述历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口述文献资源建设方面的理论,即从追溯口述文献的发展历程延伸出口述文献的重要价值,进而探究高校图书馆建设口述文献的意义与策略,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口述文献资源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3]。为此,有学者提出需要建立高素质人才研究团队,挖掘在校师生研究潜力,并利用先进技术设备等方式来创建口述历史文献[4]。其次,在口述历史的应用实践中,吉首大学图书馆口述访谈挑花传承人,搜集和保存土家族挑花文献。在保护少数民族濒危口头文献的同时,为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案例[5]。此外,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开展的院士口述史资源建设工作,通过访谈协和名医(院士)记录学术成长过程,试图揭示西医等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规律。同时收集院士手稿资料、手写病历、书画作品等原始档案,在建立院士口述资源库的同时,制成数字化专题,供保存和推广使用[6]。与此同时,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也承担着中医名医、名师口述历史研究任务,运用口述历史研究方法挖掘资深中医名家记忆中的学术经验和宝贵史料是今后中医学术传承的历史责任[7]。最后,将口述历史的方法运用于图书馆史书写和研究中,可弥补馆史的历史细节,抢救图书馆“活”的历史,实现馆史研究方法的革新,让更多普通大众参与到书写历史的过程中去[8]。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有学者提出要从用户需求出发打造口述历史特藏品牌,组建专业团队,依托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创新口述历史资源创新推广模式[9]。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任重而道远,但其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可为研究工作开辟新的路径。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意义

(一)有助于建设特色馆藏资源

口述历史文献相较于传统文献,因其生产方式的独创性,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特别是在地方特色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与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收藏和保存口述历史文献,可以丰富馆藏资源,也可以作为补充或佐证现有史料的依据,有助于促进馆藏资源建设多元化发展。在现今纸本阅读相对弱化的时代,读者对文献资源的种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口述历史文献可兼具纸质文献和音频、视频等文献样式,能够完善和丰富馆藏资源,形成馆藏优势。口述历史文献资源的收录对高校图书馆进行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都具有特殊意义,不仅能够探寻高校学科发展的脉络,还能拯救和保护濒危口头文化,促进高校图书馆发挥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进而推动高校图书馆跨学科研究工作的开展。

(二)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创造图书馆品牌文化

区别于常规的阅读推广模式,口述历史资源的推广更具有灵活性和吸引力。通过亲历者的视角,以生动的叙述方式展现和回顾过往,能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历史,并从中窥见历史的真实性,呈现出富有张力的推广效果。高校图书馆在推广现有文献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结合口述历史资源推广,同时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口述历史工作,是传承学科发展,发挥教育职能的创造性尝试。此外,通过选取和捕捉特殊群体记忆,寻找被遗忘的历史,发掘所处环境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史料,并利用阅读推广途径进行宣传和推介,打造高校图书馆系列品牌栏目,是突破传统阅读推广方式的重要手段。

(三)拓展图书馆职能,促进图书馆转型发展

随着读者阅读需求的转变,高校图书馆需要改变传统服务模式,在分析用户需求模式上下功夫,同时开辟文化服务新路径。口述历史工作的实践为高校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它所具有的跨学科属性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多元化发展思路,同时对馆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口述历史工作需要馆员具备更高的科研分析能力与信息整合能力,还要具备大历史观,善于发掘国家记忆与个人记忆之间的传承,同时具备人文情怀和专业素养,方能客观地发掘和再现历史。现今的高校图书馆已不满足于提供阅读服务和学科服务,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才能实现图书馆转型发展,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其向研究型图书馆转变,同时有利于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助力学科建设。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路径

(一)研究内容和素材的选择

开展口述历史工作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高校图书馆可根据自身馆藏结构特点找寻研究素材以促进特色文献资源收藏,也可借鉴其他馆的成功经验进行实践。在内容和素材的选择上,可紧靠社会热点话题,聚焦年度大事件,并结合经典主题进行开展。口述历史的实践者不仅需要对国家重大议题和重要历史事件投入关注,还要注重研究实践的本土化。近些年,口述历史相关研究项目在党史党建、脱贫攻坚等主题上做了诸多实践。例如,对党史精神结合口述历史的研究,对一线扶贫干部所展开的口述史访谈,从不同侧面展现时代主题,提升了学习教育的效果。为此,高校图书馆可依托新时代背景进行图书馆史书写,在记录图书馆成长变迁的历史过程中,挖掘老一代图书馆员所见证的珍贵史料,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还可以根据本校特色挖掘当地民俗文化与乡土记忆,关注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领域的历史记忆。其次,关注特殊群体,保存特殊群体记忆。可找寻校内师生的励志典型,挖掘其成长奋斗历程,记录其心灵成长史,激励新一代大学生,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最后,选择专家、教授、学者或参编教材人士等进行口述历史采集,通过梳理作为知识分子的生命史,探寻学科发展背后的内在规律,实现文化传承。

(二)建设专业的人才研究团队

口述历史工作的实践需要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图书馆馆员作为团队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口述历史传承者的重要角色。口述历史的采集需要建立统一的采访程序,要求团队成员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和敏锐的应变能力,能够引导受访者顺利进行交流访谈,同时能够熟练掌握拍摄工具等科技设备的使用以及处理后期口述文献的转化工作。

对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号召有意向参与此项目的专家学者,组建专业的研究团队,并与其他职能部门展开合作,共同探索口述历史的跨学科研究范式。通过举办口述历史知识讲座,并邀请口述历史研究者进行交流和经验传授,以此提升团队专业能力。同时,联合校学生会、社团等吸引学生参与口述历史采集工作,培养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此外,研究团队成员需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保持团队的稳定性,避免因人员缺失导致访谈受到影响,从而耽误项目的整体推进。

(三)建立口述历史特藏资源数据库

口述历史采集整理出的成果便是供研究和利用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具有成熟的资源管理经验和技术资源,能够实现口述历史文献的保存和使用。口述历史文献经访谈者整理后,一般会形成著作出版或集成研究论文发表,但随着现今读者查找资料方式的转变,数据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可将收集的文字、书画以及音视频组成的口述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和编目,制作成口述历史特藏数据库,读者可通过检索或远程访问的方式查找所需文献资源,实现口述历史文献查找更加方便、快捷的途径。这不仅能丰富图书馆特色资源的馆藏,还能为今后口述历史研究创造活力。

(四)利用新媒体手段宣传推广,扩大受众范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口述历史访谈资料已不仅被应用于著作出版和文献研究领域,而且与新媒体创作相融合,呈现出影像化记录趋势。2021 年,一部展现西南联大精神的纪录片《九零后》,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它通过特定年代背景下西南联大学子的口述历史记忆,唤起了我们这一代人对各自面对的时代问题的思索,掀起了追忆西南联大精神的热潮。高校图书馆可借鉴其成功经验,借助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推广。首先,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即在图书馆官方微信平台进行内容推送,也可在哔哩哔哩APP 和抖音等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实现宣传视频的同步推送。同时,联合学校官网以及学工部微信平台等加大推广力度,在宣传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可通过跨界融合招募技术人才进行纪录片或有声读物的制作,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和宣传,以期达到口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实践,也是助力学科发展,拓展图书馆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因此,建设专业的口述历史研究团队,引进先进新媒体技术创新推广方式,建立特藏数据库实现口述资源有效利用等,是今后高校图书馆口述历史研究努力的目标。口述历史工作应作为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高校图书馆员需发挥好文化传承者的重要角色,为传承人文精神、建设文化强国助力。

猜你喜欢
文献图书馆历史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飞跃图书馆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