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芳 乔元明 董慧琳 华宏斌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研究——以C大学新校区为例
王彩芳 乔元明 董慧琳 华宏斌
[常州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新校区建设代表着高校教育教学软硬件设施的全面提升。本文以C大学新校区为例,探讨在校园规划与建设实践中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从而提出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建议,即立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内涵发展,立足于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立足于构建城校融合的共享互动校园和立足于构建集中、开放、协同的创新校园。
立德树人;校园规划与建设;环境思政;人才培养
新校区是高校拓展办学新空间,擘画教育发展新形态的直接体现。[1]将立德树人工作贯穿于校园的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和后期的维护保障方面是体现以生为本、以德为先、德与人的具体内涵价值的演绎。
时值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各大院校在校园规划与建设布局方面各具成绩,为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但是有关校园规划与建设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浮现,其中校园预留空间问题被频频提及。不少高校在校园规划中出现了因缺少空间而无法实现扩建升级,不能满足专业学科动态发展调整和学校事业发展规划需求的诸多问题。在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前期,要秉承“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探索校园教育教学空间集约高效、校园生活空间宜居和美、校园生态空间和谐共生的总体要求,充分考虑到预留空间适度合宜,超前预想和适当留白,以弹性设计思维规划未来校园发展。
校园建筑等教育机体越来越多的呈现出互融共促、包容协作的格局。一是物理空间层面,校园规划建设时,应保证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独立性和群楼之间的联系性,将不同建筑空间单元相互连接起来,地上与地下空间串联起来,消弭建筑物理界限,形成单一空间的系统完整和群楼空间的呼应,汇聚空间多重效用以达成校园聚落体系。二是体现在社交行动层面,注重布局合理的公共空间用作师生交流、研学活动、展陈布告等,充分发挥空间的人文交流功能,让校园学习和生活空间融合互补,让建筑的功能惯习趋同互补,实现校园空间的多元发展和创新融合。
倡导深度学习、注重个性化学习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层指向。成长中的校园应该颠覆传统授课空间、休闲娱乐空间、社交互动空间的分界,兼具适用性、多样性与可塑性等特点。校园空间的可塑性体现在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创新和畅想,同时也是回归教育初心和育人本心的愿景勾勒。颠覆传统的教育空间配置形式将带来师生关系的转变,创新固有的教育空间设置将引领青年大学生自主学习、多元学习理念的生根,这不仅是校园整体层面的统揽,也是细微到基层教学单元的个性匹配,在保留原有建筑特点的同时,通过优化改良、提档升级等技术手段的嫁接,让原有的建筑功能发生质的改变和想象的延伸,充分提高建筑的多样性和空间利用效率,最终形成既立足于现实功能需要又充盈无限多样化的自由空间转换,体现建筑结构骨架的重塑,更是教育理念在校园空间利用方面边际效益的倍增。
C大学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以“产学研”结合为鲜明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2018年9月投用的新校区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
1.轴线结构
新校区结合动态发展原理进行规划设计,以“一带并4+X区”的功能结构分期建设。校区依托图文信息中心为标志性建筑群,以贯穿校区的纵横两条空间序列轴线,打造核心空间中心圈。横轴为“生态活力轴”,纵轴为“中吴人文轴”,以滨水景观带将校园整体划分为教学区、信息区、生活区、运动区四个区域和X个待建区,四个区域设有丰富的生态和人文景观,其中,生态活力轴线上设有垂直绿化、雨水人工湿地、生态树池、生态植草沟等绿色海绵系统,同时重视采用立体绿化、移动组合式绿化等措施,保证校园高绿化率,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中吴人文轴线上串联起入驻的各家教学单位、行政职能部门和学科院所,有机组织成一个层次丰富、文化气息浓厚的建筑组群,是校园的文化核心。
2.线性结构
新校区“弧线形”步行道路系统及“直线形”中央大道是连接各功能区块,塑造区域开放、空间共享的关键。“弧线形”步行道路系统由散步小径、休闲广场、林荫道组成,成为校园景观的浏览路径;“直线形”中央大道具有明确的空间引导性,两侧是图文信息中心、公寓组团、体育馆等建筑,有利搭建了便捷的步行交通空间,也为各类活动提供交往平台。“弧线和直线组合”系统为整个校区提供了规划清晰、布局整齐、功能明确的规划构架,也在有效利用原始地貌特点的同时,使整个建筑群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动静分离,各功能区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便于贯穿。
3.组团结构
新校区的教学办公区、生活区、活动区建筑群呈现出组团式群落结构,同时,每个组团又遵循空间逻辑,既对内融合,又对外贯通,形成多层次的开放界面或接口。教学办公区以四栋教学功能和基层教学单位行政功能兼具的建筑为组团,形成开放融合格局;生活区是以12栋公寓楼、2个餐厅为基础的建筑组团,公寓楼建设倡导“书院制”理念,体现围合式、院落式建筑风格,餐厅则包合公寓组团,提供生活便利;活动区是以室外功能运动场和室内风雨操场为特点的建筑组团。建筑组团结构考虑到了空间有效利用的合理性、区域功能的平行互动性、校园规划组团布局的整体性和空间后续开发利用的前瞻性等多个方面。此外,在校区X个待建区,创设远期发展用地,以便构建新建筑组团,为塑造弹性生长的校园预留空间。
1.教育教学资源共融共享
新校区重视大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新校区与地方政府、企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实践育人平台,促进多层次互动交流,为学科交叉融合、协同育人培养创造机会,充分体现了校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思想。以图文信息中心为教育教学核心点,辐射到周边教学楼、学院楼等公共教育区域;在书院公寓中创设智慧自习室、期刊浏览室和书屋,为学生生活区设立无处不在的学习交流空间;在餐厅设立思源书吧和读书驿站,让餐厅既有饭菜香,又有书墨香。校区对公共教育教学资源进行集中管理,面向校区内中外学生开放,提供了师生研学的交流之地和中外学生交流共通的深度融合场所,在很大程度上为校园生活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层次感。
2.“四创”育人平台无缝对接
新校区以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为契机,以“创新、创意、创造、创业”为核心开辟“四创”育人模式。在生活区开设常青藤创业社区,面向全校招募创业项目入驻,开展项目的落地孵化;在教学区开设“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打造成为展示青年大学生专业特点、研究亮点、创意特色和技术技能水平的新窗口,进一步启发师生创意,激发创造热情,焕发校园创新活力。此外,校内孵化同步联动大学科技园,依托公共服务平台、产学研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四大平台,为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创意升级、创业帮扶提供全周期服务,形成大学和地方共同发展、无缝对接的良性运行机制,通过交互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理论、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2]
3.环境思政育人润物无声
环境育人要以“安”为基,以“美”为上,以“谐”为本,以“育”为要,让学生从校园环境中汲取立德之资和成才之源。新校区秉承“花草有爱,树木有情,校园处处有思政”的理念,打造专业性、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等多样化的思政文化建设,让师生榜样引领从幕后走向台前,让学院特色文化进一步彰显,让价值理念和思政元素嵌入抬头可见、触手可及的校园环境中,与生态校园同步构成聚思想、有故事、会说话的良好育人氛围,这样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长期培育和激励青年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优良学风的形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从而转化为大学生群体的共同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高等教育需强化育人意识,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3]高校的校园规划与建设应立足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紧密联系建校理念、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三重维度,在空间格局、建筑风貌与景观环境三个方面苦下功夫,促进其高层次地协调配合,展现地域、行业及文化特色,从而塑造出独具特色、精神永恒、文化气息浓郁的场所空间,培养塑造更多技能知识专业型和具有思辨思维的“文化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动力由“自上而下、外在推动”转变为“自下而上、内在追求”,内涵式发展由单一化、标准化转向多向度转化和迁移,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更强大的内生动力与价值导向。
校园规划与建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前期铺垫的重要一维,应把握数字化转型之契机,在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管理方式方面不断重塑,为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注入源头活水。高校应深耕“环境思政”责任田,拓展“思政育人”教育体系,系统化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根本任务。此外,校园规划与建设要积极主动创设条件为大学生劳动实践积极赋能,开设劳动实践课程,提供校内劳动实践见习岗位,开展劳动实践技能知识讲座,适当利用校园内的预留用地进行劳动实践教育体验,培养知行合一,有思想、有本领且厚植“爱党、爱国、爱校”情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的建设与规划应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发掘未来“校园”存在的多种空间表现方式,围绕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环节开展优秀现代化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前沿优势和文化驱动比较优势,结合好校园周边、产城范围内的教育教学资源与支持,推动共享融合的高层次互动发展,在思想、理念、科研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主题中的重大实际问题提供高素质人才、高效能方案、高水平对策,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开放式、共享式发展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高校力量,促进高校与城市共荣共生。
高校的建设与规划应从协同创新的视角,以建设研究型创新校园作为切入点,在建筑单体、建筑群与区位三个维度探索创新校园与职能发展的空间设计策略,同时集中关注在管理学、教育学、建筑学等领域中缺少落实的校园空间与功能,运用创新的建筑环境理念结合大学实际运行特征进行整体合理规划,探索对创新校园整体空间组织模式的研究。结合国内外对于知识创新型高校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高校应协同联动周边科技园区和创意产业集聚区,在人才、社区、科技、配套资源等多种要素在创新文化下的有机组合的多元因素系统化作用下,充分利用自身灵活的变通能力与适应性,挖掘校园创新的发展内涵,积极探索校园创新的可能性,打造拥有场所空间多样化、资源设施共享化、知识群体与创新活动贴合化等特征的集中、开放、协同的创新校园。
[1]王彩芳,董慧琳,史柯清,何之悦.发展视域下高校校园规划与建设探赜——长三角五所新建校区高校实考[J].高校后勤研究,2021(10):34-36.
[2]张小远,王华,崔源.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创客空间的建设与运营[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2,39(10):239-243.DOI:10.16791/j.cnki.sjg.2022.10.043.
[3]雍莉莉.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2-08(009).DOI:10. 28131/n.cnki.ncshk.2022.005425.
江苏省教育基本建设学会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yjb2021D002),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JY2021042,GJY2020015),常州大学高教研究院课题(项目编号:CDGZ2022009),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2310292047Z)
(责任编辑:杨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