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风险管理分析

2023-09-30 04:22赵光会
南北桥 2023年19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

[摘 要]本文探讨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风险管理问题,分析信息化在財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针对内部风险如信息丢失、数据处理错误,外部风险如网络安全和法规,以及供应商合作风险等,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措施,旨在为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有效应对多样风险提供指导和启示。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逐渐走向信息化,这不仅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也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然而,财务管理信息化也伴随着一系列风险,需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财务信息安全和可靠。本文将围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风险管理展开探讨,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1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概述

1.1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是提升管理效率的需要,也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可以加快财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减少人工操作误差,为决策者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同时,信息化还能够促使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创新,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1.2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的广泛应用正在彻底改变财务管理方式和效率,这不仅提升了财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速度,还为决策提供了更准确的支持。在财务数据处理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智能算法自动识别模式,识别异常情况,从而提前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大数据分析技术则使得庞大的财务数据可以被迅速整理、分析[1]。此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是重要的推动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移动化应用使得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财务数据,实时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更灵活地作出决策。这种趋势还鼓励了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促进了业务流程协同和高效运作。

2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2.1 技术挑战

2.1.1 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故障、不中断服务的能力。然而,财务信息化系统可能面临硬件故障、软件错误、网络中断等多种风险,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可能导致财务数据丢失、处理延误,甚至影响正常的财务决策和经营活动。同时,系统安全性也是一项重要挑战。财务信息包含敏感的财务数据,一旦遭受黑客攻击、病毒感染或存在其他安全漏洞,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篡改,对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此外,系统故障可能导致数据处理和报告延误,影响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安全漏洞可能导致财务数据遭到未授权访问,泄露客户信息,引发法律诉讼和信任问题。

2.1.2 数据隐私和保护

财务数据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涵盖了敏感的财务信息,如财务报表、交易记录、客户信息等。这些数据如果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泄露,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商业机密外泄,甚至可能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引发法律诉讼和罚款,对企业的声誉和财务造成严重影响[2]。数据被未经授权的访问者获取,导致敏感信息泄露;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遭到窃听和篡改,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数据存储不当,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被窃取。

2.2 组织挑战

2.2.1 人员技能和培训

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能够熟练操作相关的信息系统和工具。然而,企业内部的员工来自不同的背景和领域,其技能水平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员工会遇到操作不熟练导致的错误,数据录入和处理不准确,甚至可能影响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同时,技能不足也可能导致员工无法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限制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效益的发挥。

2.2.2 组织文化和变革管理

财务管理信息化通常会引入新的工作流程、技术工具和沟通方式,这会对组织的文化和员工行为产生影响。然而,组织内部可能存在一些既定的文化和工作习惯,员工可能习惯于传统的操作方式,对新的变革持怀疑态度,甚至可能出现抵制情绪。一些员工可能会对信息化变革感到不适,出现操作不顺畅、沟通不畅、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组织文化的惯性和员工的顾虑可能会阻碍变革的顺利进行,影响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全面应用和效益发挥。

3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管理措施

3.1 内部风险

3.1.1 信息系统故障与数据丢失风险

信息系统故障与数据丢失风险指的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可能因硬件故障、软件错误、人为操作失误、恶意攻击等问题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的风险。一旦发生故障,企业可能无法及时获取财务数据,影响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甚至可能造成财务损失和声誉风险。因此,企业需要从多个角度识别信息系统故障与数据丢失风险。第一,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审查,了解系统结构、关键组件以及数据流程,识别潜在的薄弱环节。第二,分析历史数据,了解过去是否发生过系统故障和数据丢失事件,从中获取经验教训。第三,与IT团队密切合作,了解系统的漏洞和风险点,以便及时采取措施[3]。第四,企业需要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计算系统故障可能带来的财务损失,如无法按时完成财务报告、错失投资机会等。同时,评估发生故障的概率,考虑硬件设备的稳定性、软件的安全性以及人为因素影响。

在风险控制方面,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定期备份机制,将财务数据定期备份到安全存储设备中,确保数据安全和可恢复,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地点。第二,选择高品质、可靠的硬件设备,降低硬件故障发生概率,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查,及时替换老化或有故障迹象的设备。第三,采用冗余设计,确保关键组件的备份和容错能力,引入负载均衡技术,分散系统负荷,防范单点故障风险。第四,部署实时监控和警报系统,及时发现系统异常和故障,以便快速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第五,制订灾备计划,明确系统故障时的应急响应步骤和责任人,定期进行模拟演练,确保团队熟悉应急流程。

3.1.2 信息录入与数据处理错误风险

信息录入与数据处理错误风险是指在财务信息化过程中,由于受人为操作失误、系统错误或其他因素影响,导致数据录入、处理和传递出现错误的风险。这可能导致财务数据不准确、不完整甚至失真,进而影响企业的决策和经营。企业应当对财务流程进行详细分析,识别可能出现数据处理错误的环节和步骤。并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审查和分析,了解过去是否发生过由于数据错误引发的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针对信息录入与数据处理错误风险控制,应尝试采取以下做法:第一,引入数据验证机制,确保录入的数据符合预定的格式和范围,例如对金额、日期等字段进行合理检查,减少错误数据录入。第二,建立审计流程,对关键财务数据进行定期审查和核对,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发现潜在的数据处理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第三,采用数据自动化处理技术,减少手工操作带来的错误风险,从而降低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增强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1.3 内部欺诈和滥用风险

内部欺诈和滥用风险指的是企业内部员工、管理层等人员可能通过滥用权限、伪造财务信息、财务舞弊等手段对财务数据进行恶意篡改、操作或滥用的风险。这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还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信任危机。为识别内部欺诈和滥用风险,企业首先应当对员工的背景进行严格审查,接着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员工的权限和责任,限制敏感数据和系统访问权限,最后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控和审计,及时发现异常操作行为。

企业需要设立权限分级制度对该风险予以控制,根据员工职责和需要,明确不同层级的访问权限,只授予员工必要的权限,限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同时,部署实时监控和警报系统,对财务数据的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操作及时报警,并同步建立审查机制,对财务数据操作行为进行定期和随机审查。通过审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异常操作行为,并采取措施。此外,可以考虑建立匿名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对内部不当行为进行举报,确保举报渠道畅通,对举报行为保密并进行及时调查[4]。

3.1.4 内部控制失效风险

内部控制失效风险指的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或未能有效执行,导致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合规性无法得到保障的风险。企业应对现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审查,了解制度的设计、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与内部审计团队合作,开展风险评估和控制自评,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通过定期的内部和外部审计,发现控制失效的迹象和风险点。

就内部控制失效风险,企业需要引入定期的内部审计和自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建立追踪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同时引入自动化技术,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预警。通过自动化控制,减少人为干预和操作带来的风险。同时,企业也需对员工进行内部控制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员工的参与和配合,不断强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2 外部风险

3.2.1 网络安全威胁风险

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可能受到网络攻击、病毒侵袭、黑客入侵等外部恶意行为的风险。这可能导致财务数据泄露、篡改、丢失,进而影响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甚至可能导致财务损失和声誉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对现有的网络安全架构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漏洞和薄弱点。同时,监控网络流量和日志,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未授权访问。此外,定期参与网络安全社区和信息交流,了解最新的网络威胁趋势,有效评估自身的网络安全危险风险。此外,企业在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合作时,也应当评估其网络安全能力和措施,确保共享数据安全。

据此,企业需要引入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反病毒软件等安全设施,实时监控和阻止恶意网络行为,建立多层次防御体系,防范网络攻击风险。同时,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渗透测试,发现潜在的漏洞和薄弱点,及时修复,保障系统安全。对重要的财务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企业应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引入双因素身份认证,加强对系统的访问控制,同步制订网络安全紧急响应计划,明确网络攻击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团队熟悉应急流程。

3.2.2 法规合规风险

法规合规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信息化过程中可能违反国家、地区或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导致财务信息的处理、披露不符合法规要求的风险。据此,企业应与法务部门合作,对财务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全面审查,识别可能存在的合规隐患。同时,企业应当通过计算违规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诉讼费用、罚款金额、财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以及监管机构的监督强度等指标,来对自身进行风险评估。

3.2.3 供应商合作风险

供应商合作风险是指企业在与供应商合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信息安全、合同履约等风险。供应商的信息安全能力不足可能导致财务数据泄露或被篡改,合作伙伴的违约行为可能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处理流程,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据此,企业需要对潜在供应商的信誉和声誉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其历史合作情况,并评估供应商的信息安全能力,包括数据保护措施、网络安全政策等。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企业应当充分地评估供应商,了解其信息安全政策、流程和能力。在合作过程中签署明确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合作协议中应包括信息安全条款、合同履约要求等内容。同时,定期对与供应商合作的财务数据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数据流向或操作行为,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财务数据安全和完整,并制定与供应商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确保财务数据可以及时恢复。备份数据应存放在不同地点,防止单点故障。此外,应在合作协议中明确风险的分担机制,规定在出现合作风险时各方的应对措施和责任[5]。保障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并持续监督和评估供应商的信息安全措施和合作履约情况。定期对合作伙伴进行审核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结语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通过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企业可以减少财务信息化帶来的风险,确保财务数据安全和可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组织变革,企业可以在信息化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燕儿.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与风险控制[J]. 中国集体经济,2023(17):132-135.

[2]叶彬.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J]. 大众投资指南,2023(11):104-106.

[3]黄宇.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大众投资指南,2023(11):134-136.

[4]陈群.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24):55-57.

[5]邢春梅.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的风险管理[J]. 商业文化,2021(34):57-58.

[作者简介]赵光会,女,贵州贵阳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贵州分所,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财务管理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