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霜 吴家敏 通讯作者 李女仙
摘 要:解构主义设计思潮于20世纪80年代在艺术设计领域兴起,形成的新的设计概念与方法影响至今。文章通过分析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景观设计和拉·维莱特公园,探索解构主义在景观设计行业的运用,并研究解构主义设计的思考方式。解构主义设计思潮在拉·维莱特公园的应用,为景观设计行业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及反对传统的设计模式,它强调设计的自由性、多样性,实现了设计思维的解放。
关键词:解构主义;拉·维莱特公园;景观设计
20世纪中叶,后现代主义开始衰落,艺术设计逐渐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并涌现出许多新颖的设计风格。这些新的设计风格大多是对现代主义设计或国际主义设计的调整、补充、改良、发展,其中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生态设计、绿色设计等是相对典型的设计思潮[1]。解构主义设计是一种具有力量的艺术表现手法,注重考虑设计主体的内在结构因素与总体性。解构主义设计突破正统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与设计形式,舍弃古典主义的轴线对称、中心构成的创作方式,以崭新的面貌在艺术设计领域占领一席之地,并对当前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2]。文章以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为例,探讨解构主义设计思潮在景观设计的应用与影响,并借鉴其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法。
一、解构主义的含义与特征
(一)解构主义的含义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解”的本义是分解、瓦解、拆分;“构”的本义是拼凑、合成、构成;“解构”直译为“分解结构”,即拆解以后再进行重组、拼凑。解构主义在哲学领域译为消解哲学;在语言学领域译为解题批评;在文艺批评领域译为分解论与解构主义等;在建筑设计领域译为解构主义、解构、散构等[3]135。
“解构”这一概念最初由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提出[4]132,用以描述一种“分解”“拆解”“揭示”现象的方法。后来,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将其扩展为一种“消除”“反积淀”“问题化”“替代”的方法。解构主义反对传统原则与标准,主张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原则与标准并加以批判,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对结构主义的反对和拆解[5]。在解构主义中,个性和表现性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特征。
(二)解构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解构主义是20世纪后期文学、哲学等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思潮,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政治变革,经济的快速增长與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然而,这些变革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威胁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也日益突出。直至20世纪中叶,西方人仍未摆脱由战争带来的恐惧感。面对冷战的对立、种族的矛盾、地域的冲突、贫富的分化与价值观念的混乱等一系列令人忧愁的现象,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使人们的情感难以得到满足,这导致当时的西方社会呈现出思想与精神危机,许多人陷入迷茫、紧张、恐慌甚至绝望的情绪中[6]。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与文化批评方法,源自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理论。德里达不满西方留存已久的哲学思想,对古典哲学信念进行质疑与挑战。他认为西方古典的哲学历史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应该由“存在”定为“在场”,并融合海德格尔的“在场”概念,德里达将其称为“在场的形而上学”[7]。对此,德里达提出“差异”的概念,即解构主义理论旨在通过对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批判来表达。他主张作品应处于解构、开放的状态,认为领域之间本质上就存在解构,提倡开放学科之间的边界[8]。解构主义的目标是探究、揭示差异的存在,通过对差异的理解与分析,质疑、反思、挑战传统的观念与结构。
在20世纪70、80年代,解构主义在欧美文化理论和文学批评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些对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理论存在质疑的建筑师开始研究解构主义理论,并提出了解构主义建筑设计理论。这一理论强调通过破坏和变革来创造新的意义和体验,解构主义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领域逐渐得到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正式成为一种设计风格开始流行。这种设计风格的发展促进了设计领域的思想与方法的转变,其强调将建筑看作是一种语言或符号,探索设计的形式和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三)解构主义设计的风格特征
随着设计师们对解构主义设计理论的提出、实践与发展,解构主义设计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征。解构主义设计看似凌乱和无序,实则具有清晰的内部逻辑与设计步骤。解构主义设计的风格特征为散乱、残缺、突变、动势、奇绝。
1.散乱,即在总体形象上表现出支离破碎、结构散乱、变化万端的特征。与以往的设计作品相比,散乱的设计表现得更加活跃,其创作形式不受现有的程序与秩序约束,同时又避免了与古典主义设计相重叠。
2.残缺,即设计师在设计时特意强调作品不完整的状态。设计师会有意地在作品的局部呈现出残缺、破碎、破坏的感觉,追求作品的深度及独特性,使其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感受和独特的残缺审美体验。
3.突变,即使用各种各样毫无联系的设计元素进行拼凑。突变设计的拼凑往往出人意料,没有任何过渡或融合,甚至有意制造生硬、牵强的感觉,以突显元素之间的偶然碰撞,并从中营造出神秘感、突兀感。
4.动势,即设计的目的是反静态、反平衡。动势设计通常会在设计中选择弯曲、倾斜、扭转等具有动态特征的形体,营造出一种失重、失稳的不安全状态,有的设计作品也会使人感觉到轻盈、活跃、上升、舞动。举例来说,著名解构主义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在其设计的作品“跳舞的房子”中就体现出动势的设计手法。如图1所示,荷兰国民人寿大夏的建筑造型仿佛是被扭转过的状态,充满曲线韵律,使人产生建筑不安全的感觉。
5.奇绝,即设计作品通过打破常规法则和传统框架来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设计师通过创造独特的设计元素、设计形式来实现这一目标,力求做出标新立异的作品。设计师认为奇绝的作品应该是非正常为正常,通常通过其非凡的创意和奇妙的表现形式令人惊叹不已。
二、景观设计中的解构方法
(一)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的解构
古典与现代的景观设计中追求的是和谐、秩序、逻辑,而解构主义景观设计主张反对统一性、整体性,倡导冲突与破碎、散构与分离,通过重复、变化、扭曲将整体解构,在冲突与对立中形成独特的解构空间。自解构主义理论的提出,景观设计的方法变得更加灵活,设计成为一种即兴创作、随意组合、追求破碎感或古怪堆积的表现手法[9]。
(二)对功能意义与价值的解构
在20世纪中叶后的公园绿地中,功能性与价值性是同时体现的。解构主义者主张公园应该是多种文化融合的地方,在设计中实现三种概念,即都市化、快乐、知识与行动[10]138。在景观设计中,解构主义设计师解构了城市公园的功能意义与价值,使公园不再受限于传统城市公园与城市绿地的观念,并且将公园绿地综合考虑,扩展了城市公园文化的多样性与功能的综合性;同时强调场地“精神”,强调游客对场地的理解、阅读与解释,使游客不仅是被动欣赏,更可以参与到审美创作中。
(三)对中心论的解构
在景观设计中,对中心论的解构作为一种新颖的设计思维出现。德里达所提出的中心在本质上是唯一的,它在一定的结构内构成,由中心支配着结构,同时又避免了结构性[10]139。受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解构主义设计师不再在设计场地内专门布置一个中心点或一个聚焦空间。他们十分反对用“统一”“中心”的角度来看待设计,因此解构主义设计师在设计中通常打破中心论的空间思维惯性,采用更加前卫、更加具有弹性空间的组织形式。
(四)对建筑确定性的解构
对建筑确定性的解构是对传统景观设计的重新定义。解构主义设计师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运用反类型学的观点,提出建筑的非功能特性理论,并对建筑确定性与传统性的本质发起挑战。建筑的非功能特性理论即建筑被解构、被分离,指发生在某一空间中的事件的关系与该空间本身的关系是同等的[11]176-180。在解构主义景观设计中,空间的功能意义具有交换性与不确定性,空间的形态不作定义,这是对传统观念的解构以及突破。
三、解构主义设计理念在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应用
(一)拉·维莱特公园的概述
拉·维莱特公园是一个典型的、充满解构主义色彩的景观设计案例。拉·维莱特公园是屈米的代表作品,其位于法国巴黎东北方向,总占地55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積约占35公顷(如图2)。拉·维莱特公园周边环境状况相对复杂,其原始场地的性质是巴黎市中心菜市场、屠宰场、杂货市场,西部是斯大格林勒广场、南部是音乐厅、北部是科技技术与工业展览馆,被乌尔克运河分为南北两大部分[12]。
(二)拉·维莱特公园中点、线、面的构成
解构主义景观设计的形式特征,可以概括为空间形态的分解处理、重新构成,即对点、线、面的构成处理。设计师通过一系列设计手法,将拉·维莱特公园内外的复杂状况有机地组合到一起,实现了多种功能需求的统一。公园的整体布局十分严谨,由点、线、面要素通过各自独立体系的交叉、重叠构成(如图3)。
1.点的构成。在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过程中,屈米在场地绘制120m×120m的方格网,然后在方格网上约40个交汇点中布置一个红色建筑(如图4),这些便构成了公园中的“点”的要素。通过“点”要素的陈设及其色彩、网格布局,建立起新的秩序,形成统一的效果。这些红色的“点”要素被设计师称为“Folie”,是公园中具有点景作用的小建筑,也是拉·维莱特公园空间构建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有的“Folie”是仅作为“点”的要素出现,不具备使用功能;有的则是具有特定的功能,且功能根据游人的需求而定制,有咨询室、小卖部、医务室、咖啡厅等。
2.线的构成。拉·维莱特公园中的“线”的构成要素分为几个部分,其中包括一条贯穿全园的主要游览道路、一条东西走向的运河、两条长廊、几条林荫路。这条主要的游览路打破了由“点”要素构建起的方格子的严谨秩序,同时将公园里的十个主题园串联起来。
3.面的构成。公园中的绿化空间、交往空间是构成公园“面”的要素。这些空间呈现出多种不同形状,使用多种不同材料进行铺装,例如草坪、丛林、十个不同的主题和其他场地。其中,十个主题园是由不同的景观设计师设计创造,它们的形式变化丰富,有下沉式、以雕塑为主、以气象景观为主等形式。设计师将这些“面”类比成一部电影中的不同片段,以此增加在游园时的趣味性。
(三)拉·维莱特公园的解构方法
景观设计的解构方法不是“颠覆”而是“游戏”,即“能指的游戏”或“形式的游戏”,在“游戏”中寻求意义表达。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方法就是“游戏”,通过把公园中点、线、面结合在一起,打破从古典主义时期开始的传统公园模式,创立出一种空间分解形态,一种持续变化的、无限延伸的空间形态。在拉·维莱特公园中的“Folie”就像是“游戏中的道具”。“Folie”的色彩运用、摆放秩序,形成一个整体的效果,它们存在的设计意义就是人们对它们的认识或解释,也就是“游戏”中的意义[3]136-138。
拉·维莱特公园采用了反中心、反对称的分离设计策略,通过运用片断、重复的设计手法,使空间的整体性、中心性消解,呈现出自由、松散的氛围[13]。例如公园中两大直线(南北走向的走廊与东西走向的运河)的交点不是中心点;公园中所有“点”的分布都是均衡的,没有一个特别的中心;娱乐空间、交往空间、绿化空间都不构成焦点。这种设计策略强调的是设计元素的综合性,将每一个部分都组合到一起,强调无等级、无秩序的设计逻辑。
四、结语
受解构主义理论的影响,设计领域呈现多样化发展,设计形式个性化、模糊化。通过文化的碰撞、解构、变构、重组,建立新的景观设计体系[14]。解构主义思潮的产生,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也是人们思维、意识的一种解放。
解构主义思潮在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形成一种新的审美意识,为景观设计行业带来一种新的设计概念和创作手法。景观设计行业中心论的消解,表明20世纪末的设计师追求自由、反对等级秩序,主张平等原则,强调多元化,并向往更深层次的美学创作。在信息时代,所有的艺术设计思潮与生活方式都在快速变化发展,景观设计的形式与功能同样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变革,只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设计思维、设计逻辑,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肖清风,张文丽.世界现代设计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郭宜.解构主义对现代主義设计的意义[J].包装工程,2009(10):212-213.
[3]邬烈炎.解构主义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4]杨先艺.艺术设计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陈瑞林.西方设计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6]陈鸿雁.从哲学到空间的延续——解构主义思想对设计实践的启发[J].美术学报,2020(6):33-39.
[7]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M].何佩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朱伟静.基于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南京金陵船厂景观更新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6):52-54.
[9]陈哲.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解构主义[J].装饰,2010(9):133-134.
[10]段汉明.城市美学与环境景观设计[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1]沈守云.现代景观设计思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12]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耿明松,林家阳.中外设计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14]夏莹莹.基于解构主义的空间设计研究—以南京世界文学之都文化馆为例[J].美术文献,2021(5):129-131.
作者简介:
陈宇霜,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吴家敏,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通讯作者:李女仙,硕士,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展示设计的叙事性研究、广东传统村落环境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