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風
睡眠經濟是指睡眠品質差或失眠等有睡眠障礙的人群所造就的需求經濟。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下,睡眠成為了許多人需要格外在意的事,調研數據裏不斷增多的失眠人群比重、社交平臺上日益增多的睡眠話題討論、購物軟體中日漸豐富的睡眠產品,無一不昭示著睡眠問題在年輕世代是如何來勢洶洶。隨著問題而來的,是潛藏在睡眠需求下的巨大商機。
據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等機構發佈的《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顯示,2022年中國人均睡眠7.4小時,近半數每晚平均睡眠時長不足8小時。同時,隨著年齡增長,總體上受訪者睡眠時長呈縮短趨勢,睡眠品質自評呈下降趨勢。
而作息不規律、壓力、慢病、負面情緒等都是影響睡眠的高危因素。
越來越多的人受到睡眠困擾,「睡個好覺」成了很多人的心願,人們開始不遺餘力地尋找改善睡眠的方法,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為睡眠品質買單。比如:規範作息、飲食調節、放鬆舒緩、甚至是用上了各種科技產品來幫助自己改善睡眠。
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商家開始發力和探索,如何幫助人們睡得更好,這逐步形成了一個經濟形態:睡眠經濟!
在供需兩端的刺激下,各類「睡眠神器」、新興服務層出不窮,睡眠經濟規模呈持續增長態勢。2016~2022年間,中國睡眠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已從2616.3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至 4562.1億元。隨著睡眠產品市場滲透率不斷提高,產品類型不斷增多,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2027年將達6586.8億元。
睡眠障礙正在困擾著年輕人
社會發展不斷加速,當代打工人面臨著心理與生理的雙重困擾,白天工作繁忙缺乏自由支配的時間,深夜成為了人們「報復性熬夜」契機,追劇、打遊戲、刷抖音、逛淘寶等分散著年輕人的注意力,也讓年輕人養成了熬夜的習慣,這部分人群的免疫力下降產生了亞健康問題,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著失眠的困擾。
年輕的熬夜主力軍大概分為被動熬夜和主動熬夜。一些年輕人因為生活壓力或是學習工作,被迫犧牲休息時間,「缺覺」逐漸成為常態。甚至逐步發展到了重度失眠,甚至出現一部分人需要主動熬夜來增加閒暇時間釋放壓力。
尤其是如今的互聯網時代,遊戲、網路、短視頻對夜晚的時間侵佔更為明顯。根據調查,有接近70%的失眠群體會選擇玩手機,超過半數會在2點後放下手機,但依然有將近一成的夜貓熬夜到3點~4點。
由此可見,睡眠問題伴隨現代化發展,會愈演愈烈,也會影響更多的人群。睡眠障礙群體會達到新的體量,正所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日趨增加的失眠人群,自然而然地催生了助眠產品的誕生。伴隨著人們對健康睡眠重視的程度不斷提高,相關產品需求擴大,睡眠經濟登上了舞台,洶湧而至。
新的消費需求下長出了哪些新品類?
對於人體而言,睡眠就像空氣、水分一樣重要,所以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重視睡眠問題,睡眠話題越來越常見,小紅書、豆瓣相關筆記和小組也越來越多,說明睡眠問題愈發地被重視。
一邊熬夜一邊養生成為了大部分年輕人生活與消費的習慣,並在睡眠問題上尋求幫助,也給品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 功能性口服品風頭正盛
隨著消費者的保健意識加深,保健品、功能性食品與飲品逐漸跨過了年齡偏見,成為所有失眠者的深夜選擇。
其中褪黑素風頭正勁,幾乎已經成為了貼上了「助眠」的標籤,熱門品牌銷售量少的幾萬,多的超過二十萬,是電商平台銷量最高的口服類別之一。其中年輕群體對褪黑素的關注度較高,是消費的主力軍。事實上,褪黑素並非一個產品,而是一種人體內本就存在的生理性激素,只有少部分的確缺乏這種激素的人可以獲得最直觀的改善,對於普通人而言,褪黑素更多地是幫忙調節生物鐘,有一定的助眠功效,但不能完全依賴。
相較之下,消費者更加青睞於通過天然來源的功能性食品來改善自己的睡眠,而不是使用藥物。於是含有GABA、L~茶氨酸等更加妥適的助眠功能食品被年輕人選擇。這兩種活性氨基酸天然存在,且不會產生副作用,在保健和醫療領域中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近幾年,蒙牛、旺旺、君樂寶等商家接連推出含有GABA、L~茶氨酸的助眠飲料,利用藥食同源的助眠產品踏入助眠3.0時代。蒙牛推出「晚上好」睡眠牛奶洋甘菊口味睡眠奶,旺旺推出一款「旺旺夢夢水」的營養素飲料,君樂寶推出「睡前一小時」的複合蛋白飲品。
理論上頭部企業的入局,似乎更容易打動消費者,讓其對產品產生較高的信任度。然而在中國,助眠飲品這塊蛋糕並不是這麼容易分到。產品不僅要被消費者需要,也要被消費者相信。助眠飲料的潛在市場並沒有被打開,相反由於消費者褒貶不一的評價以及網上一些網紅博主的晚安水測評,使得各大企業陷入了尷尬的困境。
正是因為對國民品牌的信任,消費者的期望會更大,然而使用產品後並沒有太大的助眠效果,這種落差會更明顯,自然對品牌失去信任。
助眠食品飲品的潛在需求很大,但要做到被消費者信任,品牌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新藍海正在等待商家去撬動。對任何行業來說,提高產品品質和體驗,獲得用戶信任都是核心要義。
◆ 消費品助力「失眠拉鋸戰」
在年輕的消費群體中,有不少人對功能性保健食品持觀望態度,甚至有較強烈的抵觸情緒,「不敢亂吃保健品」成為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不少人直接從家居場景入手,想要為自己打造一個舒適的睡眠氛圍。
近幾年資本也更加關注「床墊」和「硬科技」等賽道。乳膠床墊、記憶棉枕頭不斷滲透到日常生活中。不少失眠用戶認為,若想克服睡眠障礙,首先要擁有一張適合自己的床墊和一個支撐頭頸部的記憶枕,使長時間睡眠更加容易。直接改善睡眠環境被認為是最有效的助眠方式。
不同材質的床墊帶來不同的睡眠體驗,是睡眠經濟中的重要部分。通過《中國睡眠經濟行業概覽》得知,市面上最為常見的三大床墊分別為彈簧床墊、乳膠床墊和記憶棉床墊。在此類行業參與者中,喜臨門、樂心、夢百合均是已經上市的企業,旗下產品主要包括智能床墊及配套產品設備。
目前,除了大牌商家在這個賽道發力,更多的新銳品牌也出現在大眾眼前,中國家庭在床墊消費中平均可達到4500元,床墊、枕頭逐漸被新一代消費者重視。無法入睡的年輕人為床墊行業撐起一片藍海市場。
助眠穿戴同樣是增長潛力巨大的品類之一,京東2022年的銷售數據顯示,乳膠枕、眼罩、耳塞以及智能手環銷售增幅較大,其中零壓頸椎枕的成交額同比增長超50%,降噪耳塞同比增長達176%。《白皮書》提及,色光、色溫合適的光照環境、聲音的頻次與響度、空氣的含氧量與濕度等都與睡眠品質息息相關。穿戴針對這些因素,予以消費者舒適的體感,同時搭配智能手環的睡眠檢測功能,讓消費者更加了解自己體質與睡眠規律,並針對性進行改善。
年輕消費者還善於從改善睡眠環境下手,購置氛圍燈、遮光簾、助眠香薰等,力求減少外部噪音的干擾,創造安心、舒適的睡眠條件。從京東2022年的消費情況來看,臥室氛圍燈的成交額同比增長50%,晶石香薰成交額同比增長200%。
「睡眠治療」則成為了中年群體關注的重要品類之一。大部分中年消費者工作壓力大、家庭責任重,飽受打鼾、盜汗等睡眠困擾。調查顯示,36~45歲消費者成為了呼吸機、睡眠治療儀的重點消費對象,希望能通過各種儀器改善睡眠品質。
睡眠經濟規模的擴張,也催生了「智能化」的新趨勢。除了上述的智能手環,智能新風空調、空氣淨化器以及智能床墊等品類市場需求正在擴大,成為一線至三線城市群體的消費新選擇。
◆ 「電子助眠藥方」成新寵
在悅己經濟盛行的當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為生活方式買單。他們重視情緒價值,想要沉浸在平緩的情緒中。於是,在一眾消費者和資本家的推動下,市面上逐漸出現了冥想助眠的各類APP,在中國市場,以蝸牛睡眠、小睡眠、潮汐、SleepTown等APP為代表。
APP玩法多樣,接受度高,且用戶更容易觸達。這類APP普遍可以提供各種舒適的白噪音或助眠音樂,舒緩焦慮情緒。或是早上醒來後,推送瑜伽運動,從而恢復睡眠狀態,改善睡眠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產品自身的迭代和更新,市場上的助眠APP功能愈加完善豐富,比如軟體自帶的睡眠監測和其他具有APP特色的功能。我們通過軟體,可以獲得更多睡眠輔助內容,幫助用戶了解自身的睡眠情況以及生理指標變化。從而通過不同睡眠需求找到定制化服務。
不同的APP擁有不同的「特別能力」。據了解,小睡眠APP除了傳統的白噪音之外,還有兩個比較特別的功能:母嬰好夢計畫、CBT~I數字療法。
母嬰好夢計畫是專門為寶寶和寶媽定制的睡眠課程,其中包括小月齡寶寶哄睡安撫曲、哄睡動畫、哄睡故事以及寶媽冥想放鬆課程。
小睡眠自主設計和研發CBT~I失眠改善系統,利用心理行為療法,非藥物改善失眠問題,糾正錯誤睡眠認知,重塑睡眠習慣。
作為睡眠類APP,蝸牛睡眠是比較早出現的,是中國睡眠領域的「先行者」,被網友們稱為超好用的夢話失眠檢測神器,累計下載量超過1.5億次。通過App Store,我們很清楚地了解到這款APP獲得了多個獎項與專利。
回到自身功能,蝸牛睡眠可以感知並記錄用戶的睡眠過程,呈現可視化的睡眠報告,通過解讀數據,為用戶提供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的改善和治療方案。
◆ 新興助眠服務——「助眠直播」
失眠大軍的擴大除了帶動了各種類型的助眠產品之外,還催生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助眠服務——「助眠直播」。
「助眠直播」分為無人直播和真人直播,前者更類似於ASMR,以聽覺上的愉悅感為用戶製造困意,主要通過播放細雨、河流聲等白雜訊幫助用戶入眠,無需付費,也無需互動,相當於在手機上打開一個播放器;後者則花樣多多,講故事、數羊、讀詩、唱歌等皆有所涉及,其中穿插幾句「刷個禮物」的宣傳,如果有心儀的主播,甚至可以點「哄睡服務」,實現1v1哄睡。在部分電商平臺,甚至能搜索到專業的「哄睡師」,根據哄睡時長進行定價,還可定制哄睡內容,有「心理疏導」「晚安哄睡」「傾訴樹洞」等不同項目,消費者還可指定「哄睡師」的性別。
對於哄睡師的出現,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於躍表示:「有市場,就有需求。」他說,目前來醫院就診的失眠患者以中青年居多,他們工作壓力和家庭壓力都比較大,有向人傾訴的需求,然而醫院的心理諮詢師不容易約,相對而言,找哄睡師就比較方便了。
而哄睡師畢竟屬於新興行業,缺乏監管,實際能起到的作用可能很有限。在一家提供哄睡服務的店鋪評論區裏,我們能看到消費者對哄睡師褒貶不一,有人說哄睡師聲音好聽、有耐心,也有人吐槽哄睡師「態度敷衍」「不禮貌」。
這說明哄睡服務目前還沒有統一的一個評判標準,如果消費者對服務不滿意,維權也找不到依據。由此可見,睡眠經濟離不開行業規範和監管,有了這些,這個新興的市場,才能走上正軌,健康發展。
市場仍待規範
不會有人一直失眠,但一直會有人失眠。不可否認的是,「失眠的消費者」正在帶動睡眠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助眠保健品和「助眠神器」琳琅滿目,但有些產品的效果卻「不太好說」。
以「網紅」產品褪黑素為例,外源性補充褪黑素的作用主要還是改善入睡困難的問題,對於整體睡眠的改善,如夜間易醒、睡眠時間短等問題,補充褪黑素並沒有太大作用,長期使用外源性褪黑素的安全性目前也尚未可知。
同時,「睡眠神器」相關產品也存在一些爭議。如智能睡眠儀,雖然它們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是價位卻相差甚遠。在使用效果方面也評價不一,從評價區的留言來看,有部分消費者認為在使用後並無顯著療效。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這些「黑科技」產品的心理療效大於實際療效。
縱觀睡眠經濟,那些天花爛醉的助眠產品參差不齊,又無法從跟本上解決消費者的痛點。面對睡眠經濟藍海,整個行業依然處於萌芽階段,亟需帶領品類走向繁榮的品牌出現。睡眠經濟與其他經濟不同,應向更加專業和精准的方向發力。從長遠發展來看,應該更多發展大健康產業,並將一些治療服務轉變為預防服務,同時要借助人工智慧等方式,針對不同失眠群體開發出更為精准化、精細化的服務。此外,還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推動行業標準化、品牌化、連鎖化發展,改變市場目前的混亂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