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过度赞美成为道德绑架

2023-09-28 08:35徐滢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神坛观者评议

徐滢

当赞美走向了它的背面,不禁令人深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赞美?又该如何表达赞美?

高三学生李行默默无闻的善意被媒体报道后,他被塑造为一个道德模范。铺天盖地的赞美并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相反,这些赞美恰似无形的绳索,将李行架在道德神坛上,助人的快乐消散,同学的友善消散。

李行一人,孤独地站在神坛之上。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原以为的赞美却化成当事人的不安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赞美,它可以令人愉悦并积极地自我肯定,而当赞美的量变临近“质变”的限度,赞美的性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由温润人心的清泉变成了绳索、囚笼和令人不敢跌落的神坛。

进一步思考,过度的赞美为何会产生反作用?在李行的事件中,原本是对纯洁友情和无私人性的赞美,经宣传后却变成了李行身上的一张标签,而这标签再经如此社会性的评议便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身上,成为“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事实上,媒体与外界的赞美本身无可厚非,但过度的宣传却在冥冥之中缠起了“道德绑架”的巨缆,让当事人陷入困境,难以自拔。

回归人性,当赞美具有了社会评议的强大功能,它让人既可以成为焦点,也容易被群体性力量淹没。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有这样的表达:“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是永恒的,而人无完人,过度的标榜与神化将会使其与大众分离,观者的心态也会转向“眼看他楼塌了”的等待,这是一种双向的伤害,而它的本源,也正是那潮水般的赞誉。严歌苓说:“一旦发现英雄也会落井,投石的人格外勇敢,人群会格外拥挤。”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一切问题都有解决之道。”是枝裕和如是说道。反思这种令人无语而遗憾的事件時,不仅要分析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作为群众的“喉舌”,媒体应客观冷静地报道,勿让赞美演变成道德绑架;谨慎地评议,警惕过度宣传给当事人带来巨大压力。于观者而言,要始终葆有内心的善意,抵制负面心理的作祟。最重要的,对于每一个被赞美的人而言,应树立正确的认知,保持内心的“自适”,积极看待他人的赞美,不因外界的纷扰而动摇自己的初心,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唯有构建这样的赞美评议体系,各方主体都葆有一份理性与尊重,才能让赞美真正发挥积极作用。

由此观之,我们需要把握好“适度原则”,合理地表达赞美。只有这样,才能让善意发光,让好人敢于行好事,让社会更加温暖和谐。

评析

本文的功力在于多维思辨。作者不仅能全面分析问题,从两个维度剖析过度赞美产生的双向伤害——让当事人陷入困境,让观者扭曲心态;而且能统筹解决问题,从三个维度构建起理性赞美评价体系——媒体客观冷静报道,观者始终葆有善意,当事人树立正确认知。见深而识广,令人叹服。(徐祥军)

猜你喜欢
神坛观者评议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端午节观龙舟赛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走向神坛的祭侄文稿
转型直销 两面针能否重回神坛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