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创新之笔,绘复兴蓝图

2023-09-28 08:35陈泓瑞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考 2023年2期
关键词:百川化用神韵

陈泓瑞

桥亭题名,众说纷纭,“翼然”之移用,“泻玉”之化用,创造转化,各有风采。而宝玉独创之“沁芳”典雅蕴藉,开拓之风亦为人称道。反观当下,生搬抄袭之风日渐抬头,不啻为伟大复兴掣肘之处。值此新时代新境遇,青年学子当执创新之笔,绘复兴蓝图。

只得其形,不得其神之机械移用,乃无源之水,厄塞不长。

“创新者与平庸者,不过一步之遥:前者走在前面,后者跟在后面”,郎加明斯言不谬。永远做他人的影子,亦步亦趋,即使一时风光,终难免沦为平庸。稽之往史,照搬古书纸上谈兵,无病呻吟东施效颦,皆沦为笑谈。揆诸当下,相似的故事又在不同的领域重演,“尖端科技”山寨品,高仿产品“莆田货”,“抄袭青绿”《双香径》……它们只注重形似,而未能真正体悟其神韵,纵使再华丽,再亮眼,也只会遭人厌弃。由此观之,卓越不在复制,抄袭没有出路。

得其名实,彰其神韵之独创,方为滚滚洪流,奔腾不息。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一语道破天机。综合情景创造性独创,乾乾与时偕行,日日精进,则有望成为一域之楷模,更助力一邦之兴盛。徐悲鸿用行动注解他“新则活,不新则死”的艺术理念,独创不辍,成就艺术高峰,为后人仰慕。华为天才少年申怡飛坚持独创“中国芯”,打破为人掣肘的“无芯”桎梏,成全国芯片制造之范本……独创造就领域之高峰,但独创精神却绝不止利于一人一家,更裨益于国家乃至世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从开天辟地的“农村包围城市”到踏歌前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创,赋予中国抵御制裁大棒的底气和建立现代化国家之动力。历史证明,独创乃成事之必须,切中发展肯綮之利器。

兼收并蓄,百花齐放之活用,终百川并流,汇聚成国运之汪洋大海。

“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直接移用,借鉴化用,倘若得其神韵,亦不失为妙手。以精妙之独创构筑移用、化用之坚实基础,以移用、借用之发散拓宽独创精神的阳光大道,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乃时代呼吁之正解。融汇时代特色的梨园新戏,在对传统四功五法的借鉴中,丰富了曲艺戏腔;精心设计的利比亚国旗,大胆化用古王国三色旗,庄重严肃,而又体现了利比亚悠远的历史。他们力行写下活用的生动注脚,现实昭示,兼收活用,让我们更好地担中华之责于自身之肩。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箴言如炬,今我时代青年,葳蕤方兴,理当以兼收并蓄之态,笃行创新活用之事,展独创之神韵,并以借用、化用之灵活,奏时代之器,响时代之音,发扬踔厉,开拓创新,为祖国伟大复兴事业献上青年答卷!

【升格评析】

这篇文章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自然提出中心论点,前两个分论点形成对照,第三个分论点是在前两个分论点基础上的递进。首尾段相互照应,凸显了作者对青年身份的深切认同,表达了为祖国复兴不懈奋斗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相较于升格前的作品,升格文补充了大量典型的个别论据和现象论点,有点有面。

猜你喜欢
百川化用神韵
以海纳百川之势讲好中国故事——以“百川奖”三部获奖作品为例
清远冲淡 神韵天然
“琴语” “律动” “百川”
《金娃——龙舟》
墨舞神韵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百川书志》成书与流传中的几个问题
《金瓶梅》俗语运用特色及修辞特征
论辛弃疾23首《贺新郎》词
浅谈楹联创作中的抄袭与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