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编校策略

2023-09-28 16:49尹清强
出版参考 2023年8期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尹清强

摘 要:图书编校对书稿的处理本质上是一个大脑对书稿信息进行抓取和处理的过程,与认知心理学有极大的关联。本文以认知心理学的成果观照编校工作,总结出了对信息分层分类变块状信息为条状信息、加强元认知调控阅读方式、多人配合人机协同、掌握大脑节律张弛有度等编校策略,以期为提高编校质量和速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编辑校对策略 信息选择

编辑的工作始终伴随着信息的流动,可理解为信息从书稿进入大脑、经过大脑加工后再呈现在书稿上的过程。而信息从书稿进入大脑,大脑对信息进行识别和加工,都涉及大脑对书稿中信息的认知,因此,编辑的工作不能绕开认知心理学。

一、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书稿信息流动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1]。人只要醒着,就不断地通过眼睛或耳朵等感觉器官接收外界的信息,进行一系列复杂的信息加工活动。编辑校对的过程,同样伴随着这样的信息流动和信息加工。

编辑校对过程中书稿信息的流动,大致如图1所示。书稿是信息的起点和终点,书稿中的信息首先被大脑抓取;接着,信息被大脑加工,即大脑把获取的信息与相关规范、标准、惯例等进行比照;之后,大脑会把信息反馈回来,给出一个编辑加工的结果,通过手标注在书稿上。这样,信息完成了一个循环。当然,人的视觉焦点不断向下移动,这个循环是往复不断的。可以说,编辑校对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既然编辑校对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那么,认知心理学对我们编辑来说,就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用认知心理学来观照编校过程,会有让人惊喜的发现。

二、认知心理学视域下大脑对书稿信息的加工

认知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认知心理过程进行了研究,比如刺激、知觉、表象、思维,信息的加工、存储、提取,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信息的相互干扰等,内容繁多。这里仅整理几条与编辑校对联系紧密、能给编辑带来启示的心理现象。

1.大脑注意资源的有限性和对信息的选择性

注意资源理论,又叫注意的能量分配模型。[2]该理论认为注意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不尽相同。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其他输入的信息会被忽略。也就是说,随着注意对象的陌生和复杂度的增加,注意的指向越来越集中,造成注意分配的偏差,同时出现的其他知觉对象就很难被纳入注意范围内。

那么,注意是如何分配资源的,或者说是如何选择信息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模型,主要有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反应选择模型以及中枢能量理论模型。如过滤器模型认为,注意类似于过滤器,其作用就在于对信息进行筛选,从而防止容量有限的通信通道超载。这个选择机制使人能够从几个有物理差别的同时性信息中知觉一个信息,使这个信息得到更高级的认知加工,而其他的信息由于人的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被过滤器过滤了,从而得不到高级的加工。[3]

即大脑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當面对大量资源的时候,大脑会进行自动化的选择,只能有部分的信息能被抓取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工。

2.大脑的超凡理解力

由于大脑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大脑处理信息时会选择性地分配认知资源,对越是熟悉的事情和信息,越会选择分配更少的认知资源,甚至不再分配认知资源,让这部分完全“自动化”,以达到减轻负担,提高效率的目的。以阅读下边这句诗为例:

床前月明光,疑是上地霜。

我们扫一眼就明白这是李白写的《静夜思》里的两句,不用逐个字去看。这是大脑认知加工的自动化规则在起作用。“自动化规则是一种以共同原则为基础的特定任务程序,在一定问题情境下能够无意识地进行认知加工。”[4]当学习者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熟练后,注意的控制加工将减少,自动加工增多,从而有效节省认知资源,减轻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这也可以用知觉的整体性来解释。知觉的整体性,可以使人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快速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阅读书面材料,不必逐字逐词地感知,即可大致感知整句的内容,甚至一目十行地扫视,即可感知整段的内容,即窥一斑而知全豹。

这是我们大脑的神奇能力,也是思维对我们的“背叛”。人类认知的这个特点,导致了绝大多数人在阅读时会忽视自认为熟悉或者大量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信息。比如上面呈现的《静夜思》里的两句诗的字序是错的:“明”和“月”,“地”和“上”的顺序是反的。

3.大脑信息处理的失真

大脑的自动化规则会使大脑忽略掉一些信息。即使大脑在认真处理信息时,也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即大脑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固有认知错误。我们的判断过程其实就是大脑对进入大脑的信息与原有认知进行比对的过程。如果大脑中的原有认知是错误的,那么大脑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有编辑认为“消弥”是正确的写法,那么他见到“消弭”就不会发现这个错误,等等。此时对字词识认所作出的判断是认识水平和信息储存状况的真实反映,但判断的结果是错误的。

第二,短暂的记忆提取失败。比如“10只针管”,对“只”和“支”的区别编辑的大脑里是有认知的,区分是清楚的,但是看到这里时,可能是信息的干扰或焦点移动过快等原因,对“只”的判断会出现没有来得及提取,进而导致判断遗漏。

第三,大脑根本没有进行判断。就像眼睛有盲点一样,我们可以认为大脑也有盲点,甚至大片的盲区。人的大脑细胞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每个人掌握的知识永远只是知识总量的一小部分。面对书稿,总有一部分知识是编辑不懂的,这就是大脑的盲区,对这部分信息,编辑的大脑就无从判断对错,也就可能没有去做判断。

可见,大脑对信息处理的失真是不可避免的。

4.大脑信息处理的波动性

有个小游戏,写阿拉伯数字,从1连续写到300,很少人能完全无误写完。这从侧面说明,我们的大脑工作时,不是完全平稳的,总会有波动。大脑处理信息时也一样,不可能一直平稳高效,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波动。

首先,大脑会疲劳。大脑长时间工作,会使大脑消耗的血液量增加,脑细胞积血过多,脑细胞产生的废物得不到及时疏通。此外,大脑的耗氧量增加,氧气得不到及时补充,这时大脑就表现为疲劳。疲劳使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应激性下降。在疲劳初始,主要是无意注意受影响,当疲劳过度时,有意注意的自控能力也被削弱。[5]大脑疲劳时,信息处理效率自然会降低,表现为速度变慢,差错率变高。

其次,从大脑的工作方式看,大脑长时间工作,连续阅读,大脑的工作机制会逐渐自动化、图式化,兴奋性逐渐降低。这时,阅读就逐渐从控制性注意转变为无意注意,阅读方式从编校阅读滑向普通阅读,“视而不见”的情况会逐渐增加。

再次,其他因素会影响大脑信息处理的稳定性。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心理因素都可能对大脑产生影响。由情感体验所构成的恒常的心理背景和仅仅表现为一时的心理状态,都可对当前的信息加工起组织与协调的作用,促成或阻止记忆和推理等,从而影响人的认知过程。

三、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书稿编校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在做编校工作时,可以利用大脑的优点、尽量规避大脑的缺点,采用适当的编校策略,提高编校质量和速度。

1.分层分类,把信息由块状变为条状、点状

上文介绍了大脑认知资源的有限性,而书稿中的信息又是巨量的,涉及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方面,可以理解为信息是立体的、块状的。而编辑获取书稿的信息靠眼睛扫描,信息的获取是条状的。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呢?把书稿中的信息进行解构,分层分类处理,是理性的选择。

书稿的质量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概括:价值层面、内容层面、文字格式层面。仅凭一次阅读把各个层面的问题都把握住,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要求“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各个环节各有分工。这种分工,等于对书稿的内容进行了分层分类,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审读重点。

除了各个环节对书稿信息进行分层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内部在信息处理时,为了避免信息通道拥挤或信息互相干扰而导致信息遗漏,也有必要对信息进行分级分类处理。

比如在拿到书稿之后,对章节层次、页眉、标题序、图序、表序等分类逐次进行核对,再逐字阅读。比如学术类图书,可以把文献核对作为单独的一类信息进行处理,首先把涉及文献的地方找出来,特别是原文引用的部分,查找文献原文,逐字核对;其次,对文献格式进行统一,按照相关标准,逐条修补。比如生物学类图书,先对相关生物学名词进行统一查证;教辅图书,可以把核对答案单独拎出来处理;大部头图书可以检查整体结构之后,以一章为单位,分解为小的部分,逐个突破。

但是也不能分得太细,至于如何分,需要根据书稿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2.加强元认知能力培养,时刻调控阅读方式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6]元认知中最核心的要素是對认知活动的调整,其本质是对当前认知进行合理的计划、组织和调整。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如何通过元认知对阅读方式进行调节。

上文说过,大脑有超凡的信息整合能力,这种能力对编辑有利有弊。

编辑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阅读,但是阅读有两种不同的形式:普通阅读和编校阅读。二者有巨大的不同。普通阅读使用的是整体的文字认知方式,以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为认读单位,整体地理解其意思。编校阅读使用的是合成式的文字认知方式逐字认读,再将之合并成词语和句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阅读方式,有利于辨析平常阅读时可能会省略的字符等元素。也就是说,编校人员需要掌控两种有着矛盾冲突的阅读方式:普通阅读和编校阅读。[7]前者以信息获取为目的,后者以猎错、改错为旨归。

就像上面举的例子,“床前月明光,疑是上地霜”,以信息获取为目的的普通阅读,多半不会注意到有什么问题,如果采用编校阅读的方式,逐字去读,很容易发现错误:“月”和“明”,“上”和“地”,顺序是反的。

再举个例子,有一个标题是这样的:

城巿的韧性与可持续发展

有没有错误?正常的阅读很难发现错误。逐字读甚至一笔一划去看,才能发现“巿”错了,它念fu,放大了看就非常清楚了:

巿

而“市”是这样写的:

这样的细微之处在书稿中不是个别,而是常态,所以,编辑适时调节自己的阅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编校阅读特别是校对时的阅读,必须是一字一字认读,甚至需要一笔一划认读,“细辨乎一字之微”。

但也不是在整个“三审三校”过程中都要这样一字一句认读,审—编—校,是注意焦点逐渐变小,阅读速度逐渐变慢的过程,审可以以普通阅读为主,校则应纯粹以校对阅读为准。

3.多人配合、人机协同

既然大脑处理信息存在失真的情况,并且人人都有盲点,那么,多人配合、互相补充就是必须的。这在图书质量保障体系里是设计好了的,就是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再加上质检。这些环节如果能配合紧密、衔接得当,应该说,图书质量是能够得到保证的。不过现实操作与设计有不少偏离,比如审读走形式、编校合一、减少校次等。

因此,我们还是应该回到编校工作的原点,抵抗住外界形势的挤压和工作量的压力,做到坚持“三审三校一读”,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集体交叉校对与责任校对相结合,责任编辑与校对密切配合。

编辑还可以求助于电脑。人类的大脑类似于一台计算机,对来自外界瞬息万变的信息,“脑计算机”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会进行预测性的“注意”,创造性的“思考”,产生主体性的“意识”。[9]但是,人脑处理信息时会出现分心、失误、疲劳等。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则显得准确、单一,易于完成特定、具体的工作,在某些领域比人脑处理速度要快得多,也准得多。

多人配合,人机互补。这样,肯定仍会留下错误,但绝不会出现低级错误,至少能保住质量的底线。

4.掌握大脑节律,张弛有度

上文说过,大脑是有节律的,是会疲劳的,因此,如何把握好大脑的节律,让大脑高效率为我们工作,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总结,供参考。

首先是要避免长时间单调、机械的刺激带来的心理疲劳。注意只在觉醒状态下发生,并需要以充沛的精力作保障。欲达注意,需要大脑皮层在工作中处于持续的高度兴奋状态,从而对当前的文字信息刺激进行有效、准确、快速的反应。这就需要不断以新异的刺激来维持大脑的兴奋。比如可以两本稿子轮流着看,看稿子和写材料交叉,文字性工作和事务性工作交叉,等等。

其次是测控自己的大脑节律,有张有弛。当大脑累了,效率降低的时候,要注意及时休息,或给大脑更换认知任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潮汐节律,应了解、测控自己的大脑节律,把最清醒的时段用来看稿子,其他的时段安排休息或用来处理其他事情。大脑累了强制自己继续阅读,会导致盲点扩大、遗漏信息,留下硬伤而不自知。比如周奇指出,“每校读一个小时,起身活动活动,转移注意指向,放松紧张的神经,然后再接着工作” [10]。

再次,给自己设定适宜的工作量。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2004年发布的《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中就规定,“一个工作日的校对定额以20000字为宜,每月按20个工作日计算,月定额以400000字为宜”。当然,在目前的出版形势下,不可能仍然按照这个标准操作。不过,尽管社会在发展,一切都在加速,人的大脑却并没有什么改变,大脑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应该和20年前是一样的,因此,编辑每日的编校文字量可在《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规定的基础上适量增加,但不能几何级增加。总之,编校人员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一个工作时间段给大脑安排适宜的信息处理任务,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编校效率。

四、结语

本文试图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从大脑对信息的认知和加工着手,探讨大脑认知信息、处理信息的机制和对编校的限制性条件,为提高编校效率提供参考。

編校的跨学科研究是编校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虽使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对图书编校进行了观照,但仅仅是质性的,缺乏量化的数据支持,希望之后的研究能不断深入,为编校人员提供更加可行的依循。

(作者单位系西南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认知心理学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教师认知研究的综述与展望
浅析观察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