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娟
摘 要:量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之一,有利于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应用适宜的策略实施数学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量感。对此,文章提出教师要把握日常教学时机,从紧抓不同量态、比较不同事物、借助实践活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量感,促进学生深入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
在我国教育改革稳步推进之际,教学实践愈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立足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阐明了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其内涵,量感是其中之一。小学阶段是学生建立量感的关键时期。量感是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学生建立量感,可以在学习数学时自觉使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由此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同时为发展数学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以量感培养为目的,以数学课堂为依托,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发挥教学智慧,应用适宜的策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测量、估量等,由此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量感。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应用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量感。
一、紧抓不同量态,建构量感感性认知
量感是学生在视觉、触觉等感官的作用下,对各类事物的量态建立的感性认知。事物的量态是学生建构量感感性认知的基础。事物的量态主要有数量、长度、质量、面积和体积。在实施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事物的五种量态,选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多种感官作用,建构量感感性认知。
1. 计数训练
计数训练是以感知事物的数量多少为主的训练活动。有效的计数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体验估计、数数等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量感感性认知,为建立量感奠定坚实基础。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对此,在实施数学教学时,教师要走进现实生活,搜集各类事物,借此组织计数训练活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每张课桌上放置一堆玉米粒,要求学生估计玉米粒的数量。在估计时,学生迁移数学认知和生活经验,给出了不同的回答。面对不同的回答,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验证兴趣。于是,教师把握时机,鼓励学生数玉米粒。在数玉米粒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将玉米堆与具体数量建立联系,建构量感感性认知。接着,教师增加玉米粒的数量,甚至将玉米粒换成红豆,按照如此方式引导学生估计、数数。通过不断地体验如此活动,大部分学生的估值误差越来越小。同时,学生意识到:事物本身的个体大小将会影响整体成堆事物的实际数量。在如此意识的作用下,学生会在后续计数时依据事物个体大小作出评估,由此感性地建立量的认知,提高量感感性认知水平。
2. 估测练习
估测练习是以估计事物长度、质量、面积、体积为主的练习活动。基于已有生活经验,部分学生对长度、质量、面积、体积建构了初步认知。但是,受到认知经验的局限,学生难以准确地估测事物的长度、质量、面积、体积。对此,在实施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估测练习活动,引导学生迁移已有认知,估测事物,借此建立量感感性认知。
例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节课时,很多学生认识了厘米、分米、米,但是却无法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准确地描述身边事物的长度。为解决此问题,教师以生活事物为对象,引导学生估量。具体地,教师鼓励学生自选身边的物体,先估计其长度。在数学认知和生活经验的作用下,学生会说出物体的大概长度。接着,教师要求他们利用直尺测量该物体,使学生获得准确数据。于是,教师鼓励他们对比估计的物体的长度和测量的长度,分析两者的差距。经过对比、分析,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直观地认知长度。之后,教师按照如此方式继续引导学生估计、测量其他物体。随着不断的估计、测量,学生估计的数值愈加接近物体的真实长度,由此自然而然地发展学生的量感。
又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这节课后,很多学生知道了1 000克 = 1千克,但是他们并不知道1千克到底有多重。对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多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让学生切实感受1千克有多重。接着,教师组织小组操作活动。教师先向学生布置任务:小组成员合作,用电子秤称出1千克左右的苹果。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踊跃操作。在操作时,大部分学生先迁移生活认知,选择适宜大小、数量的苹果,就此进行估量。在估量后,学生将苹果放置于电子秤上,测出其实际质量。通过不断的称量,学生有所发现:2个大苹果重约1千克,4个小苹果重约1千克。此时,学生直观地认知了1千克,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之后,教师按照如此方式布置其他任务:小组成员合作称量身边的物品,了解它们有多重。学生积极搜集生活身边的物品,自主称量。随着称量次数的增多,学生增强了对事物质量的认知,理解了克和千克。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体验估测活动,不仅使他们建构了数学认知,还使学生顺其自然地建立了量感感性认知,学会了估测事物的长度、质量等,有利于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增强数学学习效果。
二、比较不同事物,建立差异量感认知
不同事物因密度不同,其质量和体积也不尽相同。了解事物的质量、体积差异及其成因,便于学生建立差异量感认知。比较,是学生了解事物之间不同之处的方式之一。在实施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不同的事物,引导其比较,借此使其通过估测,逐渐发现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由此建立差异量感认知,提高量感发展水平。
仍以“克和千克”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2个直径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一个是实心铁球,一个是实心木球。接着,在体验估测活动时,小组成员合作,先估计这两个实心球的直径,再进行测量。基于此,教师向学生提问:这两个实心球的直径大小是一样的。大家觉得它们的体积一样吗?受到已有认知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认为两个实心球的体积一样。接着,教师又布置新的任务:小组成员讨论,这两个实心球的质量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一个比较重?试估计两个实心球的质量,接着用电子秤进行称量,得到具体数据。在提出任务后,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估计和测量时间。学生积极思考,细心测量,得到具体数据,了解了两个实心球的质量。在规定的任务时间结束后,教师选择几名学生展示其估计结果和测量结果。此时,教师在黑板上建立表格,填寫学生估计和测量的数据,并鼓励学生比较。学生细心观察数据,同时回顾估测过程,有所发现。一些学生毛遂自荐,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对此进行赞赏,并打破学科限制,引入物理学科内容,促使学生了解密度、质量之间的关系,增强认知。随后,教师按照如上方式,继续引导学生估测不同的事物,认真对比,发现事物“量”的差异。
如此做法,不仅使学生通过比较建立了量感差异认知,还锻炼了学生的估量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量感。
三、借助实践活动,强化量感理性认知
实践是学生从感性认知发展为理性认知的重要过程。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体验不同活动,逐步建构量感认知。量感是学生解决各类问题的支撑。通过体验实践活动,学生会发挥自主性,或估计、或测量,解决相关问题,由此巩固数学所学,强化量感理性认知。鉴于此,在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立足学生学习情况,积极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其强化量感理性认知。
1. 组织练习活动
练习活动是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练习活动的过程,正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了解其学习情况,并据此呈现相关练习题目,促使其迁移认知,自主地估计、测量,增强对“量”的直觉和敏锐感知度,提高量感理性认知水平。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圆”这节课时,当学生探究、掌握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圆形事物,如1元硬币、茶杯盖、圆形井盖、圆桌等。在学生观看时,教师提出要求:大家先尝试估计这些圆形事物的半径长度,就此计算面积。此要求具有开放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验练习活动时,大部分学生能发挥自主性,迁移长度认知,尝试估计圆形事物的半径长度。在估计后,学生纷纷迁移课堂所学,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认真计算,得出结果。在得出结果后,学生渴望验证结果。于是,教师鼓励学生到讲台上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利用数学工具测量出展示的不同圆形事物的半径。经过一番测量,学生面前出现了准确的数据。面对这些数据,学生细心对比,发现估计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以实际数据为立足点,借助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再次计算,得到正确结果。之后,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各自展示提前准备的圆形物品,认真观察,估计其半径长度,并计算面积。接着,让学生测量圆形事物的半径长度,再次计算实际面积。
实践表明,学生通过体验练习活动,不断地进行估计、测量,顺其自然地增强对“量”的直觉,有利于强化量感理性认知,提高量感水平。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巩固课堂所学,锻炼问题解决能力,便于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2. 组织竞赛活动
量感的发展,实际上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过程性、积累性等特点。学生只有不断地体验相关活动,才能增强量感认知水平。尤其从量感感性认知过渡到量感理性认知。小学生正处于竞争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有较强的竞争欲望。在竞争欲望的作用下,学生会乐于体验各类活动。为此,在实施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其量感发展情况,积极组织竞赛活动,将量感培养内容作为竞赛内容,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强化量感理性认知。
仍以“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为例,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估量竞赛活动。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和学生一起搜集生活中的各类物品。在活动开展之初,教师和学生将各类物品摆放到课桌上。面对不同的物品,学生跃跃欲试。教师把握时机,将学生4人分为一组,各组成员分成两队。在竞赛的过程中,一队估计眼前物品的长度、质量,并记录数据,另外一队使用合适的工具对物品进行测量,得到准确数据并记录。小组全体成员一起对比估计数据和实际数据。随后,各小组相互比较,估计数据和实际数据相差较小的一组,得1分,最后统计得分情况,得分多者为获胜方。之后,转换角色,再次进行估计、测量。在竞争意识的影响下,学生乐于体验活动。在体验活动时,学生纷纷发挥自主性,迁移已有认知,认真估计、细心测量,借此发展量感。在竞赛活动结束后,教师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反思,审视自己的估计和测量情况,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由此增强学生的认知。接着,教师让获胜的学生分享其估计、测量的经验,为其他学生提供量感发展动力。最后,教师结合竞赛情况,介绍估计、测量的方法,帮助学生完善认知。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体验竞赛活动,不仅做到了学以致用,强化了量感理性认知水平,还因此积累了经验,便于今后自觉地探寻时机进行估计、测量,进一步提高量感发展水平,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量感有助于其扎实掌握数学知识,提高量感发展水平。为此,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以量感培养为重点,引导学生体验估计、测量活动,借此使学生认知事物的可测量属性,感知事物的大小关系,扎实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付小红. 改变学习方式,培养数学量感:谈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小学生数学量感的有效策略[J]. 知识文库,2022(10).
[2]王小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探究与思考[J]. 当代家庭教育,2022(2).
[3]黄庆松,梁杰瑜. 基于小学数学实验的学生“量感”培养实践策略:以“长度单位”教学为例[J]. 西藏教育,2021(9).
[4]王柳华. 关键能力导向下的小学数学“量与计量”教学实践分析[J]. 求学,2021(20).
[5]高瑋. 重视活动体验,积淀量感经验: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J]. 试题与研究,2019(28).
[6]朱国红. 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量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 新课程(上),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