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感官联动体验 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以《糖果仙子舞曲》教学为例

2023-09-27 12:51张丽娜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联觉仙子糖果

张丽娜

(闽清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省 闽清县 350800)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多感官联动式”音乐教学策略,强调对音乐的感受应逐步上升为联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以及肢体的律动,从而更专注地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让学生领略音乐的无限魅力。[1]然而,当前小学音乐欣赏课存在教学模式僵化、忽视艺术性等问题,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缺乏兴趣。为此,笔者积极探索“多感官联动式”教学策略,并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糖果仙子舞曲》一课为例,试作阐述。

一、听觉领先,唤醒意识

音乐首先是一门听觉的情感艺术,音乐欣赏课的首要途径和必备基础就是学会聆听。美国著名作曲家艾伦·科普兰说:“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对于音乐欣赏教学,“听”非常重要。音乐欣赏教学需本着“听觉领先”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一方面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另一方面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和画面,从而唤醒学生直观的感知体验。[2]

如在进行《糖果仙子舞曲》一课的教学时,笔者以个性化方式来导入教学:用童话的故事情节自编歌曲,现场演唱,边唱边拿着洋娃娃,走到学生的中间,用眼神与每一位学生交流:“很久以前,有一位漂亮的小女孩,名字叫克拉拉,在圣诞节收到了她最喜欢的礼物——胡桃夹子的洋娃娃。她的哥哥和其他淘气的小男孩把洋娃娃弄坏了,克拉拉伤心、难过,抱着洋娃娃进入梦乡……”

笔者利用教材的内容铺垫了故事的背景,创设了生动活泼的主人公形象,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获得直观的感受。这种具有亲和力的现场版演唱,不仅拉近师生的距离,还刺激了学生听觉与内心的感应,激发学生探知克拉拉梦境世界的强烈欲望。

二、视觉辅助,加强记忆

如果说“听”是让学生根据旋律和曲调在脑海中构建相关的画面,形成内心的情感,那么“视”就是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地进行构想。视听联觉指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相互融合、相互转换。[3]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对学生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音乐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欣赏中的意象,从而获得更丰富的音乐体验。这既降低了音乐欣赏教学难度,也提升了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笔者以故事推进为线索,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化身为糖果仙子灵动、轻盈的人物形象,立体化地呈现克拉拉”的梦境世界。教师将学生引入创设好的梦境:首先映入眼帘是仙气缭绕的画面,钢片琴在弦乐的伴奏下,奏出清脆悦耳的主题,粉嫩优雅的糖果仙子登场了,曼妙动人的身姿,如同飞雪一般轻盈飘逸。间奏中竖琴增添了梦幻的“仙气儿”,单簧管、法国号的加入,甜美圆润,给人以柔美甜蜜的糖果仙子画面感。人物的形象自然流畅,精致伶俐,动作的力度与踩点都恰到好处,就像圣诞糖果一颗颗悠然掉落一样,俏丽灵动,充满着童趣。伴随着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的呈现,学生的视听感官被调动起来,心情也随着主人公灵动跳跃的画面起起伏伏,对故事的发展情节保持着更加高度的关注。

以音乐为框架,以内容为素材,构建出克拉拉的童话梦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想象自己是童话世界里的一位小精灵,在灵动有趣的梦境世界里找回内心的纯真,真切地感悟克拉拉的梦境,理解音乐所描绘的真善美的情感真谛。视听完美结合,带给学生内心情感的升华,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唱动联觉,深化体验

“唱”是指聆听一首音乐作品,听出多次重复的主题曲调,继而配合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动”是指形象直观的肢体动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唱动联觉”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唱”的基础上,在对音乐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加入身体律动,继续深化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对乐曲内涵的体验,从而激起学生追求美和创造美的欲望。

如,乐曲出现钢片琴敲打出的主题旋律“叮叮叮,当当当,咚咚咚”,教师巧妙地把钢片琴发出的声音,设定为糖果仙子的魔法音乐节奏。学生在熟悉主题旋律的基础上,关注到主题旋律的出现、再现、反复及变化发展。在听赏中,教师为主题旋律自创了歌词,并让学生跟着伴奏音乐,随着糖果仙子一起来唱一唱:“奇妙歌声动听,叮叮叮,当当当,咚咚咚,就像小精灵。”教师抓住钢片琴的音色特点,在魔法音乐节奏处,设计了“左边、上面、右边”三个用打击乐器敲打的动作(如图1)。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件(如,一支笔和笔盒组合等)进行伴奏,通过简单而富有创意的课堂打击乐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反应,将其融入课堂学习的氛围中,加深对节奏的记忆。学生在演唱旋律的高低起伏时,将出现的魔法音乐节奏和敲打钢片琴的动作充分结合,在展示中感受到糖果仙子魔法之强大,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这样的唱动结合方式设计,学生不仅容易掌握,更是培养了他们聆听的习惯,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掌握旋律的高低走向,及辨别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提高了对音乐的识别能力,并理解了乐曲的内涵。

图1 魔法节奏示意图

四、动觉切入,听动结合

“听动联觉”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将音乐训练和律动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在身体律动中提升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诚如《毛诗序》中所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优美的主题旋律,好像糖果仙子灵巧、轻盈的舞步,学生陶醉在美妙的音乐歌声中,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情不自禁地想舞动起来,想大胆表现音乐,感受音乐的美。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并获得了更强的心灵冲击。

如,乐曲的第二部分,糖果仙子施展魔法与老鼠展开激烈的搏斗中,可以利用旋律线的辅助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把乐曲中的音高起伏、力度的强弱、时值的长短及情绪的变化,通过画旋律线条,让学生更具象地感知。在教学时,结合音乐的故事推进,设计挥动魔法棒来提示重音出现的地方,激烈的音乐起伏用画波浪线来表示(如图2)。简洁、鲜活的图谱让学生听辨出魔法重音出现了七次,激烈搏斗也出现了七次,巧妙地化解了乐曲中的知识难点。通过抓住乐曲的音高、节奏和情感,有效地解决了语言所不能表达的音乐艺术,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图2 旋律线图形谱

五、色听联觉,丰富体验

著名作曲家柏疗兹说:“要给旋律、和声、节奏配上各种颜色,使它们色彩化。”[4]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加形象、多彩的艺术感染力。色听联觉,即对相应的音乐所引起的色彩感觉。色觉又兼有情绪的感觉,例如,红色、橙色、黄色使人感到激情,绿色使人感到轻松、活泼,紫色、蓝色使人感到烂漫、优雅。课堂教学中,为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运用了色听联觉,巧妙地将音乐与丰富的色彩相结合。教师设计了选择色彩方块的环节,在音色与颜色之间进行联想,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音乐的内涵,提升学生探索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钻研的好习惯,从而达到精神愉悦的审美体验。

如,在第一部分乐曲奏出钢片琴轻巧灵动的声音,仿佛糖果仙子迈着轻盈的步伐前往糖果王国的路上,这段音乐描绘的场景是活泼欢快,学生按下了绿色方块。第二部分,在前往糖果王国的路上,突然碰到了一群老鼠在抢吃糖果王国的糖果,危急时刻,糖果仙子施展强大的魔法与老鼠展开激烈的搏斗,最终老鼠被全部消灭。这段音乐描绘的场景是紧张激烈的,由此学生选择了红色方块。梦幻部分,潇洒英俊的糖果国王子出现了,王子为了感谢糖果仙子消灭老鼠,把她直接带到了糖果王国,这段音乐描绘了烂漫、优雅的色彩,选择了紫色。乐曲第三部分与第一部分的旋律虽然相同,但由于糖果仙子打败了老鼠大军,糖果王国、王子一起来庆祝,场面欢快热闹!乐曲在演奏上高了一个八度,音乐的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学生对应了黄色方块。把音乐欣赏与色彩息息相关联起来,音乐的体验就不仅仅只停留在感官的层面上,还可以建立在音乐与色彩的艺术感染力上,感触内心深处那一抹异样的色彩,感悟音乐作品赋予审美的色彩和魅力。同时,可以将带有色彩的音乐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的多觉联动在脑海中,构建一幅天真浪漫的画面,与心灵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六、多元联觉,享受音乐

根据小学音乐课教学的趣味化、生活化、情境化等特点,设计音乐游戏,将表演与演奏的合作形式,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充分表现,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投入游戏的积极性。[5]这充分发挥了多觉联动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使其沉浸在积极参与的状态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完整聆听完乐曲后,教师创设表演的舞台,让学生真切地体验、游玩音乐童话故事。设计音乐游戏合作的方式,来深度地体验音乐。如:学生组成两组探险小队,跟随教师一同到神秘的魔法王国参加糖果仙子的舞会,在完成课程内容导入的同时,启发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引导学生边聆听边融入舞会。音乐伊始,全体学生跟随音乐踏出由弱到强的脚步声,第一部分——“唱动”,在第一遍钢片琴奏出主题旋律时,一组学生化身“魔法精灵”边唱主题旋律歌词,边敲击钢片琴的魔法节奏。当第二遍重复主题旋律时,另一组学生双手叉腰做脚尖点地转圈动作。第二部分——“听动”,出现激烈、紧张的音乐,当听到重音出现,一组学生手挥动魔法棒,另一组画出旋律波浪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发力与糖果仙子一起“施法”打败对抗老鼠大军。第三部分——“听、唱、动”,小精灵们和糖果仙子携手取得胜利,在糖果王国开心、快乐地舞蹈。全体同学唱着美妙的歌声,迈着轻盈的舞步,在糖果王国度过了一个浪漫的舞会时光(如图3)。学生在合作表演中感受到乐曲的梦幻色彩,更加深刻地理解果仙子的情感内涵。在合作体验中,找到乐趣,唤醒自信心和成就感。

图3 “糖果仙子舞曲”游戏互动思维导图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课堂的综合表现能力尤为突出,通过听、唱、动等活动进行深度体验,内化为一种音乐实践能力。将学生内心世界的音乐感知用外显的音乐实践方式来表现,有意识地进行多感官联动的情感认知。这样的课程教学设计,使音乐课堂更具有活力,富于张力,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感受音乐童话带给人丰富的表现力。

总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唤醒听觉、冲击视觉、丰富肢体语言等多觉联动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与探究中感知体验音乐内在之美,实现音乐课堂从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的转变,在激发兴趣与深度学习中,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让学生真正喜爱、享受音乐。

猜你喜欢
联觉仙子糖果
贴纸仙子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你是联觉人吗
仙子之城
观察:糖果找不同
雨中仙子
雨季里的糖果湖
联觉的发展与习得
联觉的大脑网络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