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颖,卢珊(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江西 萍乡 337000)
膝关节手术是治疗膝关节炎、胫骨平台骨折及髌骨骨折等疾病的常用术式,但膝关节手术后早期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肿胀、疼痛症状,会加重患者的经济及心理负担,对其术后早期开展膝关节功能锻炼影响较大,不利于病情恢复[1]。目前针对膝关节手术后患肢肿痛往往采用冷疗、抬高患肢及镇痛等方法处理,其中冷疗属于一种物理疗法,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达到消肿止痛效果[2]。传统冰袋冷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患肢肿痛,但也存在维持时间短、与皮肤贴合性差及接触面积小等不足。加压冷疗是借助循环冷疗设备,将加压与冷疗干预相结合,可在冷疗的同时对局部组织产生适当压迫,增大覆盖面积且温度压力稳定[3]。中医定向透药是将现代医学与中医医学相结合,通过中频技术及单向脉冲电场,使药物向病灶定向移动,可促使药物渗透作用增强[4]。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加压冷疗对膝关节术后患肢肿痛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2023年1月于我院行膝关节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本研究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手术部位:左膝14例,右膝11例,双膝5例;疾病类型:膝关节炎18例,胫骨平台骨折4例,髌骨骨折2例,股骨髁部骨折1例,半月板损伤4例,交叉韧带损伤1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62.26±5.20)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手术部位:左膝16例,右膝13例,双膝1例;疾病类型:膝关节炎18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髌骨骨折2例,股骨髁部骨折4例,半月板损伤2例,交叉韧带损伤2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6.58±5.15)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年龄在20-75岁;③患者均有明确手术指征且严格按照手术相关操作;④均首次行膝关节手术治疗;⑤可遵守医嘱,依从性较高,能够配合术后随访。(2)排除标准:①膝关节严重畸形;②术前膝关节存在感染病灶;③存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④合并有心、肝、脑等原发性疾病;⑤存在无法耐受中医定向透药、加压冷疗干预;⑥近15d服用过镇痛药物;⑦既往有患侧膝关节手术史;⑧患有精神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冰袋冷敷干预,患者返回病房后,于双层冰袋布套内装入冰袋,以半环形置于患膝前侧及双侧,采用弹力绑带固定,以患处无明显不适为宜(避免腘窝受压),持续冰敷至冰袋完全融化时则更换冰袋,时间30min,取下冰袋5-10min后再次冰敷,并依照此方式循环操作,每次持续冰敷2-3h,间隔时间1-2h,持续干预72h。观察组采用加压冷疗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干预。加压冷疗:采用加压冷疗仪(蓝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KY082-H1-ABS200-4)干预,患者回病房后,安装加压冷疗装置于膝关节处,加入冰块及水到冷却器中,冰袋固定于膝关节,连接导管,举高冷却器,排气阀门打开,冰水混合物加压进入冰袋内并产生压力,压力范围40-50mmHg,以患者感觉压力适合为宜,导管拔出后则开始加压冷疗,时间为30min,间隔5-10min再次冷疗,并依此方式循环操作,每次持续2-3h,间隔时间1-2h,持续干预72h;中医定向透药干预:采用定向药透仪(桂林市威诺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WND-ZZ-2TD)干预,取穴: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阿是穴,中药组方:寻骨风40g,大黄、芒硝各30g,黄柏15g,熬煮成汤剂,浸透于理疗片内,将理疗片固定于电极片上,贴于穴位处,接通电源,调节强度12-18级,25min/次,2次/d,连续干预7d。
1.4 评价指标 ①肢体肿胀周径值:干预前、干预后7d时测定健侧与患侧髌骨下缘10cm肢体周径差,即为肢体肿胀周径值。②疼痛程度:干预前、干预后7d时采用VAS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由数字0-10表示,评分范围0-10分,指导患者依据主观感受选择一个最能够代表疼痛程度的数字。③膝关节活动度:干预后7d时评估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其中膝关节屈曲活动度≥90°为优;膝关节屈曲活动度≥70°、<90°为良;膝关节屈曲活动度≥50°、<70°为可;膝关节屈曲活动度<50°为差,依据优、良病例计算优良率。④满意度:干预后7d时采用谷波[5]等人编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共有五个维度,包括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5,依据很满意、满意病例计算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1 肢体肿胀周径值及VAS评分 两组干预前的肢体肿胀周径值及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的肢体肿胀周径值及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肢体肿胀周径值及VAS评分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n=30)肢体肿胀周径(cm)VAS评分(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3.64±0.861.84±0.61a6.48±1.573.19±1.12a观察组3.71±0.901.25±0.49a6.40±1.612.43±0.98a t 0.3084.1300.1952.797 P 0.7590.0000.8460.007
2.2 膝关节活动度 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n(%)]
2.3 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n(%)]
目前临床上膝关节疾病主要采用膝关节手术治疗,可改善或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膝关节手术后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诸如关节周围肿胀、疼痛等,往往持续数周,会影响膝关节功能康复,导致膝关节僵硬、活动度降低,影响手术治疗效果[6]。故加强膝关节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管理,加速肿胀消退,有利于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冷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骨科急性创伤及术后护理的物理疗法,是通过使肢体局部降温而达到消肿、镇痛的作用,能够降低毛细血管渗出,减少组织液外渗及炎性介质的释放[7]。
传统冰袋冷敷干预效果不理想,存在患者感受差、易发生冻伤及温度时间不易控制等不足,同时冰袋表面形成的冷凝水珠可能会对切口造成污染[8]。本研究探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加压冷疗对膝关节手术后患肢肿痛患者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的肢体肿胀周径值及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优良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传统冰袋冷敷干预相比,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加压冷疗用于膝关节手术后,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患肢肿痛症状,能够提高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压冷疗是在冷疗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加压,低温效果持续而稳定,且可产生压迫作用,促进淋巴液及静脉血液回流,缓解肢体肿胀。加压冷疗干预中均匀加压,低温时间可控、可维持,能够在患肢局部产生物理压迫作用,减少出血,缓解疼痛。与传统冰袋冷敷干预相比,加压冷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包括温度恒定、可调控且与体表面积接触大,操作简便,可使患者依从性得以提高[9]。史凌云[10]等人在研究中指出,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加压冷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尽早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中医定向透药属于中医外治法的延伸,通过采用中频电流及负向脉冲,使病灶局部皮肤毛细血管和微小动脉扩张,使药力直达病灶,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11]。中医定向透药中取穴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阿是穴,具有健脾祛湿、消肿、止痛之功;中药组方属于自拟中药方,方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大黄泻热通便、凉血解毒、止血;芒硝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寻骨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可共奏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之功。经现代药理证实,大黄解热镇痛效果良好;黄柏、芒硝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寻骨风具有镇痛、抗炎性渗出的作用。中医定向透药能够改善病灶部微循环,减轻肿痛,具有药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夏一娇[12]的研究中指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有利于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加压冷疗用于膝关节手术后,两者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既可有效镇痛,又能抑制炎症反应,达到双重疗效,消肿及镇痛效果优于术后单一使用冰袋干预。但本次研究中也存在不足,如本次研究中仅纳入60例行膝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样本量小,还有待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综上所述,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加压冷疗用于膝关节手术后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患肢肿痛症状,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