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林下柊叶属米粽叶间作技术

2023-09-27 01:07:48郑定华,黄坚雄,王秀全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8期
关键词:根苗粽叶槟榔

柊叶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中国有5 种,产于南部及西南部地区[1],因叶片硕大,气味清香,且具有清热、解毒、防腐等功效,在中国南方多省都有用其叶子包粽子的习惯[2]。一般野生于山地雨林、沟谷地带,可种于房前屋后、田边、树荫、林下等。目前,林下间作柊叶属米粽叶模式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等热带或热带北缘地区已逐渐由零星种植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但相关研究及种植技术资料较少,存在品种不清、种植随意、效益不高等问题。本文从柊叶属米粽叶特性、种苗准备、林下间作技术、采收、产量及效益分析等方面,对热带林下柊叶属米粽叶间作技术进行总结整理,以期为其间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1 柊叶属米粽叶特性

1.1 主要特征

柊叶属植物在民间一般统称为柊叶,俗称米粽叶、苳(冬)叶、山苳(冬)叶、加苳(冬)叶等,叶子均能用来包制粽子,其中,在热带地区较常用于包粽子的有2 个品种,但它们的植物学名一般不被关注,通常只是按地方习惯叫法进行区分:一种叫黑叶种(图1),也称黑杆种、公叶种、糯米种等,来源于尖苞柊叶,株高约1~1.2 m,叶片及叶柄颜色偏深绿色,叶面宽约10~22 cm,头状花序无总花梗,花苞片顶端具刺状小尖头,用手触碰时有扎手感;另一种叫白叶种(图2),也称白杆种、母叶种、籼米种等,来源于少花柊叶,株高约1~1.5 m,叶片宽10~25 cm,一般情况下其叶片比黑叶种稍大,颜色相对偏浅,苞片顶端皱缩。

图1 黑叶种米粽叶

图2 白叶种米粽叶

1.2 生长习性

柊叶属米粽叶几个品种的生长习性基本相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干旱不利其生长。对土壤要求不高,富含腐殖质的森林土最为适宜。对光照的适应性强,既可在荫蔽度高达90%的林下生长,也能在露天裸地生长,但在热带地区露天生长下易出现叶尖、叶缘部位焦黄进而影响粽叶品质的不良现象。

2 种苗准备

2.1 选种

目前柊叶属米粽叶尚无选育品种,可根据本地区米粽叶的消费习惯及粽叶收购行情决定,可黑叶种、白叶种都种植。若有需求,也可种植其他种。

2.2 种苗繁育

从野生或家种植株上采挖分株苗,以分株裸根苗或分株袋育苗进行种植,其中分株裸根苗挖起来就能用于定植,而袋育苗要提前3 个月以上培育。挖分株苗时,挖取生长健壮的母株,可以1 个分株作1 株苗,也可多个分株作1株苗,苗的根茎上至少有1 个以上可萌发的芽或芽眼,带根茎多、芽眼多的种苗在定植后生长好、投产快。在种苗充足的情况下,尽量用多个分株或大丛苗定植,以利于种植成活和加快投产。其中,用裸根苗定植的,一般需割除全部叶片,或割除大部分叶片仅留少部分稳定叶,以降低定植初期米粽叶植株对水分的蒸腾消耗;用袋育苗定植的,若叶片较多,也需要提前割除部分叶片。在米粽叶采摘后再挖取分株苗,可以最大化利用。

3 林下间种技术要点

3.1 林地选择

一般选择荫蔽度50%~80%的林地,大部分成龄橡胶林、槟榔林、大菠萝蜜树林、黄花梨林等经济林及常见次生林的林下,只要不是偏干旱区基本都可种植。

3.2 种植时期

在热带地区全年都可以种植,一般在气温持续20℃以上的阴天或雨季种植。

3.3 整地

种植前,对林木行间拟种植米粽叶的区域进行灭草除茬,有条件的地区可翻耕平整。

3.4 种植形式

林下米粽叶可以单株种植,也可以用大丛苗成丛种植,根据林木行间大小一般在林木行中间作1~4 行不等。如在7 m 宽的橡胶树行间可间作2~4 行米粽叶(图3),而槟榔树的行间较窄通常种1~2 行。种植米粽叶时,为了减少米粽叶封行后对割胶、采收等生产活动的影响,一般需与林木保持一定距离,建议离橡胶树至少1.5 m、离槟榔树至少1.0 m,但在海南省部分老品种菠萝蜜大树种植园内,因平时管护较少,林下米粽叶对菠萝蜜生产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一些种植户将林下空地都种植上米粽叶,米粽叶封行后林下区域基本被米粽叶长满,这种林下种植形式林地的利用率较高(图3)。

3.5 挖种植穴

一般按株距0.6~1.5 m、行距0.6~2.0 m 挖穴,穴的大小、深度约30~40 cm,若用大丛苗种植,则按需挖大穴。每个穴施入1~3 kg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加少量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后回少量土再定植粽叶苗,以避免直接接触底肥烧苗。也可以先定植粽叶苗,后期再施肥,但效果较施加底肥的差。

3.6 定植

选用生长稳定、健壮的米粽叶苗。定植时,在种植穴中放入种苗,回土压紧,再浇足定根水。需要注意的是,黑叶种用分株裸根苗定植的成活率一般在70%以上,而白叶种直接种分株裸根苗的成活率可能不及50%,所以,针对白叶种成活率偏低的问题,一种方法是用培育好的袋育苗定植,另一种方法是每个种植穴种2~4 株裸根苗,或定植大丛苗,以保证大部分种植穴均有成活植株,利于后期生长整齐,这两种方法也可用在黑叶种或其他种上。

3.7 米粽叶田间管理措施

3.7.1 水分管理

定植完浇足定根水后,连续2 周视天气及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此外,要想提高米粽叶产量和质量,充足水分供应也是比较重要的。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议在粽叶种植区配套安装水管、喷头等淋水设施,尤其在林地土壤水分较差的地方,安装简易的喷淋水管,效果显著,在降雨偏少季节及时喷淋补水,无论是对橡胶树、槟榔树等林木还是对米粽叶都是十分有利的。

3.7.2 补换植

定植后2 个月内经常巡查,及时补种缺株死苗。

3.7.3 施肥

柊叶属米粽叶在橡胶林、槟榔林之类的林下种植,行间树根较多,米粽叶根系对肥料的吸收可能不及橡胶、槟榔等主作物根系,施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保证给橡胶树、槟榔树等主作物施足肥,抓住有利时机给米粽叶施肥。(2)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因地制宜选择肥料。(3)一般每年施肥2~4 次,施肥时间尽量与橡胶树、槟榔树等主作物同步,以降低养分争夺。上半年为了促进米粽叶植株分枝抽叶,可以稍偏施氮肥,下半年尤其是临近冬春低温季节时偏施磷钾肥。对于定植1~2 年的粽叶,每株丛每次施有机肥约2~5 kg,同时混合少量尿素、复合肥等化肥,在米粽叶投产后,施肥量要逐步增加,在叶片采摘后应追施肥。(4)一般在粽叶根周边或株间、行间开沟或挖穴,施入肥料后回土或用树叶盖好,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也可在雨后土壤湿润的情况下,在米粽叶根的周边撒施复合肥、尿素等化肥,或撒施化肥后结合喷淋设施浇水,以促进肥料溶解吸收。直接撒施化肥的方法虽然肥料利用率较低,但是在山区坡陡、交通不便的地方也较常用。

3.7.4 中耕除草

定植后1~2 年,由于米粽叶植株矮小,对杂草的竞争力较弱,一般每年需人工中耕除草2~4 次。在种植3~4 年后,米粽叶逐渐封行,除草用工会减少,可根据杂草生长情况灵活除草。

3.7.5 根系养护

米粽叶采摘后修除的茎秆、割下的杂草及冬春季节橡胶树的落叶等,都可收集铺放到米粽叶根部,以利于保持根部湿度,增加腐殖质,促进米粽叶分株及抽叶。

3.8 米粽叶病虫害防治

目前,柊叶属米粽叶较少发生病虫害,病害有炭疽病和日烧病[3],若发生炭疽病,可于发病初期选用丙环·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或吡唑醚菌酯等药剂;由临时强光照引起的日烧病,只要种植区林下荫蔽度适合,一般较少发生,即使偶有发现通常也无需处理。在虫害方面,已有发现蚂蚱类(蝗虫、纺织娘等)、螟虫类(卷叶、钻心)为害米粽叶,一般仅局部危害也不做处理,或人工捕杀,若确需用药防治,可优先施用绿僵菌、阿维菌素、印楝素等生物农药,或喷施敌百虫、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虫剂。凡用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务必确保用药的安全间隔期,勿在临近采摘及采摘期使用,以免农药残留超标。

4 米粽叶采收

4.1 采摘时期

在热带地区,柊叶属米粽叶常年常绿,全年都可以采摘,但一般都在临近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包制粽子的节日前才大量采收。

4.2 采收要求

目前,米粽叶还没有统一的采收标准,不同粽叶收购商的标准可能不同,但最基本的要求是叶片新鲜、成熟稳定、完整、无明显斑块、杂色、虫洞、破损或污渍等。至于叶片大小,不同品种则有差异,一些收购商要求黑叶种的叶面要宽于12 cm 以上,白叶种叶面要宽于15 cm 以上,具体可以根据收购商需求来采摘。一般,林下种植的米粽叶大部分情况下均能达到常规收购商的采收要求。

4.3 采摘方法

用锋利的弯刀、剪刀或特制刀片在距离叶片约5~20 cm 的叶柄上割断或剪断,或用手在靠近叶片的叶柄上直接掐断,可以按个人习惯采用。采摘下来的叶子,按收购商要求整齐叠放,比如每50 张叠放后卷成一小捆并用绳子扎好,整齐砍短多余叶柄后,再将一定数量的小捆捆扎成大捆,操作时尽量不损伤、不污染叶片,将采收好的粽叶及时加工处理。有时为了减缓采摘后米粽叶的萎蔫进程,收购商会特意要求在采摘时保留一定长度的叶柄。

4.4 采摘后的修枝

粽叶采摘后,应割除采摘后留下的叶柄、老弱病残分枝,促进通风透光,利于后续生长。

5 林下间作柊叶属米粽叶的产量及效益分析

不同林地、不同粽叶种、不同种植模式、不同管理水平的林下米粽叶,产叶量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旺产期每667 m2林地每年可产出500~1 000 张粽叶,高者可达2 万张以上。2022年5 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某“橡胶+米粽叶复合生态系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单位面积黑叶种米粽叶产量8380 张,按一年可收获2 次并以近3 年均价0.15 元/张测算,由橡胶园单作系统变成“橡胶园+米粽叶复合生态系统”后,每667 m2胶园增加产值2 514 元,同时,这种复合种植的橡胶园的生态功能也明显优于单一种植的橡胶园[4]。此外,柊叶属植物除了可用于包粽子以外,在药用、景观绿化、环保包装材料等方面还有深入开发利用的潜力。因此,柊叶属米粽叶是值得在热带林下发展的一类耐荫能力强、投入小、一次种植可连续多年采收的林下经济作物。

猜你喜欢
根苗粽叶槟榔
端午粽叶香
情浓端午,粽叶飘香
粽叶飘香过端午
小主人报(2022年12期)2022-08-23 06:10:22
杉木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对比分析
有利有害的槟榔
浅谈裸根苗造林的优势
摘粽叶·剪粽叶
不同移栽苗对甜叶菊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读书文摘(2017年10期)2017-10-16 14:26:57
梦回槟榔园
民族音乐(2016年1期)2016-08-28 20: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