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3-10-25 17:31:49曹宽仁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8期
关键词:染色法体病羊舍

1 病原

附红细胞体以往多被当成寄生虫或立克次氏体,近年来明确其属于嗜血支原体。一般情况下,该病原具备多种形态,可附着在红细胞表面,也可在血浆内游离。对丫淀橙染色和姬姆萨染色后的血涂片进行镜检,可发现附红细胞体大多为圆形颗粒,直径为0.5 μm ,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姬姆萨氏染色呈紫红色,瑞氏染色为蓝色。

2 传播途径

附红细胞体主要由吸血类昆虫进行传播,附红细胞体主要在动物血液内寄生,暴发季节多在夏秋高温季。此外,附红细胞体病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消化道、垂直等方式传播。

3 临床症状与流行病学

在临床上该病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贫血以及生殖系统出现紊乱等症状,并且羊附红细胞体病极易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在一年四季皆可发病,秋季为该病的高发时期。从流行病学来看,羊附红细胞体的宿主种属特异性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其中绵羊与山羊能够感染羊附红细胞体已经被证实,在驯鹿和白尾鹿等一些野生动物中也存在该病原。但能否感染哺乳动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动物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往往会引起免疫应答和生理紊乱的病理变化。通过研究表明,红细胞感染附红细胞体后的早期,细胞膜会变厚,并且附红细胞体还会使红细胞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红细胞损伤,导致其寿命缩短。还有研究表明,红细胞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其表面抗原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机体免疫系统将感染的红细胞视为从外界侵入的有害抗原,免疫系统会攻击感染后的红细胞,导致出现贫血等症状。

4 诊断方法

4.1 形态学诊断

通过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诊断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一般包括涂片染色法及鲜血观察法。涂片染色法主要包括吖啶橙染色法、瑞氏染色法、姬姆萨氏染色法,采用涂片染色法具有操作简便的优势,在临床上常用于初步诊断附红细胞体病。使用鲜血压片法能够对红细胞变形进行直接观察,但在压片视野下易将血小板、乳糜等物质误判定为病原体,导致出现假阳性结果。

4.2 动物试验

动物试验是对该病进行诊断的重要方法,具体操作时,抽取疑似附红细胞体感染动物的血液,接着接种于易感动物,对其进行观察,通过是否会存在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以明确有无患病。

4.3 血清学诊断

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动物机体通常会诱发较强烈的免疫反应,采用血清学诊断法也是一种诊断该病的重要方法。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间接血凝试验(IHA)等,都可用于临床检测该病。

4.4 分子生物学诊断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附红细胞体诊断的方法有DNA 探针杂交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法等。DNA 探针杂交技术主要是通过带有32P 标记的探针,从疑似附红细胞体感染动物体内提取样品,对样品DNA 进行检测确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技术具有敏感度高、准确率较高,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此外,由于附红细胞体上的16S rRNA 具有高度保守性,可据此设计出特异性引物,并采用PCR检测法用于诊断附红细胞体病。

5 治疗方法

使用中医方式对羊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时,应坚持“杀虫消积、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治疗原则,具体方剂如下:

方剂1:将45 g 地骨皮、30 g 茵陈、20 g 连翘、15 g 黄芩、15 g 贯众、15 g 柴胡、15 g 栀子、15 g 花粉、15 g 黄柏、8 g 茯苓、8 g 木通、8 g 桔梗、8 g 牛蒡子、6 g 黄连粉碎,加入至50 kg 饲料内为病羊拌料喂服,每日1 剂,连续用药7 d。

方剂2:将240 g 生石膏、120 g 水牛角、90 g玄参、90 g 黑栀子、60 g 连翘壳、30 g 丹皮、30 g紫草、30 g 桔梗、30 g 鲜竹叶、30 g 黄芩、30 g 生地、30 g 赤芍加清水煎煮,过滤后为病羊灌服药液,每日早晚各1次;同时将药渣拌入病羊饲料内。

方剂3:50 g 石膏、30 g 大青叶、30 g 生地、25 g 常山、25 g 枳壳、25 g 金银花、25 g 玄参、25 g连翘、25 g 丹皮、20 g 槟榔、20 g 柴胡、20 g 竹叶、15 g 黄芩、15 g 黄连混合后加清水煎煮为病羊灌服,每日用药1 剂,连续治疗3~5 d。若病羊存在便秘现象,还需在上述药剂中加入40g 芒硝及20g 大黄;如果病羊无法正常呼吸,还需在上述药剂中加入35 g 鱼腥草;如果病羊体质虚弱,还需在上述方剂中加入20 g党参及20 g黄芩。

采用中药治疗的同时配合西药治疗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为病羊静脉注射500 mL10%的葡萄糖溶液以及8 mg/kg·bw 的四环素,连续治疗3 日;或者为病羊肌肉注射7 mg/kg·bw 的贝尼尔,每2 d 用药1 次,连续用药3 次。

使用四环素按8 mg/kg 剂量标准将药物加入500 mL 的10% 葡萄糖溶液中对病羊进行静脉注射,1 天1 次,连用3 d;也可使用贝尼尔按7 mg/kg 剂量进行肌肉注射,每2 d 注射1 次,连用3 次即可。同时加强护理,给病羊提供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喂食易消化饲料,可在饲料内适量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口服补液盐,或者补充电解质,以促进病羊恢复健康。

6 防范措施

6.1 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羊群生活环境会对疾病发生、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预防羊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养殖户需要做好羊舍及场内的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清除羊舍内的粪便污物,适量撒一些生石灰,保持羊舍清洁,干燥通风。除此之外,还要及时清除场内及周围的杂草,每天都要及时清除场内散落的粪便及垃圾,并倒入粪窖进行集中发酵处理,定期对羊舍及场内喷洒杀虫消毒药剂,减少蚊蝇滋生。

6.2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在日常中要加强饲养管理,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在夏秋高温季节做好场内灭蚊工作,同时对羊群做好驱螨工作,尽量减少长途或高坡放牧。发现有羊只出现附红细胞体病症状时,应及时对病羊采取隔离措施,在诊断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及时对羊舍及场内开展消毒工作。

羊附红细胞体病危害较大,养殖户应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预防。在养殖中发现有羊只感染附红细胞体病时,要及时隔离病羊,同时使用药物积极进行治疗。同时对羊舍及场内环境进行彻底消毒,防止该病在羊群中传播蔓延,保障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染色法体病羊舍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阿尔梅勒羊舍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2
羊舍建设关键技术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1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清水县不同羊舍环境质量监测报告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