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医院“绽放”的五大路径

2023-09-26 01:09张晓利
中国医院院长 2023年18期
关键词:绽放医疗人才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地市级医院如何努力生长,繁花与共?六位地市级医院管理者带来了他们经过实践验证、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曾传美

地级市医院,上要跟省级医院竞争,努力提升以留住本地危重症患者;下要面临县级医院通过医保报销比例优势的“截流”。地市级医院管理者们或许还存在资源相对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财政补偿不能及时到位等情况。地市级医院应如何努力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繁花”时代?

在第十七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地市医院:努力生长繁花与共”论坛上,六位地市级医院管理者带来了他们经过实践验证、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论坛上半场由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李德辉主持,下半场由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赵成主持。

把脉高质量地市级医院

在江西省医院协会会长曾传美看来,中国式现代化对地市级医院高质量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一是对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二是承上启下的地市级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三是地市级医院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他分析称,地市级医院处于“夹心层”,上有省属三甲医院吸引疑难重症患者,下有强基层战略“傍身”的基层医疗机构。同时,医院面临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挑战、建设发展投入不足的挑战、人才后劲乏力的挑战以及医疗机构安全运营的挑战。

他认为,地市级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应做到水平现代化、服务整体化、管理科学化、模式集团化、医院智慧化。

具体而言,水平现代化,即学科发展水平、诊疗技术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国地位相一致;服务整体化则是强调服务的有效衔接、贯通,以更好地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医疗服务需求;管理科学化,则强调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医院运营管理精细化水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目标;模式集团化则注重城乡结合、上下结合、急慢结合、防治结合;医院智慧化则是医院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快智慧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理念来讲,要贯彻人民至上的理念、大健康理念和医防融合理念。

从发展要务来讲,医院应综合发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专科带动,要注重提升七项综合能力,包括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医疗服务能力、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能力、医院运营管理能力、人才资源管理能力、医院风险防范能力、医院综合保障能力。其间,医院应畅通人才成长立体通道,分层分级分类培养,做好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工作。

他建议,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公益公平、坚持规划先行、坚持项目为王、坚持文化兴院,做到党建领院、医疗立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依法治院、改革活院。“其中,医院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管理者既要高瞻远瞩,把握事物的未来发展态势,又要胸怀全局,把握事物内部与外部的本质联系。同时,医院应把项目建设作为强引擎和硬支撑,树立新发展理念,强化项目意识,形成良好氛围。”曾传美表示。

路径一:校地“联姻”破茧成蝶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曾因人才匮乏、员工军心不稳、医院品牌危机等原因,面临着运营困难。如何破局,一直是医院思考的关键问题。

李德辉

赵成

“找准突破口是关键。”院长邵义明分析称,突破口包括引资源谋发展、建制度引人才、强专科壮科研,抓特色差异化、精诊疗优服务、广交流多合作。

2021年4月,医院正式被大学接管,校地“联姻”为医院带来发展的契机。医院找到了五大突破口。

突破口一是以人才建设为抓手的良性循环发展思路。医院通过校地“联姻”,整合优势资源,以精准化、梯队化、优质化“三化”激活医院人才工作,如,积极拓宽引才渠道,实现人才引进精准化;多措并举全面培育,做到人才培养梯队化;健全服务保障机制,促进人才服务优质化。

突破口二是找准学科发展方向,构建“一急一慢”学科群体系。其中,“一急”指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一慢”指慢病健康管理体系。

突破口三是找准特色发展方向,探索“中医药+”模式。医院通过推行“中医药+”文化、全院中医“一张床”策略以及“中医+西医”的MDT诊疗新模式,让中医文化渗透到各个科室。

突破口四是发挥大学优势,搭建高水平科研教学平台。具体而言,医院大力建设高水平科研教学平台;组织院内“攀峰100”联合培优计划、高层次人才科研资助计划等院内项目;建设科研服务中心,开设科研门诊,推进科研学术双聘专家聘任与服务工作、加大科研激励力度等举措。

突破口五是发挥大学优势,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做到教学相长。

两年的时间,在大学和地方政府的双轮驱动下,医院破茧成蝶,华丽蜕变,人才引进取得突破、学科体系逐步完善、医教研都有显著提升。可以说,当下,医院发展势头强劲,院内名医荟萃、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未来,医院有信心再创辉煌。

路径二: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换道

2021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与赣州市人民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式启动。

据赣州市人民医院(南方医院赣州医院)党委书记刘春文介绍,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方医院作为输出单位,充分发挥在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科研创新、管理经验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和示范作用,不断输出优质医疗资源;南方医院赣州医院作为依托单位,尽全力配合,达到了思想统一、保障到位、高效推进的预期效果。

具体而言,医院一是聚焦问题定方向。医院重点突破,全面共建,打造神经医学中心、血液病中心、消化医学中心、创伤急救中心等诊疗中心;基于科研教学短板,将赣州医院纳入南方医科大学的科研教学体系,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将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医疗技术、高质量发展理念平移到赣州医院。

二是聚焦体系强支撑。医院在领导体系上,把赣州医院纳入南方医院整体管理,让输出医院、依托医院各司其职,相互协同配合;在学科体系上,实行“主任+执行主任”的双主任管理体制;在考核评价体系上,医院从多方面、多维度制定考核指标。

三是聚焦重点强能力。医院在制度建设与落实上,从管理模式、管理机构设置、学科建设、授权与请示报告流程等五方面入手,实现管理同质化;在学科建设与技术平移上,坚持“分类定位、重点突破、整体提升”的原则;在科研教学与平台上,推动建设区域共享的医学基础科研平台建设,移植南方医院科研教学制度体系,打造形成区域科研教学高地。

四是聚焦队伍强人才。南方医院专家定期帮扶或者长期入驻南方医院赣州医院,同时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派出人员到南方医院挂职进修培训,重点培训“学科带头人、学科接班人、学科骨干”三支队伍。“我们双向交流、双向奔赴。”刘春文分享道。

五是聚焦效果强考核。医院出台了多项制度,做到有目标、有规划、有标准、有考核、有奖惩。

刘春文总结道,借助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换道超车并不容易,需要在建设思想上产生“化学反应”、在建设力度上发生“连锁反应”、在建设路径上做到“遥相呼应”、在建设融合上“同声相应”、在建设成效上达到“乘数效应”。

琚兆清

路径三: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抓手

恩施州中心医院是恩施州乃至武陵山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

据恩施州中心医院院长琚兆清介绍,近年来,医院一是以党建引领为旗帜,推动医院发展行稳致远。如,强化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推进现代化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推行支部工作法,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组织党建+扶贫、党建+音乐、党建+实践等丰富的党建活动。

二是以中心建设为抓手,推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医院全面打造武陵山区域医疗中心,其中,借此项目促进规模扩张和功能布局,利用中医优势发展特色医疗服务,狠抓专科建设,以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三是以科研教学为引擎,推动科技兴院、人才强院。该院实行“胡萝卜人才”“南丁格尔人才”“青年人才成长工程”等系列人才工程,同时创建科研平台、加大科研投入和考核力度等。

四是以精细化管理为要求,提升运营效率管理效能。医院推行全成本核算和全员绩效管理;推行“2+x”运营,在打造了一支高素质运营管理人才队伍和建设一个运营数据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开展精细运营管理服务;设置“三大查房制度”,每两月院领导带队医疗质量大检查制度,每个月院领导行政夜查房制度,每个月职能部门中层干部行政夜查房制度;推行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四合理”制度;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体系。

五是以彰显公益性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区域担当。如医院率先开展医联体建设,创新开展医疗慈善,全面全覆盖患者回访,逆行出征,被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六是以敬业文化、廉洁文化和品牌文化“三大文化”为基石,打造风清气正的“清廉医院”。

无疑,医院正全面推进“双一流”(一流的党建、一流的医院)研究型区医疗中心内涵建设。

路径四:以医共体建设促发展

为实现建设县域一流的临床研究型中医院的目标,江阴市中医院选择了能抱团取暖、互利共赢的医共体建设路。

在江阴市中医院党委书记严峥看来,医共体建设要回答好三个问题:如何创新服务模式,如何满足群众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服务能力双提升。

根据实践,医院总结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做法:“全方位”夯实五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多层次”探索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立体化”构建中医药服务供给格局。

具体而言,医院全方位吸纳多类别的医疗机构。目前,江阴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包括1家三级中医院,7家二级医院,3家一级医院,8家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护理院和1家中医门诊部。同时,医院全方位谋划中医专科矩阵;全方位构建了健康服务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上,医院“多渠道合作”提供医共体建设动能,如因地制宜地采取全面托管、院府合作、技术协作等合作模式;“项目化管理”保障医共体建设效能,如推行优质资源下沉项目、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公共卫生建设项目、共享资源建设项目等四大类20项;“慢性病管理”挖掘医共体建设潜能,成立了慢性病管理中心,引进并推广慢病管理系统,搭建起全国全科加专科的慢病分级管理体系。

在构建中医药服务供给格局上,医院纵向搭建了中医药服务共享平台,横向拓宽疾病协同救治体系,如完善了县域内多中心疾病协同救治体系等。

严峥总结称,医共体建设要巧用“四个法”、提高“四个度”:围绕服务能力做“加法”提高群众“认可度”、紧盯就医流程做“减法”提高患者“满意度”、坚持党建引领做“乘法”提高医共体“信赖度”、聚焦高效运行做“除法”提高医共体“参与度”。

路径五:以绩效“国考”引航

严峥

强胜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以道御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强胜借古之智慧,领悟医院管理之道。

在他看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能推动医院落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有着成效明显的绩效“国考”引航医院发展的实践。

他分享道,其一,大质量管理体系激活发展新动力。医院推行绩效“国考”指标三级管理、院级管理、科级管理和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推进院、科级质量指标完成。同时医院国考指标委员会每季度分析改进;开展行政MDT、围手术质量三级管理、不良事件三级管理、病历质量三级管理等提升质量管理。

其二,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新效能。医院构建了运营管理委员会、运营管理处、临床科室运营助理三级运营管理体系;通过季度运营分析,KPI考核分析,持续推进业财融合;并推行病种路径化管理等促进DRG合理支付。

其三,专科技术创新引领发展新趋势。医院铸就技术尖峰、筑牢安全线;给予平台建设、重点扶持;推进学科中心化、院内诊疗中心建设;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打造设施完备的科研平台;推广中医药特色服务和优质护理,以提高服务品质。

其四,党建引领建设新文化。医院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上,推行“1+3+X”模式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其中“1”为党的建设,“3”为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项目化工作,“N”为亮点工作、特色工作等;推行引领式融合、植入式融合、渗透式融合、覆盖式融合、共建式融合“五式”党业融合法;强化党建行动力、优化医患沟通机制,等等。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正朝着全市区域中医医疗中心、高水平智慧化中医综合性医院、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的县级中医院标杆而奋斗。

不难看出,地市级医院都在努力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繁花时代。可喜的是,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径,也为兄弟医院带来了很大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绽放医疗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让学生思维在课堂上“绽放”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吞 与“吐”
挖掘鲜活的德育素材让德育之花处处绽放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