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在高速公路路基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2023-09-26 02:42任正国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流砂孔内护壁

任正国

(遵义智科公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贵州遵义 563000)

1 高速公路路基滑坡成因与特征

1.1 高速公路路基滑坡成因研究

1.1.1 山坡倾斜面与土壤岩石倾斜面同时存在时,地表水渗入岩石层中,构成隔水带,成为地下水沿岩石层的活动状态,导致岩石层表面覆盖物顺倾方向迁移并形成滑坡。

1.1.2 部分纯土壤地段,由于降水过多,地表水入渗,导致地下水活动频繁,使土壤的含水量显著增加,达饱和状态。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土壤摩阻力和黏结力显著降低。受土壤自重力,沿活动面发生运动而形成滑坡。

1.1.3 高速公路边坡出现水渠或农田等渗水区域,土壤受大量水的浸润而软化,自身强度下降、自重加重形成滑坡。

1.1.4 排水措施设置不恰当。在某些渗水性比较大的土中,边坡没有设截水沟,或在截水沟的布置上不增加防渗衬砌,造成了地表水向截水沟汇聚的过程中,仍渗入土壤内部形成滑坡[1]。

1.2 高速公路抗滑桩计算参数

对于深层滑动面,中前部滑带物质为全、强风化炭质泥岩,且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故可认为滑带参数一致;后缘物质组成为块石土,其参数较中前部滑带参数高。按最不利工况即暴雨工况对滑坡进行分析计算,结合工程经验,综合确定滑坡前缘及滑坡后缘计算参数如下:

滑体(暴雨):γsat=21.0kN/m3;

潜在滑坡区饱和块石土:C=6.0kPa,φ=26.0°;

主滑段滑面参数(饱和块石土):C=4.5kPa,φ=12.8°;

潜在滑坡区天然块石土参数:C=6.0kPa,φ=30.0°;

抗滑段滑面参数(饱和炭质泥岩):C=15.0kPa,φ=9.5°;

滑体(天然):γsat=20.0kN/m3;

主滑段滑面参数(天然块石土):C=4.5kPa,φ=14.0°;

抗滑段滑面参数(天然炭质泥岩):C=15.0kPa,φ=11.0°。

1.3 高速公路路基滑坡主要表现

根据综合地质分析,该滑坡形成原因如下:

1.3.1 地形地貌

由于单斜坡坡脚,坡体上部较陡,中下部较缓,坡度为12°~25°,该斜坡地表两侧发育有季节性冲沟,斜坡前部为半挖半填路基及填平服务区广场,持续的强降雨使得区域内地下水位线升高,导致坡体内岩土体长期处于高含水状态,产生动水压力。

1.3.2 地层岩性

由于堆积碎块石土坡体坡脚,碎块石成分主要为灰岩与泥质灰岩,该碎块石土均匀性差,为软硬相间岩土层,以碎(块)石为骨架,内充填少量黏性土,其中黏粒含量较低,而碎(块)石含量高达70%~75%,且总体呈现稍密状,无分选、局部架空,其透水性强,导致坡体上部汇水极易下渗至坡体内部,岩土体长期受水浸泡。且下伏基岩为遇水易软化的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S1l)炭质泥岩,同时为隔水层,下渗雨水滞留于隔水层附近,长期浸泡软化形成滑带[2]。

1.3.3 暴雨作用

持续强降雨,导致大量地表水下渗至服务区的边坡内部,增大坡体重度的同时,地下水位线伴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上升,加大了透水层浮脱力。长此以往,地下水的渗流排泄携带走坡体岩土体内部分黏粒成分,使得坡体的整体性及密实性变差,同时在滑体与基岩接触面上形成滞水带,导致岩土体、潜在滑移面软化,综合诱发坡体滑移(见表1)。

2 抗滑桩施工工艺

2.1 抗滑桩具体的施工工序

在抗滑桩的施工过程中,具体的施工工序:施工准备—放桩位置确定—桩孔挖掘—处理地下水—护壁施工—钢筋笼制作和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2.2 施工准备阶段

2.2.1 保证施工内容符合三通一平的标准,使施工现场道路、电力以及水源处于畅通状态,将测设桩位与测量控制网设置在合理区域内。将孔做成钢筋混凝土锁口,锁口必须比原来的地面高20cm,避免落石头和地表水倒流入已挖桩孔。在孔口处搭设防护棚,在孔的四周设置防护栏并开挖排水沟。

2.2.2 依据施工场地的具体条件,有序地布置废弃的土壤堆放场地、钢筋加工厂以及物料的堆放场地等。混凝土拌和站与抗滑桩之间的距离仅有50m 左右,所以,可以忽视混凝土拌和场地的影响因素。采用罐车将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泵直接将混凝土输送至桩孔。

2.2.3 技术人员需要加强施工交底工作,将图纸、安全情况、施工技术等交予现场施工人员。

2.2.4 施工材料进场后,如钢材、水泥、砂石等,需要具备质保书、检测报告以及质量检验合格证等。

2.2.5 应具备钢筋焊接的试验报告,以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等。

2.3 测量定位和放桩样

2.3.1 测量定位

施工人员一定要按图施工。在项目启动之前,按批准的控制点对各桩平面位置进行测放,同时做好各桩位控制桩,桩位放样容许偏差为10mm。在桩位测量结束时,先挖截水沟。经过监理、复核、验收,履行相关程序,才能挖掘。

2.3.2 标定中点

在挖孔之前,放桩位置的中心点以轴线为中心朝向桩周围,得出桩位中心控制点,等第1 节护壁浇筑完毕,将护桩与护壁校准。后期,每次掘进的节段均采用垂球吊,保证桩位垂直度的偏差,将桩径置于规范要求的偏差之内并进行记录。

3 开挖孔桩

3.1 开挖方案

在桩孔的挖掘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施工方案包括人工开挖与控制爆破。碎石土是一种强度较小的地质层,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挖掘;针对较大的孤石或者岩层,需要通过控制爆破的方式挖掘,在实际的爆破过程中,可以选择小药量爆破或者多炮眼式松动爆破等方式。

3.2 施工机具

通常情况下,施工机具包括输风管、专用绞车,鼓风机以及潜水泵等,同时还要准备相关的照明设备。

3.3 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3.3.1 土方开挖

土石方开挖采用分段开挖,分段长度为1.0m,对于易坍塌地段,分段的长度可以根据情况减小。桩孔的挖掘为人工掏挖和孔内土块石用特制的绞车、提升到孔口,倒扣于距桩孔3m 外的规定位置,并且定期向弃土场转运,在孔口处安装活动盖板,确保孔内挖孔人员的安全操作。在运行过程中,装土提桶被举升到活动盖板之上后,闭合活动盖板,把土倒掉,把提桶吊稳,才能开启盖板将提桶下放。

3.3.2 石方开挖

岩石开挖采取松动爆破法,具体特点为浅孔、密眼以及小药量等。采用空压机带风镐钻孔,孔径一般以40mm 为宜,钻孔的排列方式为梅花形。具体参数包括:掏心孔处于中心位置、孔距0.5m、孔深1.2m 以及深度1.5m。

3.3.3 护壁施工

通过机械集中拌和产出护壁混凝土,并采取人工的方式将其输送至孔口,然后利用绞车将其吊运到施工面进行浇筑。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8~10cm范围。将原地下第1 节灌注进行锁口,同时随着开挖深度增加1m,则将C15 钢筋混凝土灌注至护壁1 节,向下开展施工,并以此为循环。

3.3.4 孔内照明

在夜间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用电通畅,需要在施工场地周围搭设照明设备。孔内照明的安全电压是36V,同时加强对孔内照明灯泡的保护,一般利用特制的防水灯罩进行保护,防止在撞击的过程中出现断裂。需要注意的是,在爆破过程中,将所有照明设施移除。

3.3.5 孔内通风

如果桩孔的开挖深度较大,需要利用鼓风机送风的方式进行通风。在每次下孔前,使用鼓风机将空气送入孔内至少15s。为了确保空气清新,爆破结束后,须送风待孔内烟尘排干净后,才能进行下孔操作。

3.3.6 孔内排水

当孔洞中出现渗水时,要及时清除孔内积水,避免桩孔被长时间浸泡垮塌。水量少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提取孔中渗水;水量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井点降水或者集中泵排的方式[3]。

4 抗滑桩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4.1 地下水

在抗滑桩施工中,地下水最为普遍。桩孔开挖后,含水层的水分平衡被打破,使四周静止水流入桩孔,因而影响人工挖孔桩正常施工。如遇动态水压土层施工,不但掘进难度大,连护壁混凝土也易被水压冲刷穿透,出现塌孔等意外情况。若遇细砂、粉砂土层,在压力水作用下,非常容易出现流砂、井漏等问题。

4.1.1 地下水量不大时

可以选择潜水泵泵入水中,边泵边挖。待成孔时,及时浇筑对应段的混凝土护壁后,再进行后续段施工。

4.1.2 地下水量较大时

当标段桩孔的涌水量较大时,采取施工孔自身水泵抽水,不利于掘进施工的开展。因此,需要采取四周桩孔一次性抽水的方式,减少开挖孔涌的整体水量,并采取交替循环施工方式,施工效果良好。

4.2 流砂

在粉砂层地质条件下,细砂挖掘通常采取人工挖掘的方式,而在地下水的影响下,增加了形成流砂的风险。严重时,会发生井漏,进而造成安全事故,降低整体的施工质量。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挖掘措施,进而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4.2.1 流砂情况较轻

有效途径就是缩小该阶段的开挖深度,将正常约1m 段减至0.3~0.5m,保证护壁混凝土灌注的合理性。如果孔壁坍塌时,可能出现泥砂无法成桩的现象,此时,可以采用纺织袋装土的方式进行逐一堆堵,进而保证内壁尺寸达到设计要求。

4.2.2 流砂情况严重

在流砂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一般会采取下钢套筒的方式,钢套筒与护壁所用钢模板的效果一样,根据桩孔结构的尺寸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4~6 个拼装部分,再配以合适的肋条,彼此之间采取螺栓相连的方式。挖掘深度在0.5mm 即可,可分片装套筒,孔底的深度需要大于0.2mm,且插入混凝土护壁外侧面要大于0.5mm。待安装结束后,开始浇筑护壁混凝土。如果放入套筒后,出现流砂上涌现象,可以在开挖完成后,马上用混凝土将孔底封闭起来。当混凝土冷凝时,清凿孔心位置的混凝土,形成桩孔。此外,也可以在混凝土护壁最下部进行钻孔灌浆操作。在钻孔过程中,确保孔位向下层护壁外侧倾斜,并将水泥浆压力浇筑,固定下部土壤结构,提高四周与底部砂层的不透水性,解决流砂问题。

4.3 灌注桩身混凝土

混凝土灌注至桩顶部位时,应采取措施,保持导管内的混凝土压力,避免桩顶泥浆密度过大,产生泥团或桩顶混凝土不密实、松散等现象;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灌注桩桩顶高程应比设计高程高出不小于0.5m,当存在地质条件较差、孔内泥浆密度过大、桩径较大等情况时,应适当提高超灌的高度;超灌的多余部分在承台施工前或接桩前应凿除,凿除后的桩头应密实、无松散层,混凝土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

4.3.1 孔底积水

在浇筑桩身混凝土的过程中,设计强度要处于规范标准之内,且保证混凝土密实、均匀,进而防止孔内积水对混凝土配合比以及密实性造成消极影响。在浇筑前,需要将孔内的积水抽出,抽水所用的潜水泵需要安装逆流阀,旨在提泵时不会使抽水管中的剩余水流重新进入桩孔。若孔中的水抽不干,建议在水泵之后在孔底铺入一些干拌混凝土混合料,也可以使用干水泥,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4.3.2 孔壁渗水

针对孔壁渗水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加以重视。由于桩身混凝土的浇筑周期较长,一旦出现过多的渗水,可能对混凝土质量造成消极影响,导致桩身混凝土的整体强度降低。因此,可以采用防水材料封闭渗漏部位,而后再进行桩身混凝土浇筑施工。

5 结语

高速公路路基滑坡问题长期困扰着高速公路的正常营运。应结合滑坡路段的实际情况,查明滑坡发生的真实原因,然后因地制宜地加以整治,为了能够有效地避免高速公路路基滑坡现象出现,应用抗滑桩技术,安全控制后,在施工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质量和安全均得到有效管控,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流砂孔内护壁
倒挂护壁与顶管施工技术在雨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关于矿山地质岩心钻探施工中事故处理与认识
页岩纳米孔内超临界CO2、CH4传输行为实验研究
土木施工中流砂防治的意义及措施
高地下水位流砂地层顶进框架桥设计
深基坑喷锚护壁施工技术
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情况及事故处理措施
绳索取心聚氨酯孔内灌注器的设计
西澳大陆架深水重力流砂体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