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2023-09-26 11:48陈锡文
上海农村经济 2023年8期
关键词:粮食总书记现代化

■ 陈锡文

当前,全党都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论述,更是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

一、与时俱进地理解和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2017年10月18日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而2022年10月16日,总书记在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时,又提出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目标。时隔5年,总书记为什么要对乡村振兴提出新的目标?这主要是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使乡村振兴应承担的任务也必须与时俱进地有新的扩展。

(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主要是针对加快解决新时代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亮点,是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2017年12月28日,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的。”此后,总书记还进一步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因此,为了加快解决好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必须着力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个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为此,总书记多次深刻论述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总方针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目标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并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着力推进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可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着眼点,在于重塑我国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使广大农民能够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新目标,主要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我国面临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的复杂外部环境,强调要守住底线、牢牢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

党二十大报告的亮点是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所阐述的这些基本特征,不仅与西方国家已经走过的现代化道路有着许多本质的区别,而且还明确向全世界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毫无疑问,这是对西方国家已有的现代化从理论、道路到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挑战,它必然引起美西方国家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敌视,从而对我国采取无底线的抹黑、讹诈、遏制、封锁和极限施压。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面前,要坚持走我们自己的路,就必须守住底线、增强软肋、提升极端情况下保证生存、发展和国家安全的能力。对于我们这个国家而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十四亿多人能够吃饱饭,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国家安全底线。但实际情况是,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增产,但近年来平均每年还是要从国际市场进口约1.5亿吨的粮食(包括大豆)才能满足国内需求。如果在极端情况下国际食物供应链断裂,那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因此,“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针对的就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国家安全的需要。

怎么理解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从世界现状看:凡农业强国,必然是已经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而已经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则未必都是农业强国。当今世界,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有38个(人均GDP在3万美元以上),其中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不到20个,但能称得上是农业强国的,却寥寥无几。其中有些已经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如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国,却不能称为是农业强国,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都不能依靠自身力量基本解决本国的食物供给问题。2020年,日本的谷物自给率为32.0%,荷兰为9.4%,以色列为5.8%,他们都必须依靠大量进口谷物和其他食物,才能维持本国国民的生存。这样讲,并不是否认这些国家根据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走具有自身特点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应当说,这些国家在推进科技进步、利用市场机制的力量、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无论如何,一个国家,如果不能靠自身的力量基本解决国民的食物保障问题,那就称不上是农业强国,因为它将始终面临着极端情况下食物供应链可能断裂的风险。更何况,从人口规模看,这几个国家与我国都无法相提并论:荷兰1700多万人,以色列接近1000万人,日本的人口规模虽然比较大,12000多万人,但也不及我国总人口的9%。因此,这些国家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再利用国际市场进行商品交换,进口自身所需的谷物和其他食物,面临的风险相对于我国就要低得多。而我国十四亿多的人口规模,不依靠自身力量去解决谷物和其他食物的基本需求,那是不可想象的。全球谷物产量近30亿吨,能投入国际贸易的数量,最高的年份也只有3.6亿吨,而我国每年谷物的消费量,已达7亿吨上下(2022年我国谷物产量63324万吨,同年进口谷物及其制品近6000万吨)。因此,我国如果做不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想依赖国际市场来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根本就没有这种可能性。而过度依赖国际市场,除了会面临谷物和食物贸易数量波动的风险,还会受到价格波动风险影响。2022年是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的一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17.9%,创历史新高。其中,玉米和小麦价格分别上涨了24.8%和15.6%。而我国2022年进口粮食(包括大豆)1.47亿吨,数量比上年减少10.7%,但支付的金额达5499.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3.7%,进口粮食的均价为3741.4元/吨,比上年上涨了27.4%。可见,如果我国市场上供给的粮食主要不是中国粮,那我国的食物价格指数也必然会大幅度上涨,从而引发输入性通货膨涨。而2023年,全球消费需求萎缩,国际粮价明显下跌,对我国稳定国内粮价和增加农民收入又形成了较大压力。这也说明,总书记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里主要要装中国粮。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曾指出:“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如果口粮依赖进口,我们就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他还说:“看看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美国是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国、农业最强国,俄罗斯、加拿大和欧盟的大国也是粮食强国。这些国家之所以强,是同粮食生产能力强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2020年,美国的谷物自给率是123.2%,加拿大是184.8%,法国是209.7%,德国是104.2%;俄罗斯在2022年的粮食自给率超过了150%,具有出口粮食6000万吨(含小麦4000万吨)的能力。因此,总书记之所以强调大国,尤其是人口大国必须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是因为否则就有可能在吃饭问题上被别人卡脖子,甚至在关键时刻被人一剑封喉。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才如此重视粮食生产,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22年12月23日,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极端重要的国家安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反复延宕,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各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一旦农业出问题,饭碗被人拿住,看别人脸色吃饭,还谈什么现代化建设?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足够底气和战略主动。”这充分说明了以我国自身力量为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食物保障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极端重要性。

因此,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眼点,在于解决好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目标,着眼点在于守住农业基本盘、强化粮食安全、食物保障这个国家安全“压舱石”的作用,增强我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自主、自立、自强能力。前者是“民之所盼”,后者是“国之大者”,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才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持续推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也只有坚持内外兼修,才能使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立于不败之地。

二、科学认识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

总书记在2022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农业强,首要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

(一)我国目前粮食安全的基本状况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亿万农民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十九年丰收增产,去年更是创造了新的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达到了68652.8万吨(13730.56亿斤),其中谷物产量为63324.3万吨,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分别为20849.5万吨和13772.3万吨,人均稻谷和小麦达到247.1公斤,确实是做到了“口粮绝对安全”。因此,总书记指出:“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百分之九的耕地、百分之六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从当年四亿人吃不饱到今天十四亿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就是自力更生,我们自己养活自己,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要继续巩固拓展。”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毕竟人均农业自然资源不足,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食物消费水平又在持续提高,因此,在国内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农产品也在不断增长。据海关统计,我国2022年的粮食进口量为14687万吨(包括大豆),相当于国内粮食总产量的21.4%;扣除进口的大豆(9108.1万吨)后,其他粮食的进口量为5578.9万吨。这就说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即便做到了“口粮绝对安全”,也不能高枕无忧,因为从整体的食物需求来看,我国对国际市场毕竟还有相当的依赖度。

这里,有必要对“粮”和“食”这两个概念加以分析。在我国古代,“粮”和“食”是两个词语。对于人们吃的“饭”,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就是说,人们在旅途中吃的是“粮”,是以五谷杂粮所做成的干粮;而日常居家时所吃的是“食”,是包括“粮”但不限于“粮”的各种食物的总称。因此,对于人们吃的饭而言,“粮”只是“饭”中的品类概念,而“食”才是“饭”的集合概念。我国古语“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民以食为天”,强调的都是“食”。而“食”就不单纯是指“粮”,还包括鸡鸭鱼肉、瓜果蔬菜,以及油盐酱醋糖等各类食物。当然,“粮”是“食”的主体和基础,许多“食”是由粮转化而来的,或是用可以生产“粮”的资源置换而来的。因此,食物保障的基础还是在于粮食供给的安全。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因“粮”供不应求,也就谈不上除“粮”以外的其他食物能有多少供给了。久而久之,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粮食”这个集成的概念,就逐渐变成了单纯的指五谷杂粮的“粮”了。“粮食”概念被狭义化带来的弊端,是容易把单纯的口粮安全误认为是整体的食物安全,从而产生实现了口粮安全便可以高枕无忧的幻觉。

(二)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是我国粮食安全和食物保障将面临的长期挑战

尽管我国的口粮供给已是绝对安全,但从食物供给的总体上看,我国粮食仍处于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状态。在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的食物消费中,口粮的比重持续下降,而其他食物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尽管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已经超过了6.8亿吨,但实际的消费量却已经突破8亿吨。近5年,我国平均每年从国际市场进口1.39亿吨粮食(2022年是14687万吨),这已经成为常态。

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指两方面。一是区域之间的供求矛盾日渐突出。首先是南北方之间,我国自隋唐以来就已经形成的“南粮北运”格局,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中已经为“北粮南运”所替代。问题在于北方缺水。在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背景下,我国人口分布和粮食产需之间的区域性矛盾还在进一步加剧。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人口延续着南增北减的趋势,2022年,我国南方常住人口84089万人,北方常住人口56886万人,南、北方的常住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59.6%、40.3%。而南方的水资源占全国的81%,北方只占19%(耕地南北方的比例为36%∶64%),这显然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重大问题。

其次是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格局变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就已经根据人口和农业资源的分布状况,将各省区市划分为粮食供求的三类地区。当时划定的主产区为13个省区,产销平衡区为11个省区市,主销区为7个省区市。但30多年过去,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2021年,粮食产量能够自给的省区只剩下13个,不能自给的省区市则增加到了18个。而在粮食能够自给的省区中,有能力调出100亿斤以上粮食的主产区,只剩下了5个省区。能够调出粮食的省区越来越少,而需要调入粮食的省区市却不断增加,这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粮食供求关系上的一大结构性矛盾。

结构性矛盾的第二个方面,是粮食供求中品种结构的不平衡。总体看,我国稻谷、小麦在正常年景下供过于求,不仅库存较为充裕,而且还常常以其去弥补饲料粮不足的缺口;而油料、糖料和饲料这“三料”则明显供不应求,必须依靠进口来弥补。目前看,国内食用植物油的供求缺口约为三分之二,食糖的供求缺口约为三分之一;饲料的供求缺口比较复杂,一是进口大豆榨油后的豆粕就是饲料,二是近年来国内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小麦和稻谷用于弥补饲料的缺口,三是近年来,我国每年还要进口2000多万吨的玉米、200多万吨的干牧草,四是我国每年还需要直接进口相当数量的肉类、奶类等畜产品。有专家做过分析,如按我国的生产水平计算,我国进口的各类农产品,相当于在境外利用了13亿亩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而我国自身每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约为25亿亩。因此,我国目前农产品的自给率,从资源角度看,大约为三分之二。粮农组织测算的世界各国粮食安全指数,我国被排在30位之外,并认为我国的潜在粮食(食物)自给率为70%。

可见,在农业人均自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通过优化品种结构和加快科技进步,逐步降低我国在饲料、油料、糖料这“三料”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过高的风险,显然是在推进农业强国建设中,必须应对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自2020年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要以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着力推进以种业自主自强为核心的农业科技进步;要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扩大大豆和油料作物的生产;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要坚持大食物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强粮食储备调节并健全应急保障机制;要使减损、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树立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观念,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责任制。这些都正在逐步落地见效。

这样讲,并不是说要去追求我国食物的完全自给自足。我国的人口规模和农业资源禀赋决定了在满足国民日益提高的食物需求上,必须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利用,必须控制在不能危及国家安全的程度之内。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保障我国食物供给安全的自主能力。

(三)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是正常情况下保障我国食物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人、地关系,决定了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在保障我国食物供给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合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但同时要看到,国际食物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存在着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

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对全球农产品生产和国际贸易的状况,不能有过于乐观的判断,至少对可能发生的五大风险要有足够估计。一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性气候频发。二是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生产链、供应链断裂。三是粮油产品转化为能源产品。四是美西方对我国的造谣、抹黑、遏制、打压。五是国际大粮商对全球粮油贸易的垄断和抄作。

应对这些风险,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进口来源国的多元化。2021、2022年,我国进口玉米来自美国和乌克兰的分别占70%、72%和29%、26%;今年一季度进口玉米752万吨,来自美国的占37.8%,来自巴西的占28.8%,来自乌克兰的占27.7%。今年5月4日,第一船来自南非的5.3万吨玉米也已经运抵我国。二是改变主要向国际大粮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粮油贸易方式,通过在进口来源国建立粮油收储设施,以及向当地农民合作社、农场主提供经济技术服务等方式,在粮油进口来源国建立自主采购的新机制。三是与农产品有增产潜力的国家加强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在提高全球粮油产出水平的基础上,增强我国粮食和国际食物供应链的稳定性。

三、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

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处理好城乡关系,这始终是治国理政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城镇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不能以农业萎缩、乡村凋敝为代价。”“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而提出来的。

(一)全面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至少要从两方面看。一是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必须看到,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到了70%,还会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因此,必须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才能使广大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对幸福生活的需要。二是乡村具有城镇不具备,但却是国家(包括城镇)发展不可或缺的特有功能。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功能、为整个国家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的功能、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等。《乡村振兴促进法》总则第三条就明确要求“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所以,总书记说:“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随着时代发展,乡村价值要重新审视。现如今,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还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令人向往的休闲观光功能,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功能。”因此,乡村振兴不能片面理解为就是搞建设,而是必须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不能照抄照搬城镇建设那一套,搞得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所以,乡村振兴,要重在巩固农业基础、守护青山绿水、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乡村所特有的功能。城和乡有着不同的功能,这就跟一个人一样,人有五脏六腑、四肢五官,它们各有各的功能,五脏六腑完备、四肢五官齐整,才是健康的人,否则就是病人、残疾人。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只有使城镇和乡村各自所特有的不同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才能是健康的、完整的,否则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二)关于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总书记指出:“现在,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是大趋势。”“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突破了60%。今后15年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要把该打开的门打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民进城要符合客观规律,保持历史耐心,不要搞大呼隆推进,更不要受不正确的政绩观所驱动。”总书记说的“不正确的政绩观”,在我看来,一是片面强调加快提高人口的城镇化率,似乎越快、越高越好,不顾客观规律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求;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说的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际上却只是想着要用农民的土地。

总书记在2020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过一段极为深刻的话:“应对风险挑战,不仅要稳住农业这一块,还要稳住农村这一头。经济一有波动,首当其冲的是农民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2000多万农民工返乡。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际经济下行影响,一度有近3000万农民工留乡返乡。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大局能够保持稳定,没有出什么乱子,关键是农民在老家还有块地、有栋房,回去有地种、有饭吃、有事干,即使回不去心里也踏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长期过程,农民在城里没有彻底扎根之前,不要急着断了他们在农村的后路,让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这就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特色,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

总书记的这段话,深刻揭示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的基本特点、目前真实城镇化水平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以及当前我们所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我们科学推进城镇化和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遵循。

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农业人口规模巨大,“大国小农”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就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这个特点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可以利用农闲季节搞家庭副业或外出打工。真实城镇化水平对市民的承载能力,指城镇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对市民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的能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必须与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我国目前到底还有多少农业人口呢?一个数据是农村常住人口不到5亿人,第二个数据是农业户籍人口7亿多人,第三个数据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9亿人。这些数据各有各的统计口径。按在农村居住半年以上的时间算,农村常住人口不到5亿人;加上没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工及其家属,就有7亿多农业户籍人口;再加上村委会改居委会、乡镇改街道后,虽然户籍农转居了,但人还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于是就有了9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这三个数据都有依据,但这么复杂,反映出国情的复杂性、农业的特殊性,以及目前城镇对市民承载能力的有限性。

家在农村或务过农的人都知道,由于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不一致,庄稼种上了以后,农民没有必要天天守在地里侍侯,尤其是大田作物,它自己会生长。农民说,一年12个月是“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挣钱”。他八个月在外挣钱的时候,村里就看不到多少人;但到春耕备耕、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时,村里的人就多了不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而在过年时,村里的人就更多了。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超过半年,他就被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了;但他在农忙季节又回乡种了两、三个月的地,却不能被统计在农村常住人口中,于是就认为农村“无人种地”。2022年3月,长春市因新冠肺炎疫情实际上封了城,但春耕备耕大忙季节到了,为了在防止疫情扩散下把要回乡的农民直接送回其所在的县,市里做了认真统计,结果有30多万农村劳动力急着要回农村。一个长春市在春耕时节有30多万农民工要回乡种地,那么全国有多少人呢?所以,只用一个口径,确实讲不清楚现在人口的城乡分布,这也是我国当前这个发展阶段的一大特征。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我们自己应当心中有数。

总书记说:“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真正使农民变为市民并不断提高素质,需要长期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和农村流动就业,是我国现阶段乃至相当长历史时期都会存在的现象。对这种‘两栖人’、候鸟现象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恶意炒作。对那些已经在城镇就业但就业不稳定、难以适应城镇要求或不愿意落户的人口,要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解决好他们的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需求,使他们在经济周期扩张、城镇对简单劳动力需求扩大时可以在城镇就业,而在经济周期收缩、城镇对劳动力需求减少时可以有序回流农村。”“在人口城镇化问题上,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世界各国解决这个问题都用了相当长的时间。但不论他们在农村还是在城市,该提供的公共服务都要切实提供,该保障的权益都要切实保障。”所以,当前急迫的还是像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户籍上的农业人口,不论他们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该提供的公共服务都要切实提供,该保障的权益都要切实保障。

但是,我们的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都是和户口联在一起的,而户口又是和人的稳定住所联在一起的。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属,在打工城市找个因陋就简的住所容易,但要有个能落户的住所就难了,买得起商品房和能分到保障性住房的都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都是租赁的私房,虽然国家有“租售同权”的政策,但愿意让承租户在出租房里落户的房东,大概也是凤毛麟角。

浙江省是全国城乡关系处理得最好的省份之一。2021年有农业转移人口1746.8万人,超过全省常住人口的1/4,其中省内农业转移人口222.8万人,省外1524万人。其中有自购房的占6%,住在工地和单位的占18%,其他如住在雇主家或投亲靠友等的占8%,其余68%的人是租赁住房。浙江省2020年就已出台允许租房落户的政策,但到2022年3月底,全省租房落户的只有917人。其中,在租赁房落户154户、487人,在社区集体户落户的430人。为什么这么少?首先是没有多少房东同意承租人在自己出租的房内落户,其次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市内落了户,就可以申请保障性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优军优抚服务以及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高考升学等。如果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后都享有这些当地市民才享有的权利,那么,不仅远远超出目前城镇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还会动了原有城镇居民的“奶酪”,可能引起新的社会矛盾。所以,从总体上看,主要矛盾还是当前城镇的经济实力不够、向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与本地市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能力不足。因为我国目前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毕竟还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3甚至1/4。因此,加快发展才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硬道理,但这就需要一定的时日。

正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国规模巨大的农业转移人口,就不可能主要依靠大中城市来实现。2020年以来,对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县域的城乡融合发展问题,重新受到了重视。但这与产业布局的调整直接相关,毕竟人口是随着产业走的,要利用当前发达的交通和通信设施,对产业布局实行“内移下沉”式的调整,从而增强小城镇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依托。

总书记关于“四化同步”发展有过非常深刻和精辟的论述:“我国现代化同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发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我们要后来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来,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我们要以总书记提出的四化“并联式”和“叠加”发展的新理念来理解城乡融合发展,那就是必须突破工、农、城、乡各搞各的现代化的老观念,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无所不能的快速沟通功能和溢出效应,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镇与乡村对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的共享发展。

浦东是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上海是我国人才、科技、财富最为集聚的地方,但它仍然不能完全没有农业、农村和农民,否则它的生存和发展就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当然,上海及浦东的“三农”比重很低,是个“小三农”。浦东只有24个镇、355个行政村,31万多农户、124万农村常住人口;耕地面积也很少,只有37.57万亩耕地,其中基本农田25.35万亩。“小三农”“耕地少”是浦东的特征。但是唯其小,才更值得关爱;唯其少,才更值得珍惜。因此,浦东要做关爱“三农”和珍惜耕地的模范。但是,“小”和“少”,要它在数量上做出多大的贡献,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浦东的“三农”工作要勇于攀登高峰。什么高峰?农业科技的高峰、农产品质量的高峰、农业效率和效益的高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高峰,以及农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高峰。相信只要发挥好浦东在党的领导和人才、科技和财富等方面的优势,浦东的乡村振兴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建成“三区五高地”的目标。

猜你喜欢
粮食总书记现代化
珍惜粮食
边疆治理现代化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我的粮食梦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