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万金凤,方辉,戴月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上海 201805
妊娠期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国内该病的发病率约为9.4%,其中,约15%的孕妇因该病死亡[1]。妊娠期高血压主要是指孕妇在妊娠前血压正常,而在妊娠20周后发生的高血压。该病病因复杂,且病程长,是导致早产、大出血、产后贫血、剖宫产、早产等母婴不良结局的重要病因之一[2]。目前,临床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则是降血压,常规西医治疗的目标为降低血压,同时减少靶器官损伤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等,但会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尚需优化治疗方案[3]。因此,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有效缓解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压水平,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是临床医师研究的重点问题。中医学认为,妊娠期高血压属于子痫、子晕等范畴,临床中肝肾阴虚证最为常见,治则为养血益气、滋肝肾[4]。平肝养血汤出自《竹林女科》卷一,具有清肝养血滋阴之功效。笔者未见关于平肝养血汤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报道。基于此,本研究观察平肝养血汤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研究组中,年龄25~33(28.87±4.23)周;孕周31~39(35.98±3.87)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MBI):19.87~27.28(23.76±3.28) kg·m-2;初产妇21例,经产妇24例。对照组中,年龄24~32(28.91±4.18)周;孕周31~39(35.87±3.91)周;MBI:19.78~27.46(23.81±3.23) kg·m-2;初产妇20例,经产妇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相关要求。
1.2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5]中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妇科学》[6]中妊娠期高血压肝肾阴虚证诊断标准,主症: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次症:失眠多梦、胁痛、耳鸣健忘、咽喉干燥;舌脉:舌质红、苔薄,脉细数。依从性较好者。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病例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合并炎症脏器功能不全者;严重血液、免疫系统疾病者;近1个月服用过相关药物治疗者;无法配合治疗者;双胎或多胎妊娠者;合并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者;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继发性血压升高。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降血压、利尿、解痉、镇静等,并根据胎儿发育情况及患者血压控制情况,适时进行剖宫产,若患者病情不可控则需及时终止妊娠。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平肝养血汤治疗。方药组成:生地黄、钩藤、白芍、黄芪各20 g,地龙、杜仲、丹参12 g,川芎9 g,当归6 g,酸枣仁 2 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两次温服。若临床症状消失后持续用药4周即可停药。
1.5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压、血清因子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妊娠结局。中医证候积分[6]:根据主症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严重程度,评分为0~6分;根据次症失眠多梦、胁痛、耳鸣健忘、咽喉干燥的严重程度,评分为0~3分。得分越高则患者临床症状越明显。血压:测量前患者平静15 min后,连测3次,取平均值。血清因子: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离心后送检。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6、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disease factor,vW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6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治疗后,血压、尿蛋白均恢复正常,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临床症状均消失;显效:血压控制范围为130~135/90~95 mm Hg(1 mm Hg=0.133 kPa),尿蛋白<0.5 g·24 h-1,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效:血压控制范围为140~145/95~99 mm Hg,尿蛋白<0.5 g·24 h-1,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临床症状好转;无效:血压、尿蛋白等均无改善[6]。
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n×100%
2.1 两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两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2.4 两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较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偏远地区产检不规律,孕妇生活习惯不佳等,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会影响胎儿的供血,对孕妇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可导致孕妇及胎儿死亡[7-8]。目前,西医对妊娠期高血压尚无突破性进展,主要采用降血压、利尿、解痉等方法治疗为主。以往的研究证实,妊娠期高血压采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改善妊娠结局[9]。因此,笔者通过分析平肝养血汤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提供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
中医学中无妊娠期高血压的病名,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子满”“子晕”等范畴[10-11]。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初期与肾、脾、肺三脏不足密切相关,三脏不足影响水湿运转,日久则聚于肌理,发为水肿。胎原需精血滋养,阴血不足,肝阳上亢,清窍受扰,诱发眩晕。发病中期,痰浊内生,肾失温煦、脾虚受损,连累心肺,致使病情加重。中医学认为,水肿的病因为脾虚、气滞、水停,治则为行水理气健脾;眩晕的病因为阴虚、肝旺脾虚,治则为平肝健脾养阴;而肝肾阴虚、肺脾不足会引发蛋白尿,故治则为补肾固精、滋补肝肾、补益脾肺[12-13]。平肝养血汤主要由生地黄、钩藤、白芍、黄芪、地龙、杜仲、丹参、川芎、当归、酸枣仁组成。君药为生地黄、钩藤、白芍,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钩藤清热平肝安神,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三药合用共奏养阴平肝之功效。臣药为黄芪、地龙,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地龙清热熄风、清肺平喘,两药合用共达清热益气之功效。佐药为杜仲、丹参、川芎、当归,杜仲补益肝肾、调理冲任,丹参活血止痛、宁心安神,川芎活血行气,当归补血活血,四药合用共达补益肝肾、活血行气之功效。使药为酸枣仁,具有镇静安眠之功效。诸药合用共达平肝养血、滋养肾阴、熄风潜阳之效。王刚等[14]研究指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可有效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血液动力学,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生地黄具有降血压、抗感染、抗过敏、镇静等作用[15];钩藤具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脑缺血、镇静、抗血栓、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16];白芍具有保护心血管、降血压、抗感染、抗氧化等作用[17];黄芪可调节免疫功能,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具有独特作用[18];地龙有抗血栓、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压、抗心律失常、镇痛消炎等作用[19];杜仲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促进骨细胞增殖等作用[20];丹参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肌耗氧量、抗肝纤维化、抗消化性溃疡、抗菌消炎等作用[21];川芎具有镇静镇痛,抑制氧自由基释放等方面的药理作用[22];当归具有抗动脉硬化、抑菌、抗缺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23];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脂、增强免疫等作用[2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胁痛、耳鸣健忘、咽喉干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平肝养血汤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孙付霞等[25]的研究表明,中药汤剂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从而确保母婴安全。董娜娜等[26]认为,中药汤剂不仅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而且可以优化妊娠结局。王霞等[27]的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平肝熄风汤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从而减少妊娠结局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水平,促使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平肝养血汤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促使患者康复。其原因可能如下:生地黄中的有效成分梓醇,其能够有效降血糖,保护心脏及神经[28]。钩藤中的生物碱是降血压的主要成分,以往的动物研究指出,钩藤生物碱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水平,降血压效果最佳的是异钩藤碱,其次为钩藤碱,而钩藤总碱的降血压效果最弱[16,29]。白芍具有明显的扩张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作用,从而发挥降低血压的功效[30]。黄芪中的黄芪多糖能够有效改善血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31]。地龙中的有效成分次黄嘌呤,能够有效降压[32]。杜仲中的有效成分环烯醚萜类,可降低血压,同时能够提高机体抗肿瘤活性及消炎作用[33]。
人体正常妊娠与Th1/Th2细胞水平密切相关,IL-4、IL-6等均属于Th2细胞,与免疫耐受相关,能够确保妊娠的正常[34-37]。VCAM-1属于免疫球蛋白,表达于细胞因子活化的内皮细胞上,可刺激内皮细胞,促进VCAM-1表达,其水平与内皮细胞损伤程度密切相关[38-39]。vWF属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因子,与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40]。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MMP-9、VEGF、TGF-β1密切相关。其中,MMP-9水平与生殖过程中胎盘的形成及胎盘的破裂等关系密切,参与细胞的植入。有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关键环节为血管内皮损伤所造成的胎盘浅着床,VEGF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41]。有研究认为,由于滋养细胞功能失常、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会影响患者血流速度,导致胎盘缺血,使绒毛内部形成低氧分压环境,升高VEGF水平,导致母婴不良结局,影响患者预后[40]。TGF-β1是一种细胞因子,属于多功能多肽类,其主要通过自分泌等作用调节细胞生长、繁殖过程,对细胞的侵袭、浸润产生抑制,故高水平的TGF-β1会影响滋养细胞浸润,对胎盘的浅着床产生影响,从而诱发妊娠期高血压[42]。因此,TGF-β1在妊娠期高血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武永华等[43]研究表明,中药汤剂联合西药能够有效调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hs-CRP、TNF-α、IL-6等水平,降低血清相关因子水平。魏春云[44]认为,平肝熄风汤辅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下调TGF-β1、VEGF表达及上调MMP-9表达,能够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清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提示平肝养血汤能够有效调节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因子。
综上所述,采用平肝养血汤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压,调节血清因子水平。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样本量较小,且随访时间较短,后期应联合其他医院进一步观察平肝养血汤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