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镇江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区历史景观资源时空演变研究

2023-09-25 00:44李诗韵
园林 2023年9期
关键词:焦山北固山京口

张 也 许 浩 李诗韵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 210037)

分析山岳风景资源时空分布与演变情况有助于探究其景观营造的历史规律,为当代风景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维护管理提供史学依据。以镇江京口三山为例,基于ArcGIS平台探究魏晋到民国时期风景资源的空间分布、时空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景观资源类型自宋元起趋于多样化,风景建筑占比最多;(2)景观资源自魏晋至隋唐聚集度增强,而后至明清与民国聚集度减弱,聚集区域逐渐由北固山偏移到焦山与金山;(3)宋元与民国景观资源重心空间分布最为相近,而明清时期景观资源方向分布趋势最为明显;(4)隋唐运河的开通、清代康乾二帝的南巡、历史文学作品的传播、城市功能的定位与“儒—释—道”文化的发展都促进了京口三山景观资源的开发。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文献史料构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分析的可行性,为风景园林史学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风景园林;历史景观资源;时空演变;历史GIS;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时代背景、社会活动、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和审美趣味。对风景名胜的历史变迁进行研究,能提高其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的完整性,并为其开发和保护提供翔实的基础。

目前国内对于风景名胜历史变迁研究主要以单一风景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潘谷西[1]简要阐述了江南地区名山风景名胜的历史演变。《西樵山风景名胜借景研究》从“借景”的角度分析了西樵山风景名胜的在历史维度的变化。卞鸿翔[2]对武陵缘风景区的历史地理沿革进行了探究。现关于风景名胜历史变迁的研究方法多集中于历史文献资料梳理,而其中的横向空间信息常被忽略[3-4]。基于此,史料资源空间信息可视化,是丰富风景园林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自20世纪80年代左右起,GIS技术开始被引入历史研究领域[5],其集合了GIS的技术特点、地理学家的空间视角和历史学家的时间视角,研究时空尺度上的变化模式[6]。GIS与历史地理空间数据结合能够描述时空对象的产生、发展、演化与消亡的全过程[7],为传统历史研究提供了空间可视化的表达方法。当下利用GIS进行历史景观变迁研究已成热点,诸多研究基于历史文献、古地图等资料中提供的文字、图像信息,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8-10]、历史城池[11-12]、历史景观资源[4]等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的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统计分类分析、格网方法等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化研究其时空布局与形态变化过程,并结合史实分析其内在机理[13]。京口三山自古以“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著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底蕴。关于京口三山的研究现大多集中于图像视觉表达[14]、文化形象特色[15]、现代风景名胜的营建[16]以及旅游规划[17]等方面。以镇江京口三山为例,利用GIS平台构建其历史地理信息数据库,总结历史景观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变迁规律,从而促进当代风景名胜区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探索新思路。

1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京口三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由金山、焦山和北固山组成,面积17.23 km2。研究范围以现今金山、焦山、北固山景区范围为基础,界限为北起金山湖岸线北侧约200~400 m进深的陆域范围、长江防洪堤;南临长江路;东至焦南坝;西到滨湖路、环湖路、引航道上江海之门西侧,其主要参考2015年《三山名胜风景区详细规划》[18](图1)。

图1 研究范围Fig.1 Scope of study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各朝代基础数据均来源于方志。方志是历代纪实性史学资料,其规范的修订体例,在史学研究中作为基础资料具有更高可信度[19],具体以地方志书探究地域府城与山川建置的综合情况,以山水专志考证山川形胜、水泉流迹、名胜古迹、宗教寺观的细致演变。

关于京口三山的方志,最早于南朝刘宋时期记载,由文学家山谦之编纂的《南徐州记》。其后历朝均有修纂方志,前后相辅相成。宋朝时期的《太平寰宇记》《方舆胜览》和《舆地纪胜》等地方志书中记载了京口三山的地理区位和周边的自然环境概况。宋元时期的镇江府志《嘉定镇江志》和《至顺镇江志》中也记载了京口三山的营造概况。明清时期京口三山的地方志著述达到全盛,类型丰富,金山、焦山、北固山的山水专志、京口三山合志均出现,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详尽地记录了京口三山的景观面貌。历代记载了京口三山的地方志书汇总见表1。

表1 历代京口三山地方志表Tab.1 The table annals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in various historical dynasties

本文以统计各朝代景源为基础展开研究,因此基于方志考证景源具体情况尤为重要。在整理景观资源更迭时,常存在同景异名、同名异景与大景套小景的情况:同景异名常是同一基址的景观资源更名或兴废重建,统计数为一处;同名异景情况以御碑亭为例,因记载模糊与兴废不一难以确切计数,故结合现存情况统计为一处;大景套小景多出现于行宫或寺院建设中,其包含不同的功能区域,各个区域内又包含单体量建筑,故在统计时将为一处行宫或寺院作为计数。

在方志记载不详时,以专题园记、宗教志书、名人传记、诗词碑刻、书法绘画等资料为佐证,辅助探究景观资源演变情况。此外,在考证京口三山铁瓮城遗址和镇江城池遗址时,重点以考古图像与考古报告等相关资料作为参考,包括《镇江北固山“京城”考》[20]、《镇江铁瓮城遗址南门发掘报告》[21]和《镇江唐宋罗城的有关问题研究》[22]等,其数据来源更具有可靠性与真实性。

1.3 研究方法

(1)核密度分析法。ArcGIS核密度分析用于计算每个输出栅格像元周围的点要素的密度,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点要素的集合转化为栅格数据,依据核函数以点位置的表面中心赋予最高值,随着与点的距离增大表面值逐渐减小,其赋值在搜索半径距离范围内减小到零。每个输出栅格像元的密度通过将覆盖栅格像元中心的所有核表面的值相加来计算。

(2)最邻近指数。最邻近指数(R)为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的比值,计算见公式(1)式中,为最邻近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为理论最邻近距离,D为点密度。最邻近指数是表示点要素相互邻近程度的地理指标,能反映点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即聚集型、均匀型与随机型。当R>1时,为均匀分布;当R=1时,为随机分布;当R<1时为聚集分布。

标准差椭圆法。标准差椭圆法是通过确定椭圆的圆心、旋转角度、XY轴的长度这些参数来分析要素的离散程度、中心趋势、方向趋势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其计算结果长半轴表示数据的分布方向,短半轴表示数据的分布范围,中心点表示了数据的中心位置。扁率(长短半轴的比值)越大,即方向性分布越明显,越小则表示离散程度越大。

2 京口三山历史景观资源概况

根据各朝代的景观资源数量营造情况划分为5个时期进行梳理,即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及以后。各朝代具体营造情况如下。

2.1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以前,京口三山游赏不兴,开发与建设无明显规划,功能和规模单一,处于初始形成阶段。该时期风景名胜数量较少,共计13个,如表2所示。

表2 魏晋南北朝风景名胜分类表Tab.2 Classification of scenic spots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魏晋南北朝时期金山、焦山和北固山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进行风景营造,各山的风景名胜景观资源之间无明显关联。不同类型的风景名胜多集中在宗教建筑、风景建筑、古墓葬和山景这4种类型。此时期金、焦二山,兴建了泽心寺、普济寺等宗教建筑,形成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寺观空间;北固山筑造承担军事防御以及郡县治所功能的城池、宫室和楼阁,共同形成城市公共空间。京口三山优越的自然山水条件令名人隐士心向往之,留下了瘗鹤铭等摩崖题刻,同时也成为历史名人的陵墓所在地。

2.2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风景名胜的数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少量增长,延续了此前的分布特征,处于有序发展阶段。该时期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共计21个,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隋唐时期风景名胜分类表Tab.3 Classification of scenic spots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隋唐时期已有史料证明民间群众开始以“三山”统称金山、焦山和北固山,其同长江形成了“一池三山”的园林模式。风景名胜数量多集中在宗教建筑、洞府、山景和风景建筑这4种类型。此时期盛行崇佛思想,三山形成了以泽心寺、普济寺和甘露寺等佛寺为主体的山岳型寺观园林,同时佛教文化和洞穴奇观联系紧密,僧人在洞府中修行,留下多处佛教文化遗迹,如头陀岩、白龙洞和妙空岩等;而自然景观进一步与风俗文化相结合,如中泠泉与品茶联系,带动了不少游客前往京口三山览胜,促进了风景建筑的建设。

2.3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京口三山区域内风景名胜迎来大规模的开发与建设,数量、密度激增。绝大多数风景名胜反复遭到破坏又重建,处于兴废更迭的阶段。该时期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共计54个,据文献记载可考空间点位的风景名胜共计41个(表4)。其中三诏洞原为焦公所居住的焦公洞重新修建,计数时作一个统计;研山园在海月庵原址上建造,故计数作为1个点位。

表4 宋元时期风景名胜分类表Tab.4 Classification of scenic spots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宋元时期京口三山的风景营造开始运用景观集称的方式来统领风景总体,三山彼此之间形成对应。金山的吞海亭与焦山的吸江亭景名相互呼应,并形成对景;金山建造双塔后,焦山也同时建塔,自此三山中的金山寺、焦山寺、甘露寺分别形成双塔对峙、前殿后塔,北固山形成西殿东塔的建筑布局,三山之间相互联系又各有不同。此外,动荡混乱的社会秩序和繁荣的漕运事业带动了京口三山城防和水利的发展,促进了风景的营造。秋月潭、凤凰池等水体景观和入城运河、长江共同组成镇江城池内外水系,利用甘露港等水利设施,满足了京口三山区域供水、排洪、灌溉和漕运等不同的需求。

2.4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京口三山区域内风景名胜不断建设、维持和重修,相对宋元时期数量仍在继续增长,处于繁荣兴盛的阶段。该时期风景名胜数量共计59个,据文献记载可考空间点位的共55个,具体名称与类型如表5所示。其中,试剑石位于北固山中凤凰池旁,点位相同作一个统计;海岳庵在清乾隆二十八年改建为宝晋书院,同景异名作一个统计;焦山御碑亭八座为乾隆南巡时建设,由于记载模糊与兴废修建不一,故统计时计数为一;焦山行宫主要分为东行宫(竹楼)、上行宫(镜江楼)和焦山行宫三部分,数量统计时作一个计算,但由于东行宫位于山下东面,上行宫位于西面峰顶,三部分位置不同,故在空间分析时将焦山行宫(东行宫、上行宫和焦山行宫)分别标注,故空间分析计算点位为57个。

表5 明清时期风景名胜分类表Tab.5 Classification of scenic spot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朝时期京口三山这一名称在官修志书上确立,由“民间传颂”转变为“公众认可”,三山营造关系更为密切,其风景名胜数量多集中在洞府、风景建筑和宗教建筑这三种类型。该时期发掘和命名了鹘山、盤陀石、观音洞等与题刻文化、佛教文化结合的洞府和石林石景。此前的白龙洞、朝阳洞等洞府不再采取单一的开洞营造方式,而是结合山体地势,与亭、台等建筑相互结合。同时受到长江河床演变与泥沙淤积的影响,清末时期京口三山完全变成紧邻陆地的滨江山岳,采用辟池、浚河和凿井等人工干预措施,使三山中形成了河、泉、池、潭、泽等不同类型的水体景观。

2.5 民国时期及以后

该时期由于侵华战争、国内革命运动的破坏及新中国成立后风景名胜区的划分,京口三山区域内风景名胜景观经历了衰败—复兴的历程。该时期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共计69个,如表6所示。其中因文献记载模糊,焦山御碑亭作一处统计。

表6 民国时期以后风景名胜分类表Tab.6 Classification of scenic spots aft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因战争影响,京口三山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山体出现崩塌、落石和滑坡,影响了海门山、朝阳洞、仙人洞和观音洞等山景和洞府景观的后续开发和利用;原有天津泉、秋月潭等水体景观均已消失,中泠泉和东泠泉的泉眼弥塞,凤凰池的面积大规模缩小。而镇江三山风景名胜区的正式确立,标志着京口三山的联合营造进入了全新阶段,整体营建更突出“城市山林”的景观格局。

3 京口三山历史景观资源演变分析

3.1 历史景观资源时间演变特征

从时间纵向统计对比来看: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变迁整体呈现渐进式,从形成、发展、兴废、繁荣、到衰败后又复兴,其数量持续增长(图2)。从各类型上看,风景建筑在各时期数量占比最多,其次是宗教建筑与洞府。从结构上看,隋唐及以前时期的风景名胜类型较为单一,以洞府、风景建筑、宗教建筑为主,自宋元后,风景名胜类型趋于多样化,开始出现生物景观、文娱建筑、专类游园等(图3)。

图2 京口三山风景名胜数量变化图Fig.2 Change in the number of scenic spots in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图3 京口三山风景名胜景类数量变化图Fig.3 Quantity change of scenic spots in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3.2 历史景观资源空间演变特征

基于核密度分析的结果显示,魏晋南北朝时期京口三山历史景观资源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仅有数量13处,最邻近指数R为0.365,表现为聚集型分布。由图4可知,初始阶段历史景观资源集中分布于金山西南侧、北固山中部、焦山西南侧。

图4 京口三山魏晋时期核密度分析图Fig.4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during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隋唐时期历史景观资源数量有所增长,共有数量21处,最邻近指数R为0.339,聚集程度稍增强。由图5可知,隋唐时期金山景观资源重心向东部偏移,北固山景观资源重心向北部偏移,焦山景观资源重心向北部偏移,景观资源主要聚集区域在北固山,其次为金山。

图5 京口三山隋唐时期核密度分析图Fig.5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during Sui and Tang Dynasties

宋元时期历史景观资源急剧增长,具体可考空间位置的共有数量41处,最邻近指数R为0.212,空间聚集度显著增强。由图6可知,宋元时期焦山的景观资源聚集程度相较于前朝明显加强,而北固山景观资源聚集度显著减弱。整体来看,主要聚集区域由金山与北固山转变为金山与焦山。

图6 京口三山宋元时期核密度分析图Fig.6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during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明清时期空间点位明确的历史景观资源共有数量57处,呈缓慢增长状态,最邻近指数R为0.243,聚集程度相较于宋元时期稍减弱。由图7可知,明清时期金山景观资源重心进一步向东北山峰方向偏移,焦山景观资源重心向东偏移,北固山的景观资源向北聚集。整体来看,明清时期景观资源主要集中在金山。

图7 京口三山明清时期核密度分析图Fig.7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民国时期新增历史景观资源10处,共有数量69处,最邻近指数R为0.256,相比于明清时期聚集度减弱。这一时期金山景观资源聚集程度减弱,北固山成为主要聚集区域,同时焦山的景观资源重心仍向东偏移(图8)。

图8 京口三山民国时期核密度分析图Fig.8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3.3重心迁移与格局演变

从中心点的偏移情况看,魏晋到隋唐时期重心点向西南偏移,而后隋唐到宋元时期重心点向东北方向偏移,自宋元至民国,景观资源重心点位于东经119.443132°-119.512778°、北纬32.224364°-32.224543°之间,变化位置较小,其中宋元与民国空间重心点最为相近。从标准差椭圆分析可以得出,从魏晋到明清时期,标准差椭圆的长轴愈长,短轴愈短,扁率逐渐增大,说明京口三山的历史景观资源的方向分布趋势逐渐加强,而民国时期历史景观资源方向分布趋势相较于明清时期稍有减弱。整体来看,明清时期的景观资源方向分布趋势最为明显(图9)。

图9 京口三山标准差椭圆分析图Fig.9 Analysis of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4 影响因素

4.1 军事活动的影响

从东吴定都京口开始,历代均将镇江作为军事战略要塞。宋徽宗政和三年,润州易名镇江,彰显其江防重镇的军事地位。频繁的军事战役使京口三山风景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宋理宗景定四年,普济寺与镇寺塔都因战乱而遭到焚毁;甘露寺宋高宗建炎年间毁于兵火;靖康之难时龙游寺因金兵南侵而频繁遭受战火的破坏;清咸丰年间,慈寿塔、文宗阁多次毁于兵火后又重修。同时战乱所造成的动荡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景观资源的发展,太常寺少卿龚基先与郡守王眺为了安顿因金兵南侵导致流离失所的江淮儒士,便于他们读书治学,在北固山中峰的凤凰池建立了淮海书院。

4.2 运河开凿便利交通

隋炀帝时,针对江南运河进行治理和疏浚,经过扩宽改造后的江南运河正式确定了自京口到余杭的运河通航范围[23]。运河的开凿推动了地方漕运经济,京口作为江南运河的始发城市以港口为依托,开辟州城,城市范围以及规模逐渐增大,吸引着文人学士、富商大贾和达官游宦前往京口三山登岛敬佛和览胜,直接促进了京口三山的风景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如后唐时期吴睿帝在金山下白龙洞附近设立了以水上文化为主的下元水府庙[24]。

4.3 南巡活动的影响

清代,京口三山成为康熙、乾隆南巡活动在镇江的必经之地(表7)。为了满足官吏来往京口三山与城市之间的居游生活需求,在三山中分别建造了行宫御苑、藏书馆和码头等,其景观资源的建设再次迎来高潮(图10)。对《清实录》[25]和《南巡盛典》[26]中关于南巡路线的史料进行整理,可以发现:金山作为康熙南巡路线进入镇江的首站,其开发建设的景观资源最多,近46次兴造活动直接导致了明清时期景观资源重心向西侧金山偏移。

表7 康熙、乾隆驻跸京口三山的时间与地点Tab.7 Time and place of Kangxi and Qianlong’s residence in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图10 康乾南巡期间在京口三山参与开发建设的措施与次数Fig.10 Measures and times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during Kangxi and Qianlong's Southern Tour

4.4 儒释道文化的发展

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京口三山各山均以佛教文化为主导,在山中兴建以金山寺、定慧寺和甘露寺佛寺为主体的山岳型寺观园林。至宋元,儒道文化和碑刻文化等在京口三山交汇,出现传授儒学文化的书院、纪念古圣先贤的祠庙和寄托精神信仰的摩崖题刻[27]。明清时期,随着山中寺观园林游赏活动兴盛与宗教建筑规模扩大,金山寺、定慧寺和甘露寺等佛寺因山就势形成寺裹山、山裹寺和寺冠山的园林特色[28]。

4.5 民间传说的传播

明清,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进入繁盛时期,诞生了许多小说体裁的文学作品。“水漫金山寺”“甘露寺招亲”等著名传说典故都与京口三山相联系。京口三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发掘和建造了白龙洞、溜马涧、试剑石和狠石亭等与上述传说典故密切相关的风景名胜。民国时期金山片区的白龙洞四周形成以《白蛇传》传说为文化核心的景群,包括浮玉亭、白素贞和小青石雕等景点。焦山片区的碑刻文化遗存和古炮台遗址、北固山片区的多景楼、北固楼、太史慈墓、鲁肃墓等与三国文化有关的风景资源,开始发展京口三山文化体验游。“文因山名,山因文盛”,传说典故赋予了京口三山丰富的人文内涵,促进了京口三山景观资源的建设。

5 结论

(1)基于文献史料结合朝代背景系统整理、分析京口三山历代景观资源数量及建设情况,提取空间地理信息,利用GIS构建景观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一方面探究京口三山风景名胜的历史变迁规律与营造分布特征,为山岳风景名胜的研究与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证明了GIS量化分析文献史料的可行性,为风景园林史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2)在演变特征方面,京口三山的景观资源自宋元开始数量骤增,且景观类型趋于多样化,历代景观资源类型以风景建筑、宗教建筑与洞府占比最多;在空间地理分布方面,自魏晋至隋唐景观资源聚集度增强,而后至明清与民国聚集度减弱,聚集区域从北固山逐步偏移到金山与焦山。在景观重心方面,宋元与民国景观资源重心空间分布最为相近,而明清时期景观资源方向分布趋势最为明显。

(3)在影响因素方面,隋唐时期运河的开通、明清时期康乾南巡活动的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及历代儒、释、道文化的发展都促进了京口三山景观资源的营造,而作为政治、军事要塞,一方面使自然、人文景观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从侧面促进了景观资源的发展。

本研究利用GIS将不同结构、不同来源、不同形式的史料数据整合,实现了不同时期历史数据在同一时空框架内综合管理;通过考证景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直观地展现了京口三山风景资源的时空变化,以时间维度纵向对比空间演变特征,在更宏观的角度理解景观资源分布趋势。但存在以下不足需进一步探讨: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保存等原因,文献记载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与缺失[29],在考证景观资源存迭情况与空间定位时存在一定精度误差,无法更为确切统计景观资源数量,也无法结合具体的山岳高度、坡度等因素探究京口三山风景名胜历史变迁背后的地理驱动因素。随着现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多源历史数据的深入研究,未来希望进一步结合先进的研究方式,精细化探究京口三山的历史景观资源分布网络。

猜你喜欢
焦山北固山京口
长亭印象
次北固山下
文化广角
陆游撰并楷书《焦山题名》摩崖石刻
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
京口驿的回忆
霜雪千年北固山
谁是来船?谁是归棹?
GPS一机多天线技术在镇江北固山北侧斜坡监测中的应用
“孤游”离京口,“疲老还旧邦”——鲍照与京口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