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工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3-09-25 07:23楠,沈沉,梁
纺织科技进展 2023年8期
关键词:刺绣工艺课程

李 楠,沈 沉,梁 艳

(新疆大学 纺织与服装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大学刺绣工艺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中国传统刺绣文化和新疆民间特色刺绣艺术植入课堂教学,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较高审美能力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基于当前互联网教学信息化、纺织产业生产技术升级等大背景,该校开设的刺绣工艺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单一,与当今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存在一定差距。这一方面导致教学无法为产业服务;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难以主动适应产业转型或升级后的新变化,学校无法储备与输出具有艺术创新能力与先进设备技术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已经制约纺织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基础建设与发展[1]。综上,刺绣工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刻不容缓。

1 “刺绣工艺”课程概况及现存问题

1.1 课程概况

刺绣工艺课程授课对象为本科生,32 学时,2 学分,开设于服饰专业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中外服装史”“缝制工艺基础”等为先修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指导,要求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刺绣发展史及新疆民间特色刺绣,同时掌握几种典型刺绣针法,具备电脑绣花设计实操能力,以便为学生日后从事服装设计、面料图案设计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1.2 现存问题

从近年来刺绣工艺课程的教学反馈来看,学生专业综合能力难以达到相关行业需求,课堂教学中亦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改善。经院系开展教学研讨、师生座谈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总结出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1.2.1 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不对等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应与纺织服装市场人才需求保持一致,这意味着刺绣工艺课程应紧随产业转型升级而灵活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和目标等[2]。但从近年来企业对该校的人才录用反应来看,刺绣工艺课堂教学与企业人才实际需求存在不对等,甚至脱节现象。如毕业生刺绣图案创新设计能力较弱,无法独立进行产品设计,尤其在电脑绣花操作方面。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课程教学内容与结构未能及时跟随市场和企业升级而调整,明显滞后于行业的技术更迭,人才输出与人才需求核心重点不一致,教学应用性不强,导致学生在行业人才选聘竞争中处于弱势。

1.2.2 教学内容重心偏移

刺绣工艺教学内容侧重于学生对手工刺绣的模仿与练习,忽视了课程教学是为日后从事服装设计或面料图案设计工作奠定基础,而非手工娴熟的“绣娘”。将大量时间投入手绣环节,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并不完全符合课程教学目标,同时也严重压缩了电脑绣花技术的学习时间。基于此,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重心[3],注重学生创新力培养,加强学生对行业前沿设备应用技术的操练,为课程改革明确方向。

1.2.3 教学方法模式化

刺绣工艺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4]。目前主要以教师知识讲解和绣法工艺演示为主。其中,知识讲解部分未引入最新设计案例,仅为基础针法的概念讲解和视频播放,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课堂发挥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在绣法工艺演示阶段,以学生围着老师观看为主。这一形式虽直观,但演示空间有限,侧面导致学生学习流畅度受阻;此外,单一的内容灌输式讲解,忽略了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性培养,导致学生机械式完成课程学习任务,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4 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

由于课堂教学重点投入到掌握刺绣基本表现方法和手工针法应用环节,同时教学环境、教学团队及教学设备等存在一定限制,导致刺绣工艺课程缺乏对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如任课教师未详细从刺绣图案造型创新、现代刺绣工艺表现形式、刺绣新型工具材料应用以及结合时尚品牌刺绣案例等多层面引导学生创新设计,仅以刺绣图案设计规律及形式美表现等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为主,没有给予学生创新案例的练习与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1.2.5 学生缺乏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与能力

刺绣工艺强调学生的实操能力与项目累积经验,但现有教学模式仍以理论讲解、案例展示、模拟设计等为主,并未从模仿学习跨越到生产实践。此外,现今纺织服装行业核心技术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带[5],高校受限于新技术与新工艺的获取渠道,间接影响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因此,加强教学企业项目实训,是改变这一现象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提升学生与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

2 “刺绣工艺”课程教学改革

2.1 调整教学目标

该校刺绣工艺课程教学重点与行业所需应用型人才存在差距,基于课程性质与行业现状,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3方面进行整改。如将理论学习部分从掌握“中国刺绣发展”变更为重点掌握“中国经典刺绣工艺及文化”,突出教学重点;如强调培养学生刺绣图案创新设计的能力……刺绣工艺课程教学目标改革见表1。

表1 “刺绣工艺”课程教学目标改革

2.2 重构教学内容,转变实践概念,提升综合素养

2.2.1 调整课程结构

该校基于刺绣工艺课程性质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着重强调课堂教学中刺绣工艺手绣实践环节。为符合新时期人才需求策略,应及时调整课程结构,综合考虑教学重难点以及合理分配课时量。如第四章“刺绣绣法概述”,可将手绣环节调整至课后作业,增加机绣课堂学习时间,转变课程所谓的“实践”环节概念[3],同时也应调整章节重点为“掌握电脑绣花实操技术”,难点为“利用电脑绣花设备独立进行创作”,从而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

2.2.2 强化思政教育

刺绣工艺课程,涉及多民族历代传统刺绣,具有文化性、艺术性、传承性、民族性等多重属性。将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时期刺绣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大国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切实领略传统刺绣的设计理念、人文思想、艺术价值等,是专业素养与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亦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6]。

2.2.3 融入非遗知识

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将非遗文化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兼具传承“传统工艺”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双重素养[7]。基于此,“刺绣工艺”课程可深入挖掘本土纺织文化资源,利用当地各民族“刺绣”传承人、工作室、博物馆等有利资源完善课程教学内容[8],打造学院专业特色,拓宽学生知识储备,尝试改变刺绣“非遗”属性,使高校学生真正成为优秀非物质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

2.3 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合理的教学模式与实施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刺绣工艺课程教学模式固化,学生探知欲不高,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亟需调整。

2.3.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刺绣工艺课程教学可依托网络平台,创建线上课程资源(如理论课件、工艺操作短视频、图片素材等),并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开展教学(见图1):(1)课前预习。学生通过学习资源、市场调研、网络收集等多种方式完成课前预习,掌握基础知识[9]或基础针法;(2)课中讨论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创新创作,带领学生上机操作,提升学生的参与度;(3)课后提升。师生共同总结要点,完善课程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创造、不断探索的能力,使教学效率最优化。

图1 “刺绣工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

2.3.2 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实践性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从“练习作品”到“落地产品”的教学过程。将项目教学法与小组合作法引入“刺绣工艺”课程,可提升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并增强商业认知[10]。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分为若干小组完成项目实施。如将某企业某季度的面料刺绣图案需求作为教学内容,学生以小组分工的形式对接项目,对企业刺绣风格、工艺设计、制作成本等开展多方调研,确立设计方案。同时跟进电脑绣花制图与打样,直至项目落地投产。项目+小组合作法,为学生提供了行业实践机会,也侧面缓解了高校人才供给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对等的教学现状。

2.4 扩宽教学资源,丰富师资结构

纺织服装产业持续升级、产品与技术更迭快速。因此,新时代对纺织服装专业教学提出新的挑战[11]。基于此,刺绣工艺课程应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扩宽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4.1 升级教学场地

刺绣工艺课程更注重实用性,因此课程教学应随着教学性质而转变教学思路,随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场地的转变。如将课程教学场地,由学院专业教室拓展至商场、企业车间、权威会议、非遗工作室、博物馆、面料会展及赛事评比现场等,对刺绣流行元素、材质、配色、工艺、软件、机器设备等进行多方位的深入学习,不断开阔视野,加强与相关行业的联系[12]。

2.4.2 丰富师资结构,增强师资力量

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及师资结构是课程教学能否取得效果的基本前提,因此,“刺绣工艺”课程可采用“一课多师”“企业教师+专业教师”等多种协作模式开展,依托新疆纺织服装行业,融合校内专业教师、行业专家、明星设计师、非遗刺绣传承人、工厂技术人员等强大师资队伍,将教学资源最大化[8]。如专业教师传授理论知识、非遗传承人示范工艺、明星设计师分享设计创新理念、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机绣指导等,将教学任务分工,实现教师优势互补的同时,亦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2.5 完善多元化评价方式,调整考核内容

该校刺绣工艺课程采用大作业方式考核,以“平时成绩”(占60%)与“期末综合成绩”(占4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课后作业、课间讨论等;“期末综合成绩”以手绣作业为主。随着市场人才需求变更,高校应通过多种方式检验课程的教学成果,丰富考评方式,从而提升综合竞争力。

2.5.1 多元化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过程性培养。如将原有的教师点评为主,改变为自主评价、生生互评、小组评价、网络社会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图2),这一方式可调整课堂活跃度,激励学生重视自我管理,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度和参与度。

图2 多元化评价方式

2.5.2 改变期末考核内容

刺绣工艺期末考核通常以2种针法完成一幅小规格刺绣作品为主,呈现效果较弱,且不具备创新性与实用性。因此,可将期末考核内容调整为“刺绣图案创新设计”+“实训展示”。如将课程作业赋予“主题性”,并邀请校外专家与校内教师从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等多角度进行评价(表2),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表2 “刺绣工艺”期末考核内容

3 结束语

刺绣工艺是纺织服装行业必备的一项基础知识,也是新疆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重点教授课程。基于该课程特色,应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设备,扩充教学方法,丰富授课形式,同时不断调整和完善评价体系。目前该校该课程已开启线上教学资源建立,正在进一步完善,以期通过教学改革,能够培育出符合企业实操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从而间接推动行业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刺绣工艺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清新唯美的刺绣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