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恒,周 雯
(四川师范大学 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随着社会国际化发展,现代西式服饰占据市场,使得中国传统民族服饰的影响力减小,因此,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刻不容缓。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因封闭的地势环境使得当地的彝族服饰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目前,有关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多倾向于服饰的纹样、色彩、工艺等方面,而针对服饰的形制结构及由来等角度的研究较为薄弱。现对四川师范大学收藏的一套凉山彝族依诺方言区女上装样本进行剖析,结合史料,探析凉山彝族依诺方言区女装内在审美的生成缘由及文化内涵。
依诺方言区主要指凉山州东北部的昭觉、美姑、雷波及甘洛部分区域[1]。研究的样本取自凉山彝族依诺方言区,是由里衫和罩衣套穿而成的2件女上装,见表1。样本当前保存较为完整,由纯手工制成,色彩丰富、纹样秀丽。
表1 女上装实物样本图
通过目测和手触发现,样本的主体面料均为纯棉,经纬纱线之间疵点较多,布面显得粗糙。这种面料在传统彝族服饰中颇为常见,是由彝族妇女手工自制的土布。其中,罩衣的用料除传统土布外,在衣襟、衣领四周及开衩处还有约3 cm 宽的条形丝织面料作纹样装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凉山彝族属封建奴隶社会,等级森严,这又特别体现在服饰上,例如丝绸、棉布都是奴隶主贵族阶层所特有的服饰用料[2]。但随着凉山彝区解放,彝汉交流变得密切,彝民交换汉区的棉及丝织物面料更为容易。同时彝族人民的封建等级观念逐渐弱化,大量凉山彝族家庭都能或多或少使用一些丝织面料在服装上进行美化装饰。因此这种以土布结合少量丝织纹样装饰的传统彝族服饰应为20世纪50年代后所制。其次,样本面料的最大幅宽都接近30 cm。一般来说,彝族民间使用“腰机”制成的面料幅宽通常都在25~30 cm,而20世纪90年代后才广泛兴起的现代化梭织布料的幅宽却远大于此。由此推断这套样本服饰制作时间大致为20世纪50至80年代。表2为样本中里衫和罩衣的款式图。
表2 女上装样本款式图
纵观依诺方言区和凉山其他各大方言区的彝族女装发现,女性服饰的上装在形制上大致相近。常见的凉山彝族女上装形制有披裹式、贯头式、无领对襟式、无领大襟式和立领大襟式[3]。
1.2.1 罩衣的形制及结构
通过对样本的结构观察和实际测量发现,2 件样本皆为十字形结构,见表3。罩衣通袖长为98.4 cm,袖围为70.4 cm,左右单边袖长分别为19.2、19.0 cm;圆领横宽为10.5 cm,直深为9.0 cm,对襟且无盘扣;衣长为106.1 cm,前后片连裁,无肩缝线;后中破缝,缝合至臀围附近形成开衩,侧缝腰线下亦开衩;左右两侧以三角形面料对称拼接,使下摆阔幅显得宽大,呈“A”字形。
表3 样本结构图
1.2.2 里衫的形制及结构
与罩衣不同,里衫是凉山彝族服饰中较为典型的“厂”字形右衽大襟圆领服。其次,里衫在衣领、衣襟、右腋处还附有盘扣。最后,里衫的袖宽、腰围、下摆宽幅等尺寸都小于罩衣,这使里衫在更为贴身情况下也便于套穿;但里衫袖长却是略长于罩衣的,如此搭配也增强了服装在穿着时的层次感。
经测量,里衫面料的最大幅宽为29.1 cm,衣长为109.8 cm;椭圆领型,横开领长为11.2 cm,直开领长为8.2 cm;两袖通长为108.0 cm,左右袖长均为29.2 cm,袖宽为29.4 cm。里衫的前后中缝和左右侧缝均开衩。由于里衫右衽,穿着时右侧可通开,以4道一字盘扣扣合。测量样本数据发现,样本的左右袖宽、正背面衣长等数据有0.2~0.4 cm 差值,这应该与服装磨损消耗及手工缝合产生的偏差有着直接关联。值得注意的是,该套样本中的罩衣在制作完成后,在腰间内收一道约3.0 cm 的褶裥,罩衣缩短衣长后套穿里衫,二者下摆贴合,如同等长。
2件样本的装饰纹样都以彝族常见的镶嵌绣、盘线绣和贴布绣工艺作用于服饰上。里衫在袖口、下摆、领口处做不同色彩的余料拼接,在保证服装耐穿耐磨损的功能性外,很大程度上也满足了美观性;罩衣的装饰则丰富多样,同样在领、袖、衣襟及下摆进行了多层次的几何条纹拼接压缝,在几何纹样内侧还有精美的丝织面料构成的纹样,并以贴布绣形式展现。但这些丝织物纹样并非由同一种构成,而是用不同纹样的丝织面料拼接。不论是余料的使用还是丝织面料的拼接使用,都映射了彝族人民爱物、惜物的优良品质以及物尽其用的节俭意识。从服装内部的走线、右衽里衫衣襟的无包边处理,也可看出彝族不拘一格的粗犷风格,见表4。
表4 样本细节图
样本中罩衣和里衫的面料色彩都是以大块面的深蓝为底色,再用红、黄等配色来交相润色,这是凉山彝族服饰色彩的基本形式。
彝人举族崇尚黑色,凉山彝族自称“诺苏”,意为黑族。彝语中,黑、藏青、深蓝、深绿等重色都统称为“诺”[4],因此样本服饰的色彩以彝族人的色彩观念来看当属“黑色”。凉山彝族尚黑风俗由来已久,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关联。例如,凉山处于山地气候,植被耐寒,覆盖在山体上呈现深绿,土壤也多为褐黑色,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就容易对黑色产生自然崇拜;再如,黑彝贵族常穿戴黑色服饰以表明身份,黑色也就象征着高贵的地位;此外,在举行祭祀、辟邪、医疗活动中,祭品的效果以黑羊、黑豕为最。因此,“黑”继而包含了他们对吉祥、高贵、福泽安康的情感寄托。
凉山彝族同样喜爱红色,通常还将其与火焰、太阳等事物产生联想。居住在高寒地区的凉山彝族,与火的联系颇为紧密[5]。在彝族观念中,火能祛邪除恶、庇佑健康、驱虫焚害。这些对火的崇拜和美好寓意,往往以色彩与纹样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在服饰上。正如在罩衣样本中的正背面和侧缝处,有4组火镰纹。黄色则是源于彝族先民对太阳的崇拜,象征着生命力,并且彝族在早期培育的农作物以荞麦、燕麦、粟、水稻为主,此类农作物果实皆为黄色,因此黄色也象征着富足和丰收。
彝族人民相信万物有灵,其服饰上的纹样多以自然中的山水日月、动植物及生活器具等事物为原型,用直接或抽象的形式构成纹样装饰在服装上,并赋予其相应含义表达他们的内心期愿。
样本中的纹样种类比较丰富。里衫纹样有马齿纹、线形几何纹、火镰纹;罩衣的纹样类型除几何纹和火镰纹外,还有呈二方连续的花卉纹、蝴蝶纹、锅庄纹、松柏纹、窗格纹、马齿纹,见表5。
表5 纹样类型
凉山彝族服饰中的图纹有着独特而美好的寓意。马齿纹属动物纹,象征女人的健康、男人的力量,此外,马、牛、羊等也是彝族家庭中的主要家禽,象征财富和幸福;火镰是彝族世代取火的工具,在服饰、器具上经常会大量使用,并且多以单独纹样或二方连续纹样的形式出现;窗格纹是器物纹中的一种,器物纹则是凉山彝族民众以其在生活中遇见或使用过的物品为灵感,而描绘出的一系列抽象图案[5],窗格纹的应用多是彝族人对舒适生活环境的一种期许。女性天性爱美,凉山彝族的青年妇女在制作服装时,常用到少量带有自身独特兴趣和偏好的纹样,例如样本中对蝴蝶纹、花卉纹、松柏纹的运用,就可窥见。
从罩衣样本的纹样分布看,纹样整体排列匀称,显得精美端庄。袖口、衣襟和下摆处的纹样除了美化功能外,还可使服装更为耐磨,延长服装使用寿命。这种将装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服饰制作理念,体现了彝民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劳动智慧。
中国历史上不乏各民族间的服饰交融发展的案例。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汉化”,效仿汉俗;盛唐时期对外邦服饰的兼收并蓄;宋元时汉、蒙古、契丹等族的民族矛盾虽尖锐,但仍有服饰交融现象;清代更是颁布政令强制汉民易服。身处中华大地,彝族的服饰文化发展也受外界的政治规律和本民族的内在审美影响。
凉山彝族源远流长,据考证彝族源于夏商周时期西北方的古羌部群,受生活环境和战争影响一路南下向四周辗转迁徙,至战国其中一支迁至四川西南部,于唐代又有大量彝先民迁入,并与当地土著融合后定居凉山,此后凉山彝族便以封建奴隶制社会一直长存。
最早对凉山彝族女性的着装形象有较为清晰记录的古籍是《新唐书·南蛮传》,当中记载:“妇人衣黑缯,其长曳地。又有东钦蛮二姓,皆白蛮也,居北谷。妇人衣白缯,长不过膝。”北宋《太平寰宇记》中也提到:“椎髻跣足,凿齿穿耳,衣绯布、羊皮、莎草。”尔后,明代《南诏野史》对东爨彝族妇女服饰载曰:“妇人贵者衣套头衣,方领如井字,无襟带,自头罩下,长曳地尺许,披黑羊皮,饰以铃索。”清代傅恒、董诰等所撰《皇清职贡图》对凉山一带的彝族服饰开始有图文并茂的载述,其中对依诺方言区中的雷波县妇女着装描述道:“妇挽髻,裹青帕,耳缀铜环,着长衣细褶裙,行必荷笠。”清代末到民国初,是凉山几大方言区的服饰逐渐分化为各具特色的阶段,凉山彝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形制基本定型,少有变化。
古籍中,唐代以前记载并介绍的彝族多指云南地区的彝族,关于凉山彝族女装服饰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唐代凉山彝族妇女服饰的显性特征就是对衣长的记载,黑彝妇女衣长齐地,白彝妇女衣长不超过膝盖。宋代则补充道,凉山妇女椎髻,戴耳饰,身披羊皮,赤足而行。这说明,宋代凉山彝区的服饰承袭唐代遗风。元代蒙古王朝对凉山彝族服饰影响最大的属男性武士服,而对女装影响不明显,鲜有提及。明代彝妇束发盘于头顶,身穿绣花长衣,外披细毡,不见下装,仍是赤足。表明此间凉山彝族的女装服饰,沿习前制,变化不明显。清朝《皇清职贡图》中,描绘了现今凉山的西昌、盐源、越西、会理、雷波各地彝族女装。可以看出,清中期凉山彝族妇女服饰形制仍受前朝影响,除本族的细褶裙和瓦拉等彝族特色服饰外,其余配饰形制与前朝汉民服饰相仿,彝妇上装皆着宽袍阔袖束腰长衫,尤为明显,见表6[6]。由唐至清,正是彝族从早期的披裹式简易服饰逐渐向汉族服饰发展交融的过程,此间彝族也保留了他们特有的服饰种类和习俗。
表6 清中期凉山彝族妇女着装[6]
清代初期,清廷强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激发了汉民的强烈反抗。后清政府让步,默许民间所称的“十从十不从”。其中一条“男从女不从”,即男性剃发编辫、着满族服饰,而女性仍梳前朝发髻、穿汉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满汉矛盾,也让汉服文化得以继续发展。但毕竟清朝国祚绵长,且树立了以满文化为首的正统文化,对各民族影响深远,因此许多民族的服饰也都有“满化”现象[7]。
以罩衣样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件满族马褂为对比,见表7。明黄色绸绣绣球花棉马褂是清代皇后的常服,服饰形制为圆领对襟、平袖且在侧缝及后中开裾。领周、袖口、衣襟、下摆等处装饰绦边4条;草绿色绸绣牡丹团寿夹马褂则为清代后妃燕居时所穿,服装形制与明黄色绸绣绣球花棉马褂大致相同。通过彝、满样本服饰对比分析发现,彝族罩衣与清代女马褂样本多有相通之处。其形制均为平袖、圆领对襟、侧缝及后中作开裾处理,结构也都呈“十字形”,且二者的纹样布局方式也如出一辙,流露了彝满服饰文化交融的明显痕迹。
表7 彝满服饰形制对比
通过对面料信息和织布工艺的分析,推断样本服饰制作年代。其次,对服装样本实物进行测绘,阐明形制,分析色彩意蕴,提取总结样本的纹样形态。梳理凉山彝族女装服饰形制演变历史,发现从唐朝开始至清中期,女子服饰形制变化较小,长期保持跣足、挽发、戴头帕、佩耳饰、上着长衫、下着细褶裙的服饰风貌。此间女子服饰既有彝族本民族的特色,但上装又多呈汉制;到清末至民国后的百年是凉山彝族女装形制变化较大的时间段,清朝前期,多尔衮推行“剃发易服”的强制政策,激发了各民族的强烈反抗,民间诞生“十从十不从”口谣,受到清府默许,缓和了各民族与清廷的矛盾。其中“男从女不从”即男子剃发编辫,穿满服,女子仍梳前朝发髻,着汉服。因此在清代中期编撰绘制的《皇清职供图》中,包括凉山彝族在内的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妇女的上装,仍以明朝的汉式长衫形象出现。直至清朝晚期,满汉民族文化经历了长时间的磨合,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凉山彝族女装也受清代女性旗袍的主流服饰影响,发生形制上的改变。此次研究挖掘了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演变历程,以服饰样本印证了各民族服饰在不断发展中的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