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感:在多元活动中自然生长
——以小学中段“计量单位”教学为例

2023-09-25 00:43李庆英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28期
关键词:计量单位表象直观

●李庆英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量感主要是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对度量意义的理解及真实情境下的测量估计等[1]。空间计量单位是一个连续性的知识,蕴含有知识、方法、思想的同构。

空间计量单位的教学离不开直观教学。新课标指出:直观,通常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却往往能把握对象的全貌和本质。

一、借助图形表征计量单位,助推量感生成

计量单位教学分布于小学各个阶段,从一维空间观念到二维空间观念再到三维空间观念,每个阶段呈螺旋上升趋势,图形的认识、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置教学,知识脉络与根源相当清晰[2]。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有共同点的支撑和过渡。因此,在通观教材后,点线面的结构将会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模型,进而建构从线到面,由面至体的探索过程。

(一)情境教学,借图表征

小学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数学中的直观是借助经验、观察、测试或类比联想产生的对事物关系直接的感知与认识。在实际教学中,动手操作也就是提供学生直观想象的基础,实践中有认知,认知中有感悟,感悟中有联系。

在三年级上册分米、毫米、米的复习课中,为学生设计上台表演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毫米”“厘米”“分米”“米”,复习知识的同时,贯通知识的前后联系。

生1:大家好,我是“毫米弟弟”,在生活中,一些非常小和薄的物体长度都由我来做测量单位,比如1 分硬币、1 元硬币、1 张公交卡的厚度等,直尺上的1 小格就是我。

师:请在纸上画出“毫米弟弟”的长度。

生2:嗨,“毫米弟弟”你好,我是你的“厘米小哥”,在生活中,我一般测量比较小的物体长度,如指甲盖的宽度、开关的宽度或厚度……直尺上10 个你就组成了1 个我。

师:请在“毫米弟弟”身体上画出“厘米小哥”,想一想会有几个这样的“毫米小弟”呢。

生3:“厘米小哥”你好,我是你的“分米哥哥”,10 个你就组成了1 个我,大家很容易误会我的长度,所以,找找你们身体上的我,比如1 拃长,课桌椅的高度……都可以用到我,我在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

师:请在“厘米小弟”身上用另一种颜色画出“分米哥哥”,看看可以画几个。

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串联中,厘清关系,不知不觉中,知识已变成故事的主线,让原本生硬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进而对长度单位的表象、每个长度单位的长短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图形对比,厘清思路

在认识面积一课中,从一些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入手,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再从数格子比较法中引出面积单位。首先在理清面积与相关知识(周长与长度单位)的关系后,通过动手操作、摆方格及画图来突破重难点。

师:老师拿出了一个盒子,这是个物体,我正在摸这个物体的什么呢?

生:外表、外面、表面……

师:摸一摸数学书的表面和练习本的表面,比一比谁大谁小,你是怎么比的?

生1:将数学书和练习本重合起来就知道了。

……

通过画图、比较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不但顺应了学生天性,还使教学过程动静相宜、张弛有度,无痕地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积极思考,深入挖掘,探索创新。在此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和活动,耐心等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亮点和生成点。

(三)头脑成像,丰富感知

著名特级教师曹培英教授指出,各种领域各有侧重的研究思路,怎样基于儿童成熟、适时教学干预发展空间观念,是计量教学内容中非常关键的思考点和落脚点。

从二维空间观念到三维空间观念,借助直观模型,让关系更明确。

图2

图3

直观想象的载体就是图形,数与形的结合成为关键。史宁中教授说:“数学知识的形成依赖于直观,数学知识的确定依赖于推理。”教师需要抓住有代表性的数学教学内容,创设适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巧设疑问,不断引导学生观察、尝试、再体验、再发现,让学生在丰富的数学活动经历中积累直观想象的经验,进而培养直观想象的能力,丰富“量感”。

二、借助操作领悟计量单位,奠定量感基础

新课标明确要求计量单位应该在现实的情境、具体的生活中去认识和教学。学生只有通过有趣的操作活动才能对一些抽象的“量”获得感受。

(一)“打点立柱”,意在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几何直观的呈现虽不多,但也能见其影,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所体现。如在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遵循教材的逻辑关系,尝试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体验中形成认知经验,将知识融会贯通,有意识地搭建起知识间的沟通桥梁[3]。

量一量:正确量出纸条(课前自行准备的10 厘米长的硬纸条)的长度,巩固计量物体的基本方法,明白“10 厘米就是1 分米”。(实物)

比一比:将纸条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感受1 分米大约是1 拃长,建立表象,制作身体上的尺子。课堂小结时还可以延伸拓展,让孩子们感受一下一庹的长度大约有几个一拃。(感知)

想一想:抽离纸条,定格1 拃长,体会1 拃长约是1 分米,再观察同桌比画的1 拃长,并进行比较。用身体上的这把“尺子”量一量课桌的长大约是几分米。通过体验活动丰富认知,积累经验。

验一验:再用手空比画1 分米,放到直尺上验证,再次体验。

摆一摆:用1 厘米长的纸条在1 分米的纸条上摆一摆,猜想需要多少个1 厘米,或是先想能摆多少次。

悟一悟:厘米与分米之间“你中有我”的关系,10个1 厘米是1 分米,1 个1,2 个1,3 个1……在操作和语言表达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从而感悟到进率是“10”的意义,体现知识间的关联。

通过发现—操作—理解—经验—内化的过程,引导学生交流、评价、体验,从而发现这几个长度单位间的联系,对这几个计量单位的含义也有了初步的感知[4]。

(二)“连柱成梁”,重在推理

从实物中抽象,再将抽象用具象的方式直观呈现,让思维外显,种下“意识的种子”。

通过操作领悟关系:“拇指连”(1 个拇指的指甲盖约1 厘米,10 个指甲盖拼起来就是1 分米)。

借助实物呈现关系:摆小棒(假设1 根小棒是1厘米,10 根这样的小棒就是1 分米)。

小棒有多长,不是本质,在于10 根小棒组成1分米。

结合图示析出关系:学生画图(直条图、数线、1条被平均分成10 份的线段图,1 条1 厘米、下面1条10 厘米)。

图4

大胆创新,融会贯通:计数器(个位设定为厘米,十位设定为分米,“满十进1”,10 个1 厘米就是1 分米)。

图5

联系生活,形成经验,在各种尝试中延续,闭眼想象:如果将1 分米延长,2 个1 分米就是20 厘米,3 个1 分米就是30 厘米……用类似的思考过程研究分米和米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依次联系1 毫米、1 厘米、1 分米及1 米的关系。

(三)“连梁成网”,旨在建模

“几何直观就是画图(看图)想事。”——认识面积的过程中,大量的操作和体验建立在“量感”之上。

在认识“面积”的教学中,借助长度单位的学习经验,让学生通过探索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产生统一面积单位的需求,体会平面图形和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认识面积单位。从“线”发展到了“面”,这是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在面积单位的换算中,根据学生易于接受直观性强的事物的特点,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了以下材料:方格纸、透明方格、直尺、学生自制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1 平方分米与1 平方厘米的关系。

摆一摆:密铺、一排10 个,共10 排。

画一画:用直尺画出小方格,感受面积的意义。

学生在充分的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使面积单位表象更清晰、更具体,“量感”也就建立起来了。

想一想:1 分米等于10 厘米,边长为10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0×10=100 平方厘米。将形状“印”在脑中,理清关系。

在活动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推理,同样也能得到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的结论,头脑里的知识脉络在理性思考和直观操作的基础上搭建起来,为后续学习平方千米提供想象依据和操作经验,促进了学生的直观呈现[5]。

三、借助实践建模计量单位,促进量感提升

学生量感建立的基础是各种实践活动,充分感知计量单位,形成计量单位的表象,从而以计量单位作为参照,逐步发展量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量感的培养蕴含在各类实践活动和实际运用中,体验有层次的“量”。

(一)通过实物感知,内化量感

培养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量感”的重要途径。测量的目的是通过使用测量工具,得到精确的测量数据;而量感主要表现为在不借助工具的前提下对数量有比较准确的感知。

在学习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时,教师设计了课外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到学校操场上,先帮学生估一下跨一步的长度,再让学生沿着操场边沿跨步走大概100 米的距离(大约200 步),再沿着另一个方向走两百步,让学生算一算边长大约是多少米、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从而体验边长为100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一公顷,100 个这么大的操场就是1平方千米。再让学生估一下自己的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经常这样练习,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测量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对计量单位的把握也就更加精准,量感也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通过估测活动,丰富量感

重量单位“克、千克、吨”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无法真正体会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克与千克”时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实物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帮助学生建立单位表象。比如一个回形针、一粒花生米、一枚两分的硬币、一张A4 纸、一个乒乓球等大约是一克,两瓶500ml 的矿泉水、15 个鸡蛋、三袋牛奶(每袋330 克)大约是一千克。教师课前让学生准备好这些实物,教学时让学生掂一掂,体验一克和一千克究竟有多重,再通过实物判断哪些物体比一千克或者一克轻,哪些物体大约是一千克或者一克……

通过这样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借助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来建立单位表象,对“克和千克”这样的重量单位的概念逐步清晰,对量的感受也由直观表象走向抽象推理,加深了学生对单位本质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量感体验,从而促进了“量感”的提升[6]。

(三)通过实践应用,深化量感

学习是为了应用,而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被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进一步深化认知,体现知识的价值。

基础练习:

1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一个足球场约7000()

学校占地面积约4()

填好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深化练习(举生活中的实例):

比1 公顷小的面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1 公顷大的面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练习:

1000000()-100()=0()

实践应用的三个练习层层递进。第一个基础练习是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整理和巩固,发展学生对量的实际意义的认识,强化学生的认知;深化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举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修正面积单位的表象,提高量化的估测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练习让学生用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选择,深化面积单位的量感,为后续学习小数和分数化单位做铺垫[7]。

总之,小学生“量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量感是通过计量单位的教学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优化计量单位教学的策略,让量感培养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常态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数学活动中积累“量感”经验,发展量感[8]。

猜你喜欢
计量单位表象直观
疯狂的计量单位
疯狂的计量单位
疯狂的计量单位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简单直观≠正确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透过表象看公式
计量单位复习三步走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