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新医改政策 新医改政策是指一系列旨在改革和完善医疗体制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增加医保覆盖范围,以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新医改政策的核心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降低药品价格和医疗费用:新医改政策致力控制药品价格和医疗费用的上涨趋势,通过谈判、招采等方式减少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成本,降低患者的负担。其次,扩大医保覆盖范围: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医保福利,新医改政策拓宽了医保覆盖的范围,特别是扩大城乡居民医保与职工医保的融合,实现全民医保目标。再者,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新医改政策重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和设备、加强人才培养等举措,优化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此外,推动医疗服务的综合改革:新医改政策推动医疗服务的综合改革,包括建立医联体、医共体等协同机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最后,鼓励医学科技创新:新医改政策鼓励医学科技创新,推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研发与应用,加强医学教育和科研机构的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从新医改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步改变传统的医院经营管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改革工作。
新医改政策对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影響 新医改政策对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首先,费用控制和成本监测:新医改政策着重降低医疗费用,医院需加强对各项费用的控制,包括药品、医疗设备、人员工资等开支。此外,医院还需加强成本监测和评估,确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其次,费用收付统一:新医改政策要求将各项费用纳入医保体系,医院需建立明确的收费标准和费用核算体系,对各项收入和支出进行准确统计和分析,增加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再者,费用分类和统计:新医改政策要求医院对费用进行详细分类和统计,加强费用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医院会计核算需要对医疗费用进行精细分类和单独核算,便于监测和管理费用。此外,医生绩效考核:新医改政策将医生的收入与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挂钩,医院会计核算需要建立符合政策要求的计算方法和制度,确保医生收入的合理性和公正性,鼓励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最后,信息化建设:新医改政策着重推进医疗服务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财务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综上所述,新医改政策对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产生了重要影响,医院需要根据政策要求调整和改进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式,以适应医疗环境的变化,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成本控制 在新医改背景下,新医改政策对成本核算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医院财务管理要定期核算成本投入,寻找医疗成本投入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成本投入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医院需要更加关注各项费用的控制,包括物资采购、人员工资、福利等方面的开支。首先,医院财务管理需要梳理和分析各项费用,对不必要或过高的费用进行节约和调整。这需要制定明确的费用预算和管理制度,确保费用在合理范围内,并建立完善的费用核算体系。其次,医院财务管理需要加强周期性的成本检查和评估。通过定期对各项费用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费用异常或超支的问题,确保费用控制的效果。再者,医院财务管理还需要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管理。制定严格的采购程序和标准,优化采购流程,确保采购的物资具有合理的价格和质量,并防止采购过程中的贪污和腐败现象的发生。此外,医院财务管理还需要加强对人员工资和福利的控制。合理设置工资制度,确保工资水平与人员岗位和贡献相匹配,同时采取措施防止人员福利的滥用和浪费。总的来说,医院财务管理在新医改背景下需要更加注意费用控制。通过梳理费用、加强成本检查、优化物资采购管理和合理设置人员工资福利,医院可以实现更加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
统一收付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做好统一收付。根据新医改政策,医疗费用统一收付,而不仅仅是药品销售费用。医院需要将药品、诊疗、检查、住院等所有的医疗费用尽量纳入医保体系的范围内。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医院财务管理需要建立清晰的收费标准和费用核算体系。医院应制定具体明确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建立完善的财务收付制度和费用核算方法,确保费用收付的合规性和准确性。医院财务部门需要与医疗科室密切合作,确保医疗服务的费用能够准确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中。此外,医院财务管理还需要对各项收入和支出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财务部门应建立准确的账务档案,记录和统计医疗费用的来源和去向。同时,医院财务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医保基金的核算和管理,确保医保资金的使用符合政策要求。综上所述,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需要重点做好统一收付。医院需要建立清晰的收费标准和费用核算体系,确保医疗费用的收付能够准确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并加强对医保基金的核算和管理,以适应新医改政策的要求。
费用分类 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会计核算需要对医疗费用进行细致分类和单独核算,以满足政策要求并提升透明度。根据新医改政策要求,医院需要对医疗费用进行详细分类和统计,以便评估和优化透明度。这意味着医院财务部门需要将医疗费用按照特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类,如按医疗服务项目、科室、病种等进行分类。通过细致分类和单独核算,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各项医疗费用的具体情况,为优化费用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要明确经费的投入项目,还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每个项目的预算金额,确保预算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财务报表中,医院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特别是涉及医疗费用的部分。这可以包括费用来源、费用用途、费用构成等方面的信息。通过提供详细的解释,可以增加对医疗费用的理解和透明度,使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好地了解医院的财务状况和医疗费用的结构。医院财务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以确保医疗费用的细致管理和透明度的提升。
收入管控 新医改政策要求医生的收入与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挂钩,这为医院会计核算带了一定的挑战。医院需要根据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来确定他们的收入,以实现医生收入与医疗质量挂钩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医院需要建立符合政策要求的新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方法。医院财务部门需要根据新医改政策的要求,制定医生收入计算的具体指标和方法。这可以包括医生工作量、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医疗质量等方面的指标。通过准确测算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可以更加客观地确定医生的收入水平,同时也可以优化医院的收入管理和效益。医院会计核算也需要对收入、成本和效益等指标进行计算,建立合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方法。在财务报表中,需要清楚地体现醫疗服务的质量水平、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估等各项指标,并及时进行分析和解释。这可以增加透明度、提高医院的形象和信誉度,为医院制定更优化的收入管理和效益提升策略提供依据。综上所述,新医改政策要求医生收入与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挂钩,这需要医院会计核算根据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来确定他们的收入。医院财务部门需要制定符合政策要求的会计核算制度和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并及时分析和解释,以优化医院的收入管理和效益提升策略。
信息化管理 新医改政策要求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这个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也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数字化、自动化等管理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首先,医院财务管理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数字化管理。通过建立财务管理系统,将财务数据进行电子化记录和存储,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系统的报表生成和查询功能,方便财务人员快速获取并分析财务信息,实现财务工作的快速、准确处理。其次,会计核算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自动化。医院可以搭建自动化的会计核算系统,通过预设规则和流程,实现财务数据的自动采集、分类和核算。这样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减少人为错误,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信息化管理还可以帮助医院实现成本管理和控制。通过信息化的成本管理系统,医院可以实时监控各项医疗成本,精确分析成本构成,针对性地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财务管理人员要扩大医院会计网络的应用范围,对软件进行定期的检查,第一时间进行软件漏洞的修补,降低由于软件问题而导致的财务损失。通过建立财务管理系统,数字化处理财务数据;通过自动化的会计核算系统,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信息化成本管理系统,实现成本的实时监控和控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新医改政策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综上所述,新医改政策对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财务管理需要加强费用控制和成本检测,建立统一收付标准和费用分类方式。医院会计核算需要根据政策要求建立新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和财务报表解释说明机制,以满足新医改政策下的会计核算管理要求。
作者单位:通用环球中铁西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