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
大数据技术数据容量大、存储便捷且发展速度较快,能快速筛选出所需的数据信息并进行重新整理和存储,然后将整理好的数据通过互联网进行分类共享,这对企业财务管理而言是一种十分便利的功能,能将庞大的财务信息进一步精细化,为企管理者进行重大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大数据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财务信息化建设能提高财务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升级财务管理的模式,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记录、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影响企业经营的不良因素,预防企业财务漏洞。财务管理穿插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财务信息数据来源比较繁杂且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将财务数据有序化、标准化,弥补了传统财务管理的不足,降低了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使企业发展更加稳定。
可以显著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传统的财务信息处理方式主要通过人力进行,比如开票报税、原始凭证登记等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工作效率并不显著。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财务会计信息化能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在面对海量的企业财务数据信息时,相关财务管理软件可以自动分析财务数据,挖掘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将财务人员从基础的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精力进行财务管理,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可以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大數据环境中,财务信息平台可以实现统一化的线上数据自动化管理,数据的收集、分析、整合等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且财务人员能通过财务信息平台对企业业务和资金进行监督,提高业务精准度。企业管理人员依靠大数据技术,可以获得可靠的决策依据,做出科学的决策。
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目标,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财务账务的出错概率被降低,企业整体财务数据可以通过财务信息化平台实时共享,打破传递的时空限制,避免信息不全面或信息遗漏问题,有效提升内部数据利用率,使管理者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内部资金的流转状态,及时发现各业务活动中的财务问题,对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优化调整,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数据精准性与时效性有待提升 一些企业涉及到的业务内容较多,各个部门在面对市场及客户需求时对数据的要求各不相同,对财务数据管理流程方面的标准也不统一,导致企业在数据精准度与时效性上的把控有所欠缺,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困难。因此,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提升企业财务数据的精准性与时效性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财务信息化程度整体有待提高 一是信息意识有待加强。部分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数据信息意识方面稍显不足,往往不知何时需要信息、如何获取信息、怎样有效评价信息,且财务人员大部分都在财务部门的框架中处理公司的数据信息,很少接触市场等外部环境的信息变化,不熟悉公司整体业务流程,在进行不同层面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致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往往停留在事务性阶段。
二是信息安全保密等级低导致信息形式比较单一。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多信息形式是文字、图像甚至是声音和代码,较之前的数字和文件的形式而言,财务信息逐渐趋于多样化。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多样化的信息表现方式需要更注重信息的保密性与安全性,预防商业竞争对手对财务数据进行窃取或篡改,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
三是信息反馈能力比较滞后。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依旧处于会计电算化阶段,仅仅是使用计算机执行会计工作中的固定核算内容,不具备监督分析财务数据的功能,对财务数据的综合处理依然依赖人工手动整合,财务信息的网络权限也只针对财务内部人员开放,财务与业务线之间没有建立及时的交流渠道,不同层级得到的信息不对称。这种落后的信息反馈方式影响了财务部门对企业的内控管理。
数据信息化成本比较高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前期付出一定的成本,只有企业的信息化收益高于投入成本时财务信息化才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成本不如从外部购买信息化系统划算,但外部的信息化系统并不完全符合企业业务所需,因此,数据信息化成本也是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减少信息资源浪费是企业财务管理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提高数据的精准性与时效性 面对业务的多样性与市场的动态化需求,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应提高数据的精准性与时效性。首先,企业需给同样性质的业务设立共同的标准化要求,只有对会计要素进行整合统一,在财务口径统一的情况下,才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在数据多样化的复杂情况下获取有效的相关信息,从而提高数据精准性,提升财务信息化质量。其次,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应加强部门之间的数据沟通,开放必要的数据信息共享,节约业务处理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相关部门可以从数据价值的源头开始,无论是业务前端的用户调研,还是从材料价格到行业发展趋势,均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发现其中的变化,从而预测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提高管理质量,尽可能地将企业风险降到最低。
提高整体信息素养 一是树立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就是对庞大的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和处理。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优秀的企业能够正确认识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善于利用网络优势,围绕企业发展目标进行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优化。比如组织创新、业务流程等数据信息,企业内部的每个行为都能以数据的形式留下痕迹,让每件事情都有源头可追溯。从财务管理角度而言,树立大数据思维能够提升对信息的敏感度,透过数据本身挖掘数据意义,从而更好地调节企业的发展方向,使企业做出比较准确的决策。
二是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多样性的表达方式及内部信息的共享背后,也隐藏着数据安全的风险,因此应重视数据安全问题。财务信息化建设应注重数据权限方面的管理,在此过程中,还要兼顾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信息安全。相关部门可以在企业顶层架构设计上强化财务信息的安全度,也可以设立财务信息保护的专门岗位。
三是提高财务人员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包括对财务信息的收集获取、分析整合及运用。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能有效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企业可以顺应大数据发展趋势,制定长远规划,建立与财务信息化匹配的用人机制,拓宽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思维,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财务人员进行新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其树立企业全局战略意识。还可以开展财务管理、信息技术方面的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环境,优化企业人才结构,打造出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
管理好财务信息化成本 财务的信息化成本作为财务成本的分支应得到加强和控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前期需要投入人力成本以及维护成本,企业可以根据发展情况分模块或分项目进行信息共享,不断优化财务信息化成本。
作者单位: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