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3-09-25 19:35杨蕊
经济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杨蕊

摘 要:“龙江精神”是一代又一代黑龙江儿女用鲜血和汗水淬炼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从创新教育形式、强化教师引领、重视家校合作、突出自我教育等方面下功夫,探寻“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不仅是新时代传承和创新“龙江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龙江精神” 大学生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1.3;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9-168-02

“龙江精神”诞生于一代又一代黑龙江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铸成的宝贵精神资源,凝结着爱国主义、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任,而探析“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既是完成这一重任的内在需求,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础。

一、“龙江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从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到开荒扩土的沧桑巨变,再到新时期铁人的典型事迹,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为核心的“龙江精神”始终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纽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

(一)“龙江精神”的基本内涵

1.“东北抗联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1]作为抗日战争这部壮丽史诗中最惨烈、最动容的篇章之一,东北抗联将士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与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殊死搏斗,涌现出杨靖宇、周保中等民族英雄,铸就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2.“北大荒精神”。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复转军人和知识青年为主的几十万拓荒者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建设东北根据地的号召,来到黑龙江三江平原开垦建设北大荒。几代农垦人以大无畏的气概和乐观主义的战斗豪情,挥洒青春和汗水,创造了“昔日北大荒,今朝北大仓”的惊天壮举,在黑土地上孕育了以“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勇于开拓”为核心的“北大荒精神”。

3.“大庆精神”。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大庆石油人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甩掉了贫油的帽子,彻底改变了新中国缺油的局面,更是从1975年到2002年创造了持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的世界纪录[2]。亘古荒原上的石油生产基地见证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是永远激励中华儿女迎难而上、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

4.“铁人精神”。面对“青天一顶,荒原一片”的恶劣自热环境,以王进喜为首的中国石油工人以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精神品质,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掀开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铸就了“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3]。

(二)“龙江精神”的时代价值

1.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力量源泉。“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4]。”“龙江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龙江精神”是在人民生产的实践中诞生,并不断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正确价值观念,具有凝聚人心、催人奋进、锻造品格的功能。抗战时期的无私无畏、新中国时期的开发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的文明进步和新时代的伟大成就,都离不开“龙江精神”的支撑。弘扬“龙江精神”、扛起复兴重任,始终是黑龙江人民流淌不息的心声,是几代龙江儿女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2.培养时代新人,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和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高校作为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高地,是深入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利用“龙江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创新意识,担当起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龙江精神”始终蕴含着中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东北抗联将士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斗争历史,就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生动实践。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龙江精神”仍闪耀灼灼光芒,以强大的生命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黑龙江人民脚踏实地、励精图治,推动着龙江全面振兴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推动改革创新,为实现新时代的“中国梦”提供核心支撑。进入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牢记初心使命,赓续伟大精神,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龙江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补充,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赋予时代内涵的蓬勃生机的新精神。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在继承中发展“龙江精神”、在坚守中创新“龙江精神”,造就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激发新时代青年对民族、国家和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龙江精神”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龙江精神”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

“龙江精神”内涵丰富,其所包含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無私奉献的道德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诠释和赓续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文化载体。

在孕育和发展“龙江精神”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抗联战士杨靖宇、开荒将军王震、铁人王进喜等英雄,是大学生立德修身、塑造品格的典范。东北抗联博物馆、北大荒集团、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等遗址,以丰富鲜活的史料诠释“龙江精神”的内涵,是展现“龙江精神”的物质载体。诠释“龙江精神”的英雄人物、革命遗址和文化设施,为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5]。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富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教育资源了解和领悟“龙江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还能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铸就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品格。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龙江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经常化、生活化的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随着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的文化开始相互碰撞[6]。许多西方文化甚至是腐朽文化出现在大众视野,意识形态斗争和价值观碰撞给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敲响警钟。而“龙江精神”作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在新的时代浪潮里仍激励着中华儿女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高校通过深入挖掘以“龙江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校史资源,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举办以“龙江精神”为主题的话剧、戏剧、晚会等文艺活动,组织参观大庆铁人纪念馆、分享红色故事等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有助于在大学生群体中强化对“龙江精神”的认同感,继承和创新“龙江精神”。

三、将“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寻

(一)强化学校主导,创新教育形式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龙江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通过创新教育形式、优化方式方法,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规范思想道德、提高综合素质搭建平台。

首先,将“龙江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深入挖掘红色校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开展以“龙江精神”为主题的教育讲座、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使“龙江精神”融入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继承和弘扬“龙江精神”的广泛共识。其次,积极推进“龙江精神”融入学生日常。通过宣传栏的展示,校史馆的建设,新媒体的宣传,让“龙江精神”进班级、进宿舍、进网络,将“龙江精神”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之中,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客观环境的熏陶。最后,引导大学生将“龙江精神”融入到自身的实践活动中,组织大学生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龙江精神””展示馆等遗址,听英雄故事、强信念根基。在视觉和感官上领略民族进步的征程,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强化教师引领,关心学生成长

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教师,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是实现将优秀精神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和践行者。

首先,教师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对教师来说,应该具备言为士则、行为示范的自觉。辅导员的个人品行和综合素质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自觉践行和弘扬“龙江精神”,提高政治站位,以此开展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言传身教。其次,教师要坚持服务育人的宗旨。除了引导和教育学生的政治思想,也需要关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最后,辅导员教师要做好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围绕学生现实需求,通过主题班会、一对一座谈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发扬“龙江精神”的导向性和渗透性,培养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

(三)强化家校合作,注重实践育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教育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二者在育人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则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强化家校合作,首先学校需要将其道德教育理念以简明易懂的方式传达给不同层次的家长,弥补家庭教育的过度感性的缺陷。家长平等参与,帮助学校了解学生个体特质与内在需求,弥补学校教育的单项灌输的弊端[7]。其次,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搭建家校合作育人的渠道。通过互发邮件、线上会议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子女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情况。最后,要不断丰富家校合作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学校要帮助家长了解“龙江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意蕴,传递“龙江精神”的思想观点、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家长要坚持对“龙江精神”的正确认知态度,以实际行动践行“龙江精神”,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榜样,鞭策和教育子女弘扬“龙江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四)强化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成长

具备独立的思辨能力、能够进行自我教育是大学生人格独立的前提,也是立足社会的基础。新时代,将“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广大青年自我教育的能力,注重大学生品格与能力的培养,用“龙江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首先,大学生应积极主动了解“龙江精神”。自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8],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学习和传承“龙江精神”,逐步树立无私奉献、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观念。其次,大学生应主动参与践行“龙江精神”的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在“龙江精神”的熏染下能够做到学习中脚踏实地、工作中求真务实、生活中乐于助人,使自我教育不断深化。最后,大学生应主动继承和创新“龙江精神”。大学生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主动承担起传承和创新“龙江精神”的历史责任,参与“龙江精神”的学习和宣传,不断培养自我思考的能力。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便永不熄灭。“龙江精神”世代相承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坚守初心、砥砺前行。“龙江精神”融入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既传承民族精神,也是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青年学生传承“龙江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立志民族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2] 岳孝娟.“大庆精神”融入龙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2):112-115.

[3] 黑龍江省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董丽梅,李岩,鞠彩霞.黑龙江“四大精神”传承研究[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01):59-64.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 高静.“红岩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21.

[6] 杨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J].科教导刊,2021(16):79-81.

[7] 周涛,汪力.家校合作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思考[J].党政论坛,2019(06):34-37.

[8] 盛春华.革命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福建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