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宁
我们整个村子的人都怕孔老师,好像她能长生不老,教完了我的父亲,又教我,然后是我的子子孙孙。
孔老师走在村里,再威风凛凛的人都会谦卑地向她鞠躬问好,再托她一定要严加管教自家小子。父亲坚信,如果孔老师对我们姐弟三个手软,一定是他哪儿做错了,招孔老师不待见。
孔老师教了四十年书,从一年级跟到五年级,然后再到一年级从头陪起,语文、数学、自然课本倒背如流,吹拉弹唱也样样在行。校园里挂在梧桐树下的破钟,一见她走来,恨不能自动敲出上下课的铃声。那些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很少回故乡的“金凤凰”们,只要一提起孔老师,心里便带着七分敬重三分惧怕,声音都小了下去,好像回到了背着小手听孔老师讲课的小学时光。
每周五,孔老师会站在花坛边上教我们唱歌,她的指挥有着不容置疑的气势。那时正值秋天,歌声穿过小小的花园,让一朵攀援在玉米上的牵牛花,发出轻微的颤抖。随即,歌声飞过低矮的围墙,绕过大道两旁挺拔的白杨,抵达正忙着掰玉米、刨地瓜、摘花生的村民耳中。于是人们放下手中的农活,走出田地,穿过操场,聚到学生们周围,拄着锄头笑嘻嘻地盯着孔老师。
有男生故意唱跑了调,公鸭嗓“哧”一声撕破了空气,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孔老师朝出洋相的学生瞪一眼,破锣嗓子立刻噤了声。周围看热闹的家长们也缩了一下身体,为自己刚才的失礼感到羞愧。
歌声仿佛被河水清洗了一遍,重现干净辽阔的底色。整个村庄浸润在歌声里,就连鸡鸭牛羊也在秋风中驻足倾听。阳光洒满大地,小小的村庄被清澈的童声包裹,犹如一枚成熟的大豆,安静地隐匿在壳里,享受收割前最后的温暖。演唱终了,人们恍若从梦中惊醒。
这时的我们,全然忘了教鞭敲在脑门上的痛和讲台上罚站的羞耻,连尺子打在手心的疼,也化为一丝甜蜜的哀愁。听到歌声的父母,好像通体舒畅,看庄稼觉得处处生机,看孩子觉得个个出息。
我们唱完了歌,被孔老师轰进教室上最后一节自习课,心里美滋滋的。父母都和颜悦色,回到家一顿热气腾腾的好饭是少不了的。父亲高兴了,还会用尖椒蘸上酱咔嚓吃上半个,再喝一盅县城特曲,啃半个煎饼,嗞啦着嘴跟母亲聊天,说孔老师就是有本事,临近几个村子的小学,哪个也没有我们村的歌声嘹亮,一听那豪气冲天的声音,将来咱们村准得又出几个状元。
我坐在教室里一边默写生字,一边想象晚饭时的愉快光景,脸上忍不住浮起一丝微笑。再抬头看我惧怕的孔老师,她的鬓角添了几根银发,不知那是被长年累月落下的粉笔灰染白的,还是被一茬又一茬的“兔崽子们”气白的。
孔老师是永远不会老的,她像神仙一样掌管着村里一代又一代人的前程风水。所有人都这样认为。可这样一个“长生不老”的人,竟然也白了鬓角。我抬头看着讲台上威严扫视学生的孔老师,心里忽然涌起一丝惆怅,仿佛站在秋天的田垄上,看收割后空空荡荡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