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思维视角下唐诗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3-09-25 00:55曹庆奎
中学语文 2023年23期
关键词:唐诗诗词意象

曹庆奎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必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方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唐诗教学始终是一大难点。唐诗用笔精简、意境丰富、情感相对跳跃,且与当前的时代背景相去甚远,其核心主旨及意境内容较为朦胧,教学难度较大。对此,教师必须在象思维视角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以优化初中语文唐诗阅读教学。

一、初中唐诗阅读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唐诗的写作年代与学生的生活年代相去甚远,且唐诗语言凝练、留白内容较多、情感相对跳跃,对初中生而言理解难度较大。在传统的唐诗阅读教学中,教师会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解唐诗的内容与其中意象的实际含义,这样的教学模式较为生硬、死板,导致初中唐诗课堂相对枯燥,学生对唐诗学习的兴趣不高。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而学生由于对唐诗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中缺乏主动探究的热情,导致初中唐诗教学质量迟迟无法提升。为此,教师应适当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唐诗阅读教学的效果。

2.学生对意象的积累及理解不足

刚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且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对唐诗的多元意象知识储备较少,很难在接触某一意象时,立即分析出其实际含义。这导致学生难以从意象角度理解唐诗并鉴赏唐诗,也阻碍了初中唐诗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意象”在初中唐诗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教师应借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将意境转化为画面的知识迁移能力,真正开发学生的右脑图像记忆功能,并在课堂中引入多个诗词音乐意象或故事意象,提高学生的意象积累量。

二、在初中唐诗阅读教学中引入象思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现如今,我国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明确提出,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深入钻研文本,主动完成深度阅读,并在合理的思维及情感活动下,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而形成对应的感悟及思考。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独特的个人见解,以及在阅读文本后形成一定的感悟和体验,并积累语言文字的运用方式,从而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及文本赏析能力。

在全新的教育视角下,教师在开展唐诗阅读教学时,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教育原则,利用现代语文学习心理理论去创设全新的唐诗阅读教学方法。从学生角度分析,象思维教学法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及其身心发展规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小学基础学习迈向高中创新式学习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其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与其个人的感性经验连接在一起。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伴随着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师若在此时引入象思维来完成唐诗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图像、意象中感悟精神元素,从而了解古诗词的意境,明确其精神价值。

而且,唐诗阅读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由象到意的象思维能力。学生若象思维能力不足,便很难在第一时间分析出唐诗中应用的典故,也无法理解诗人的用典意图,甚至无从体会在同一首唐诗中不同意象表达的情感。象思维能力还关联学生的诗词鉴别赏析能力、意象感知能力、联想构建能力,影响学生对唐诗的深度解读。

除此以外,象思维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右脑图像记忆功能。人的大脑中,右脑具有图像化功能,主要用于传达人类的创造力、想象力、共情力、直觉力、感悟力等多类抽象情感。象思维教学法注重开发学生的右脑功能,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赏析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唐诗阅读教学中,教师适当引入象思维理论,既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还可以使学生掌握深度阅读的技巧,并通过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了解唐诗中的抽象意象。

三、象思维视角下初中唐诗阅读教学思路

唐诗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古诗词及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考虑象思维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正向影响,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创新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以此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课堂体验。在合理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随后将象思维中的“象”与古诗词中的意境、意象连接,并使用类比迁移或联想等方式,带领学生从“象”中感悟“理”与“神”。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或媒体情境教学法,将抽象化思维转变成具象化事物呈现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完成由象到意的过渡,以进一步增强唐诗阅读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及实际情况,以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合理调整教学结构或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活动难易程度适中,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使用象思维理论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唐诗的文本内容及其意象精神,让学生在掌握正确的唐诗阅读方法的同时,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四、象思维视角下开展初中唐诗阅读教学的策略

1.借助多元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在唐诗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打造多元化的唐诗阅读课堂,同时以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及学习热情,并引导其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了解各意象的表达形式,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此时,教师必须摒弃生硬、死板的教学套路,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个体差异特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以增强初中唐诗阅读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也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组织有趣的课堂游戏,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以改变学生对唐诗课堂的固有认知,使其真正体会唐诗的美,并发自内心地接受唐诗,乐于学习唐诗、研究唐诗。

2.借助唐诗乐象,领悟诗词情感

我国诗词文化与乐理文化有极其密切的联系。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便是通过歌唱的方式传承下来的。从这一角度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古诗词的乐象,从诗歌的音律美感入手,带领学生感悟诗词中的情感。唐诗中的乐象表现形式多为朗诵、吟唱、歌唱这三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诗词的情感元素,为学生选择适合的乐象加以讲解,并通过乐象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深入体会唐诗中的情感,从而降低学生理解唐诗主旨的难度。

在朗诵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唐诗的体裁、节奏、韵脚等内容,让学生在指导下学习并掌握唐诗抑扬顿挫的韵律,进而带入个人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此时,教师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沉浸于诗词意境及画面之中。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展示由唐诗改编的音乐,让学生从多感官感知唐诗之美,有效提高学生背诵唐诗的效率。央视推出的一档节目《经典咏流传》就改编了诸多经典诗词,并由知名歌手演唱,大大提高了经典诗词的传唱度。在歌手的演绎下,诗词的情感态度及其主题极为鲜明,因此,学生可以从歌曲演唱中快速抓住诗词的主题。鉴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这一节目,让学生跟随乐曲进入唐诗世界。例如,在《使至塞上》这一首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节目组制作的《使至塞上》歌曲演唱片段,以深化学生在诗词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3.打造故事意象,加深诗词理解

初中语文八年级、九年级教材引入的唐诗篇幅较长、意象较多,且诗句之间具有一定的思维跳跃性,缺乏鲜明的线索,这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在开展此类长篇诗歌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故事意象,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观赏诗中的绝美画面,领会诗人当时的感受。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篇幅极长,学生记忆难度较高,往往仅能从“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语句中,感受杜甫生活的环境之恶劣以及对穷苦百姓的关怀,却很难深入理解该诗的内在情感及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与崇高的理想。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诗词中的关键词导入故事意象,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通过关键词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完整的长篇故事画卷,并尝试描述故事画面。具体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圈出重点词,尝试让学生从“风怒号”“冷似铁”“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几处描写中,想象杜甫当时所住的茅屋是怎样的,预设故事发生的环境。随后,教师再对“群童抱茅”“唇焦口燥呼不得”等词句进行解析,点出诗中发生的事件,以助学生完整地了解故事情节。

综上所述,在初中唐诗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引入象思维理论,进而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打造合理的乐象、故事意象,并深入解析不同意象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分析诗歌、理解诗歌。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创设丰富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唐诗的兴趣及积极性,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诗词主题、诗词意境,让学生真正与诗词、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
唐诗诗词意象
抚远意象等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唐诗赏读
诗词之页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