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三学”作业设计的思考与探索

2023-09-24 21:26:01谷师瑶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学用学思三学

谷师瑶

【摘要】随着英语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对作业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标指导下,以学思、学用、学创为立足点,从作业深度、作业实效、作业拓展三方面展开探讨与思考,优化作业设计、丰富作业形式、提升作业效能,旨在帮助学生运用语言,发展思维,提高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作业设计;学思;学用;学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全新的课程理念: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即要求教师秉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理念。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学反馈的方法之一,在教学环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英语作业存在很多问题,如作业形式陈旧乏味、作业内容机械重复、作业量多质少等问题。由此,在新课标视域下,笔者尝试以学思、学用、学创为立足点,整体设计和优化作业,提升作业效能。

一、立根在“学思”,使作业有深度,促使学生真思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學则殆。”“学”与“思”应相辅相成,以学促思,以思助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坚持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基础性作业是指基于课程标准、针对全体学生、围绕教学核心内容和知识要点而设计的作业。以往的基础性英语作业以抄写、默写、读听作业等类型为主,存在作业形式陈旧、作业答案固定、作业内容乏味枯燥等弊端,其虽然对知识技能有巩固和检验作用,但对学生来说却“食之无味”。作业立根在“学思”,并非要求教师摒弃传统作业类型,而是在基础性作业的前提下,将“思”融入其中。

布鲁姆认知目标中将教育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三个低阶思维和分析、评价、创造三个高阶思维,教师在设计基础性作业时应以此为理论依据。词汇作为学习语言最基本的要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也是教师教学的关注重点之一。在设计词汇作业的过程中,多数教师重视词汇的抄写和背记,忽视了帮助学生进行词汇积累、旧知复现和语言内化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3AM2U2 My family一课后,教师想针对“家人”这一段话的核心词汇进行巩固时,传统作业形式多以汉英相译、默背单词为主,这种作业形式陈旧,学生“会”做但不“愿”做,此类作业仅停留在记忆这一低阶思维层面。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天性爱玩的性格设计迷宫或填词游戏,添加作业的趣味性。学生不再是单纯背记单词,而是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挖掘已有知识,发现家人各自的特征、习惯和爱好,加深学生对家人的了解。两类作业设计皆是围绕词汇巩固展开,但第一类作业将词汇和学生的英语学习割裂开来,学生被动地进行无意义的默记学习活动,事倍功半;第二类作业则是帮助学生将新知和旧知进行有效整合,调动大脑内部的语言架构,积极建构和学习新知识,则可事半功倍。

二、立意在“学用”,使作业有实效,引导学生会运用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它们本身就是“活动、动作、思维”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应用。

当前造成作业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作业设计与语境创设之间存在断裂,教师更关注语言知识的巩固和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忽视了语言应放在语境中使用。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围绕真实情景,解决真实问题,用语言做事情,作业设计也不例外。作业的最终功能是帮助学生从“学”到“用”,从虚拟语境走向生活实景。学生利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作业这一媒介,在课后的真实语境中去体验交流、实践运用,才能最终实现知识内化,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发挥了作业实效。

现行的牛津上海英语教材版本在编写上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且随着年段的变化呈由易变难趋势。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考虑学生学情和生活环境,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实践性、跨学科和弹性化(长周期和短周期)等形式的作业。以3BM3U2 Shopping单元为例,本课时围绕购物话题展开,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以野餐为语境的shopping list课后作业,并提示学生要根据家人的喜好进行填写。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核心知识点,也学会站在家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和了解家人的需要和喜好,通过体验和实践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写作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大难题。多数教师常常将某一作文模版给到学生,让学生“挖空填词式”地背默作文模版,长此以往的“不思考、盲背记”,让学生对写作逐渐失去了兴趣。英语作文是用英语进行的书面表达,能体现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它作为英语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语义,记忆语言形式,理解语言功能,熟悉语言的结构变化,从而能够用形式正确、语义适切的语言“做事”。作文作业的设计既要包含有意义的真实语境,也要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用英语写话”的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图文、图表、思维导图、问答策略等形式,设计写作题目,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兴趣,真正发挥作文作业的效能。以5AM3U1 Around the city单元为例,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对地点名称和方位名称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话题“询问和回答如何到达某地”,学生也具备相关的生活体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借助图片为学生写作提供信息来源。例如Danng今日的活动是买面包,归还图书和邮寄信件,希望有一条合理的路线。教师可以呈现一张Danng家、面包屋、图书馆和邮局的地图,利于学生思考,也培养了他们的多元思维能力。

三、立效在“学创”,使作业有拓展,鼓励学生迁移创新

新课标指出: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学创结合的迁移创新类活动是在“学思”和“学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高阶层面的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建立起课内所学知识和课外多变世界的联系,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构建学科知识和生活之间的桥梁,逐步建立丰富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正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逻辑思维,面对事物时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将能力内化,形成素养。因此,作业设计不仅要贴近真实生活,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跨学科作业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结和融合,体现了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深刻性。现行的牛津版英语教材中,内容和主题多体现英语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互动,如数学、美术、音乐、自然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设计跨学科作业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教师在设计跨学科作业时,需要关注学科间的共通性,对涉及非英语类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文化背景要做好课前研究和调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说明和指导。

以上海版牛津英语5AM3U2 Weather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围绕话题“人与自然”展开跨学科作业设计。针对学生特质和兴趣爱好,让有表演才能的学生以“天气播报员”的角色拍摄短视频,通过编写台词、排练演出和视频拍摄等过程,介绍当地一周的天气情况;让有探究操作能力的学生针对不同地区同一时段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段的天气情况,以“气象研究员”的身份查找、对比、收集和整理天气信息,以表格或图表等形式完成一份科学小报告;让喜爱绘画的学生担任“气象工程师”,制作一份天气小报,用核心文字介绍某地天气情况、变化和对当地的影响。

这样一份跨学科作业进一步强化了英语和自然的学科融合,利用已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借助信息技术和资源平台进行自我展示。学生在体验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完成了从课本到生活的迁移,发挥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不仅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完成作业,更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展现自我风采,获取自信心,完成从能力到素养的过渡。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自我思辨能力。教师应坚持以新课标为导向,设计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三学”作业,挖掘作业深度,提升作业实效,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能力走出学校,带着素养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朱浦.小学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学用学思三学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三学一练一辅”模式探究
昆山市以“三学三小三结合”赋能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学思践悟强思想 砥砺初心再出发
华人时刊(2021年19期)2021-03-08 08:35:56
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从一道题的多种证明中提高自己的技能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环节
读天下(2018年3期)2018-08-08 10:22:36
我的学思历程
艺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黑龙江嫩江:“学分制”激活远程教育原动力
学思结合敲响语文学习之门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36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杭州(2015年9期)2015-12-21 02:51:39
Responses of Irrigated Winter Wheat Yield in North China to Increased Temperature and Elevated CO2Concen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