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业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除了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外,在种植技术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技术更为先进,过去的种植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业的生产需求,因此由人工到机械的转换成为当下农业的发展趋势。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才能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文章从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出发,研究了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探索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为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由此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发展。
关键词:农业种植技术;现代农业机械化;相关性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15-013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A
我国地形地势复杂,跨越多种气候带,各地的种植土壤不同,导致我国在不同区域的农业种植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每个地区所使用的种植机械也有所不同。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加之我国农业机械化规模较小,导致农业生产整体水平较低。因此,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我国农业部门以及相关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能节约人力资源,节省劳动力,還能提高农业种植、生产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农业产量,实现质量与数量共赢。因此,相关工作者应抓住现代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契机,深入研究机械化的运用以及普及发展,为我国农业生产寻找合适的道路。
1 农业机械化的概念
农业机械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包括拖拉机、播种机、插秧机等。农业机械化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节省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业转型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机械化可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因此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许多国家深入研究机械化,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由于每个国家对机械化研究的时间及地域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见解等,但是无论哪种观点,都将有助于促进农业发展。
2 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我国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来说,经历了2个发展阶段:第1个阶段是以人力为主要驱动力的传统农业模式;第2个阶段是以机械动力为主要驱动力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在传统农业模式下,农业机械设备没有得到普及和应用,农民只能依靠人力开展种植和收割等活动。在机械化普及之前,需要农民人工完成许多繁重的工作,这使得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优势得以显现。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研发与使用农业机械设备,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研究显现出不足之处。我国对于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研究主要为技术研发,农业生产中所应用到的机械设备还处于较低水平,无法满足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为满足现代化农业需求,提高农业机械的应用水平势在必行。
3 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
一是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化都是实现农业种植现代化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使其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农业种植技术与农业机械化密切相关,互相促进,必须要将二者结合起来[1]。
二是现代农业机械化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国现阶段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劳动力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工作者将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化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实现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与创新[2]。
三是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人工种植技术以及手工工具种植技术等较为常见,尽管这些技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存在很多弊端,如效率低、成本高等,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并探索相关改进措施。
4 现代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种植技术的影响
4.1 有利于改善生产条件
采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可改善农业种植环境,将其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可提高生产效率。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机械作业,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种植质量,对农作物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包括机械施肥技术、机械播种技术和机械化除草技术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使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4.2 加快农业产业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改革发展中,农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农业正逐步朝着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等方向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与普及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设备、农机具保有量已经超过了4亿台(套),全国有农机专业合作社200多个。通过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租赁、技术培训等一体化服务,建立起生产和流通的桥梁。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能提升农民收益水平。当前,农民已经不再单纯依靠土地种植、出售农产品来获取收益,而是通过现代农业机械化来实现增收,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种植,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食品[3]。
4.3 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
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另外,现代农业机械化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率,从而减少了病虫害对农民收入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机械化是农业种植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能将农业种植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会为我国农业经济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4]。
5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不同地区农业发展不均衡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但是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均衡,造成了资源浪费。
1)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及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也有很大差距。
2)受到气候、地理位置以及历史等因素影响,各地区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南方与北方等地区都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生产水平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3)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技术水平不同,农机设备的质量与性能也不同,因此机械设备的价格也存在差异。有的地区农机设备价格较高,有的地区农机设备价格较低。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其对农机设备的认识程度不同,因此在使用农机设备的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更高。另外,农业生产不同阶段对于农机作业条件都有一定要求,为了满足更高水平的农业生产需求,必须从根本上保证农机作业质量。
5.2 小农经济思想浓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很多人认为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农民,导致农业机械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使我国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必须使用较大的机械进行耕种,但是我国土地资源比较分散,各地区的土地面积也存在差异,农户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农户大多会选择一个小块土地进行耕种,难以使用较大机械耕种。
5.3 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人才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要想在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就要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力度。但我国当前的农村人才分布较为分散,大部分农民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先进技术设备,造成我国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导致当地农民专业技能水平下降,不能根据当地环境合理使用先进技术设备,阻碍了我国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因此,要想促使我国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更好地发展,就要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
5.4 农业机械设备老旧
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有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作为支撑,而当前我国现代农业机械化还处于发展初期,大部分农机设备仍然是20世纪90年代的机械,性能相对滞后,技术运用也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制约了我国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
6 加强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6.1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
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在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人员学习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现代农业机械化相关内容,实现科技带动农业发展的目的。在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补贴政策,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支持相关人员购买农业机械设备,保证农业生产人员能够正确使用现代化技术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的优势。应加大对农机农艺融合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农业机械化人员进行农技研究工作,保证合理应用技术设备,实现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与技术进步之间的有效结合。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机合作社以及农机经销商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促进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
6.2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业种植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无法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为此,可以加大对农业种植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不仅可以在高校開设专业的种植技术课程,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传播相关信息,提高人们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同时,可以将农业机械化发展和现代化农业种植相结合,不断培养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高的新型人才。可以不断引进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农业机械人才,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作用。
6.3 因地制宜实施相关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代化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且机械化设备与农业种植技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农作物质量有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土地面积广阔,但是各地气候、环境差异较大,所以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西北地区风沙较多,因此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时需使用密植技术;南方地区雨量较大,需要注重灌溉技术的应用。
6.4 加强宣传工作
要想切实有效地提高种植技术,提升机械化水平,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目标,应不断加大对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农业发展中。同时,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介进行宣传,不断吸引广大农民关注并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以此来提高他们对于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现代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
7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种植技术以及现代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范围也随之扩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现代农业机械化的运用,从而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现如今,随着我国现代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对其进行研究和讨论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其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研究发现,农业技术以及机械化的运用能够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从而提升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应明确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种植技术,以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如胜.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分析[J].农家参谋,2022(6):75-77.
[2]王希振,崔亚民.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探析[J].种子科技,2019,37(6):164-165.
[3]顾佳宝.对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4):27.
[4]余丽华,此里央宗.刍议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J].农业与技术,2018,38(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