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民办高校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而且受环境、资金、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并不健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开展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当前人才培养工作的需求,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迫在眉睫。本研究从建立实践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手段、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创新考核模式六个方面提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策略,以期帮助民办高校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工作。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教学体系构建;民办高校;改革
作者简介:张亮(1983— ),男,黄河交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民办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踐教学工作,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然而,现阶段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受到了一些限制,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教学形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参与热情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教学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笔者从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的社会环境入手,在分析当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期帮助民办高校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水平,高质量完成人才培养工作。
一、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的社会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民众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市场新生力量不断出现,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民办高校开始探索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但想要成功地推动这一改革,必须考虑到所处的社会环境。
首先,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政府在促进创新创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如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创建了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器、大力支持创业创新活动等。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这就为民办高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民办高校可以通过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民办高校构建与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再次,社会对创新创业的认知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创新创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也开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这种认知的提高,也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同时,当前的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为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民办高校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创业平台和资源,使其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最后,虽然社会环境条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民办高校在构建与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时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办学定位。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一些差距,因此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构建与改革。二是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需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市场反馈。作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机构,民办高校必须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和市场反馈,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内容,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三是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需要加强校企合作。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民办高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合作机制,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实用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受到限制
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受到了一些限制,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部分民办高校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认识水平较低,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高校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受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由于资金有限,民办高校并没有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并且缺少实践基地,导致学生缺少开展实践的途径和场地,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进而影响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教育脱节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是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较为常见的问题。目前,虽然部分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在工作中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与改革,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部分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专业教育难以进行有机结合,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针对性较差,难以结合学生的专业教育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导致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并不理想。
(三)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民办高校缺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经验,而且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多是通过创业大赛、虚拟实训、模拟竞赛等方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且实践教学与实践项目的结合程度较低,学生缺少实践途径,导致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四)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也是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这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部分民办高校在思想上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没有建立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队伍,教师多是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较低,导致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较差。此外,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责任意识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意义及作用,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敷衍心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五)学生的参与热情较低
学生的参与热情较低也会影响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开展的进度和质量。部分民办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将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于专业课学习,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进度和成效必然受到影响。
三、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策略
(一)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应明确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工作中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在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学生专业方向,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此外,民办高校應注重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教材进行调整,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提高教材的科学性、时效性,保证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二)革新教学手段,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的过程中,民办高校应革新教学手段,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民办高校应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设置具体的实践任务,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应注意设置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以此保证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整合教育资源,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民办高校在构建与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整合教育资源,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在实际工作中,民办高校应注意引进企业家型人才及学者型教师,对现有双创师资队伍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为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此外,民办高校应通过系统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相关知识,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保证教师能够高质量完成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任务。
(四)打造实践教学平台,重视校内实践基地建设
“全真”的实训环境能够营造良好的氛围,更好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有效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成效。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过程中,民办高校应提高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注重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打造实践教学平台,以此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时,民办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民办高校应注意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在学校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和分析,对符合要求的大学生发放资金。同时,对资金的利用情况进行监督,以此保证资金的利用效率,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更好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六)创新考核模式
民办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民办高校应注重对现有考核模式进行创新,明确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目标,针对教学过程、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考量分析,确保教学评价工作的全面性。此外,民办高校应丰富教学考核主体,实施师生双向评价、生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方式,以此保证教学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帮助教师及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后续调整教学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能够帮助民办高校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工作,促使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应明确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工作中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整合教育资源、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重视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创新考核模式等方式,达到构建与改革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进而实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柳,王莉莉.“双一流”背景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
[2]白玮炜,李丹捷.基于创新创业视角的民办高校金融学教学改革研究[J].对外经贸,2020(10).
[3]宋江萍.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模式研究[J].才智,2020(11).
[4]张方昕.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7).
[5]张丽惠,陈薇,郑娟.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以滁州学院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21(3).
[6]林昌榕.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闽南理工学院为例[J].福建茶叶,2020(3).
[7]余琼.民办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0(12).
[8]冯卫梅.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式构建研究与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3).
责编:初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