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雅能 陈明珠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急诊,福建 厦门 36100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又被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一类出血性疾病。ITP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计数降低、皮肤、黏膜、内脏出血等,部分患者出现颅内出血[1-2]。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用药疗程长,且不良反应多,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高,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在小儿ITP的治疗中,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受到疾病病痛折磨、医院环境陌生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明显的负性情绪,进而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形成恶性循环[3]。糖皮质激素治疗不良反应多会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因此,在小儿ITP治疗过程中强化护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我院结合ITP患儿的心理生理特点,为患儿提供人文关怀联合亲情护理,使患儿获得心理精神上的满足,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诊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88例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男童23例,女童21例,年龄3~10岁,平均(6.54±1.22)岁;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12~37)×109/L,平均(24.32±3.34)×109/L。观察组44例,男童22例,女童22例,年龄在3~10岁,平均(6.67±1.27)岁;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12~42)×109/L,平均(24.50±3.49)×109/L。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检查诊断为ITP,首次确诊发病。②年龄在3~14岁,有一定的应答能力。③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血液免疫系统疾病和其他严重疾病者。②无法配合治疗或无法配合随访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者。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在我院接受同一组儿科医师的ITP治疗。对照组患儿资料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向患儿及家属耐心讲解ITP的相关健康知识以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包括用药知识、饮食知识等;同时热情的与患儿交流沟通,耐心安抚焦躁、不配合治疗的患儿,给予心理支持;在患儿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指导家属如何照护好患儿,遵医嘱用药治疗,指导家属定期回院复诊等。观察组患儿给予人文关怀联合亲情护理,主要为:①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结合患儿的年龄、心理状态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可以从患儿感兴趣的事情切入深入交流,挖掘患儿的情绪变化和护理需求,尽量满足患儿的合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待患儿病情有所好转后,引导患儿与其他患儿交朋友,让患儿在相互交流沟通中纾解负性情绪。另外,对患儿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教育,要求家属在照护患儿时要有耐心,多给予亲情关怀和情感支持,让患儿感受到关爱、爱护。②多元化的健康宣教。在患儿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多与家长沟通,并评估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理解接受能力后,给家属开展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ITP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可能的不良反应等。教育方式主要包括口头宣教、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手册、病友交流会、微信群健康知识推送等。由浅入深的给家长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微信群上设立24 h在线一对一解答窗口,指导家属在出院后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通过微信群询问,循序渐进的提高家长的健康认知水平,使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更好的照护患儿,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③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ITP患儿治疗中需长疗程的使用大剂量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患儿易出现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对此,护理人员及时与家长沟通,告知家长要多关爱患儿,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安抚;同时护理人员通过语言、态度、表情、行为等去影响患儿的情绪,加倍呵护和关爱患儿,以缓解患儿的恐惧、焦躁等不良情绪,减轻患儿心理或生理上的痛苦;另外邀请其他心理状态良好患儿到病房来安慰患儿,给予心理精神支持,提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④皮肤护理。叮嘱家属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尤其忌用力擦拭,以免皮肤破损出血;给患儿穿宽松舒适的棉麻衣物,减轻对皮肤的刺激性。⑤出血护理。ITP患儿易出现口鼻出血、皮肤出血等,护理人员在床旁耐心给家属讲解患儿出现各种出血的征兆,并指出正确的应对措施,要求家长在发现患儿有出血征兆时及时通知医师。若患儿的口鼻自觉较干燥,让患儿多饮水,并用棉签给鼻腔黏膜涂抹抗生素软膏;若患儿出现鼻出血,出血量少可用卫生棉球填塞鼻腔,然后给予冷敷;若出血量大需由医师给予手术治疗止血,并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⑤随访干预。在患儿出院后,护理人员主要进行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和微信线上随访,根据患儿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适当调整随访频率,其中治疗依从性差的患儿保持每周随访1次,直至治疗疗程结束。在随访过程中询问患儿的服药情况以及病情变化,督促家属严格监督患儿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回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依从性:干预3个月后进行治疗依从性评测,采用司再霞等编制的修订版Morisky治疗依从性量表评测,其包含8个条目,若8项全做到为完全依从,做到6~7项为部分依从,做到5项及以下为不依从。②治疗效果指标:记录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达标时间(即治疗开始到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间隔时间)、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和再次出血发生率。③心理状态评分: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分别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评测抑郁程度,总分0~54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抑郁情绪越严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测焦虑情绪,得分0~100分,得分<50分为无焦虑情绪,得分越高则焦虑情绪越严重。④生活质量:干预3个月后应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评测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资料的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依从性[n(%)]
2.2 两组的治疗效果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干预3个月后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计数达标时间、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出现5例再次出血(2例皮肤出血,1例口腔出血,1例鼻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再次出血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患儿出现14例再次出血(4例皮肤出血,3例口腔出血,3例鼻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再次出血发生率为31.82%;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5.437,P=0.020)。
表2 两组的治疗效果指标()
2.3 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在干预1个月后的CDI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分,)
表3 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分,)
2.4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3个月后的NHP量表的5个维度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4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
ITP患儿在疾病折磨等因素的影响下易出现情绪、行为等改变,产生焦虑、抑郁、焦躁、孤独等负性情绪,进而对治疗产生强烈的抵抗情绪和行为等,影响治疗的顺利开展,继而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4-5]。除此之外,负面情绪还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一定变化,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因此,在ITP患儿治疗过程中加强患儿的心理干预十分重要[6-7]。人文关怀联合亲情护理是在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等思想理念下形成的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其强调护理服务中全程贯彻落实人文关怀,让患者身心愉悦放松,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8-9]。本院在ITP患儿治疗期间开展人文关怀联合亲情护理,首先强化对患儿家长的健康宣教,教会家长更好的照护患儿,并能给予更多的亲情关怀、情感支持等,让患儿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帮助患儿缓解负性情绪[10-11]。同时,强化患儿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结合患儿的年龄等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循序渐进的提高患儿的健康认知水平,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患儿的配合和理解支持,以利于各项治疗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从患儿感兴趣的事情切入,观察患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患儿的负性情绪,树立治疗康复自信心,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达标时间、临床症状控制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再次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人文关怀联合亲情护理的应用能促进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提高,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在人文关怀联合亲情护理下,患儿可获得持续性、规范性的治疗,有助于降低再出血的风险。观察组干预1个月后的CDI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NHP的5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人文关怀联合亲情护理满足了患儿多方面的护理需求,而家属能结合患儿的病情变化给予患儿恰当的照护,并遵医嘱给予情感支持、心理支持等,有助于促进患儿负性情绪的缓解,辅助治疗效果的提高,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联合亲情护理在ITP患儿中应用效果肯定,有助于促进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提高治疗效果,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